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高二上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孔子、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记录他们言行的《论语》《孟子》,与《大学》《中庸》被合称为“四书”。 B . 《左传》是纪传体史书,写了很多鲜活的人物和精彩的故事,如邹忌讽谏、蹇叔哭师、樊哙闯帐等等。 C . 《庄子》中常借助寓言故事来表达哲理,如用庖丁解牛阐释养生之道,用鲲化鹏而南徙来表达对自由的理解。 D .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代表作,小说中写到的自己和爷爷之间美好快乐的童年往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眷恋。
2. 单选题
下列对句中加下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秦时与臣 , 项伯杀人,臣活之      游:游玩 B . 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之      过:访问 C . 夫晋,何之有                    厌:满足 D . 百姓皆以王为也                  爱:吝啬
3. 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行千里,其谁不知                   不者,若属皆为所虏 B .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                 用亡郑以陪邻 C . 天下可运掌                         皆以美徐公 D . 驱而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           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4. 单选题
对下列句中画线部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劳师以袭远 , 非所闻也。 使军队劳累去袭击远方的国家 B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何必告辞呢 C . 士无贤不肖 , 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士人没有贤能不肖的 D .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这话)说的就是您这样的人
5. 现代文阅读
阅读《秦腔》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秦腔,就源于秦川的西府。在西府,民性(dūn)    厚,说话多用去声,一律咬字沉重,对话如吵架一样,哭丧又一呼三叹。呼喊远人更是特殊:前声拖十二分地长,末了方极快地道出内容。声韵的发展,使会远道喊人的人都从此有了唱秦腔的天才。老一辈的能唱,小一辈的能唱,男的能唱,女的能唱;  甲  , 任何一个乡下男女,只有唱秦腔,才有出人头地的可能,大凡有出息的,是个人才的,哪一个何曾未登过台,起码不能吼一阵乱弹呢!

    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   乙  , 当老牛木犁疙瘩绳,在田野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立在犁沟里大喊大叫来一段秦腔,那心胸肺腑,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尽儿涤荡净了。秦腔与他们,要和“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牛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大要素。若与那些年长的农民聊起来,他们想象的伟大的共产主义生活,首先便是这五大要素。他们有的是吃不完的粮食,他们缺的是高超的艺术享受,他们教育自己的子女,不会是那些文豪们讲的,幼年不是祖母讲着动人的迷丽的童话,而是一字一板传授着秦腔。他们大都不识字,但却出奇地能一本一本整套背诵出剧本,虽然那常常是之乎者也的字眼从那一圈胡子的嘴里吐出来十分别扭。  丙  , 高兴了,唱“快板”,高兴得是被烈性炸药爆炸了一样,要把整个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肠的唱腔却表现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来,美给了别人的享受,美也(yùn)      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当他们在收获时节的土场上,在月在中天的庄院里大吼大叫唱起来的时候,那种难以想象的狂喜,激动,雄壮,与那些献身于诗歌的文人,与那些有吃有穿却总感空虚的都市人相比,常说的什么伟大的永恒的爱情是多么渺小、有限和虚弱啊!

  1. (1) 在横线上填写汉字的字形和加下划线字的注音

    ①(dūn)

    ③(yùn)

  2. (2) 在文中甲、乙、丙处填入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

    ①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 

    ②唱秦腔成了做人最体面的事 

    ③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乐趣

    A . ①②③ B . ②①③ C . ②③① D . ③①②
  3.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秦川西府人的说话颇具特色,秦腔的兴起与此地方言的声韵有关。 B . 秦腔能够消除秦人劳苦生活中的困乏,成为他们的生命要素之一。 C . 秦人通过学习秦腔而熟悉了一本本整套的剧本,从中得到了教育。 D . 秦腔只用来吼出收获的狂喜,不用来吟诵所谓伟大的永恒的爱情。
  4. (4) 人生况味有苦有乐,下列诗句表达了在苦中也能感受到乐的一项是(    )
    A . 我有清风高节在,知君不负岁寒交。 B . 古来苦乐之相倚,近于掌上之十指。 C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D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6. 现代文阅读
阅读《包身工》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和乌鸦很相像的那种怪样子的墨鸭,整排地停在舷上,它们的脚是用绳子吊住了的,下水捕鱼,起水的时候船户就在它的颈子上轻轻地一挤!吐了再捕,捕了再吐,墨鸭整天地捕鱼,卖鱼得钱的却是养墨鸭的船户。但是,从我们孩子的眼里看来,船户对墨鸭并没有怎样虐待,而现在,将这种关系转移到人和人的中间,便连这一点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

    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

    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1. (1) 下列关于选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饲养小姑娘”用了比拟的手法,写出了“小姑娘”被当成动物对待的状态。 B . 作者写船户并没有虐待墨鸭,反衬出带工老板等人对包身工没有起码的温情。 C . 选文第二段使用反复手法,意在表达对16世纪的痛恨,感情的表达格外强烈。 D . “黑夜”“黎明”有象征意味,表达了对剥削制度的诅咒及对光明前途的信心。
  2. (2) 第一段画线的句子写墨鸭,实际上写出了包身工的哪些特点?请分条概括。
7.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丝脉天涯

    ①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苏州永福桥边上的永福里闹中取静,6号的好婆有孙儿孙女。四月以后,天井里的桑树开始长出绿叶,到了初夏,一片片绿油油似铜钱般挂满枝头。小孙女聚精会神地看蚕宝宝吃桑叶,不久作茧自缚的蚕宝宝吐出来的丝会变成她发辫上的蝴蝶结,这太不可思议了!

    ②更让她不可思议的是,若干年后的历史课上,讲到丝绸之路时,那些小小的蚕宝宝吐出的丝竟然会成为古代中国通往西天路上的主角。柔软细腻光滑的丝绸被驮在马匹、骆驼身上,穿越沙漠,从长安出发,途经西域、中亚,通往西亚、南亚,向西抵达地中海沿岸直至罗马……

    ③自古以来苏州百姓是不大在意外面世界的风起云涌,也不关注朝廷里王上王下,只是关紧门过日子。一代代承继桑蚕织帛的手艺,静静地织着江南的一片湖光山色。在他们的天地里,有鱼米的丰饶,有丝绸的柔滑,没有江湖厮杀,没有官场倾轧。这里的长辈们不给男孩灌输建功立业的鸿鹄之志,更是教导女孩乖巧温顺、安分守己。不过话说回来,桑蚕丝织若没有这样一份安心宁静,又如何把湖光山色、春华秋实、凤鸾蝶舞等大自然与人世间的风物情趣变成绸缎上的风华?

    ④好婆是典型的苏州老辈人,她常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伲已经是在天堂里了,还有哪里好去?这一点怪不得阿婆,这个“草窟”实在是肥美丰润,丝光潋滟,连语言也是糯软酥骨,难免令人沉湎。

    ⑤凡到过吴地的文人墨客无不留下吟咏苏州的诗篇。一向人称淡泊的韦应物任刺史到苏州,目睹繁华秀丽、风调雨顺的景色也禁不住写下《登重元寺阁》。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白居易回老家多年,还念念不忘苏州:“为念旧游终一去,扁舟直拟到沧浪”。

    ⑥好婆不知白居易、韦应物,她说自己住在天堂是彻心彻肺的真情话。唯一不如愿的是自己的独生子竟远走高飞,偏偏落脚到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而更让好婆不如愿的是从小绕在膝下的孙女长大后竟然跑得更远,去了地球的另一端。只是好婆再也不能为孙女担忧,在孙女漂洋过海那年,她早已是苏州横山上的一块石碑。

    ⑦这石碑下的亡灵便是我的祖母。而那个当年看着蚕宝宝出神的小女孩,如今正端坐在太平洋西海岸温哥华的家里,翻开历史上那段“丝绸之路”,温故知新

    ⑧据西方史书记载,古罗马的凯撒大帝有一次在剧场看戏,穿了件中国丝袍,在场的王公大臣面对光彩华丽的丝绸,一时竟无心看戏,把目光都集中在皇服上,称羡不已,认为是神话中“天堂”里才有的东西,这种现象直到张骞出使西域才得以改变。

    ⑨虽然历史上往返于丝绸之路的商品并不局限于丝绸,但西人以丝绸命名之,可见丝绸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地位。这个温婉柔和的名字也成为中国对外交流的一种象征。

    ⑩中国丝绸和养蚕制丝技术在世界的传播,其影响不仅是传入国的纺织业,更重要的是对传入国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甚至历史产生积极作用。如13世纪意大利经济迅猛发展,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起始国,是和大力发展丝织业分不开的;17世纪后期,法国经济形势好转,成为欧洲强国,也是与丝织业的兴起有关;再如日本明治维新后,政府重视发展丝织业,并通过开拓国外生丝市场,使经济蒸蒸日上……

    ⑪外界一直认为苏州人沉湎于温柔之乡,不能高瞻远瞩,在苏州前面加个“小”字,多少有点小觑。殊不知,苏州的内在却是柔软无疆。且看苏州两星期生产的绸缎,即可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铺到终点君士坦丁堡;近10年生产的绸缎,就可绕地球45圈。2014年亚太峰会上各国领导人穿着的唐装所用的面料是苏州丝绸中的宋锦,当电视出现各国领袖身穿色彩各异丝绸唐装一字排开笑容可掬的画面,那真是一道中国丝绸风景线,苏州悄然撑起了那道风景线。

    ⑫我在现代世界文明之光里分明看到了丝绸的光泽,温婉玉润、华丽而含蓄,而这丝绸背后的淡泊清雅,与世无争的性格,在这个日益纷争巧取豪夺的世界上,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⑬想起小时候最喜欢去虎丘山游玩,不明白为何虎丘山石碑上嵌有“海涌峰”字样,山门前照壁上还有“海涌流辉”四个大字。据古老传说,虎丘山原本就是从海中涌出的一个岛屿,原名“海涌山”。又据《苏州府志》记载,过去山上曾建有“望海楼”,意思是登楼即可眺望海景。而虎丘山上有个著名的憨憨泉,憨憨泉也有“井底泉眼潜通海”的传说,故又名“海涌泉”。

    ⑭哦,一直以为苏州就是小桥流水人家,大气不足,却原来骨子眼里还是与大海相通着呢。这样想来,丝绸之路无论陆路上的还是海上的,与苏州的关系也就理所当然了。

    ⑮写到此,我想秋天回中国一定要去看看阿婆,并把丝脉天涯的种种见闻告诉她。阿婆是最喜欢听苏州好话的。

(取材于宇秀《苏州与丝绸之路》)

  1. (1) 下列对加下划线词语在文中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 . 作茧自缚的蚕宝宝吐出来的丝      作茧自缚:吐丝成茧,把自己裹在里面 B . 丝光潋滟                        潋滟:光彩闪动的样子 C . 落脚到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        兵家必争之地:地理位置优越的地方
  2.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②段说小女孩没想到蚕丝竟成为中西方交流的媒介,与后文的思考形成呼应。 B . 第⑤段引用文人墨客吟咏苏州的诗篇,说明苏州如天堂般美好,令人喜爱难忘。 C . 前几段将自己的经历以第三人称讲述,是因为作者现在对童年和故乡已经淡漠。 D . 文末作者想告诉阿婆,苏州的好不仅是自身的安宁富足,还有丝脉天涯的风景。
  3. (3) 第⑦段中画线词语“温故知新”中“新”指什么?结合下文分条概括。
  4. (4) 文中第③段说苏州百姓只是“关紧门过日子”,请根据文意解释“关紧门过日子”的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或阅读积累,谈谈对此的认识。
8. 默写
在横线处写出作品的原句。
  1. (1)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2. (2) 群臣吏民,,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3. (3)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侍坐》)
  4. (4) 吾入关,,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5. (5) 深秋时节,同学们相约登山,远望漫山红叶,不由自主地吟咏“”。
9.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左忠毅公逸事

方苞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 , 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 , 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者,唯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眥,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注释】①左忠毅公,左光斗,明末人,因对抗大宦官魏忠贤入狱,被迫害致死。后得平反,谥为“忠毅”。②先君子,对已过世的父亲的称呼。③宗老,同族的前辈。

  1. (1)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叩:询问 B . 引入,指左公处              微:暗中 C . 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    俟:等待 D . 往来桐城,必躬左公第        造:建造
  2.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即解貂覆生,掩户            手长镵,除不洁者 B . 公辨其声,目不可开          此何地也?汝来前 C . 奋臂以指拨眥                谓狱中语亲得之于史公云 D . 史公凤庐道奉檄守御          或劝少休
  3. (3)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风雪严寒,从数骑出 刮风下雪,天气特别冷,他跟随着几个骑马的随从出门 B . 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 哭泣着和狱卒商量,狱卒被他感动了 C . 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 史可法闭口不敢出声,快步走了出来 D . 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 让两个士卒蹲坐着,自己背靠着他们,每过一更就让他们轮换一次
  4. (4)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
  5. (5) 文章题为“左忠毅公逸事”,为什么第三段主要写史可法?请简要分析。
10.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 , 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释】①《吕氏春秋》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②史载阮籍善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见所悦之人,“乃见青眼”。

  1. (1) 下列对诗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自己痴迷于公务,乐此不疲,在完成工作之后才登阁赏景。 B . 首联“倚晚晴”写出诗人趁傍晚天晴登快阁欣赏美景的轻快心情。 C . 颈联以“绝弦”写自己缺少知音,而以“青眼”写自己青睐美酒。 D . 尾联写自己愿意与白鸥相伴,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
  2. (2) 尾联借“笛”表现愉悦的心情,下列诗句中“笛”蕴含的情感与此类似的一项是(    )
    A .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南北朝•佚名《折杨柳歌》) B .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唐•王维《陇头吟》) C .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唐•李益《春夜闻笛》) D . 来时秋雨满江楼,归日春风度客舟。回首荆南天一角,月明吹笛下扬州。(宋•郑震《荆南别贾制书东归》)
  3. (3)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蕴含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