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1904年,遵照清政府《奏定中学堂章程》,独立设科的“语文”①含“古今文学流别、文风盛衰要略”,更要注重“文义”、“文法”及“作文”,还要修习楷书、行书、小篆,语文教育的形态一开始就有点简装版“国学”的味道。此时文学能在晚清“废虚文兴实学”的大背景里颇为诡异地升帐登场,是一个“醉心欧化”的结果。 “五四”时期改国文为国语时的“语文”②,与民族国家建立有关。当时的课程标准既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1)根据如图写出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的重大贡献。孔子有很多关于学习的名言名句,请举一例。材料二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2)科举制开始于哪一朝代?唐代科举中人们普遍推重的是什么科?材料三  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梁启超《变法通义》19世纪60年代,日本需要培养大量有文化的公民,开始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大批外国教育家被请到日本办学,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出国学习,回国后在新学校任教。--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日本明治政府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主张。材料四  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邓.小平文选》(4)根据材料四,结合材料三,你获得什么启示?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