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9届高三语文新高考调研模拟试卷(四)

浙江省2019届高三语文新高考调研模拟试卷(四)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高考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面对奔腾咆哮的海,暗流汹涌的海,他们或行走在浪尖上,或悬停在海空中,或潜入深海,他们怀(chuāi)着一颗勇敢的心与大海搏斗,只为(bì)佑航海者的平安。 B . 让作者如此陶然其中的“安乐窝”,究竟有着怎样的良晨美景呢?其实,所谓圭(dòu),是指墙上(záo)门,上锐下方,像圭的形状。 C . 改革需要行动,面对沉(kē)积弊、激流险滩,迎难而上,背水一战,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不能推卸责任、敷(yǎn)了事、无所做为。 D . 批评者吹毛求(chī),文中那些散发出一种(ài)昧、甜腻得仿佛要溶化读者坚硬心灵的气息的关于美酒、好花的文字,自然也是被批判的对象。
2. 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杭州的西湖,与苏东坡这位大师的名字紧紧相连。不知是西湖使苏轼名垂万世,还是苏轼使西湖更加风光,真是难下判断。[甲]更不知是西湖与他有缘呢,还是他与西湖有缘,凡是他出仕过的州县,都有西湖。除了这个大名鼎鼎的杭州西湖外,广东惠州的西湖、安徽颍州的西湖,都是苏东坡流连忘返过的地方。[乙]因此,古人诗云:“东坡原是西湖长”,就是这个出典了。

    [丙]也许钟灵毓秀的湖光山色给了诗人灵感,写出名诗名句也许由于脍炙人口的佳作,而使这一碧万顷的绿水青山与那些名不见经传的西湖区分开来,而闻名遐迩。于是,大师笔下的西湖,便成了游客心向往之的去处。这就是山水以文人名,文人以山水存的中国文化特色了。谁来到这些西湖,能不对这位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家巨匠肃然起敬呢?

  1. (1) 文段中的加下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更加 B . 流连忘返 C . 名不见经传 D . 心向往之
  2. (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 B . C .
3.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雄安站今日开工建设,该车站建成投产后,雄安新区可直达京津冀主要城市,实现与北京、天津半小时交通圈,将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区域高速铁路网结构,便利沿线群众出行。 B . 进博会是中国秉持开放合作、共同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过去四十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 C . 摩纳哥蒙特卡罗拍卖行的一场拍卖会以135万欧元的价格卖出了一幅卷轴总长度约为17米的《死者之书》纸草本,成交价之高,几乎赶上了当天其它所有拍卖品的总和。 D . 对光观察纸币时可以看到有一条完整的或断续(开窗)的线埋藏于其中,在纸币制作过程中,在纸张的特定位置包埋入特制的金属线或不同颜色的聚酯类塑料线,称为安全线。
4. 语言表达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学问全是自家的事。环境好、图书设备充足、有良师益友指导启发当然有很大帮助。①,世间也有些在学问上有成就的人并不具备这些条件。。学问是一件艰苦的事,许多人不能忍耐它所必经的艰苦。努力之外,第二个重要的因素是认清方向与门径。入手如果走错了路,。比如学写字、诗文或图画,一走上庸俗恶劣的路,后来想把它丢开,比收覆水还难,习惯的力量比什么都较沉重。

5.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少城市家庭已完成消费升级。消费者对食用油需求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普通油品在一定程度上已难以满足特定消费者对营养、健康的需求,具有营养、保健、美味的特种食用油产品将呈现出巨大市场空间。豆油、菜籽油等传统食用油的消费滞涨,调和油的市场份额在进一步下滑,越来越多消费者倾向于选购高性价比纯种油。例如,家庭将重视油品的脂肪酸组成;重视油品中的生理活性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重视脂肪酸的合理比配;重视特种油料的开发利用,利用其富含功能性成分的特点,生产营养健康的功能性油脂等等。高端食用油将逐步发展为膳食营业补充剂,满足消费者特定的营养、保健需求。

  1. (1) 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2. (2) 针对上述材料反映的情况,写一段文字,谈谈应该如何正确面对“消费升级”。不超过70个字。
6.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消费是最终需求,既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加快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优化生产和消費等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构建符合我国长远战略利益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有利于实现需求引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互促进,带动经济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互促共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近年来,我国在扩大消费规模、提高消费水平、改善消费结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要看到,当前制约消费扩大和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突出。重点领域消费市场还不能有效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监管体制尚不适应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迅速发展,质量和标准体系仍滞后于消费提质扩容需要,信用体系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还未能有效发挥作用,消费政策体系尚难以有效支撑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和预期改善。

(摘编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

材料二:

    在我国经济增速下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期间,消费对保持经济增长,稳定社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如上图所示,消费对GDP的贡献从2011到2012年期间断层工飞跃至50%以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首;在2015年,消费贡献又一次飞跃并开始稳定在65%左右,接近西方发达国家70%-80%的消费贡献率数字,表明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通过廉价出口与公共投资建设的快速积累资本阶段已经基本结束;西方世界的经济发展经验与规律开始逐渐适用于中国模式;经典经济学中,消费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开始在中国市场中有所体现。

(摘选自《亿欧智库:2017中国消费升级报告》)

材料三:

    没有一个严谨的权威来源可以考究,它是被人们约定俗成的用以描述一切“消费结构的升级变化”过程,并在经济学领域内被使用。

    亿欧智库研究发现,虽然各方对消费升级的具体界定均不相同,“消费结构改变”这一内核始终清晰。亿欧认为,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拥有三个层级:生存基本的温饱类需求、以“安全”和“娱乐”为代表的服务型需求,以及以“认同”、“尊重”为核心的自我实现型需求。随着购买力的发展,三类需求从底部向上依次实现。社会整体购买力的提升,会使得温饱、服务和实现三类需求按不同的比例得到满足,造成结构性变化;其次,当社会文化带动消费心理发生较大变化时,温饱型消费、服务型消费和实现性消费之间会直接发生平移转变。这两种变化,会带来消费品行业的震荡和消费品类的洗牌。

(摘选自《亿欧智库:2017中国消费升级报告》)

材料四:

    消费升级大趋势下,消费者想要的不只是产品,还包括更好的消费体验。《报告》显示随着技术新,消费习惯变化,零售业正在以满足消费需求为核心,围绕消费新场景,通过技术连接,实现线上线下消费渠道愈发融合,最终形成以“消费者数据”为核心的零售新生态。

    2017年新零售风起云涌,在人、货、场的重新架构中,人逐渐成为核心驱动因素,尤其是借助IP形象势能来拉动用户群体消费,已经变成越来越多零售品牌的共识。在影视剧等文化产品中做内容植入也成为越来越普遍的操作。百味草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植入中推出古典寒食“团子”,《三生三世》开播完结之后,“桃花醉”大卖,都体现了商家在消费升级时代的营销创新。

    围绕消费场景,消费升级企业势必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作为最重要的因素进行考虑。实现线上线下渠道融合的新零售也应运而生。

    跨界零售新物种“盒马”,通过商品再造、技术再造、流程再造和物流再造,把一般意义上的生鲜超市转变为移动互联时代的体验式消费中心。围绕“餐饮体验+生鲜超市零售+基于门店配送”,打造了新零售的样板间。通过算法驱动的智能物流,实现门店附近3公里范围内,30分钟送货上门。同时商品定位新鲜、健康、时尚、精致,围绕“大厨房”概念,基本以食品和日用百货为主,主打“盒马特色”的生鲜品种也一应俱全,满足用户一日三餐基本需求。

(摘编自《2017中国互联网消费数据报告:消费升级改变了谁》)

  1. (1) 下列对材料中“消费升级”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消费升级”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也是新时期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最直接体现。 B . “消费升级”就是让消费在GDP增长中的贡献由小变大,并力争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C . “消费升级”没有明确的概念、权威的解释,但“消费结构改变”的内核却是清晰明确。 D . “消费升级”就是借助IP形象势能拉动用户群体消费,使营销创新成为零售品牌的共识。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加快完善促进消费体制,能带动经济转型升级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B . 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三驾马车(廉价出口、公共投资建设和消费),消费是第一位的。 C . 消费的温饱、服务、实现等三个层次的结构性变化和平移转变会带来消费品行业的震荡。 D . 跨界零售新物种“盒马”是消费升级时代的一种营销创新,能较好的满足消费者的体验。
  3. (3) 面对消费升级,政府、企业、个人都应重视,请说说各自应该怎么做。
7.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的呈奶酪蛋糕形状的贫穷

[日]村上春树

    我们都管那个地方叫“三角地带”。此外我琢磨不出如何称呼是好。因为那的的确确是个三角形,画上画的一般。细细长长,状如楔子。若说得再具体点,请你首先想象出一个正常尺寸的圆圆的奶酪蛋糕,再用厨刀将它均匀地切成十二份,也就是切成有十二道格的钟表盘那个样子。其结果,当然出现十二块尖角为三十度的蛋糕。那顶端尖尖的、细细长长的蛋糕片就是我们“三角地带”的准确形状。

    从居住舒适度和居住功能来看,“三角地带”实在是一塌糊涂。首先噪音厉害,毕竟两条铁路左右相夹,不可能不吵。一开前门,眼前一列电车呼啸而过;一开后窗,眼前又一列电车咆哮而至。这儿压根儿就不存在什么末班车。旅客列车凌晨一时全部运行结束后,深夜班次的货物列车接踵而至;天明时分货车大体告一段落,翌日的客车又杀上门来。如此日复一日无尽无休。

    我们所以特意选住这里,第一第二都是因为房租便宜。独门独院三个房间,有浴室,甚至有个小花园,而房租仅相当于公寓里一个六张榻榻米大小的房间。既是独门独院,那么猫也能养。简直就像专为我们准备的房子。

    我们刚刚结婚,非我自吹,穷得上吉尼斯记录都绰绰有余。我们是在站前不动产中介店的贴纸上发现这房子的。仅就条件和租金和房子结构来看,堪称奇迹性发掘。

    “便宜得很哟!”秃脑瓜子中介商说,“啊,吵倒是相当吵的,不过只消忍耐一下,未尝不可说是拾来的大元宝。”

    从火车站看去,“三角地带”似乎近在眼前,但实际走起来,到那里花的时间相当惊人。在铁道上绕一圈,过天桥,沿脏兮兮的坡路上上下下,好歹从后面兜到了“三角地带”。周围商店之类形影皆无,寒碜得近乎完美。

    我和她走进“三角地带”尖头的一座孤零零的房子,在里面逗留了一个小时。这时间里有相当之多的电车从房子两侧通过。特快通过时,窗玻璃“咔咔”作响。过车时间里听不到对方说话。正说着有车开来,我们便闭嘴等车过完。静下来刚开始说话,又一列电车尾随而至。

    不过除去噪音,房子格调本身相当可以。式样古色古香,整体上没有硬伤,壁龛和檐廊也有,很够味道。从窗口泻进的春日阳光在榻榻米上做出小小的方形光照,很像我小时候住过的房子。

    “租吧。”我说,“的确很吵,不过我想总可以习惯的。”

    搬家用朋友一辆轻型客货两用车足矣。被褥、衣服、餐具、台灯、几册书和一只猫——这便是我们的全部家当。既无组合音响又无电视机,洗衣机没有电冰箱没有餐桌没有煤气灶没有电话没有电热水瓶没有吸尘器没有电烤箱没有,一无所有。我们就是穷到这个地步。所以虽说是搬家,三十分钟都没花上。没钱也好,人生简洁至极。最终,我们在那房子里住了两年。

    房子建得极其马虎,到处有空隙来风。夏天自是开心惬意,冬天就成了地狱。买取暖炉的钱都没有,天一黑,我就和她和猫钻进被窝,那才叫不折不扣的相抱而眠。早上起来看到厨房洗涤槽已经结冰的事也屡见不鲜。

    冬去春来。春天美妙无比。春天一到,我也好她也好猫也好无不如释重负。四月间铁路有几天罢工。一有罢工,我们真是欢欣鼓舞。一整天一列车都没有。我和她抱着猫到路轨上晒太阳。安静得简直像坐在湖底。我们年轻,新婚不久,阳光免费

    至今每次听到“贫穷”二字,我都会想起那块三角形的细长土地。那房子现在到底住着什么人呢?

  1. (1) 简述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2. (2) 请分别概括主人公租住房的优缺点。
  3. (3) 作者为著名的小说家,语言极有特色,请根据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请从文中找出一句与例句写法相似的句子并抄写下来,然后说明它和例句共同的特点。

    例句:我们刚刚结婚,非我自吹,穷得上吉尼斯纪录都绰绰有余。

    ②请解释例句在文中的含意。

    例句:我们年轻,新婚不久,阳光免费。

  4. (4) 结合标题和文意,试探究这篇小说的主题思想。
8.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六桥泣柳记

[清]尤侗

    西湖去吾苏四百里耳,乃三十年来不获一望颜色 , 咄咄怪事!犹记壬午春与亡友汤卿谋再送人游武陵赋诗,予顾语之曰:“但见送人作郡,不见送汝作郡,西湖有知,不旦揶揄吾辈杀风景乎?”卿谋曰西湖不在天上行即到矣当与君提几两屐了此梦中公事不令武陵花笑人寂寂也然卒不果行而卿谋遂殁。

    己丑秋自长安归,将游于东诸侯,九月二十六日涉吴江,入槜李,至十月七日始抵于杭,临江而舍,期以明发渡钱塘。日移午矣,主人延予而候潮焉,予忽忽而念之曰:“吾有旧约会当去。”用与客一、平头二逾冈越陌约五里许,始见所谓西湖者:翠浪千层,青山四照若珠帘初卷,美人晓妆,云鬟雾髻,掩映于明镜中也。时秋暑未退,暮雨欲来,山行殊苦烦郁,忽俯清流追凉风,自顾衣冠眉发飒飒然皆生爽气。由第一桥至第六桥凡六休焉。自念十载相思,一朝邂逅,惊喜不能持,左顾右盼,目挑魂与,而盈盈波眼,亦似含睇微笑,与游子相迎送。然而欣慰之余,凄然以悲。往予少时,客从湖上来,辄夸苏堤杨柳袅袅随风,夹岸桃花剪绡裁锦,闻之心醉,有小腰人面之思。今为官军斫伐都尽,千丝万絮无一存者,荒草之中,断根偃卧而已。遥望湖心亭倾攲,几欲坠水,四周台榭,半就湮芜,昔之锦缆牙樯、香车宝马、紫箫公子、红粉佳人不知化为何物!眼前所见,唯有寒鸦几点梳掠斜阳,征鸿数行哀鸣孤渚者。予四人者,亦空谷足音矣!此如巫峡梦回,马嵬魂断,红颜憔悴,无复昔容,而子亦如杜牧寻春,恨不相逢未嫁时也。惆怅而别,如不胜情。归则又大咤叹曰:“昔卿谋作忆西湖诗,予和之,今予作吊西湖诗,卿谋不及和也。柳可泣矣!泣柳而念张绪当年,不益可泣哉!”因呜咽久之。忽闻江潮夜至,澎湃有声,若相助以哭者。遂挂帆而去。

    嗟呼!予三十年前于诗中见西湖焉:“睛光潋滟、雨色空濛”是也;于画中见西湖焉:“柳浪闻莺”、“花港观鱼”是也;于梦中见西湖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仿佛遇之。三十年又二,始见西湖于目中,乃兴尽而返,所见不逮所闻,则与其在目中,反不若诗中情、画中景、梦中人哉!

【注】①壬午:壬午年,即崇祯十五年(1642)。②己丑:清顺治六年(1649)。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西湖吾苏四百里耳         去:距离 B . 乃三十年来不获一望颜色     颜色:色彩 C . 惊喜不能持               殆:几乎 D . 四周台榭,半湮芜         就:接近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九月二十六日涉吴江          但刘日薄西山 B . 与游子相迎送                丘闻有国有家者 C . 为官军斫伐都尽            其知反不能及 D . 予四人者,亦空谷足音矣      吾儿,久不见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游记小品文,开门见山,描绘了西湖碧绿的波浪层层叠叠,四面青山环绕,就像晨起的美人对镜梳妆,美不胜收。 B . 作者从京城回来,到吴越一带游玩,在钱塘江边住下,主人邀请他观潮,然而想起先前与汤卿谋游西湖的约定没有实现,就急切地去了。 C . 作者在文中将心中梦中的西湖与现实所见的西湖进行对比,一种今非昔比的感觉油然而生,全文曲折盘旋,一唱三叹,风格独特。 D . 本文以“泣”为文眼,画龙点睛,“泣柳”其实是“泣”毁于兵灾、破败的西湖,从而勾起他隐于内心的故国之情,感叹世道沧桑。
  4. (4) 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卿 谋 曰 西 湖 不 在 天 上 行 即 到 矣 当 与 君 提 几 两 屐 了 此 梦 中 公 事 不 令 武 陵 花笑 人 寂 寂 也 然 卒 不 果 行 而 卿 谋 遂 殁

  5. (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至十月七日始抵于杭,临江而舍,期以明发渡钱塘。

    ②所见不逮所闻,则与其在目中,反不若诗中情,画中景、梦中人哉!

9.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子曰:“贤哉,回也!上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述而》)

  1. (1) 第一则材料中“回不改其乐”体现了儒家的思想?
  2. (2) 第一则材料中“人不堪其忧”第二则材料中“是吾忧也”,两者之忧有何区别?
10.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听颖师琴歌

[唐]李贺

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

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

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牵白鹿。

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

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

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

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

请歌直请卿相歌,奉礼官卑复何益。

  1. (1) 《听颖师琴歌》是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代表作之一,本诗前八句描写,后八句叙写
  2. (2) 文字是无声的,却能够生动刻画有声的音乐,在《听颖师琴歌》中,李贺是如何表现古琴的音乐魅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