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大联考语文试卷

广东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大联考语文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高二下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怎么判断文明是否形成?判断社会进入文明的标准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判断中华大地各区域文明形成的时间以及中华文明历史究竟有多么悠久等一系列关键问题。

当前西方学术界比较流行的判断文明是否形成的标志是“三要素”——冶金术、文字和城市。这是根据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北非的埃及文明归纳出来的。但是,世界上不乏并非同时具备“三要素”的文明,如中美洲的玛雅文明被公认是文明社会,其特点十分鲜明,但该文明就没有制造和使用金属器,没有冶金术;辉煌的印加文明是没有文字的文明。可见,这“三要素”并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标准。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古代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在相当长时间里,既缺乏资料,也缺乏系统认识,中国学者少有发言权,其学术意见也往往被西方学术界忽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根据对中国各地早期文明的考古发现,经过多学科联合攻关研究,认为中华文明的形成有自己的特殊规律,提出了符合中华文明特质的判断社会是否进入文明的标准:生产力获得发展,出现社会分工;社会出现明显的阶级分化,出现王权;人口显著增加和集中,出现都邑性城市;出现区域性政体——国家。

以上几个特征,并不包括以地中海和两河流域文明为基础所总结的、西方学术界常用的“三要素”中的两条文明判断标准,即文字和冶金术。这种差别,正是中华文明不同于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的地方,恰恰说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历史的发展有其普遍性的一面,也有其特殊性的一面。

良渚文明就是实证。几代考古学家经过不懈努力最终证实:良渚古城的年代为距今5100年到4300年,良渚先民们在5000多年前已经进入文明社会。

良渚文化时期的长江下游地区,农业已经较为发达。良渚文化的手工业技术已比较发达且趋于专业化,玉石制作、制陶、丝麻纺织等都达到较高水平。良渚古城内城的城墙墙基宽达40米到60米,工程量非常巨大。在城址以北靠近丘陵的地带,修建了由多条水坝组成的规模庞大、结构完整的水利系统。这充分表明,位于良渚社会顶层的权贵阶层拥有高度的规划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除了良渚古城,在太湖东南岸的长江下游地区,分布着兴化蒋庄、昆山赵陵山、上海福泉山等良渚文化的大型遗址。这些地方与良渚古城具有相同的经济模式、宗教信仰和祭祀体系、社会结构和资源调配模式。当时,已经形成以都城(良渚古城遗址)为中心,多个次中心、中型聚落和小型聚落构成的四级金字塔式层级社会结构,在这样的社会中出现了掌握军事指挥权和宗教祭祀权力的王,及其统治下的较为稳定的行政控制区域。这实际上就是最初的国家。

综上所述,距今5000年前后,以良渚社会为代表的长江下游地区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中华5000多年文明不是只有良渚文明这一个孤证。

各地大量的考古发现表明,在距今5000年前后,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中华大地各个地区都出现了严重的贵贱、贫富分化,相继出现了集军权、神权及社会管理权于一身的王,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区域文明在彼此竞争、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借鉴,呈现出一体化趋势。大体上在尧、舜、禹的时期,这种一体化趋势更加明显地出现在中原地区。中原地区这个时期凭借天下居中的人文地理优势和多品种农作物的耕种,广泛吸收周围文明的先进因素,形成了以明尊卑为目的、以礼仪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开放包容为重要特点的礼制,成为一种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对促进周围地区文明的发展及中华文明统一性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根和主源,也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摘编自王巍《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考古实证》)

材料二: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大地的文明起源、形成和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历史格局的形成过程,以及导致这一过程的环境背景、产业基础、发展动力与机制进行综合探讨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

实证了中华5000余年文明。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辽河流域等地的中心性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成果表明,从距今6000年开始,在黄河上中下游、长江上中下游和西辽河流域等地区,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精神生活日益丰富,随着剩余财富的出现,各地区相继开始出现社会分化和显贵家族。在距今5500年到5000年期间,社会分化加剧,形成了集军事权力与祭祀权力于一身的王,出现了早期国家,进入区域文明社会。中华5000年文明绝非虚言,而是历史真实。

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志的中国方案,为探索世界各地文明起源做出了中国贡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根据中国历史发展的实际,冲破了西方学术界文明“三要素”理论的桎梏,提出了进入文明社会的主要标准:社会阶层严重分化,出现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王权和国家。正是按照这一标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论证了中华5000余年文明。

揭示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再现各地文明演进的情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各地的中心性遗址为重点对象,开展考古发掘和多学科研究,发掘出城址、宫殿、墓葬、手工业作坊等各类遗迹,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石器、陶器、铜器等,这些遗迹和器物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生活场景,反映了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这些遗迹和器物都是实物遗存,看得见,摸得着,国内外公众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各地区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历史场景,了解中华文明的辉煌和对世界的贡献。

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脉络——早期中国的形成与发展。距今5000年前后中华大地上的各个区域发展出各具特色的区域文明,区域文明相互交流,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后来成为中华文明核心基因的共性因素,如以玉为贵的观点、龙的信仰、祖先崇拜、礼仪制度、天人合一思想等。距今4300年前后,由于环境变化和社会内部变化等,长江上中下游、黄河上游和下游以及辽河流域等曾经盛极一时的区域文明相继发生衰变,而中原地区的文明兼收并蓄,吸收周边地区各文明的先进因素,迅速发展,持续崛起,一跃成为最为兴盛的文明,开启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历史格局,形成了早期的中国。

综上所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通过多学科结合与科学论证,实证了中华5000余年文明,把中华文明的产生时间由距今4000年左右的夏王朝提早到距今5000多年,将“中华文明五千年”从传说证明为可信的历史;追溯出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过程,揭示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展现了各地区文明起源、发展的历史场景,为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动力和源泉。

(摘编自王巍《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怎么判断文明是否形成和社会进入文明的判断标准是什么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华文明历史长短等关键问题。 B . 中华文明与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有不同之处,可以说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历史的发展有特殊性的一面。 C . 考古发现证明在距今5000年前后的中华大地各个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区域文明在交流中融合发展。 D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发掘出城址等各类遗迹,出土了大量精美的器物,公众才开始了对各地区文明起源的了解。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考古发现证实良渚先民们在5000多年前已经进入文明社会,当时已经形成以良渚古城遗址为中心的行政控制区域。 B . 历史上,中原地区曾经形成的文明形态更为成熟,使周围的区域文明迅速衰落,而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根和主源。 C . 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表明,从距今6000年开始,黄河上中下游、长江上中下游等地区已进入区域文明社会。 D . 距今5000年前后,祖先崇拜、礼仪制度等中华文明核心基因的共性因素促进了中华大地上的区域文明的交流。
  3. (3) 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冶金术、文字和城市不是文明是否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标准”观点的一项是()
    A . 中华文明 B . 玛雅文明 C . 埃及文明 D . 印加文明
  4.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 (5) 两则材料都谈论了中华文明,但阐述的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云丘山土屋赏月记

熊召政

儿时读白居易的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便生了不少的遐想。月牙儿挂在天上,背景是闪闪熠熠的星河,让我相信天上一定有神仙居住。后来又读到李白的“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便觉得弯月的意境实在是超过了满月。大团圆是人人都喜欢的结果,但世间凡得圆满者,无不得了理趣而少了情趣。我说的情趣,是指那种思亲而不得见、思乡而归不得的人,面对异乡的风花雪月,发一点孤独的感叹。白居易写那首诗的时候,是在驿店里,李白的那首诗写在行舟上。在清泠的月色下,他们山一程水一程地赶路,我想,他们不是为了什么诗和远方,而是被动地浪迹天涯。

此刻,我也沐着异地的月色,这异地是临汾市襄宁县境内的云丘山,小地名叫康家坪。我来的那一天是八月初八,很遗憾,没凑上九月初三。但获得的感受,与白诗人倒也庶几近之。

午饭后从太原开车出城,到山上已临薄暮。晚霞淡处,但见山影参差,林木清疏。在吕梁山脉中,云丘山的绿植可谓丰富,但比之南方,仍觉少了葳蕤,减了泉韵。黄河流域的山,春无啼鹃,亦无归燕,山中住客少了许多。所喜空气澄明,鸟鸣更幽。

歇了车,走进友人安排的住处,这是若干村居小院中的一座,直名土屋。小院里有一座茶亭、一架秋千、一树藤花、一盘石碾、几只矮凳。茶亭之侧,有一道篱笆,里面是小小的药圃。被这些陈设所围拥的土屋,是一栋两层的小楼。进屋时,暮色已经很重了,用最原始的拉线开关扯亮电灯,光线黯淡。就在那一刹那间,我像回到了童年:哮喘的祖父带着痰响的咳嗽声,母亲在灶间忙碌的身影,父亲一声不吭吸着劣质纸烟的样子……记忆像父亲手中的烟头,时明时暗。

这样的土屋是我童年的家,如果不是重新走了进来,我几乎已经忘记了。记忆一旦被唤醒,脑子里立刻就山洪暴发了。弟子要为我摊开行李,我说不忙,外面月色这么好,先出去赏月吧。

山最好看的时候,一是云起时,二是月起时。云不能是乌云,它一来整座山就没了;月也不能是满月,清辉朗照,山就失了朦胧。八月初八的月亮与九月初三的月亮差不多,都是上弦月。赏这样的月亮,容易产生好奇与悲悯。好奇的是,这样的半轮会如期变成一轮吗?如果恰好那天下雨,等了一年的中秋赏月不就泡汤了吗?这么一想,悲悯心就出来了。有饼无月,青肠纠结;有人无月,情何以堪。

小院里的茶亭,的确是赏月的佳处。月不在当头,茶亭的茅草顶没遮住它。茶亭处有一棵不算高大的核桃树,月牙儿从树隙中筛下的柔光,如一絮轻霜,敷在粗重的山枣木茶桌面上,桌面不甚平展,霜色也显得厚薄不匀。

有弟子问:“老师,您为何说半月比满月好呢?”另一位弟子抢答:“因为满月俗,半月雅嘛。”我纠正他说:月儿盈亏,无关俗雅。喜欢满月的人,惜福;喜欢半月的人,重情。李白何等的灵醒,他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他知道月色之下,古今一体。李白诗中的月,有圆也有缺。另一位唐诗人徐凝说:“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赞的是扬州的满月之夜,成了千古名句。全世界的诗人都赞美月亮,但写得最好的、最传神的,当数中国的唐宋诗人。举酒对月,持茶向月,骨肉流离望月,情人欢聚赏月,每一种状态都是人之至情,都传递着中国人的豪爽与缱绻。

月色真好啊!

回答座中人的感叹,我一时兴起弄玄了:月色的好,就在于它不坠于虚无,不缚于名利。不傲庙堂,不弃土屋。年轻时的我曾说月是异地的情人,现在我两鬓霜华,更喜欢千江有水千江月的苍茫。

弟子忽然一笑说:“我还以为老师不喜欢土屋呢。”我说:土屋甚好,只是它勾起了我的回忆,产生了惆怅。但现在过去了,在这里听唧唧秋虫,看空空月色,有甚不好?

没有失望就好,弟子咕哝了一句。我笑道,失望还是有一点的。如果今夜,先来一场收敛暑气的秋雨,尔后再唤弦月出来,那雨后的月色,就更加沁人心脾了。

夜深了,回土屋睡觉。

醒来时,发现不知何时蹬掉了被子,身上只盖着一袭月色。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九月初三夜,旅途之中的白居易对当晚的月亮生发感慨:虽然没有与亲人团聚的欢乐,但不能圆满的“情趣”让他心生怜爱。 B . “我”去云丘山赏月,虽然不是在九月初三的那一天,但是因为八月初八也不是满月夜,“我”也是在异地,所以和白居易的感受差不多。 C . 走进友人安排居住的土屋,眼前的景象让“我”瞬间仿佛回到了童年,时断时续的记忆中,祖父、母亲、父亲等亲人恍若眼前。 D . 听到弟子关于半月和满月的看法,“我”也结合唐诗谈了自己的见解:因为喜欢它们的人不同,二者自身并无雅俗之分。
  2.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中将傍晚时分云丘山的自然美景和南方的山进行对比,以突出其虽不如南方的山树木茂盛、山泉水韵,但却空气清朗,幽静怡人。 B . 文章中间部分先写对月的联想,再描写赏月的情景,然后结合月发表评论,紧扣标题,描写在云丘山土屋赏月之事,形散而神不散。 C . 文中半月的出场,有“犹抱琵琶”之感。此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出在土屋小院茶亭欣赏到的月牙光线柔和的特点。 D . 最后两段先写深夜回屋休息,又写醒来时月光照在身上的情景,看似闲笔,实则抒发自己旅居在外的孤独,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3. (3) 文章从读白居易和李白描写月亮的诗句写起,有何作用?
  4. (4) 从全文看,作者眼中的“好月”是怎样的?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3.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

李嗣昭,本姓韩氏。太祖[注]出猎,至其家,见其林中郁郁有气,甚异之,召其父问焉。父言家适生儿,太祖因遗以金帛而取之,命其弟克柔养以为子。更名嗣昭。天复元年,梁破河中,取晋、绛、慈、隰,因大举击晋,围太原。嗣昭日以精骑出击梁兵,会大雨,梁军解去。进攻蒲县。梁朱友宁以兵十万迎击之,嗣昭等败走,友宁追之,晋遣李存信率兵迎嗣昭,存信又败。梁军遂围太原,而慈、隰、汾州复入于梁。太祖大恐谋走云州李存信等劝太祖奔于契丹嗣昭力争以为不可赖刘太妃亦言之乃止嗣昭昼夜出奇兵击梁军,梁军解去,嗣昭复取汾、慈、隰。于此时,嗣昭力战之功为多。天祐三年,与周德威攻梁潞州,降丁会,以嗣昭为昭义军节度使。梁筑夹城以围之。梁太祖尝遣人招降嗣昭,嗣昭斩其使者,逾年,庄宗始攻破夹城。嗣昭完缉兵民,抚养甚有恩意。梁、晋战胡柳,晋军败。庄宗惧,欲收兵还临濮,嗣昭曰:“梁军已胜,旦暮思归。吾若收军,使彼休息,整而复出,何以当之?宜以精骑挠之,因其劳乏,可以胜也。”庄宗然之。十九年,从庄宗击契丹于望都。是时,晋遣阎宝攻张文礼于镇州,宝为镇人所败,乃以嗣昭代之。镇兵出掠九门,嗣昭以奇兵击之,镇军且尽,馀三人匿破垣中,嗣昭驰马射之,反为贼射中脑,拔矢于脑,还营而卒。

(选自《新五代史·李嗣昭传》,有删改)

材料二:

嗣昭子继韬,少狡狯无赖,及长,谋叛,与梁通盟。及庄宗平河南,继韬惶恐,计无所出。乃赍银数万两,随母杨氏诣 , 冀以赂免。庄宗不听,事泄,斩于天津桥。

史臣曰:嗣昭以精悍勤劳,佐经纶之业,终没于王事,得以为忠。然其后嗣皆不免于刑戮者,何也?盖货殖无穷,多财累愚故也。抑苟能以清白遗子孙,安有斯祸哉?

(选自《旧五代史·李嗣昭传》,有删改)

【注释】太祖,指晋王李克用。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太祖大恐/谋走/云州李存信等劝太祖/奔于契丹/嗣昭力争以为不可/赖刘太妃亦言之/乃止/ B . 太祖大恐/谋走云州/李存信等劝太祖奔于契丹/嗣昭力争以为不可/赖刘太妃亦言之/乃止/ C . 太祖大恐/谋走云州/李存信等劝太祖奔于契丹/嗣昭力争/以为不可赖/刘太妃亦言之/乃止/ D . 太祖大恐/谋走/云州李存信等劝太祖奔于契丹/嗣昭力争/以为不可赖/刘太妃亦言之/乃止/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太祖,这是用谥号来指称皇帝。此外还可以用庙号等来指称皇帝。 B . 契丹,古族名。北魏以来,在今辽河上游一带游牧。后建立了辽国。 C . 阙,古代王宫、祠庙前的高建筑物,左右各一,中间为通道。 D . 货殖,古指经商或囤积财货以营利。也指经商的人。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李嗣昭出生时即有祥瑞之象,引起太祖的注意,太祖让其弟李克柔收养了李嗣昭。 B . 李嗣昭勇敢善战。在和后梁的战争中,李嗣昭威震敌胆,屡战屡胜,战功卓著。 C . 李嗣昭爱护百姓。担任昭义军节度使期间,李嗣昭保全了潞州的百姓,优抚甚佳。 D . 李嗣昭颇有计谋。在胡柳之战中,李嗣昭对敌我双方的分析令庄宗欣然接受。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宜以精骑挠之,因其劳乏,可以胜也。

    ②嗣昭以精悍勤劳,佐经纶之业,终没于王事,得以为忠。

  5. (5) 李嗣昭效忠两代君王,精悍勤劳,佐经纶之业,儿子李继韬因谋叛被斩。俗语讲“虎父无犬子,将门无懦夫”,但李氐父子的对比让人唏嘘,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请你结合材料二从多 角度分析“虎父”“犬子”的原因。
4.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问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春暮

曹豳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赵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烟雨蒙蒙的江南夜雨图,家家户户都笼罩在蒙蒙的细雨之中。 B . 赵诗中“闲敲棋子”这一动作描写真实、生动,写出了诗人当时百无聊赖的心情。 C . 曹诗中对“花”“叶”“鸟”的描写,衬托出“暮”字,照应题目,点明题意。 D . 曹诗中诗人选取“落花”等典型暮春意象,由近到远、由明到暗地描写了暮春之景。
  2. (2) 两首诗都写到了“蛙鸣”,却借此意象表达出不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5. 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屈原在《离骚》中以“”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
  2. (2) 《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3. (3) 《陈情表》中运用了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以此表达自己希望尽孝的两句是“”。
6.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红楼梦》作为一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其经各种表演艺术反复改编,可说是二百年来文化发展史的一大奇观。其中,1958年由徐进改编,徐玉兰、王文娟演出的越剧《红楼梦》,已成为改编中的经典。

该剧本虽然也题名《红楼梦》,但对小说的内容作了       的删削,几乎删除了除宝、黛、钗爱情婚姻纠葛以外的所有内容,使保留下的线索十分清晰,矛盾也相对集中,这正符合李渔对戏曲结构要求“减头绪”的古训。围绕着这条基本线索,让核心人物直接进入正题,并聚拢起矛盾冲突,成为剧本展开的重要法则。例如开场戏“黛玉进府”,在没有任何铺垫的情况下有丫鬟奔走相告“林姑娘来了”,看似突兀,其实通过接下来宝玉见黛玉后,唱出       的一曲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从而使主要人物上场的突兀,与宝玉心理感受上的又惊又喜,巧妙衔接起来。在减少头绪以聚焦矛盾的同时,剧本也对情节发展次序作了大调整。一个重要改变是宝玉挨打情节被调整到黛玉吟唱葬花词之前。

越剧《红楼梦》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一是剧本提供了厚实的基础,二是几代越剧演员的不懈努力的结果。当年,徐玉兰、王文娟       的合作完成的越剧《红楼梦》,为演出树立了一个很高的标杆。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里,他们通过        , 带出了一代又一代卓越的学生,让经典演出也形成了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一个谱系。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大刀阔斧        脍炙人口        天衣无缝        言传身教 B . 大张旗鼓        脍炙人口        无懈可击        耳濡目染 C . 大张旗鼓        津津有味        天衣无缝        耳濡目染 D . 大刀阔斧        津津有味        无懈可击        言传身教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越剧《红楼梦》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一是剧本提供了厚实的基础,二是几代越剧演员的不懈努力的结果。 B . 越剧《红楼梦》成为经典的原因,一是剧本提供了厚实的基础,二是几代越剧演员的不懈努力的结果。 C . 越剧《红楼梦》之所以成为经典,一是剧本提供了厚实的基础,二是几代越剧演员的不懈努力。 D . 越剧《红楼梦》之所以成为经典,一是剧本厚实地提供了基础,二是几代越剧演员的不懈努力。
  3. (3) 文段中提到的“黛玉进府”,在原著中有许多精彩的细节描写,请你任选一处简要赏析。要求语句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7. 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既是一扇窗户,让人了解过去、触摸历史;也是一粒种子,让人在内心激发认同、产生情感共鸣。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今天的南泥湾,水稻飘香,牛羊成群,林下经济实现了“绿了山顶子,富了钱袋子”。红色精神的发扬,红色力量的释放,让这片“红土地”再次光芒万文。在陕西这片土地上,英雄的故事遍地传。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历时一年零两天,行军二万五千余里,于1935年10月19日进入陕北苏区的大门——吴起镇,( )无论何时何地,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勇毅前行;对革命历史最好的致敬,就是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在2021年这样一个特殊年份,我们不妨随着媒体的镜头,也去这些红色村庄走一走、看一看,共同见证“红色村庄”的美丽“蝶变”。

  1. (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胜利地结束了长征,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吴起重要的一笔。 B . 长征胜利地结束了,中国革命开创了新的局面,吴起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C . 长征胜利地结束了,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吴起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D . 胜利地结束了长征,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吴起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8. 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华文化向来重视自省,《荀子·劝学》中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道家认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中华文化也强调自信,《韩非子》中说“恃人不如自恃也”,告诉我们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告诫后主刘禅要“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自省与自信,是广大青年人生路上需要经常面对和思考的。

上述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和人生发展,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自省”与“自信”关系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