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八年级上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半夜里,忽然醒来 , 才觉得寒气逼人 , 刺人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 , 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 , 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____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_____,像山泉在_____,像波涛在______。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 (1) 填入空白处恰当的一项(     )
    A . 品味    奔波    呜咽    澎湃 B . 品味    奔驰    澎湃    呜咽 C . 咀嚼    奔波    澎湃    呜咽 D . 咀嚼    奔驰    呜咽    澎湃
  2. (2) 画横线句子的主干提取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天上闪烁星星 B . 星星好像宝石 C . 天上缀着宝石 D . 星星缀着宝石
  3. (3) 下列各项分析正确的一项(     )
    A . 画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B . “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一句的主语是“同志们”。 C . “忽然醒来”和“寒气逼人”是主谓短语;“黑的山峰”和“周围的山”都是偏正短语。 D . “我们”是人称代词,“几堆”是数量词,“寂静”是形容词,“声响”是名词。
2. 单选题
下列字词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nì)     临(bīn)   暄嚣(xuān)   锐不可(dāng) B . 强(jué)    责(jié)    纤(wēi)    坦荡如(dǐ) C . (jìng)   推(chóng) 婆(suō)    滋暗长(qián) D . 隙(xià)     雕(lóu)    秀(qí)    因地宜(zhì)
3. 名著导读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 (1)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南宋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 B .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 .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作者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我们还学过她的《如梦令》。 D .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2. (2) 名著阅读

    《红心照耀中国》记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红军长征路上历尽千辛万苦,作者认为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七律▪长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就描写了两次战役,一次是,另一次是

4. 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新闻,按要求答题

尚一网讯   6月3日,半程马拉松赛和环湖自行车赛将在湖南省常德市柳叶湖激情开赛,数百名长跑和骑行爱好者将在风景如画的柳叶湖环湖赛道上充分展示自己,为常德市民和景区游客带来一场体育盛宴。

常德柳叶湖半程马拉松赛将于6月3日8时18分举行,比赛设市州组半程马拉松个人赛与团体积分赛,其中个人赛将分设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等6个组别,全程约21公里,当天15时,环湖自行车赛也将在柳叶湖畔开赛。届时,参赛运动员将由起点罗湾大桥以西岩子堰出发,向东行至泉水桥下东南300米处折返,赛道全长20公里。比赛期间,交警部门将在相关路段实行交通管制,驾车前往观看比赛的市民,需关注相关的交通管制公告,做好防暑降温准备,文明观赛。

这两场安排在6月6日(2015)常德旅游节前的赛事,有利于提升柳叶湖的旅游品牌价值,对柳叶湖乃至常德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1. (1) 请为上述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2. (2) 依据上文信息,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数百名长跑爱好者将在柳叶湖环湖赛道上充分展示自我。 B . 半程马拉松赛将设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等6个组别。 C . 交警部门将在比赛期间实行交通管制,市民不得驾车观看。 D . 半程马拉松赛和环湖自行车赛能推动常德旅游产业发展。
5. 默写
文言诗文填空
  1. (1)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2. (2) 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3. (3) 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4)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5. (5) 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
  6. (6) ,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7. (7) 杜牧《赤壁》中借用典故,倾吐胸中抑郁之气的句子是:
  8. (8) 李贺《雁门太守行》中引用典故,抒发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坚定决心的句子是:
6. 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选段,回答(1)—(5)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倘遽(jù)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选自《资治通鉴》)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行乱其所为()    ②困于心,于虑(

    ③唯不终()    ④自古所希(

  2. (2) 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划分停顿。

    内 外 治 安 臣 不 以 为 喜 唯 喜 陛 下 居 安 思 危 耳

  3. (3) 请翻译下列句子。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

  4. (4) 出自乙文的一个成语是:
  5. (5) 两个语段分别是怎样说到国家要居安思危的?请结合文段内容进行分析。
7. 诗歌鉴赏
阅读古诗,完成(1)—(2)题

南乡子

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1. (1) 这首词通过一系列的景象:“烟、雨、”等组合在一起,点明了暮春时节。
  2. (2) “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在本词中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请作简要回答。
8. 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材料一】多条技术路线并举是我国新冠疫苗研发的布局,目前已有灭活和病毒载体两条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获批上市。

新冠疫苗有的打三针,有的打两针,有的打一针,这是因为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特性不同。但其目的只有一个:保障效果和安全性。

虽然制备方法、接种程序上各不相同。但目前投入接种的在接种方式(上臂三角肌注射)、年龄范围(18周岁及以上)、安全性和最终免疫效果(均满足世卫组织和我国药品审评中心CDE的保护效力要求)方面几乎是一致的。

【材料二】近期中国内地出现疫情散发病例,疫苗接种意愿也随之上升。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8月18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90012.7万剂次。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疫苗接种有两个保护效果:第一,是对疫苗接种的个体产生的保护效果;第二,在人群当中,当接种的个体达到一定比例时就能够形成对群体的保护,这个叫作群体免疫概念。群体免疫对不同的传染病所需要的接种率的临界值是不一样的,传染性越强,需要接种的比例就越高,像新冠,它需要接种率达到人群的70%、80%,才能产生群体保护效果。

【材料三】第74届世界卫生组织大会于2021年5月24日召开。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在大会发言,呼吁各方团结抗疫,确保疫苗、诊断试剂等公共产品公平可及,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多位与会国代表感谢中国援助抗疫。塞内加尔、塞拉利昂、东帝汶等国代表感谢中国援助的新冠疫苗,并称新冠疫苗作为强有力的疫情应对工具,可以帮助各国控制疫情、恢复经济。墨西哥、乌干达、尼日尔等国代表称,中国在抗疫进程中为他们提供了巨大支持,不仅分享了最初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还推动了这些国家的新冠疫苗接种进程。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果壳”科普文章与中国新闻网新闻)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二运用列数字、下定义、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B . 虽然新冠疫苗在制备方法、接种程序上不尽相同,但在接种方式,免疫效果方面都完全是一致的。 C . 新冠病毒传染性极强,因此要形成有效的群体免疫屏障,需要实现更高的新冠疫苗接种率。 D . 世界各国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无法独善其身,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要世界各国的参与。
  2. (2) 依据材料三,请说说中国在全球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的哪些做法体现了大国担当?
9.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孙君飞的《满》,完成(1)—(6)题。

①那时候,母亲总在家里,父亲总在家外。

②父亲就像一个“客人”,前来“拜访”我们的时候,总会带着礼物。

③他从不知名的远方挑回的担子里有圆滚滚的卷心菜,红白相间的猪肉块,一块撒满碎花儿的土布,一个快要装满彩色圆球糖的玻璃瓶,轻轻摇动一下,就发出让我口舌生津的可爱声响……

④有一次,父亲拉着满满当当的木板车回来,像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大王”,身后还多了一群呐喊助威的“大兵小将”。他欣然地卸下一张桌子,说让我写字用;又搬下一条高凳子,凳子下面竟然有个小抽屉,带锁,说可以搬到学校坐,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这一刻,我无比自豪。

⑤可有时候,父亲回家也会两手空空,就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手无寸铁。

⑥他眼睛里的火光熄灭了,灰头灰脸,嘴唇也起了白皮儿,他肯定又饥又渴,脸上什么也没少,但就是让人觉得缺了不少东西。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我心里有些难过。

⑦这一天,他做生意亏了本儿了,一路风餐露宿,空空荡荡地走回家;他个子越是高大,越显得臂怀里空旷冷清。

⑧母亲看到他,不说话,也不笑,她的个子原本有些矮,这时候却想变得更矮。她神色平静,目光柔和,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碗凉好的开水,放到他面前。他“咕嘟咕嘟”一饮而尽,母亲拿走碗,盛来满满一碗饭,放到他面前。在我的记忆里,这情景不止一次,这饭有时是面食,有时是白米盖着菜,有时竟是只有隆重节日里才有的萝卜炖骨头,好像她提前知道他要空着肚子空着手回来似的。当然有时母亲还会特意为他斟满一碗热热的黄酒……看他吃饱喝足、心满意足,我疑惑不解:母亲这样招待他,怎么像犒劳凯旋的将军?

⑨父亲并没有上床歇息,而是无牵无挂地枯坐着,看母亲从井水中捞出洗净的衣服,拧干,一件接一件地晾晒到院子里的绳子上,并把被单摊开。水拉着被单,起初还显得紧致,慢慢地,灌满了风,吸足了阳光,它们就可以如巨大的翅膀般,扑扇着发出富有节奏的、鼓舞人心的“鼓点”。那声音灌满了我们的耳朵。那些红的、绿的、青的、蓝的、白的土布啊,在风中扑扇出阳光的温煦芬芳,挂满了我们的家园。我们这些孩子在这个快乐的“迷宫”里穿梭,奔跑,喊叫,躲藏,惊吓他人,最后又以笑声和甜美的泪光收场。这时候,父亲的眼中似乎也有了光芒。我们沐浴在父亲的目光中,有了满足,有了激动。

⑩父亲看着看着,就笑了,然后就躺到床上,当一块做梦的“石头”,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噜声。

⑪再后来,父亲放下了担子,也放下了木板车,和母亲一样,总在家里,总在庄稼地里,总想着将家填得更满些,更满些。可是屋子里,这里还是缺一个柜子,那里还是少一台收音机,另外一个地方又需要一辆自行车……终于有一天,他们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

⑫我们会的,会把所有需要填满的地方填满,也包括他们心里梦里空着的地方。

⑬但是我又懂得,在那有他们的地方,其实一直都是满满当当的,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

  1. (1) 阅读选文④—⑩段,梳理作者的心理变化,在横线处填上表明作者心理变化的词语

    ①父亲拉着桌凳等满车礼物回家,我的心理

    ②父亲两手空空、疲累沮丧的回家;我的心理

    ③母亲用丰盛的饭食“招待”做生意亏本的父亲,我的心理

    ④父亲边看母亲晾晒衣物,边看我们玩耍,然后安然入睡,我的心理

  2. (2) 从内容结构两方面,分析选文第③段的作用?
  3. (3) 请分析第④段“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 (4)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⑥段画线的句子。
  5. (5) 选文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6. (6) 选文第⑪段中父母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第⑬段中“我”却认为“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这两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
10.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奇妙的唾液

①唾液,俗称口水、口涎,它是口腔内各种腺体所分泌的黏稠状液体。大的唾液腺有三对: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小的有唇腺、舌腺、颊腺、腭腺等。唾液腺虽小,却是个很勤快的器官,一个成年人,一昼夜间可以分泌出1000-1500毫升唾液。唾液实际上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

②唾液的作用很多,我们的口腔里假如没有唾液,咽不下食物是不必说的,就连嘴巴恐怕也张不开。因为我们的舌头之所以能在口腔里“运转自如”,完全是因为有唾液在里面起“润滑油”的作用。而这种“润滑油”一旦失去的话,舌头就会和上颚或者下颚的表皮粘在一起,于是我们口腔内的一整套“机械”也就只好“束之高阁”了。

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所以口腔里的伤口往往比其他地方好得快。拔牙或牙龈手术后很少发生感染,主要原因就在于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的能力,可阻止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美国科学家发现,唾液中有一种特殊的化学特质——唾液生长因子,它能显著地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并可以止血。

④近年来,医学家们发现唾液对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日本生物化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有很多免疫球蛋白,对食物中的异常蛋白质有极高的凝聚力,可增强人体的防卫功能。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对强烈致癌的黄曲霉素、苯并芘、亚硝胺有很好的解毒作用。也就是说,唾液相当于一种天然防癌剂,具有令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功能。它将发霉食物中的致癌物质黄曲霉素与自己混合,再作用于动物体内细胞,使原来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

⑤古代中医说:“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意思是说,常咽唾液可以健康长寿。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还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激素,这种激素是由三大唾液腺之一的腮腺分泌的,被称为“腮腺激素”。它之所以能使人年轻,是因为它能强化肌肉、血管、结缔组织、骨骼及软骨、牙齿的活力,尤其能增强血管的弹性和结缔组织的活力,只要腮腺激素充盈,血管和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的作用就会加强,皮肤的弹性就会得到保持。唾液的特殊功能触发了化妆品制造商的灵感,他们开发出“唾淀化妆品”——抗皱霜、洗面奶等。

  1. (1) 联系全文,说说唾液的“奇妙”表现在哪些方面?
  2. (2) 第③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第④段“使原来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句中加点词“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4. (4) 你还知道,大自然中有哪些奇妙的现象?请举出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