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018年12月1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在广西体育中心隆重举行。60年来,广西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17年,全区GDP总量达20396亿元,是1958年的832倍;财政总收入由1958年的4.66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2604.32亿元,年均增长11.3%;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基础设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也达到了2万多亿元,比1958年翻了12.5番,高铁、动车通达全国15个省会的城市,在自治区内部有12个设区市通达了高铁动车。还有89%的县通了高速公路,城乡面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老人与鸟儿贾平凹    这个山城,在两年前的一场洪水里被淹了,三天后水一退,一条南大街便再不存在。这使山城的老年人好不伤心,以为是什么灭绝的先兆,有的救从此害了要命的恐慌病。    但是,南大街很快又重建起来,已经撑起了高高的两排大楼,而且继续在延长街道,远远的地方吊塔就衬在天空,隐隐约约的马达声一仄耳就听见了。    新楼前都栽了白杨,一到春天就猛地往上抽枝。夜里,愈显得分明,白亮亮的,像冲天射出的光柱。鸟儿都飞来了,在树上跳来跳去地鸣叫,最高的那棵白杨梢上,就有了一个窠。从此,一只鸟儿欢乐了一棵树,一棵树又精神了整个大楼。    老人躺在树梢上的那个窗口内的床上。长年那么躺着,窗子就一直开着;一抬头,就看见远处的吊塔,心里便想起往日南大街的平房,免不了咒骂一通洪水。    老人在洪水后得了恐慌病,住在楼上后不久就瘫了。他睡在床上,看不到地面,也看不到更高的天,窗口给他固定了一个四方空白。他就唠叨楼房如何不好:高处不耐寒,也不耐热。儿女们却不同意,他们庆幸这场洪水,终于有了漂亮的楼房居住。他们在玻璃窗上挂上手织的纱帘,在阳台上栽美丽的花朵,阳光从门里进来可以暖烘烘地照着他们的身子,皮鞋在水泥板地面上走着,笃笃笃地响,浑身就有了十二分的精神。    “别轻狂,那场水是先兆,还会有大水呢。”老人说。    “不怕的!水还能淹上这么高吗?”    “我要死了。”他总要这么说。    “爸爸!”儿女听见了,赶忙把他制止住。    “是这场洪水逼死了我啊!”    有一天,他突然听到一种叫声,一种很好听的叫声。什么在叫,在什么地方叫?他从窗口看不到。    这叫声天天被老人听到,他感到越发恐慌,一天天消瘦下去,眼眶已经陷得很可怕了。    叫声又起了,瞿儿瞿儿的。    “那是什么在叫?”    儿女们趴在窗口,就在离窗口下三米远的地方,那棵白杨树梢下的鸟窠里,一只红嘴鸟儿一边理着羽毛,一边快活地叫。    “是鸟儿。”    “我要鸟儿。”    “要鸟儿?”    儿女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要鸟儿。”老人说。    儿女们为了满足老人,只好下楼去捉那鸟儿。但杨树梢太细,不能爬上去。他们给老人买了一台收音机。    “我要鸟儿。”老人很固执。    有一天,鸟儿突然飞到窗台上,老人看见了,大声叫着,但儿女们都上班去了,鸟儿在那里叫了几声,飞走了。    老人把这事说给了儿女听,儿女们就在窗台上放上一把谷子,安了小箩筐,诱着鸟儿来吃。那鸟儿后来果然就来了,儿女们一拉撑杆儿,鸟儿被罩在箩筐里。    他们做了一个精巧的笼子,把鸟儿放进去,挂在来老的床边。    那个窗子从此就关上了。老人再不愿意看见那高高的塔,终日和鸟儿做伴,给鸟儿吃很好的谷子,喝清净的凉水,咒骂着洪水给鸟儿听。鸟儿在笼子里一刻不能安分,使劲地飞动,鸣叫。老人却高兴了,儿女们回来便给他们讲了好多他童年的故事。    一天夜里,风雨大作,老人的恐慌病又犯了,彻夜不敢合眼,以为大的灾难又来了。天明起来,一切又平静了,什么都不曾损失,只是那个杨树梢上的鸟窼,好久没有去编织,掉在地上无声地散了。    老人的病好些了,还是躺在床上,不住地用枝儿拨弄笼中的鸟儿。    “叫呀,叫呀!”    鸟儿已经叫得嘶哑了,还在叫着。儿女们却庆幸这只鸟儿给老人带来了欢乐。(选自《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成》)(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CDA.小说开头写两年前山城发洪水淹没南大街,有人从此得了恐慌病,交代故事的背景,为全篇定下悲剧的基调,引发读者追踪故事情节。B.老人躺在床上想起往日南大街的平房,咒骂洪水,唠叨楼房不好,认为以后还会有大水,觉得自己要死了……这些都是恐慌病的表现。C.“我要鸟儿”,老人三次重复这句话,那句式和语气,不像是老人倒像小朋友。作者通过白描手法十分形象地写出了老人病态的心理。D.老人得到鸟后,“给鸟儿吃很好的谷子,喝清净的凉水”,看似爱鸟,实是害鸟;鸟儿在笼子里的飞动和鸣叫,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抗议。E.这篇小说耐人寻味,结尾部分写到一天夜里风雨大作,老人犯病,而天明后一切又平静了,充满强烈的暗示性,引入深思,催人警醒。(2)请结合全文,分析第三自然段环境描写的作用。(3)结合全文,概括老人的形象特点。(4)这篇小说在平静的叙述中蕴涵了丰富的意蕴,带给读者多方面的启示。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加以探究。
政治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