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下图日历牌所示日期与下列史实有关的是       A.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国民党政权覆灭     D.解放军兵临城下直取平津 答案:C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消逝于透明之中纳兰妙殊①在朋友家读到一册绘本,上面写着:爷爷越来越透明了,他把东西藏起来让我们找,其实我们都能看得到就藏在他背后。后来他就彻底成了透明人。人们以为爷爷死了,不过有时空中会传来爷爷说话的声音,大家才知道他还活着。②——我姥姥死的时候,透明人当了快十年了。③姥姥在高寿这条路上蹒跚前行。八十了,八十五了,九十了,九十五了。每回过生日时大家都说,您老人家肯定能活过一百岁。她笑嘻嘻的,好,好,我就没皮没脸地活着,活到一百岁,真成老妖精了。④她死的这年九十六岁。⑤寿则多辱。周作人晚年把这四个字刻作一枚闲章,无限沉痛。巴金说:“长寿是一种惩罚。”活得越短,越没机会露出纰漏、丑态、昏聩。⑥衰老像夜晚一样徐徐降临,光并不是一下子就散尽,死神有惊人的耐心,有时他喜欢一钱一钱地凌迟。八十岁时,姥姥的食量仍是阖家之最。她独个儿住在老房子里,自己伺候一个蜂窝煤炉子,自己买菜做饭,虽是颠一对小脚,行如风摆杨柳,但还利索得很。她对大家都很有用,儿子的孩子尚小,都得靠姥姥帮忙看管。⑦后来她越来越老了,城池一座一座失守,守军一舍一舍败退,退至膏肓之中。她不能再为家人提供帮助,只能彻底地索取,因此她逐渐透明下去,世界渐渐看不见她了。⑧生命和岁月交给她的能力,最终按原本的顺序一样一样还回去。五年前,很难出门了,用轮椅推到外面花园里,还能搀着别人的手走两步,走到池子边看人用馒头喂金鱼。后来不再出屋,不过还能从这间屋走到那间屋。再后来彻底不能行走,但还勉强能站立。再后来站起来也不能了。⑨三年里整日只倚枕坐着,由母亲把她抱到马桶上。她的食量逐渐减少,食谱逐渐缩短,需要多费牙齿之力与肠胃之力的美味一项一项与她道别。⑩最后半年,她吃得像个初生婴儿,粥、牛奶,一点点肉糜。?到临终两个月,粥与牛奶亦被肠胃拒绝了,只剩了饮水,蜂蜜调制的水、糖水。再让她喝两口牛奶,下午就泻一床。仅余的生命力负隅顽抗,又把这座孤城苦守了两个月,直至弹尽粮绝。?最后一次回家看她,她的精神已不够把眼皮撑足。眯缝眼看我,仍笑,喊我乳名,声音又虚又小,像一片揉烂的纸条。阳光照着她,能透过去。?我拉起她的手,攥一攥,又放下,然后做了一次从没跟她做过的动作:握着她硬邦邦硌手的肩膀,嘴唇碰着她颧骨,轻轻一吻。那皮肤薄得像一层膜。?她眼皮下闪出一星欣慰和快活,低声说,哟。然后问,你回来待几天啊?我说,明天就走,你等着我,我再来看你。她半迷蒙地一笑,代替回答。?到世上来学会的第一样本领以及丢掉的最后一样,都是:呼吸。?初夏的上午,她咽下了最后一口呼吸。小题1: 如何理解标题“消逝于透明之中”?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文章第⑤段引用周作人印章上的字和巴金的话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3:文中画线部分提到:“她不能再为家人提供帮助,只能彻底地索取,因此她逐渐透明下去,世界渐渐看不见她了。”请结合全文解释这句话的含意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感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第①段中由朋友绘本上写的字引出下文,同时也借朋友的爷爷暗示老人生活在“透明”之中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比较普遍的现象。B.文章第⑥段写姥姥八十岁时依然独立生活,利索地照顾自己,甚至帮助儿女照看孩子,是暗指姥姥儿女的不孝,表达作者对他们要姥姥照顾孩子这一事情的不满。C.文章运用了动作、神态、外貌等多种描写手法,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塑造了一个勤劳、善良、朴实、让人怜惜的姥姥。D.本文作者通过回忆姥姥生前片段,并用饱含深情的笔墨把它们记录下来,全文形散神不散,表达出作者对老人离开的不舍,同时也启示读者给予老人更多的关注和爱,不要把他们的情感需求当透明。E.全文借朋友的爷爷和姥姥暮年时的种种表现,表达了对死亡的无奈和恐惧之情。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