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当导体达到静电平衡时,场强方向的特征是( )A. 外电场E0消失B. 感应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E′为零C. 导体内部的合电场E为零D. 导体表面和内部的合电场均为零 答案:【答案】C【解析】导体在电荷q的电场中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时,在导体内部任意一点,感应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的场强与电荷q产生的场强与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此时导体的内部场强处处为0,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且整个导体是一个等势体;故ABD错误,C正确。故应选C。3. 10年后,我们能烧.“冰”         陈斌沈俭一种名为“可燃冰”的新能源矿寧(zàng cáng) 有望在10年之后解决我们的 能源问题。昨日在沪举行的院士讲坛上,国家973深海项目首席科学家汪品先透 露,在我国南海发现了储量巨大的“可燃冰”。目前国家已启动8. 2亿元人民币的 项目,造大型的学(kān kēn) 探船,以便在南海深入寻找“可燃冰”资源。据汪院士介绍,“可燃冰”是一种甲烷气体的水合物,大量存在于海底大陆坡上 段500米〜1000米处。其在海底接近冰点和近50个大气压的游泥中,形成了冰雪 般的固态。它外面看似冰,一点火却可以烧起来,原因是冰内含有大量的甲烷。如 果把甲烷从冰中释放出来,体积将是水的160多倍。汪院士表示,1立方米的“可燃冰”燃烧,相当于164立方米的天然气燃烧所产 生的热值。据粗略估算,在地壳浅部,“可燃冰”储层中所含的有机碳总量,大约是 全球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含碳量的两倍。也就是说,“可燃冰”如能作为一 种新能源,便能很大程度解决能源问题。据透露(lù lòu ) ,我国已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巨大的“可燃冰”带。但目前对于 这座新能源的宝库,科学家还存在不少争议。许多科学家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 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10倍〜20倍。所以这种矿藏在遭到破坏 后,会导致甲烷气的大量散失,从而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增加。除此以外,由于“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和石油、天然气相比,它不易开 采和运输,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美的开采方案。但这样一种新能源并不会因此就远离我们。汪院士预计,大约用10年时间, 人类有望解决好“可燃冰”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届时大量的“可燃冰”便 能用于应付能源危机。基础起航1. 根据句意,选择加点字正确读音。理解品悟2. 结合全文,请给“可燃冰”下一个恰当的定义。(不能超过30字)3. 从全文看,开采利用“可燃冰”有哪些利和弊?4. 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句中“大约”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妙笔生花5. 文中说:对“可燃冰”的开采,“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美的开采方案”。请你结合文 中知识,大胆想象,设计一种科学的开采方案,字数在80字以内。
物理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