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七年级上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让暴力和“负能量”动摇民众的信念.

②而正能量的传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

③正能量只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④同时,个体传播者也需要有正确的态度.

⑤只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线,才能与媒体合力用正能量坚固人们的精神高地.

A . ①②⑤④③ B . ③②①④⑤ C . ①⑤③④② D . ③⑤①④②
2. 填空题
阅读下面的语段,把其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用正楷字依次写在横线上。

从河dī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jia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liáo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héng

3.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奶奶刚才还有说有笑,此时却收敛起笑容,我们一脸茫然,不知哪儿冒犯了她。 B . 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C . “六一”晚会上,两个小朋友表演的小品让人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D . 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演技高超,他在传统京剧《霸王别姬》中扮演虞姬,演得惟妙惟肖
4.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济南的冬天》是作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散文,选自《一些印象(四、五、六、七)》(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B . 朱自清的散文《春》,主题明确,语言优美,人们往往把它解读为一篇“春的赞歌”。 C . 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他小时候读书的地方。 D . 《秋天的怀念》是作家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达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
5. 默写
古诗文默写。
  1. (1) 遥怜故园菊,。(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 (2)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 (3) 当有远方的朋友到来时,我们常用《〈论语〉十二章》中的“”来表达喜悦的心情。
  4. (4) 《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繁盛的诗句是:
6. 语言表达
根据下面的对话,代班长拟写一则通知。(只写正文,不超过60字)

班长:区科技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了,周六的社会实践活动就去那儿吧。

团支书:好啊。听说里面增设了八大行星体验展台,以前北京才有,难得一见。

班长:是啊,那里还可以借乐高玩具,凭个人借书卡每次可借10天。这几天去的人很多。

团支书:那我们就去那里做志愿者吧,帮助工作人员整理图书,打扫卫生,维持秩序。你看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班长:上午8点整,在学校门口集合出发。

团支书:好的。写通知和点名的事就归你了。

7. 名著导读
下面是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任选两幅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8. 诗歌鉴赏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 (1) 诗歌前两句写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 (2) 简要分析“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落”两个动词的妙处。
9.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闻宥坐器,满则覆,虚则欹,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注】①欹(qī):倾斜。②宥(yòu)坐:座位右边。“宥”通“右”。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④恶(wū):哪里,怎么。

  1. (1)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知之知之

    知也

    ③思而不学则

    ④满则

  2. (2) 翻译上面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诲女知之乎?

    ②孔子问于守庙者曰。

  3. (3) 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
  4. (4) 谈谈你从“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的行为中得到的启示。
10.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全面二孩”来了,你怎么看

【政策背景】

    计划生育政策自1980年开始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我国出生人口数量,但近年来,一系列的人口问题使计划生育的目标和理论依据都受到质疑。男女出生比例节节升高,从1980年的107.4∶100上升到2004年的121.1∶100。人口结构问题凸显,目前,我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比例在不断上升,从2010年的13.3%上升到2014年的15.5%。另外,我国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已经超过1.5亿户,独生子女养老负担沉重,而一些家庭的“失独”不仅成家庭灾难,也成社会之痛。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各种声音】

    网友“初为人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今高养育成本时代已经到来,一个孩子,从怀孕到分娩,从出生到成长,直到学成后参加工作,的确是一笔很大的支出。我们这代人太累了,养育一个孩子,尚且困难重重,再生一个简直难以想象。养而不教,教而不善,结果是害了孩子害了自己。

    网友“平民布衣”:生个二胎是为了让大的有个伴,可有谁知道大的到底能不能接受?增加一个弟弟(妹妹)来分享父母亲人的爱,他(她)的心理平衡不平衡?网上不是报道了一些孩子逼迫父母放弃生育二胎的事例吗?

    大楚网:放开政策后,生育潮是否会如预期般出现,政策都不应该是鼓励生育的唯一杠杆。“入园难”“入托难”的现实问题依然困扰着我国许多家庭;生得起养不起的顾虑也绝非喊几句口号就能消除。如果真想鼓励民众生育,就应该用社会保障和福利消除民众顾虑,让想生的人生得起、养得起,还要养得好。

【漫画两幅】

  1. (1) 请根据“政策背景”的内容,概括出“全面二孩”政策出台的原因。
  2. (2) 观察漫画(一),说说在“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父母为什么还纠结。
  3. (3) 请结合“各种声音”和漫画(二),说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打消父母生育二孩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