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高一上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综合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18年7月下旬,习.平主席访问非洲,塞内加尔成为非洲第一个正式加入“一带一路”的国家。2013年,我国提出了构建“一带一路”的倡议。这一跨越时空的伟大倡议,(    )。它既传承以平等互利、包容互鉴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它不仅是一个________的战略构想,也是一条和平发展的共赢之路,还是一项脚踏实地的伟大事业。此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得到沿途各国的广泛支持,国内相关省市也是摩拳擦掌,其影响可见一斑。

    五年来,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沿途国家正编织以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大网络。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的新亚欧大陆桥、贯穿中南半岛国家的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以及连通南亚半岛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作为“一带一路”的骨干通道________。沿途区域种类物流中心正在建设中,各种类型的自贸园区如________般出现;一张辐射“一带一路”的高标准自贸区大网络也正在编织中,最终形成经济走廊沿途的生产、流通、市场规模效应。

  1. (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B . 连接中外,承接古今,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C . 承接古今,连接中外,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 D . 连接中外,承接古今,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B . 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C . 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将取得长足进展。 D . 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
  3. (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高瞻远瞩    崭露头角    雨后春笋 B . 远见卓识    初露雏形    星罗棋布 C . 远见卓识    崭露头角    星罗棋布 D . 高瞻远瞩    初露雏形    雨后春笋
2.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满街杨柳绿似烟,画出清明三月天。”关于清明,《岁时百问》讲:“万物生长于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引《三统历》云:“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明代张岱《夜航船》亦讲:“清明万物齐于巽。巽,洁也,齐也。清明取洁齐之义。”时至清明,已入深春,莺飞草长,清波粼粼,桃红柳绿,风清景明。

    清明作为节气,有起源于周朝之说。据张岱《夜航船·天文部·时令》讲:“周公始定二十四节,以合二十四气。”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冬至和清明。古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清明三候是:初候桐始华(华,即开花);二候田鼠化为鴽,牡丹华;三候虹始见。这早在《逸周书·时训解》即有记载:“清明之日桐始华,又五日田鼠化为鴽,又五日虹始见。”鴽是鹌鹑一类的鸟,“田鼠化为鴽”,是古人的一种错误认识。

    “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说起清明,就不能不谈到寒食。据传说,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贤人介子推的。春秋时晋文公(重耳)与介子推等诸臣逃亡去国十九载,返国后封赏功臣,独介子推无封无赏。子推作《龙蛇歌》而讽之:“有龙矫矫,将失其所;有蛇从之,周流天下。龙入深渊,得其所安;蛇脂尽干,独不得甘雨!”子推遂偕母隐于绵山。文公悔悟,烧山逼令出仕,子推抱树焚死。时人为悼念子推,于其忌日禁火冷食。后相沿成俗,谓之寒食。

    寒食大致在清明的前一二日,亦有前三日之说。到了唐代,寒食与清明两节由于日期相近,便逐渐融为一体,几乎成为“同一个节日”。据唐代杜佑《通典》载:“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同拜扫礼。仍编入五礼,永为恒式。至此,寒食被作为“用展孝思”的“法定节日”确定下来。俗话说:“清明到,儿尽孝。”唐代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寞重泉哭不闻,潇潇暮雨人归去。”由于寒食禁火,故清明取火曰请新火。“从来禁火日,会接清明朝。”在清明这一天,皇帝亦将新火赐予近臣,以示恩赏。唐代韩翃《寒食》诗写的便是公侯大臣受皇宫赐火:“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清明成为“法定假日”,亦始于唐代。寒食一日,再加前后三日,共计七日假,相当于近年来的“黄金周”。“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由于唐代以后,寒食、清明既是“法定节日”,又是“法定假日”,所以除了祭祖扫墓而外,尚有春游、踏青、插柳、放风筝等风俗。谚云:“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又云:“清明去踏青,不害脚疼病。”宋·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有句:“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因而清明或曰寒食庶几成为一个“旅游节”了。

(《寒食与清明(金台随感)》)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深春时节,清明到来,当时风清景明,正与其清洁明净的含义相符。 B . 寒食节传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贤人介子推,后来相沿成俗,成为节日。 C . 到了唐代,寒食与清明两节由于时间前后相差不大,人们已经把它当作“同一个节日”。 D . 从唐代开始,寒食、清明成为“法定假日”,共计七日假,就像我们的黄金周。
  2.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中,冬至和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而且它们作为节气是早于作为节日的。 B . 寒食节作为“用展孝思”的法定节日,清明有“清明到,儿尽孝”的俗语,可见这两个节日有着共通的文化内涵。 C . 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面,在这一天人们禁火并且吃冷食,因此才称清明取火为请新火。 D . 清明这一天,人们为逝去的先人扫墓,皇帝也将新火赐予身边的大臣,以示恩赏。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清明作为节气,有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周朝,张岱的《夜航船·天文部·时令》可以作为一个佐证。 B . 寒食因当日禁火冷食,清明取清洁明净之义。可见中国的节日取名有独特的含义。 C . 寒食、清明既是“法定节日”,又是“法定假日”,风俗也就不局限于祭祖扫墓,而变得丰富多样。 D . 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因为受到炎黄子孙的普遍推崇,所以清明节具有丰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3.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水袖之痛

肖复兴

    胡文阁是梅葆玖的徒弟,近几年名声渐起。作为梅派硕果仅存的男旦演员,胡文阁的声名无疑沾了梅派的光。当然,他自己很努力,唱得确实不错。六年前,我第一次看他的演出,是在长安剧院,梅葆玖和他前后各演一折《御碑亭》。坦率地讲,说韵味,他还欠火候,和师傅有距离;单说声音,他要比师傅更亮也更好听,毕竟他正当年。

    其实,我对胡文阔的兴趣,不仅在于他梅派男旦的声名和功力,还因为听他讲了自己的一件往事。

    20世纪80年代,他还不到20岁,在西安唱秦腔小生,却痴迷京戏,痴迷梅派青衣,便私下向名师李德富先生学艺。青衣的唱腔当然重要,水袖却也是必须苦练的动夫。四大名旦中,水袖舞得好的,当数梅、程二位。水袖是青衣的看家玩意儿,它既可以是手臂的延长,载歌载舞;又可以是心情的外化,风情万种。那时候,不到20岁的胡文阁痴迷水袖,但和老师学舞水袖,需要自己买一匹七尺长的杭纺做水袖。这一匹七尺长的杭纺,当时需要22元,正好是他一个月的工资。为了学舞水袖,花上一个月的工资,也是值得的。但关键问题是,那时候,胡文阁的母亲正在病重之中——他很想在母亲很可能是一辈子最后一个生日的时候,给母亲买上一件生日礼物。但是,他已经没有钱给母亲买生日礼物了。在水袖和生日礼物两者之间,他买了七尺杭纺做了水袖。他想得很简单——年轻人,谁都是这样,把很多事情想得简单了——下个月发了工资之后,再给母亲买件生日礼物。在母亲的病床前,他把自己的想法对母亲说了。已经不能讲话的母亲嘶哑着嗓子,“呃呃”地不知在回答他什么。然而,无情的病魔没有给胡文阁补上母亲生日礼物的机会。母亲去世了,他才明白,世上有的东西是补不上的,就如同落到地上的叶子,再也无法如鸟一样重新飞上枝头。

    30多年过去了,直到现在,胡文阁都非常后悔。水袖,成为他的心头之痛,是扎在他心上的一根永远拔不出来的刺。

    胡文阁坦白道出自己的心头之痛,让我感动。

    我们也常常会面临类似的事情。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事业、爱情、婚姻、子女……我们觉得每件事都比父母重要。即使在母亲病重的时刻,胡文阁还觉得自己的水袖更重要呢。

    都说人年轻时不懂爱情,其实,年轻时是不懂亲情。爱情,总还要去追求,亲情只要伸手接着就是,那么轻而易举。问题是,胡文阁还敢于面对自己年轻时的浅薄,坦陈内疚——多少孩子吃凉不管酸,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对不起父母的地方,没有什么心痛之感,而是将那一根刺当成绣花针,为自己绣出美丽的图画。

    想起我的父母,我常常会涌出无比惭愧的心情,因为在我年轻的时候,一样觉得自己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父母总是被放在了后面。记得当初母亲从平房搬进新楼之后,已年过80,腿脚不利索,我生怕她下楼不小心会摔倒,便不让她下楼。母亲去世之前,一直想下楼看看家前面新建起来的元大都公园,总是兴致很高地对我说:“听说那里种了好多月季花!”正是伏里天,我对她说:“天凉快点儿再去吧。”谁想,没等到天凉快,母亲突然走了。那时候,总以为父母可以长生不老地永远陪伴着我们。我们就像蚂蟥一样,趴在父母的身上,理所当然地吸吮着他们身上的血。

    我不知道,如今的胡文阁站在舞台上舞动水袖的时候,会不会在一瞬间想起母亲。不知道为什么,自从听到他讲述自己这件30多年前的往事之后,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在电视里,再看到他舞动水袖的时候,我总有些走神,忍不住想起他的母亲,也想起我的母亲。

(原载《今晚报》)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水袖”是全文的线索,引出了胡文阁和他母亲的故事。 B . 胡文阁决定先买水袖再给母亲买生日礼物,主要原因是,当时他觉得水袖对自己更重要,母亲的礼物可以缓一缓。 C . 作者用了大量的议论来说明年轻人对待亲情和对待自己的事情有不同态度,意在表明,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懂亲情。从而增强文章的现实意义。 D . 作者在写胡文阁时,融入了自己的切身体会,使文章情感更加厚重感人,也更能引发读者深思。
  2. (2) 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世上有的东西是补不上的,就如同落到地上的叶子,再也无法如鸟一样重新飞上枝头。”
  3. (3) 作者通过“水袖”的故事,在文中引出了几点关于“痛”的思考,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8年1月5日,《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6—2017》在京发布。这是中国国家形象调查平台开展的第5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与以往相比,本次调查新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合作机制等热点话题,涵盖了中国整体形象与影响力、政治、外交、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国际形象与传播,更加立体、全面地呈现出国际社会对2016年以来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

中国国家整体印象得分为6.22分(总分为10分),延续了近年来小幅增长的势头。中国对全球治理的贡献(6.5分)和国内治理的表现(6.2分)赢得海外好评,尤其是在科技和经济领域参与全球治理的表现得到更多认可。相比年长群体,海外年轻群体(18—35岁)对中国内政外交表现评价更高,对中国未来发展形势的看法也更乐观。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致认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全球影响力将会持续增强,中国将引领新一轮全球化,为全球治理做出更多贡献。预期中国即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海外受访者比例从2013年的17%、2014年的20%、2015年的24%,到2016—2017年的33%,呈逐年加速增长趋势。

    受访者普遍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对个人、国家、地区和全球经济以及全球治理都具有积极意义,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海外年轻群体的认可度更高。超过六成的海外受访者认可中国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中的活跃度高,并期待中国在其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中国国家形象怎么样?全球调查报告来了》,有删改)

材料二:

(摘编自《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5》)

(摘编自《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6—2017》)

材料三:

    与信息匮乏年代“大路货”的传播同样有需求不同,早已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受众缺少的不再是信息,而是精准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与受众的这种需求相适应,我们的媒体传播就要着重在分众化、对象化上下功夫,做到内外有别、外外有别。所谓内外有别,就是内宣与外宣之间在传播内容和表达方式上要有所不同,外宣应更加重视运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来传播。所谓外外有别,就是同样是对外传播,针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传播的内容、语言、方式也要有所不同,做到应其所需、传其所要。对外传播既要“强魂”——精心选择适合传播的内容,又要“健体”——重视在重点国家、重点地区和周边国家建设传播平台。我们应当努力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即:中国立场,国际表达,受众遍天下。

    在新闻传播中,为什么要提倡讲好故事呢?这是因为: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反映和体现人们实践活动的丰富性、生动性、故事性,是新闻报道的题中应有之义。其次,故事性的报道具有具象化的特征,让受众可感、可知,入脑、入心。中国道路、中国奇迹、中国贡献,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好故事的元素千千万万,好故事的题材源源不断。主动而充分地讲好这些故事,必将有助于建构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建构和塑造国家形象,要把效果放在第一位,用传播效果体现政治立场、检验工作态度、考察平台项目。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不仅要看媒体派出了多少人、新建了什么项目,更要看影响力提升了没有,提升了多少。在推进新型主流媒体建设中,不仅要考察其科技支撑指标(包括团队科技素养指标、传播平台评估指标)、经济营收指标(包括媒体对广告客户的影响指标、媒体盈利平台的量化指标),更要考察其影响力指标(包括受众的注意力指标,业界、学界的评价指标)。只有这样,通过融合发展推动良好国家形象建构和塑造的过程,才是扎扎实实的、富有成效的。

(摘编自《国家形象与媒体担当》,有删改)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介绍了《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6—2017》是中国国家形象调查平台开展的第5次调查以及这次调查呈现的相关特点。 B .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6—2017》显示,中国整体形象好感度稳中有升,内政和外交表现受到好评。 C . 在中国文化代表元素的排序中,海外受访者对饮食的认可度提高,超过了武术和中医,这说明媒体对饮食的宣传超过了武术和中医。 D . “内外有别”“外外有别”虽然针对的对象不同,但都强调媒体传播要有对象意识,要注重实施分众化传播。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涵盖了中国整体形象与影响力、政治、外交、经济、文化和科技等领域的中国国家形象调查体现了我国对国家形象的重视。 B . 从预期中国即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海外受访者比例逐年增长可以看出,近几年外国人都能积极主动了解中国,对中国发展有信心。 C .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赢得点赞,中国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中的作用备受期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海外年轻群体都对这两项政策的认可度更高。 D . 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所追求的并不是规模大、人员多,而是其在宣传国家形象方面的影响力以及影响力提升的速度。
  3. (3) 一家国内主流媒体想推出一部有关“一带一路”的宣传片来宣传国家形象,在提高海外收视率方面,你有什么建议?请结合材料作简要概述。
5.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窃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尽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后赤壁赋》)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B .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C .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D .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2. (2) 下列对选文中的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辞藻的文风。将抒情和说理依托于景物描写中,因景而生情,借物而喻理。 B . “冯虚御风”“羽化而登仙”皆借用道家典籍所记成仙之事表明内心自由,不虑世情之境。 C . “美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D . 苏子中的“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如孔子、孟子等。与“将子无怒”中的“子”基本相同。
  3. (3) 下列对两段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赤壁赋》中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写的是初秋之景。 B . 《后赤壁赋》中的“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写的是初冬之景。 C . 《后赤壁赋》和《赤壁赋》一样都是写月夜游赤壁,但描绘景的不再有清风明月,而只有山间草木。景色也由清幽转为峭拔。 D . 《后赤壁赋》写的是作者在散步时为“月白风清”的美景所吸引,陡起游兴,而泛舟赤壁。
  4.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②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6.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对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②《世说新语·黜免》载:“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 B . “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闲居长安,生活得非常艰苦。 C . “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正在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D . 尾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2. (2) 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7. 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 (1) 《沁园春·长沙》里,毛.泽东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两句是:
  2. (2) 《荆轲刺秦王》里,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
  3. (3) 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8. 语言表达
根据上下文语境,在下面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

美好而充实的高中生活已经展开,同学们回首学习生活,感慨良多。

甲:这些年,或者说我成长的这16年,父母最辛苦,虽然他们嘴上说着“不辛苦”可①。这样的细节,足以让我感动落泪。

乙:这些年,在我们求学的日子里,我们的老师最辛苦。所以我想送他们一首小诗:老师,如果我是小船,您就是大海,没有您我怎能远航?②(仿写)

丙:这些年,这十年的学习时光,我们自己也砥砺奋进,不负年华。所以,面对两年后的高考,我要送给自己和同学一副对联以振士气:十年寒窗苦读立壮志,③

9. 语言表达
下列语段在表达上有三处不同类型的逻辑错误,请参考示例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逻辑错误。

5月8日是世界微笑日。微笑沟通着人们的情感,所谓“一笑泯恩仇”就是说微笑能化解人们之间的恩与仇。微笑,因为体现的都是亲切友善的情感,所以往往比语言更真实、更富有魅力。而露平和欢愉的微笑,说明心情愉快,充实满足,乐观向上。可以说,有微笑的人生就能趋于幸福,有微笑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示例:不合事理(否定失当):人们之间的“恩”,不应该被化解。

10. 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懂事到现在,总有一些事会感动你,总有一些人给你留下温暖而美好的印象。这些人和事就像一股暖流,带着丝丝暖意,挟着几分感动,在心中荡漾开,编织成一幅和谐而美好的心灵画卷……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不得抄袭、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