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高二上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急管繁弦

彭程

一种感受的降临,一种觉悟的到来,和植物的开花结果一样,是有着自己特定的时间的。

就像田埂上的一棵树,随着日头升到不同的高度,投在地面上的树影的形状、大小、长短等等,也都在不断变化。生命行进到中途,好像一首曲子,由轻拢慢拨,转入急管繁弦

几年前读美国作家厄普代克的一个短篇,看到这样的一个句子——“这些三十五六岁、生活中已经没有多少可能性的人们”。我好像被一根小棒杵了一下,有一些钝痛,一些忐忑。

但或许因为乐观和自信那时尚有足够的储备吧,那一缕不安很快就散去了,觉得这个说法未免颓唐了些。

然而,那种种不切实际的念头,总有一天会被证明是浮浅且盲目的。液态的水,可以汽化,也可以变成固体的冰,因为分别到达了两个不同的临界点,一百度和零度。自然界的规律也可以写照人生。只要到了合适的时间,生命面孔上那些伪饰虚假的成分也会剥落殆尽,像一堵风侵雨蚀褪掉了彩绘的墙壁,显露出原本的颜色。

总之,秋风拂面的感觉,此刻是鲜活酣畅地体会到了。

失去了完整和恢弘,时间的流淌自然会让人觉得快了。日子与日子之间,面目模糊,大同小异,相互重叠交叉,好像一条没有落差、体现不出跌宕之势的河流。一家人围坐着吃年夜饭时,还记得去年此时饭桌上的情形,一些细节,某个戏谑的说法出自谁的口中,而中间却分明已经隔开了三百六十个日子。现在再来读朱自清的《匆匆》,感慨甚至比作者本人还要深切。他写这篇文章时,还只有二十多岁,少年的轻愁,毕竟难比中年的悲凉。

时间真是铁面判官,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用最昂贵的化妆品、保健品,都无法贿赂它,不但得不到赦免,想缓刑都很难。

“你还年轻么?不要紧,很快就老了。”这个时节,忽然就理解了张爱玲的这句话。过去,最欣赏的是它的机智俏皮,属于修辞的艺术。此刻再念起来,却对其间蕴含的那种沉痛和无奈有一种切肤之感。是的,“很快”,就两个字,却有千钧之重。古人们的感慨就更有力度,因为除了浸透了心血而格外凝重外,还添加进去了他们身后的漫长时光的份量。理解了三闾大夫的惘然,“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理解了古诗十九首的哀伤,“人生寄一世,奄乎若飙尘”;理解了李白的气急败坏,“恨不得挂长绳于青天,系此西飞之白日!”

急管繁弦,嘈嘈切切,总之都是难免的了。

从一列疾驰的火车上,看到的都是什么样的风景?

足音已逝的青年时代,看待事物的方式,大多不是按照它的实际样子,而是按照自己愿意见到的样子,去挑选视野里的目标。年轻的美好可贵,正表现在这里:他可以有意识地遗漏掉不喜欢的东西,同时又把那些可心如意的加倍放大,这样做时,他神色坦然,丝毫未觉得有什么不妥。这都是基于生命力的旺盛。而前行若干里路,到了云雾缭绕处的老年阶段,随着生命力的衰减,生命的自我保护机制被启动,使得一切选择都具有一种趋利避害的意味,记忆中大量痛苦、尴尬的内容被筛选掉了,只留下温馨蔼然的部分,因为这个年龄负荷和容纳全部的真实是一桩困难的事情——一定会是这样的,但这却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虚假。只有中年,既消失了不着边际的幻想,又尚有足够的生命力来承受令他倍感失望的现实情形,因此他看到的是本真,是原貌,是对立迥异的存在:田野,墓地,花园,垃圾站,污水沟,少女,乞丐,简陋的铁皮屋和豪华的别墅。

外面景色是这样了,这时候,他会更多把眼光回返自身,来观察自己生命中迄今业已成形的那一片风景。它是按照他希望的样子呈现的吗?多少人会感到无憾呢?有,但肯定会是一个很小的数字。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体验是强烈的:曾经幻想过的事情一件也没有做成,而且眼看就做不成。失败的恐慌,于是有了真实的形状,沉甸甸的份量。

西方神话中西绪弗斯的故事:他因触犯天条而遭天谴,被罚推巨石上山,快到山顶巨石滚下,于是回到山脚,重新开始,没有尽头。这当然是对于人难以达到自己的目标的一种极端化的比喻,是对人类的根本处境的本体意义上的观照和把握。推石上山,哪怕它一次次滚落——在对这种境况的平静的认可和接受中,人显示了自己的尊严和力量。中年的人生,相当的一部分,甚至是多数,对人对事,都已经是无可无不可了,但仍然有一些人,秉持自己的原则,不想就此舍弃,愿意竭尽全力,拼最后一把。

当暮年的沉沉阴影降临时,回忆便成为精神生活的主要方式。那时,倘若回眸中年岁月而感到欣慰的,一定是这样的一些人。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首段写投在地面上的树影变化,形象地说明人在生命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感受、觉悟,从而引出人在中年的生命体味这一话题。 B . 对作家厄普代克短篇里的一句话,作者心里先是一丝忐忑不安,接着是不太确定的自信乐观,到后来终转为中年真切的秋意。 C . 作者引用朱自清的《匆匆》以及张爱玲的话语,都结合了自己的个体生命体验,在过去和现在的比较当中,抒发了更切己、更深重的中年之感。 D . 文章比较了青年时代与老年阶段看待事物的方式,认为它们都存在一定的虚假性,比如都存在选择性失明与选择性放大的特征。
  2.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层次勾连,气脉中贯。“急管繁弦,嘈嘈切切,总之都是难免的了”承上收结,“从一列疾驰的火车上,看到的都是什么样的风景?”开启下文。 B . 文章情感丰富,自然真切。本文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对生活的叙述、情感的抒写、人生哲理的阐发,都渗透着作者的真实体验。 C . 文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富有表现力。除比喻和对比外,作者还引用屈原、李白等人的诗句,以增强文章的“阐释性”,主要是为了凸显文章的“诗性”特征。 D . 文章铺排“田野,墓地,花园,垃圾站,污水沟,少女,乞丐,简陋的铁皮屋和豪华的别墅”等对比性形象,形象地写出了中年人生直面生命本真的一面。
  3. (3) “急管繁弦”在宋代晏殊的词中用以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文中划线处的“轻拢慢拨”、“急管繁弦”分别是什么意思?请分别解释其含义。
  4. (4) 本文流露出来的中年之感,不乏让年轻的“后浪”们清醒、振作的一面。这些启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作答。
2.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李璋下第

王安石

浩荡宫门白日开,君王高拱[注]试群材。

学如吾子何忧失,命属天公不可猜。

意气未宜轻感慨,文章尤忌数悲衰。

男儿独患无名尔,将相谁云有种哉。

[注]高拱:两手相抱,高抬于胸前。安坐时的姿势。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描写宫门大开、皇帝亲选人才的场景,表明朝廷能够给人才提供机遇。 B . 诗人认可李璋的学问,劝他不必为落第忧心,这是因为朝廷也很渴求人才。 C . 诗人认为人命天定,李璋科举落第是上天的安排,应该心甘情愿认命服输。 D . 诗人劝诫李璋不要轻易去感慨命运不公,更不要用文章倾诉自己的不如意。
  2. (2)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3.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宋祁《玉楼春》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笠翁余集》卷八《窥词管见》第七则别抒已见,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苏轼少作《夜行观星》有一句“小星闹若沸”,纪昀《评点苏诗》卷二在句旁抹一道墨杠子,加批:“似流星。”这表示他不懂苏轼那句,以为它像司空图所写:“亦犹小星将坠,则芒焰骤作,且有声曳其后。”宋人诗文里常把“闹”字用来形容无“声”的景色,不必少见多怪。宋祁的词句和苏轼的诗句都是“通感”或“感觉挪移”的例子。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正像拉丁语以及现代西语常说的“黑暗的嗓音”“皎白的嗓音”,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有“通财之谊”。培根的想象力比较丰富,他说:音乐的声调摇曳和光芒在水面荡漾完全相同,“那不仅是比方,而且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脚迹”。这算得哲学家对通感的巧妙解释。

(摘编自钱锺书《通感》)

材料二

阅读《荷塘月色》,我们感受到诗情画意。朱自清先生以诗人的心去感受荷塘月色,不但游目骋怀地观察,而且严辨淄渑地品味,从而细致地描绘了令人“惊异”的“无边的荷香月色”。

作者所写的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层次里复有层次,使整个画面有立体感、渗透感;其中动静、虚实、浓淡、疏密,是画意的设置,也是诗情的安排。这样的描写,离不开作者娴熟而有个性的艺术技巧。有鲜明的比喻,有明显的对比,有强烈的衬托,有生动的拟人。但更令人赞赏的是,由于作者对描写对象有极其深刻的体会,因此突破一般经验而产生一种奇特而新颖的手法,即古典诗歌中常有的“通感”,这种出神入化的艺术处理手段,在现代散文创作中是不多见的。

描写的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的细,体味的细。仅以对蝉声这一细节的描写就足以说明问题。由于有些读者提出异议,以为月夜不应有蝉鸣,因此他请教了好些人,最后还是亲自体察,“又有两回亲听到月夜的蝉声”,才打消了本想修改的念头,因此他深深地体会到“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关于“月下蝉声”》)。整篇《荷塘月色》均体现了作者这种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他不但对荷塘作整体的揣摩,而且作局部的审视,时而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时而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时而摹写花叶,时而描绘岸柳,时而淡勾云彩,时而轻描树影,层层铺陈,步步开拓,细腻地展现了荷塘月色令人“惊异”之美。朱自清还认为“花和光固然有诗,花和光以外还有诗”“山水田园固然有诗……仅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诗与感觉》)。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以敏锐的感觉去发现这些“诗”。从《荷塘月色》里不难发现,作者正是这样努力去发掘蕴含在大自然里的这些“诗”,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极力摹写了月夜荷塘的声、光、色、味,从而创造了使人沉醉的意境。

除了描写技巧有独到之处外,语言也有突出的特色。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新颖,如他自己所主张的,“新而不失自然”。他常常成功地以“不欧化的口语”来绘神状态、表情达意。优美的艺术境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语言来实现的,所以凡杰出作家无不重视语言的锻炼。《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确是达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的境地(《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

《荷塘月色》之无限动人,还在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作者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不仅使作品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摘编自刘泰隆《荷香月色诗情画意——读<荷塘月色>》)

材料三

1927年7月,在清华大学任教的朱自清想回扬州,他的两个孩子在扬州他的父亲那里。但他与父亲的关系由于种种原因闹得很僵,他怕回去之后难以和父亲和解,犹豫不决。这样的心情表露在《荷塘月色》中,就是开头的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而这证明朱自清在漫步荷塘时感到的自由,在性质上是一种伦理的“自由”,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伦理负担,向往自由的流露,和政治性的自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这样的解释,如果不是更加贴近朱先生的本意,至少也是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心理和艺术的奥秘。朱自清自己曾说:“只有参加革命或者反革命,才能解决自己的惶惶然”“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生活的中和主义”“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着我生活”“还是别提超然为好”“最终的选择还是‘暂时逃避’”“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这些表明朱自清因为考虑到老婆孩子的责任问题,而不能绝对地作政治的抉择。

(摘编自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通感”的手法在现代散文创作中较少运用,《荷塘月色》中则运用得巧妙、奇特、新颖。 B .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中的“这几天”应该有所指,孙绍振顺着此思路得出新结论。 C . 李渔与纪昀两位大家对“闹”字的认识,说明古人对“通感”手法运用的妙处还未能领会。 D . “通财之谊”原指交情甚笃的朋友之间的钱财往来,文中指各个官能的领域不分界限。
  2. (2) 下列语句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通感”观点的一项是(   )
    A .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B . 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C .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D .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3. (3)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朱自清提倡文学语言要“顺口”“顺耳”“顺眼”,他的《荷塘月色》确实做到了。 B . 有读者不亲自体察而凭常有经验质疑“月夜蝉声”一说,朱自清最后确认自己无误。 C . 《荷塘月色》之所以富有诗意,是朱自清以敏锐的感觉发现了荷塘月色中的“诗”。 D . 对《荷塘月色》情感中“自由”的理解,不能仅从政治的角度,也要从伦理的角度。
  4. (4) 材料二是从哪几个方面赏析《荷塘月色》的?请简要概括。
  5. (5) 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都引用了朱自清本人的观点,这样的引用有哪些好处?请简要分析。
4.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贺,长吉,郑王之孙也。七岁能辞章,名动京邑。韩愈、皇甫湜览其作,奇之而未信,曰:“若是古人,吾曹或不知,是今人,岂有不识之理?”遂相过其家,使赋诗。贺总角荷衣而出,欣然承命,旁若无人,援笔题曰《高轩过》。二公大惊,以所乘马命联镳而还,亲为束发。

贺父名晋肃,不得举进士,公(指韩愈)为著《讳辩》一篇。后官至太常寺奉礼郎。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旦日出,骑弱马,从平头小奴子,背古锦囊,遇有所得,书置囊里。凡诗不先命题,及暮归,太夫人使婢探囊中,见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上灯,与食,即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非大醉吊丧,率如此

贺诗稍尚奇诡,组织花草,片片成文,所得皆惊迈,绝云翰墨味畦径,时无能效者。乐府诸诗,云韶众工,谐于律吕。尝叹曰:“我年二十不意,一生愁心,谢如梧叶矣。”忽疾笃,恍惚昼见人绯衣驾赤虬腾下,持一版书,若太古雷文,曰:“上帝新作白玉楼成,立召君作记也。”贺叩头辞,谓母老病;其人曰:“天上比人间差乐,不苦也。”居顷,窗中勃勃烟气,闻车声甚速,遂绝。死时才二十七,莫不怜之。李藩缀集其歌诗,因托贺表兄访所遗失,并加点窜,付以成本。弥年绝迹。乃诘之,曰:“每恨其傲忽,其文已焚之矣“今存十之四五。杜牧为序者五卷,今传。

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信然。贺天才俊拔,弱冠而有极名。天夺之速岂吝也耶若少假行年涵养盛德观其才不在古人下矣。今兹惜哉!

(选自《唐才子传·李贺》)

[注]郑王:李亮,唐高祖李渊的从父,隋朝时任海州刺史,高祖武德初年封郑王。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天夺之/速岂吝也耶/若少假行年/涵养盛德/观其才/不在古人下矣 B . 天夺之速/岂吝也耶/若少假行年涵养/盛德观其才/不在古人下矣 C . 天夺之/速岂吝也耶/若少假行年/涵养盛德观/其才不在古人下矣 D . 天夺之速/岂吝也耶/若少假行年/涵养盛德/观其才/不在古人下矣
  2.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字,《礼记·檀弓》说:“幼名,冠字。”古时婴儿出生后,一般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行冠礼 时候取字。凡人相敬而呼,称其字。 B . 总角,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泛指幼年。《诗经》有“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C . 云韶,黄帝所作之《云门》及虞舜所作之《大韶》的并称,后云韶指宫廷音乐。晋曹毗《江左宗庙歌·歌哀皇帝》有“愔愔云韶,尽善尽美”。 D . 弱冠,男子18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
  3.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贺是唐朝宗室后人,人长得纤瘦,但非常聪明,写字飞快,七岁诗文便震动京城。 B . 太夫人怜爱李贺,也赞同李贺的创作态度,认为唯有呕心沥血才能写出佳作。 C . 李贺写诗崇尚奇异的风格,不落窠臼,当时无人能够仿效,其乐府诗常被谱成唱曲。 D . 作者详细记叙李贺充满神奇色彩的病死过程,借天妒英才的说法凸显李贺出类拔萃的天赋。
  4.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选自课本、《史记选读》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即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非大醉吊丧,率如此。

    ②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兰亭集序》)

    ③《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史记选读》)

  5. (5) 李商隐《李贺小传》有:“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联系文章内容概括李贺之“奇”。
5. 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
  2. (2)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的结局有两层,第一层是诗人阅世既深历尽悲欢后悟出来的道理“”,第二层则为述志,神采飞扬昂头天外的诗人“”,不愿辱身降志以致心情抑郁。
  3. (3) 王维《山居秋暝》中“”这两句以物芳而明志洁,随意洒脱,生动描写雨后清幽明净之景。
6. 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天一到,各种时令野菜争先上市了。其中备受人们青睐的就有苜蓿。苜蓿有两种,一是紫花苜蓿,一是黄花苜蓿,①  。通常紫花苜蓿的用途只是当作牧草,是牲畜饲料;黄花苜蓿供人食用。为了简洁、方便、顺口,生活中人们都把黄花苜蓿直接叫作苜蓿。

苜蓿的生命力非常旺盛,河滩、野地、街心花园,到处可见勃勃的英姿。苜蓿的模样很好看,它的叶子嫩绿嫩绿的,小巧秀气,文静雅致;细细的茎,高高挑挑的,跟模特似的。苜蓿的天性,张扬撒泼,要长便是大片大片的,像是铺就的地毯,又像是飘落的云彩。它只是一个劲地生长,简直是疯长,它能把脚下的土地遮掩得严严实实,不留丁点的空隙。苜蓿之间也毫不谦让,毫不客气,毫不留情,就像运动员,你比我赛,争金夺银。它的活力与激情,简直让四周的花草羞愧得毫无颜色。

苜蓿不仅装点着大地,②  。上海人喜欢把苜蓿叫作草头,生煸草头是沪上菜馆颇具特色的菜肴。前不久,我去探望在上海工作的女儿,女儿为我接风,领我去了一家专做上海本帮菜的餐馆,席间还特意点了一道生煸草头。此菜色泽碧绿,柔软细嫩,鲜爽无比,在上海很受欢迎,点击率很高。

  1. (1)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 拟人  对偶  夸张 B . 排比  对偶  夸张 C . 对比  借代  排比 D . 拟人  比喻  排比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苜蓿是大片大片生长着的,像是铺就的地毯和飘落的云彩”,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 (3)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7. 语言表达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表达准确流畅。

①根据大量调查研究证明,②一个人童年养成的劳动习惯,③长大后更可能具有责任心,④也更容易适应家庭生活和职场工作需要。⑤发达国家都比较重视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⑥要培育我国中小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态度,⑦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⑧各地应当积极推进劳动教育进校园、到课外,⑨多组织小学低年级学生参加校园劳动和家务劳动,⑩让劳动成为中小学生生活和学习。

8. 名著导读
请根据《平凡的世界》小说内容,在下文的空缺处填写相应的人名。

1975年初,农民子弟孙少平到原西县高中读书,他贫困自卑,对处境相似的产生情愫,在被同班同学候玉英发现并当众说破后,这段情感早早结束。少平高中毕业后回乡后并没有消沉,他与县革委会副主任的女儿建立了友情,在其帮助下关注着外面的世界。少平的哥哥少安一直在家劳动,与在县城中学教书的青梅竹马,两人互有爱慕之心,却遭到女方家长反对。经过了痛苦的煎熬,少安最终与不要彩礼而又勤劳善良的结了婚。

9. 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好的药是免疫力。”疫情期间,张文宏医生强调了免疫力对抵抗病毒的重要性。

免疫有天然免疫,有后天自然或人工获得性免疫。免疫力是指机体抵御外来侵袭、维护体内环境稳定性的能力,我们常用它来指个人或组织对社会生活中不健康因素的自我抵制能力。我们的身体需要免疫力,我们的思想也需要免疫力:机体失去免疫力,健康就没有了保障;思想失去免疫力,精神大厦就会坍塌……

润德中学高二(1)班计划举行关于“提高免疫力”的主题讨论会。请结合材料内容,以本班学生的身份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