题目

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是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B.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定相同 C.四分体有两对姐妹染色单体、四个 DNA 分子 D.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姐妹染色单体缠绕互换相应片段 答案:C【分析】 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详解】 A、同源染色体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复制而成的是姐妹染色洋槐树||||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洋槐树   许多事情都从记忆的年轮中模糊了,甚至消失了,唯有母校的校园里那棵洋槐树却始终不能忘怀。此刻,当我从千里之外的北京来到它的脚下,迎着冬月的寒风向它凭吊的时候,贺知章《回乡偶书》里的名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便一下子在脑际涌动起来。我的心境是那样的复杂,既兴奋,又感到寂寞。此时此刻多么像贺知章的诗句所说的。在这个拥有上千教职员工的学校里,我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认识我。如果说还有相识者的话,那就是这株傲然屹立着的洋槐树了。   这株洋槐树在我上学的时代就有了。它种植在山坡最下面一排教室的旁边,临近着操场和人来人往的那条通道。四十多年过去了,它目睹了几多历史的风云变换,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如今看来,虽然已经有几分苍老了,却也还依然枝叶繁茂。当年挂在它的横枝上作为上下课信号的大铸铁钟,如今还安然地挂在它那茂密的枝桠上。只是横搭在树桠的那条横木,已经被新生的枝条裹在里面不能移动了。这里显示着的是历史的沧桑。尽管一任又一任地换了好几任校长,一茬又一茬地换了好几代教师,一届又一届地毕业离去了好多届学生,而这洋槐树把他们一批批一届届送走之后依然生长在原地,没有离开过这块黄色的泥土地,只是在它的身躯上增加了很多很多的老皮、疤痕、伤口。它默默地,孤独地,像一个永远无言的老母亲在照管着孩子们。悬挂在它的枝桠上的那口大钟,由于它的躯体的振动而发出的洪亮的声音,作为一种不可违抗的权威,从掩映着的枝叶间飘荡出来,似乎至今也还没有遇到过什么挑战。它带给学生们的是知识的启蒙,是理想和抱负,是自由和纪律,是礼仪和平等,是做人的道理等。   老槐树的功劳还远不止此。   老槐树是我们的母亲。它哺乳和喂养过在这里生活和学习的农民孩子们。那时农村里的同学们都是每星期日回校的时候,从家里背来够一个星期吃的高粱、谷子、白薯做成的干粮和一小罐咸菜疙瘩,开饭前学校给大家蒸一蒸吃。我那时年龄很小,母亲给我带来的是煎饼,吃的时候,只要用学校的开水从上到下一冲就软了。记得那是一个饥馑的年份,农家谁也拿不出足够的干粮给自己的孩子,同学们面临着辍学的危险,勉强上学带来的干粮也只够大半饱,每顿都要卡着肚子,不能吃饱。学校为大家想办法,食堂的大师傅们也都是四周乡里的农民,他们懂得怎样度过荒年,每天都要从校园里的样槐树的枝叶上撸那些嫩绿的叶子和黄色的小花来,蒸一种叫做“粑粒子”的散糕给同学们充饥。那年整个春荒,我们这些从面部到腿脚都浮肿的学生,几乎就是靠它的滋养来支持生命和完成学业,而免于辍学,没有埋骨荒山的。洋槐树上的那些嫩叶和黄花,对我们来说,不是那种从花园里采摘来夹在书本里,作为植物标本,或作为青年男女爱情的信物,至少在我的记忆里,那每年一度的穷困日月的安然度过和学习生涯的继续,永远是和洋槐树给予我们那一代学生的特别恩典联系在一起的。我相信,那些曾经和我一起生活过的同学,谁也不会忘记这棵洋槐树的伟大恩典的。如今站在你脚下的,正是一个吃过您的奶汁——绿叶和黄花,接受过您的恩惠,被您送走了的无数农民孩子中的一个。今天,洋槐树,我的老母亲,你的孩子又站在您的面前了。我含着转动的泪花在你虬枝纵横的伞盖下,向您深深地鞠躬致敬,向你汇报。啊,你的枝条在微风中颤抖了一下。我意识到,老槐树是有知的,有情的,它已经感悟到了,它在接受我无言的谢意。   一排排依山势而建筑的校舍,墙壁染成黄色,与山坡上覆盖着的皑皑白雪融为一片,老槐树的近旁已经竖立起一座四层的办公大楼,楼前是一弘古泉流出的水潭。学生们正在聚精会神地上课,校园里一片静谧,很像是古时的一座静僻的山房书院。我告别了老槐树,依依不舍地踏上归途。陪同我的人中,大概谁也没有觉察出我在老母亲前的内心波澜。随着树桠上传来的清脆的下课的钟声,在一窝蜂涌出教室的学生的喧闹声中,内心情感的涌动悄悄地平息了,消失了。老槐树正在注视着这些朝气蓬勃的青年学生们。江山代有人才出。他们将从它的虬枝繁叶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他们的生龙活虎的生活,真令人羡慕啊。   老槐树母亲,什么时候还能再次回来瞻仰您的风采呢?   (1)为下列加粗字注音。   哺(  )  屹(  )立  铸(  )铁  茬(  )   (2)作者在开篇第一句中引用贺知章《回乡偶书》一诗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段中和“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一句相照应的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题答案内容对于作者写槐树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在第二段中深情地回忆起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从而写出老槐树的功劳首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说“老槐树像一个永远无言的老母亲在照管着孩子们”,你认为这里的“孩子们”指的是哪些人?     (7)第二段中“一任又一任……一茬又一茬……一届又一届”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意在盛赞________。请在本段下文中找出同样使用这种修辞方法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8)第四段写“老槐树是我们的母亲”,这里的“母亲”与上段中“母亲”的内涵有何不同?     (9)从作者吃“嫩绿的叶子”和“黄色的小花”的情节你能联想到课文中谁写的什么文章?     (10)在第四段里,哪句话是作者深情地总结老槐树沉重的功劳的?     (11)请在文中找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上句。  
生物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