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5月月考试卷

河北省邢台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5月月考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高一下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最伟大的一部杰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因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并且形成一门学问:“红学”。

《红楼梦》研究源远流长,虽然在历史上可以划分出几个时期,出现过几个高潮,但是红学一直没有间断,并且呈现出明显的历史特色。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红学研究的主流依然是自胡适以来的考证派,以红学大师周汝昌、冯其庸为代表,以专家、教授、学者为骨干,几乎囊裹了红学研究的全部精英,翻开这一时期的《红楼梦学刊》,基本是他们的文章,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持反对意见的如戴不凡、欧阳建先生,虽然在观点上不一样,但其论证方式也是考证派一路,考证派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曹雪芹的家事,《红楼梦》的成书过程,《红楼梦》版本、作者,脂砚斋批语以及《红楼梦》诗词、典故、医药、典章等细节的考证。

其次是文本研究派,以台湾的余英时,香港的梅节,大陆的李希凡等为代表,近年来许多教授、研究生也都加入了这个行列,文本研究包括《红楼梦》的思想、艺术、人物、诗词、文学比较、文化背景等。在这一方面也有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这与在几次红学研究会上大家的呼吁有很大的关系。

第三就是异军突起的索隐派,真正使红学再次出现高潮的正是索隐派的再次崛起,首先是霍国玲姐弟的《红楼解梦》,据说是找到了《红楼梦》的真谛。其次是土默热先生的《红楼梦》作者“洪升”说,现在是无论网络还是出版界,都很热。再次是刘心武的“秦学(秦可卿)”,通过电视的魅力和出版界的推波助澜,现在还方兴未艾。其他如南明说,石涛说,朱琏说等等不一而足,但尚未产生较大的影响。

中国台湾学者蒋勋的《细说红楼梦》提倡“回归文本”的阅读。

百家讲坛讲解《红楼梦》的时候,是一个人物一个人物介绍的,而且在介绍的时候加入了很多《红楼梦》小说中没有的东西,比如,百家讲坛上曾经分析秦可卿可能是皇族之后,讲宝玉在进入她的房间以后看到的武则天的镜子,赵飞燕舞过的金盘等屋内装饰,说秦可卿屋子里装饰的都是暗示秦可卿皇家高贵的身份,从中又推演出许多关于秦可卿身世的揭秘。蒋勋先生曾说,他希望大家关注《红楼梦》的时候能更多地关注《红楼梦》文本本身。所以,蒋勋先生在讲解的时候,把每一章回当作是一个短篇来讲解。蒋勋先生分析曹雪芹高超的写作技巧,用词的精妙。《红楼梦》很多句子都很简短,简单几个字就把人的神态描写得活灵活现,例如,宝玉“猴”在王夫人身上;“门子听说,方告了座,斜签着坐了”。蒋勋先生每次的讲解都是先读《红楼梦》文本,一边读,一边欣赏文本本身的精妙。《红楼梦》中出现了很多人物,各个人物的性格阶层都有所不同。曹雪芹在描写每个不同的人物的时候,他都化身为人物本身,描写的时候也用贴近不同阶层的语言,作诗也是符合各个人物的文采、性格。所以蒋勋先生在讲解的时候经常说,你把前面的名字盖住,只通过语言,你就可以知道这是谁在讲话。曹雪芹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他在描写每个人物的时候都没有加入自己的喜恶,他对每一个角色都怀着同情之心在描写。

(摘编自《回归文本读〈红楼梦>:从蒋勋的细说红楼梦>说起》)

材料二:

记者(《环球时报》):您认为将中国名著改成儿童版本的意义何在?《西游记》《水浒传》等很早就有儿童版,《红楼梦》为什么现在才出现比较正式的儿童文本?

刘心武:现在童书很多,但外国故事占很大份额。我不反对,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应该接受外来文化,整个人类的优秀文化都应该吸收。但我觉得首先要重视我们民族自己的文化。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说中国话,用方块字来阅读、写作。我们的母语留下了这么瑰丽的文本,我们应该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他一下子读原文可能困难,读普及性文本就可以在他的成年阅读之前留下童子功。中国古人很讲文化童子功,比如说学戏,没有童子功长大后演不好。古人做了很多童蒙、启蒙的工作,比如《三字经》就是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儿童化、普及化。现在,新的时代也应该有人做这件事。至于为什么别人不做我回答不了,我意识到了我来做,大家应该支持我,鼓励我。

记者:有专家认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文学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存在一种意象,比如《红楼梦》的想象空间特别大,可以从这个角度理解,也可以从那个角度思考。您是否认同?

刘心武:说得对,这个意见很好。《红楼梦》里有适合儿童的,也有适合老年人的,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人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我们现在说文化自信,中华文化传统太丰富了,所有中国人都可以从《红楼梦》入手。很多人让孩子读唐诗、宋词,很好,其实《红楼梦》里的一些诗词水平不在唐诗宋词之下。它里面也有非常通俗的语言,像刘姥姥说,“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把大家笑成一团。这在其他的古典文本里很少见。

记者:研究《红楼梦》20多年来,您认为它最大的魅力是什么?

刘心武:《红楼梦》有非常深刻的思想性。它一开头就写:浮生着甚苦奔忙。我们浮萍一样的生命每天那么辛苦,为什么?这是对人生目的的终极追问。人的生存意义是什么,《红楼梦》在200多年前就提出来了,伟大不伟大?这在《水浒传》《三国演义》里都没有过。西方是伏尔泰、卢梭较早提出的。《红楼梦》真不得了!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因此,《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最伟大的一部杰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B . 《红楼梦》研究源远流长,一直没有间断过,在历史上可以划分出几个时期,出现过几个高潮,几次高潮形成不同的历史特色。 C .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红学研究的主流是考证派,考证派代表人物有周汝昌等,反对用考证方法研究《红楼梦》的有戴不凡等人。 D . 《红楼梦》的思想、艺术、人物等是文本研究派的研究对象,文本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这与红学研究会上大家的呼吁有关。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学索隐派的再次崛起使红学再次出现高潮,霍国玲姐弟、刘心武等人对《红楼梦》的研究都取得了成果,有的研究成果还掀起了热潮。 B . 刘心武表示,自己不反对学习外国优秀文化,但应该更重视我们民族的文化,而传承民族文化要做好普及工作,希望大家支持自己的工作。 C . 刘心武认为,《红楼梦》雅俗共赏,《红楼梦》里面的一些诗词水平不在唐诗宋词之下,同时,《红楼梦》里面也有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 D . 刘心武认为,《红楼梦》在两百多年前对人生的追问,这显示《红楼梦》很伟大,其思想水平超过《水浒传》等名著,也超过了西方的一些思想家。
  3. (3) 下列各项关于《红楼梦》的说法,属于红学考证派的观点的一项是(   )
    A . “大观园”实隐“圆明园”。(霍国玲《红楼解梦》) B . 刘心武先生从秦可卿卧室的描述看出秦可卿的出身大有来头。 C . 曹雪芹十年辛苦,字字是血,本是托石头以写“炎凉世态”的。(周汝昌) D . 大观园中的人物都爱干净,这是人所共知的。(余英时《红楼梦的两个世界》)
  4. (4) 材料二中,记者是如何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 (5) 蒋勋提倡的回归文本阅读《红楼梦》有什么好处?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说明。
2.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喜荔枝红

蒋子龙

2020年是荔枝的“大年”。

何见其“大”?登上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的牛首山顶,俯瞰满山遍野的荔枝林,一片片翠绿、浓绿,挤成一团团瓷实的绿疙瘩。无涯无际的绿海中,浮荡着密密麻麻的珍珠般的红色颗粒,恰似“朱弹星丸粲日光”——这就是已经成熟的名为“桂味”的荔枝。

然而,漫步荔枝林,却是另一种景象。荔枝树大异于其他果树,诸如苹果、梨之类,为了便于人类采摘果实,树枝向四面八方七扭八拐,不往高处生长。而荔枝树为了获得阳光,自然而随意地向高空伸展。一般的成年荔树都在十米高左右,百年荔树可长到十四米,树龄五百年以上的古荔高达十六米,相当于五层楼房的高度,其树冠也在五十平方米左右。而且,一棵树一个形状,每棵荔树都形成自己的一方小天地。

荔枝林深处,并非像在高空鸟瞰那样密不透风。荔枝累累垂挂,一层一层,拉开了荔树的枝叶,使荔枝林里阳光缕缕,清风徐徐。清澈的山涧水,自上而下,迂回曲折,时缓时急,给荔枝林增添一种清凉的韵致。采摘荔枝的人,将保险绳系在较结实的树枝上,然后爬上荔树顶端,在晃晃悠悠的树梢上,将一挂挂结满荔枝的小枝剪下来,装进挂在树上的竹筐,然后一筐筐地用绳子吊下去。从采剪到装筐、装箱、装车,无不小心翼翼。成熟季节,外地的大客户,每天单是从萝岗,就要买走七八万斤荔枝。

所以,水果的“大年”“小年”,最终还是要到市场上去看。今年的市场上,连菜摊旁边都摆着一筐荔枝,价格也比往年便宜不少。任何水果都有人爱吃,有人不爱吃,却很少听说有人不爱吃荔枝。但是,天下人都道荔枝好,却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荔枝?

荔枝首先是历史之果,广州市建城两千年,荔枝的栽培历史也是两千多年,萝峰寺至今还生长着一株一千三百年的古荔树,大多数年份还能硕果累累。《后汉书》中说,旧南海献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堠”,路途险阻,前赴后继。汉武帝不想这么麻烦,干脆在长安修建了“扶荔宫”,将一百株荔枝树移栽至皇宫庭院,可惜最终一株也没有成活。

后来的唐玄宗、杨贵妃使荔枝的声名大振,“年年驿使走红尘,贡入骊宫色尚新”。据传是身为广东高州人的高力士,向唐玄宗和杨贵妃推荐了这种他家乡的特产。清代两广总督阮元,在其《岭南荔枝词》中肯定了这一说法:“新歌初谱荔枝香,岂独杨妃带笑尝。应是殿前高力士,最将风味念家乡。”

荔枝在古代是贡品,大臣们也不一定能吃上。广东人张九龄,身为唐朝开元名相,一边吟诵“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边写《荔枝赋》聊以解馋:“百果之中无一可比。”至宋代,苏东坡被贬惠州,因祸得福吃上了这种岭南佳果,他至少写了三四首关于荔枝的诗,最终成就了荔枝的文化品位。

人们说,历史就是文化史。荔枝更是一种文化之果,令现代人心生敬仰。一个例子就是,现代作家很少写荔枝,可能因为担心写不过司马相如、杜牧、白居易、苏东坡等古人。现在无论是卖荔枝的人,还是吃荔枝的人,张口就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荔枝本身已经演变成一种文化符号。

甚至,“荔枝”的名字就是诗。其品种很多,如“水晶丸”,俗称“糯米糍”,名字来自宋朝杨万里的“甘露落来鸡子大,晓风冻作水晶团”;再如“十八娘”“宋家香”,名字来自清朝顾贞观的“碧桃争比得,鹤顶真珠液。好在宋家香,刚逢十八娘”;还有桂花香味馥郁的“桂味”,肉质滑软、清甜多汁的“秀玉”,成熟后红紫相间、缝合处一条绿线直贯到底的名贵品种“挂绿”,果皮鲜红、果肩隆起、果肉厚实的“双肩朱砂红”,极其稀少的“水西碧玉”“雪怀子”等等,不一而足。

岭南民谚:“天下荔枝在广东,广东珍品在萝岗。”被誉为荔枝中“三宝”的“水晶丸”“桂味”“挂绿”,以及被尊称为“荔枝皇后”的“水西碧玉”,皆在萝岗。

为什么是萝岗?

萝岗在广州东北方,隶属黄埔区,境内确实有“岗”。萝岗之“岗”,南北狭长,北高而南低,渐次由三种地貌构成:高丘陵、低丘陵台地及河涌与滨江冲积平原。山丘表层为砖红壤潮土,有机物质丰富,土层深厚肥沃,呈弱酸性,天生就是供荔枝生长的优质土壤。加上全年气温较高,雨量丰沛,就像当地百姓所说,“插根木棍就发芽”。

如今的荔枝既是珍品佳果,又是大众鲜果;既高级,又普通,饶是“人见人爱”。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中的“大年”,是指荔枝的多产之年,“小年”是指荔枝的少产之年。 B . 作者借“朱弹星丸粲日光”这诗句写出了“桂味”荔枝的色形,以及挂果之多。 C . 用《岭南荔枝词》佐证高力士向唐玄宗和杨贵妃推荐了荔枝,增添了文趣。 D . 文末“如今”二字暗含与古代荔枝情况的对比,突出了今人对荔枝的喜爱。
  2.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挤成一团团瓷实的绿疙瘩”,运用比拟兼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出荔枝树之多之密之绿。 B . 第二、三段写荔枝林,先是高处俯瞰,然后是林中仰看,从不同的角度细致地描写出荔枝林的秀美。 C . “……却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荔枝”与“为什么是萝岗”是过渡句,使前后衔接紧凑,过渡自然。 D . 本文描写、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并寓情于其中,写出了萝岗荔枝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3. (3) 本文写了哪些方面的“大”?请简要概括分析。
  4. (4) 本文是怎样展开联想的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分别加以分析。
3.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咸字子康,年十八以父任为郎有异材抗直数言事刺讥近臣书数十上迁为左曹。父尝病,召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父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父乃不复言

父死后,元帝擢咸为御史中丞,总领州郡奏事,课第诸刺史,内执法殿中,公卿以下皆敬惮之。是时中书令石显用事专权,咸颇言显短,显等恨之。时槐里令朱云残酷杀不辜,有司举奏,未下。咸素善云,云从刺候,教令上书自讼。于是石显微伺知之,白奏咸漏泄省中语,下狱掠治 , 减死,为城旦,因废。

成帝初即位,大将军王凤以咸前指言石显,有忠直节,奏请咸补长史迁冀州刺史,奉使称意,为谏大夫。坐为京兆尹王章所荐,章诛,咸免冠。起家复为南阳太守。所居以杀伐立威,豪猾吏及大姓犯法,辄论输府,以律程作司空。咸所居调发属县所出食物以自奉养,奢侈玉食。然操持掾史,郡中长吏皆令闭门自敛,不得逾法。下吏畏之,豪强执服,令行禁止,然亦以此见废。

时车骑将军王音辅政,信用陈汤。咸数赂遗汤,后竟征入为少府。为少府三岁,与翟方进有隙。方进为丞相,奏:“咸前为郡守,所在残酷,毒螫加于吏民。”咸坐免。顷之,红阳侯王立举咸方正 , 为光禄大夫给事中,方进复奏免之。后数年,立有罪就国,方进奏归咸故郡,以忧死。

(节选自《汉书·陈咸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年十八/以父任为郎/有异材/抗直/数言事/刺讥近臣/书数十上/迁为左曹 B . 年十八/以父任为郎/有异材/抗直/数言事刺讥/近臣书数十上/迁为左曹 C . 年十八/以父任/为郎有异材/抗直/数言事/刺讥近臣/书数十上/迁为左曹 D . 年十八/以父任/为郎有异材/抗直/数言事刺讥/近臣书数十上/迁为左曹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有司,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也可用来泛指官吏。 B . 髡,古代刑罚的一种,将犯罪的人头发剪去,以示惩罚。 C . 征,汉代一种选官方式,即地方官向皇帝举荐有名望的人士。 D . 方正,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任用行为端正之人为官。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陈咸不听父亲的教诫。有一次,父亲生病,召唤陈咸到病床边教导训诫,一直说到半夜,陈咸睡着了,头撞在屏风上。父亲非常生气,要杖打陈咸。 B . 陈咸感情用事受处罚。陈咸平素和槐里县令朱云要好,朱云因政令残酷误杀了无罪的人被有司举奏,陈咸为朱云上书辩冤,因此被废黜官爵。 C . 陈咸生活上追求奢侈。陈咸任南阳太守时对境内大户与下属均严格治理,但用所任职的地方调发属县所出产的食物来奉养自己,生活奢侈。 D . 陈咸与人有隙屡遭免。陈咸因与丞相翟方进有嫌隙,先后多次被翟方进奏请免职,最终翟方进奏请皇帝把陈咸遣归故乡,陈咸忧郁而死。
  4. (4)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成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成谄也。”父乃不复言。

    ②于是石显微伺知之,白奏咸漏泄省中语,下狱掠治。

  5. (5) 王凤为什么上奏举荐陈咸?后来陈咸为什么又被任命为谏大夫?
4.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唯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注]①本诗创作于陆游四十岁左右,他罢官回到家乡,赋闲在家,心情非常矛盾。②差科:指差役和赋税。③佛粥:“腊八粥”,早在宋代,每逢腊八,东京开封各大寺院都要煮七宝五味粥,以作供佛和施舍给人。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腊月”扣题,“风和”“意已春”以乐写悲,反衬作者被贬官回乡的痛苦复杂心情。 B . “漠漠”“重重”两个叠词,描画出乡村炊烟袅袅、牛迹重重的生活图景,层次感强。 C . 尾联上句写腊八节人们互赠、食用“佛粥”的习俗,生活气息浓厚,也让本诗更富有文化味。 D . 尾联下句着一“更”字,写出了万物更新的气象,也流露出对自己人生春天早日到来的渴盼。
  2. (2) 颈联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有何作用?
5. 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论语·先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暗示:“。”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这句话可以看出。
  2. (2)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先用树木、水流作比,接着得出“”的结论。
  3. (3) 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由此勾起作者的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6. 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走进这座四角箭楼、四面垛墙的古堡,地中海风格的汉白玉巨大拱形门廊下,朱红大门布满了门钉,看上去,简直就是中国版的霍格沃兹魔法学校。除了门口的两个大石狮子,镂空的铁围栏上,每隔一米蹲坐一个小石狮子,神态各异,有的乐着,有的怒吼……北师大有专项保护经费,国家文物局的领导调研时来这里夸赞说:不比卢沟桥的石狮子保护得还好。穿过围栏,上台阶,推开大木门,(   )。墙体太厚了,夏天甭管多热,一进楼,“唰”一下就凉快了。走在长长的楼道里,让人瞬间回到二三十年代的大学,现在到哪儿还能找到这样意味的楼道和窗户?

  1. (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吱嘎一声,有一种又跨进老北京四合院时特有的声响 B . 吱嘎一声,又有一种跨进老北京四合院时特有的声响 C . 又有一种跨进老北京四合院时特有的声响,吱嘎一声 D . 有一种又跨进老北京四合院时特有的声响,吱嘎一声
  2. (2)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请修改。
7.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曹雪芹立大纲,真是立得好!我们来看:

地点选得好。京城,首善之区。四季如春,或①       , 都不太好写。但他在书中又不明写南京。他知道一涉实地,就流俗。

朝代也选得奇妙,更高超了:曹本人是入旗的汉人,又是汉文化的伟大继承人。他不愿以满人眼光看汉文化。于是将时代虚拟,甚有唐宋之气——这是他审美上的需要。试想宝玉、黛玉等等都穿清朝服饰——完了,焉能写下去?所以整个荣国府、宁国府、大观园,建筑、庭院、生活道具等等,纯粹汉文化,有唐宋遗风,看不到②     

时间空间的安排,大手笔!远远超过以前的小说,什么“话说某某年间,某府某县……”曹大师来两大落空,几乎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或者说,有时间处就有《红楼梦》,③        。凭这两点,他睥睨千古。

  1. (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1个字。
  2. (2) 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上文后3段中曹雪芹立大纲的特点。每句不超过10个字。
8. 名著导读
《红楼梦》中元妃省亲,要求宝玉以“潇湘馆”蘅芜苑“恰红院”浣葛山庄”为对象各作五律一首。宝玉作诗时,得到了宝钗和黛玉的帮助,请具体叙述相关内容。
9. 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85年冬天,正在厦门大学读书的张宏樑同学因一封信结识了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习.平,并经常得到习.平同志的指导和帮助。习.平同志指导张宏樑学习《资本论》、开展社会实践、完成毕业论文,并在他的毕业纪念册上亲笔题写“志存高远,行循自然”八个字,嘱咐他工作后一定要下基层,为老百姓做事,“不要把基层当大车店”。

2019年,习.平同志看望内蒙古大学留校学生时,再次寄语青年大学生,“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行循自然,学好知识,打好基础,增长才干,将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复兴中学校团委举办“牢记嘱托·担当使命”主题论坛活动,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