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第二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第二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高一下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诗经》中“和”的审美意蕴和观念十分丰富,构成中国古代“和”的审美意识发展演化的重要一环。《诗经》中直接出现“和”一词的地方共12处,其内涵较为丰富,几乎涵盖了西周至春秋时期言“和”的几种主要涵义。但其“和”的意义不仅仅在语词方面有体现,还蕴含在其整体艺术形象中,表现在其所确立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方式上。

徐复观先生说,中国文化“走的是人与自然过分亲和的方向”。这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倾向,最早在《诗经》中得到最集中、最完整的体现。睹桃花灼灼,即感女之青春和美艳(《桃夭》);观梅花盛开而衰,即悲青春和爱情之流逝(《摽有梅》);见风雨鸡鸣,则有亲人之盼(《风雨》)。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均成为诗人情感心灵的写照。《诗经》以鸟兽草木等起兴所呈现的人与自然的生命共感意识已非常成熟,这正是《诗》“和”之审美的重要意蕴所在,对中国古代“和”的审美理想和方式的形成,无疑也有重要意义。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言的人与自然和谐融怡的“物感”审美方式,早在《诗经》中就具备了基本的审美原型。

言《诗经》之“和”,我们还必须看到,《诗经》中这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倾向和关系的把握,实与它所表现的人伦亲情和关爱是深刻统一的。《诗经》多以鸟兽草木起兴,这不仅是一个人与自然的感情,心灵对应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人伦内涵。那种本源于周代礼乐文化的对家族成员的亲和情感,对人间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关爱,均在《诗经》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小雅常棣》是最早歌唱兄弟友爱的诗;《大雅灵台》则把君臣之乐渲染得无比温馨和谐;而《王风葛藟》,表达一个孤儿孤苦无依,欲认他人做父母,皆得不到帮助、顾念和关怀,其语沉痛之至,又不忍卒读。显然,若没有人与人之间那种忠诚恻怛、和睦关爱的情感,是不能写出的。这种人伦亲情之“和”的表现,亦具有深刻的美学意义。晏婴、子产等人都曾言“和”,但均未进入人伦亲情这一领域。儒家从孔子起提倡“中和”,包含着对人伦亲情的重视。应该说,这种重视,与《诗经》有直接的关系,不然,孔子就不会把“中和”美的思想概括在对《关雎》的评价上,提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命题。不少人认为,是孔子等提出的“中和”论为后世艺术审美奠定了基本原则和标准。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若没有《诗经》这一类作品的艺术实践和开掘,由孔子提出的儒家“中和”理论,就很可能还是一个较为空洞、抽象的理论原则,难以化成一种深醇、亲心相通的现实感受,也很难真正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审美的重要方式和原则。

(毛宣国《<诗经>美学论》,有删改)

  1. (1) 下列有关原文内 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要了解《诗经》“和”的意义,既要考虑语词涵义,又要考虑其所表现出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方式。 B . 《诗经》的审美意蕴主要体现在已非常成熟的以鸟兽草木等起兴所呈现的人与自然的生命共感意识。 C . 刘勰所言的人与自然和谐融怡的“物感”审美方式,其基础是《诗经》中所体现出来的审美方式。 D . 《诗经》中包含深刻社会人伦内涵的根源是因为其诗歌具有人与人之间那种忠诚恻怛、和睦关爱的情感。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从多个方面论证了《诗经》之“和”对中国古代“和”的审美意识发展演化的重要意义。 B . 文章通过多以鸟兽草木起兴论证了《诗经》中人与自然的亲和倾向与人伦亲情是深刻统一的。 C . 文章写《小雅•常棣》《大雅•灵台》等篇目,为《诗经》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人伦内涵提供了例证。 D . 文章写晏婴、子产等人事例是为了论证孔子“中和”论为后世艺术审美奠定了基本原则和标准。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诗经》中歌唱兄弟友爱,渲染温馨和谐的君臣之乐的诗篇,正是《诗经》具有深刻的社会人伦内涵的体现。 B . 孔子提出的《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命题,恰恰反映了《诗经》“中和”思想对孔子的影响。 C . 《氓》一文中以“桑葚”起兴,鲜明地体现了《诗经》中人与自然的亲和倾向,更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人伦内涵。 D . 正是因为《诗经》等作品的艺术实践和开掘,使得“中和”理论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审美的重要原则成为可能。
2.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

数据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率为5.38%;年平均增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我国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与2010年相比,比重下降6.79个百分点。宁吉喆表示,我国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将继续存在。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逐年缓慢减少,经济结构和科技发展需要调整适应。宁吉喆指出,人口老龄化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这既是挑战也存在机遇。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将减少劳动力的供给数量、增加家庭养老负担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压力;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将促进“银发经济”发展,扩大老年产品和服务消费,推动相关技术进步,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中,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55.83%,这些低龄老年人大多具有知识、经验、技能优势,发挥余热的潜力较大。”宁吉喆说。应该如何应对上述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结合供给侧和需求侧及其相互促进关系,中国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提出了老龄化条件下保持长期可持续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供给侧方面,蔡昉认为,在依靠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增长模式不再能够支撑合理增长速度的情况下,亟待推进相关领域改革,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稳定潜在增长率。为了防止妨碍生产率提高的部门内资源配置僵化,需要通过改革,在实施产业政策中强化竞争性原则,建立有效的企业退出机制。在诸如户籍制度等领域,应通过推进改革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增加劳动力供给和促进资源重新配置,稳定传统增长动能。这样,尽可能使新的生产率提高效果抵偿,甚至完全弥补生产率下降的因素。

在需求侧,蔡昉提出,关键是挖掘居民消费的潜力,稳定和扩大需求因素,以保障潜在增长率的实现。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需要从保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显著改善收入分配状况入手。针对我国特殊国情和面临的紧迫问题,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可作为优先选项。社会保障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其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更具有针对性和紧迫性。目前,不同类型的基本养老保险存在待遇上的差别,特别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相对低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鉴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具有自愿参加、低缴费率和各级政府补贴的特点,从这一模式入手提高养老保险的普惠性,可作为逐步提高保障水平的可选路径。

(选自《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人口总量保持平稳增长》《顺应人口形势新变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透视》,有删改)

材料二:

材料三: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曾玉平分析称,从质量上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素质显著提高。这次普查数据显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91年,比2010年提高0.83年。其中,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了10.75年,比2010年提高1.08年。劳动年龄人口中,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达到了3.85亿人,占比为43.79%,比2010年提高了12.8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占比达到了23.61%,提高了11.27个百分点。

“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红利逐步向人才红利转变,人口资源的优势将得到有效发挥,并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推动人口和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曾玉平表示,随着医疗服务体系覆盖面不断扩大,人民身体素质日益改善,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据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0%。

(选自《顺应人口形势新变化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透视》)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人口数量整体上处于增加趋势。 B . 根据材料二,我国人口年均增长率一直处于下降状态。 C . 曾玉平分析称,虽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但劳动年龄人口素质显著提高。 D . 据此次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8.70%,这可能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将有所影响。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根据此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15—59岁人口数量为89438万人,与2010年相比,有所减少。 B . 人口老龄化并不一定只会给我国经济带来危机,我们也可以通过发展“银发经济”,为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C . 蔡昉认为,挖掘居民消费的潜力,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需要保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D . 我国现在的劳动年龄人口素质逐步提高,曾玉平认为这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3. (3) 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国情,如何保持经济持续增长,请结合材料提出合理建议。
3.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端午的阳光

熊红久

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汨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郢都,顿时感到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

当他把“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吟诵给江边渔父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将自己的清澈与江水的澄明合二为一了。我知道,这是屈子为保留个体纯净最无奈的选择,也是迄今为止,文化祭坛上最高尚的选择。

最终,三闾大夫坐在了汨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怀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走进激流之中的。而那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句,留在了岸上,留给了端午。一条江因为成了一个诗人心灵最后的归属地,而永远被世人铭记。一个普通的节日,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而内涵充盈。

端午,把缅怀和敬仰裹成了节日的粽心。

节日的寿命当然要比人的寿命长久许多,所以,三闾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给了这个日子。在结束自己生命肉体的同时,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被江水灌洗的灵魂,犹如江面的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视线和思想。我知道,这种深入骨髓的隐痛,来自时间深处的行吟,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一个答案。

所以,端午节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诗人余光中所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用一个诗人的陨落,唤醒了一种文化的崛起,就像屈大夫生未能拯救楚国,却用死成就了《离骚》一样,忽然觉得,端午节其实更像是包裹粽子的苇叶了,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髓,密密细细地包藏起来,让我们极具耐心地一层层打开,最后领略到事物的真相。熟透之时,苇叶汲取了糯米的黏质,糯米渗透着苇叶的清香,似如端午与屈子之间的浸染,节与人的统一。

我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完全来自于粽子,那时候的小学课本,还没有涉及到“楚辞”或者《离骚》的片言碎语,文化不高的母亲也无法给我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好在粽子并不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改变所蕴含的味道,我总会把端午节和甜香黏软的糯米联系起来。这使得整个贫乏的生活,还能透射出星星点点的光亮,就像枯枝间的芭蕾,渗漏出些许隐秘的春意。

现在看来,那些夹杂在一年日历中为数不多的能激发我们饮食向往的节日,早已成为精神上抵挡艰难生活的盾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为拥有这些值得回味的生活而向三闾大夫叩谢。对童年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充满人情关怀的节日啊!那种甜腻的感觉,一直泛舟舌津。

后来知道了屈原和楚怀王,知道了《国殇》和汨罗江,知道了每年这一天,人们蜂拥江岸,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竞龙舟,把一种悲情的怀念渲染成了欢悦的行为,热热闹闹,轰轰烈烈。

历史会在很多场合拐出一道弯来,就像屈原投江时所选择的河泊潭一样——它是汨罗江注入洞庭湖口前的弯曲处。这种弯道,对河流而言,只是改变了水的流向;对三闾大夫而言,却是以生命为笔,填充了历史的章节,引领了情感的走向。许多典故都停泊在河流的弯道,这些远航至此的细节,因为承载了有温度的夙愿,使得坚硬的历史柔软了许多。所以,更多的时候,是生命的结局让历史的叙述更具悲情。明白了这一点,再品尝粽子时,心情会沉重许多。

事情往往是这样,在分享一种传统时,我们更多的时候只在关注它所带来的结果,而其中蕴含的真谛,却很少探究了。因为时空的距离,让来源变得愈加缥缈和混沌。好在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式,它让时间淡化了一个国家的破碎的同时,却强化了一种品质的高贵。它让我们穿越两千三百年的距离,聆听到了一条河流古老的潮汐。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从汨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江边每一位过客的内心。

我知道,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它更像一面古镜,端放在我们必经的路口,让人们从历史影像中,找到现实的映像。

(《人民日报》2016年5月21日,有删改)

  1. (1) 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文章通过写汨罗江因屈原而被人铭记,来证明名家名作对于名胜的重要意义,正如欧阳修之于醉翁亭、范仲淹之于岳阳楼,表现了山河与文化血肉相连。 B . 文中诗一般的语言,意蕴深厚,充满张力,所引用的余光中“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一句,用了借代的手法,写出了屈原在中国文化中开创性的作用。 C . 文章末段赞颂了屈原伟大的品格无人能企及,它就像一而镜子,照出了我们的不足,促使我们反思并不断提升自己,强化了屈原精神在现实中的意义。 D . 文章以“端午”为线索组织材料,回顾了对端午节的认知过程,对自己最初只喜欢端午节粽子的浅薄而感到惭愧,对世人将悲情渲染成欢悦而感到不满。
  2. (2) 文章前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3. (3) 从全文看,“端午的阳光”有几重含义?请简要分析。
4.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乔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

夏四月,公北救刘延。荀攸说公曰:“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后者,袁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禽也。”公从之。绍果分兵西应之。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余里,良大惊,来逆战。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遂解白马围。绍渡河追公军,至延津南。公勒兵驻营南阪下,使登垒望之,曰:“可五六百骑。”有顷,复白:“骑稍多,步兵不可胜数。”公曰:“勿复白。”乃令骑解鞍放马。是时,白马辎重就道。诸将以为敌骑多,不如还保营。荀攸曰:“此所以饵敌,如何去之!”绍骑将文丑将五六千骑前后至。诸将复白:“可上马。”公曰:“未也。”有顷,骑至稍多,或分趣辎重。公曰:“可矣。”乃皆上马。时骑不满六百,大破之,斩丑。良、丑皆绍名将也,再战,悉禽,绍军大震。公还军官渡。绍进保阳武。

冬十月,绍遣车运谷,使淳于琼等将兵万余人送之。绍谋臣许攸来奔,说公击琼等。公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夜往。琼等望公兵少,出陈门外。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郃等闻琼破遂来降。绍众大溃。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虏其众。公收绍书中,得许都及军中人书,皆焚之。冀州诸郡多举城邑降者。至是公破绍,天下莫敌矣。

(选自《三国志·武帝纪》,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郃等闻琼破/遂来降 B . 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郃等/闻琼破/遂来降 C . 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郃等/闻琼破/遂来降 D . 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郃等闻琼破/遂来降
  2.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曹操年少机警。曹操年少时机警有谋略,但放荡不羁,不从事操行的修养和学业的研习,大家都不看好他,只有乔玄、何颙认为他与众不同。 B . 曹操胆识过人。在延津南面,敌人的骑兵很多,属下建议撤回辎重守卫军营,曹操说这是诱敌之计,不能撤回去,他最终抓住战机,以少胜多。 C . 曹操善于纳谏。曹操北上救刘延时,兵力不如袁绍,他听从荀攸诱敌分兵的建议,袁绍果然分兵西应,曹操日夜兼程直奔白马,最终大破敌军。 D . 曹操宽宏大度。袁军全面溃败后,曹操从收缴的袁绍的信件中,得到了一些许都和自己军中的人给袁绍的信件,他却把这些信件全部都烧了。
  3. (3) 下列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地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要适合,这叫“六合”。 B . 《孔雀东南飞里》里“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的“黄昏”,指现在17时到19时,“人定”,指现在19时到21时。 C . 《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D . 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②良、丑皆绍名将也,再战,悉禽,绍军大震。

    ③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5.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新城道中(其一)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注释】①崦(yān):山。

  1. (1) 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首联中“吹断檐间积雨声”一句,领起下文对春晴之日山村景致、山民生活的描写,为全诗写景抒情奠定轻松活泼的基调。 B . 颔联中诗人选择了山头、白云、树梢、初阳等四种自然景物来描绘春晨山村晴景,极富生活气息,寄寓作者的内心情感。 C . 颈联写景生机盎然,桃花鲜艳、竹篱矮矮、垂柳袅娜、小溪清澈、农人忙春耕,共同构成一幅生动、和谐的乡野春景图。 D . 全诗紧扣“乐”字,将秀丽明媚的春光、繁忙的春耕景象与诗人欢快的心情融汇交织一起,赞美了山村人家的劳动生活。
  2. (2) 本诗采用多种手法描写山村景物,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 默写
名篇名句默写
  1. (1) 《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日夜操劳,勤奋不已的诗句是
  2. (2) 《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是:
  3. (3) 《离骚》中表现诗人忠贞不移,即使肢解身体也不会改变志向的句子是:

  4. (4) 《观刈麦》中,最能表现农民在烈日下的田间艰苦劳作的是
  5. (5) 《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受世俗羁绊的句子是:
7. 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先秦到南北朝期间,儒家独尊的地位被动摇,社会思想自由活跃,各种思想在相互冲击中不断交汇融合。诗人们围绕着诗歌内容为中心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可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作品。(        ),为唐代诗歌高潮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诗经》中有不少描述男女爱情的诗歌,记载了怨男痴女从__________相逢相知到婚前的海誓山盟的恋爱过程,表达了他们对爱情的向往。《离骚》中主题表现为强烈的爱国情愫。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及奸佞掌权者的排挤压制,屈原宁愿________也不苟延残喘,长太息掩涕,哀民生多艰。胸怀大志的曹操,面对天下分裂、割据一方的形势,_________,渴盼天下贤才能士齐聚身边,助己实现一统四海的霸业。面对官场的黑暗,五柳先生宁归隐山林也不与官员_________,如羁鸟、池鱼一般回归山林,实现“性本爱丘山”的夙愿。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黄发垂髫     客死     慨当以慷     同流合污 B . 总角之宴     溘死     慨当以慷     同流合污 C . 总角之宴     客死     慷慨陈词     随波逐流 D . 黄发垂髫     溘死     慷慨陈词     随波逐流
  2.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诗人自身价值观的改变及社会思想多样化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该时期诗歌艺术的发展 B . 社会思想多样化的形成及诗人自身价值观的改变,极大地促进了该时期诗歌艺术的发展 C . 该时期诗歌艺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思想多样化的形成及诗人自身价值观的改变 D . 该时期诗歌艺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诗人自身价值观的改变及社会思想多样化的形成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诗人们以诗歌内容为中心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可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作品。 B . 诗人们围绕着诗歌内容这个中心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创作出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可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作品。 C . 诗人们以诗歌内容为中心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创作出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作品。 D . 诗人们围绕着诗歌内容为中心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作品。
8. 语言表达
被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改变的“成语”,显得特别有新意,还能给人以触动,合情合理。请仿照示例,写一个创新的“成语”,并做解释。要求:所写创新“成语”与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相关,解释合理,有正面意义,句式不要求相同,字数不限。

示例:“疫”不容辞

解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职责所在,疫不容辞。

9. 语言表达
简要概括德国救援车辆从来没有因堵车而误事的原因。(不超过22字)

德国交通法规定,如果遇到正在执行任务的消防车或急救车,“所有道路使用者必须立即让路”。在实际执行中,如果是双车道,则里道车尽量往里靠,外道车尽量往外靠,在中间给急救车让出一条路;如果是三车道或多车道,则紧急通道位于最里车道与紧靠其右侧的车道之间,最里车道的车辆往里靠,其右侧所有车道的车辆依次向右靠。德国人开车不随意并线、不加塞、不抢行。因此,从来没有发生过因堵车致救援车辆无法及时到达救护现场或医院而误事的情况。

10. 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枝间的新绿汇成一汪溪流偃卧在心谷深处,掌灯的橘红铺展成一朵苞蕾绽放在心田土壤。无论时光多么潦草,总有一抹色彩牵动我们的心灵;无论现实多么残酷,这世间还是令人如此期待。

朱自清先生心中有宁静雅致的荷塘美景,郁达夫笔下有韵味悠长的北平秋景。我们每个人都曾走进过领略过无数的风景,在这片风景中都曾产生过拥有过有不同的情怀。

请根据材料内涵,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拟标题,写一篇写景抒情或写人叙事的作文,字数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