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08 古诗文阅读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08 古诗文阅读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六年级上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诗歌鉴赏
阅读训练。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1. (1) 这一小节写了种人,前一个“有的人”指的人,后一个“有的人”是指的人。
  2. (2) 两个“活着”的含义是(      )
    A . 两个都指肉体的生存。 B . 前一个指肉体的生存,后一个指精神的永存。 C . 前一个指精神的永存,后一个指肉体的生存。
2. 诗歌鉴赏
阅读练习。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 (1) 解释加下划线字的意思,并翻译诗句:

    千里莺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

    啼:  风:

    意思:

  2. (2) 本诗的作者是,他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合称为,以区别于李白和杜甫的。著有《》。
3.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其剑舟中坠于水       吾剑之所从坠

  2. (2) 翻译句子。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 (3) 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他的什么特点?
  4. (4) 这则寓言叫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
4. 文言文阅读
古文阅读。

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①处吾子②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③人炫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④之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⑤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注释】①所以:用来。②处吾子:安顿儿子的地方。③贾人:商人。④学宫:学含。⑤揖让进退: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制

  1. (1) 解释下列句中下划线的字。

    ①其近墓                 舍:

    ②遂焉                   居:

    ③遂居市旁               迁:

    ④此可以吾子矣           处:

  2.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孟子幼时,其舍近,常嬉为墓间之事。

    ②此可以处吾子矣。

  3. (3) 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父子性刚

    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待我与他对立在此!”

————冯梦龙《广笑府》

  1. (1) 解释下列下划线字的意思。

    城市肉               谓子

    一人对面而来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

    ②汝姑持肉回陪客饮,待我与他对立在此!

  3. (3)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什么道理?
6. 文言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薛谭学讴①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②青之技,自谓③尽之④,遂辞归⑤。秦青弗止⑥,饯行郊衢⑦,抚节⑧悲歌,声振林木,响遏⑨行云。薛谭乃谢⑩,求反⑪,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

①讴(ou):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这里指唱歌

②穷:尽,完,这里指学完。

③谓:认为,以为。

④之:代词,指代秦青高超的唱歌技巧。

⑤遂辞归:于是就(向秦青)告辞准备回家遂(sui),于是。辞,告辞

⑥弗(fu)止:没有劝阻

⑦饯行于郊衢:在城外大道旁给他用酒食送行。衢(q),大路

⑧抚节:打着节拍。

⑨遏(e):阻止。

⑩谢:认错,道歉。

①反:通“返”,返回

  1. (1) 对“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这句话解释正确的是(    )
    A .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说自己什么都学会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B .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自己都学会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2. (2) 秦青为薛谭饯行,高歌一曲之后,薛谭是怎么做的?写出相关的句子。
  3. (3) 秦青是一个怎样的人?简要说明理由
  4. (4)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7. 文言文阅读
阅读理解。

东床姣婿

    郗太傅①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②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③:“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④,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⑤,因嫁女与焉。

——《世说新语》

【注释】①郗(xī)太傅:郗鉴,以儒雅著称,官至太尉。②王丞相:王导,东晋琅琊临沂人。曾任三朝丞相,在东晋政权中是举足轻重的人物。③信:使者,即上文中的门生。④矜持:庄重,拘谨不自然。⑤逸少:王羲之,字逸少,是王导的侄儿。

  1. (1) 用两条“/”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郗 太 傅 在 京 口 遣 门 生 与 王 丞 相 书 求 女 婿

  2. (2) 下列各句中,下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丞相郗信:告诉 B . 郗曰:姓氏 C . 自矜持:都 D . 嫁女与焉:于是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

    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4. (4) 从选文内容可以看出王羲之是一个怎样的人?
8. 文言文阅读
阅读短文并完成下面问题。

《列子》一则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李惠拷皮

    后魏李惠,为雍州刺史。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惠遣争者出,顾州纲纪曰:“以此羊皮拷知主乎?”群下以为戏言,咸无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服而就罪。

  1. (1) 解释下划线的字。

    ①同重担             ②于何

    逢暴雨              ④负薪者服而就罪

  2. (2) 翻译句子。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阴。

  3. (3) 李惠对州纲纪说出了断此案的办法,你知道是什么办法吗?请解释。
  4. (4) 本文阐述了什么道理?
9. 文言文阅读
提高题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 (1) 解释“度”字。

    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宁信度

  2.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②何不试之以足?

  3. (3) 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只允许回答三个。)

    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    而忘操之    反归取之    何不试之以足

  4. (4) 《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0. 文言文阅读
学写古文。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1. (1) 志在清风,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2. (2) 志在明月,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3. (3) 志在春雨,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4. (4) 志在,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