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瑞金市思源实验学校2022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江西省瑞金市思源实验学校2022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中考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论面对多么小的生灵或事物,都不要忘乎所以,不要目空(kònɡ)一切,不要装腔作势,不要自以为是,不要惟我独尊(zūn)。 B . 阳光翻过山颠,顺着山之罅(xià)隙斜斜地打过来,大把大把的,浓烈而新鲜。那些沉静了一夜的树,此刻正在啜(chuài)饮着阳光的杯茗。 C . 几番疾风迅雨的较(jiào)量之后,夏天败下阵来,天空放晴,蝉(chán)鸣渐稀,花淡叶疏,仿佛沾染了懒散人的习气。 D . 山随水走,水围山转,坚硬的山与柔软的水配合得如此默契(qì),一路送我们向前。牛埋头静静地诅嚼(jiáo)着时光。
2. 单选题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无论是昔日的五连冠,还是如今的一次次绝地反击,中国女排都________了为国争光、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女排精神是体育人为中华民族奉献的________精神财富,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具体体现。我们相信女排精神必将代代相传,________中国人民不断书写新的________。

A . 传承 宝贵 鼓舞 传奇 B . 传承 贵重 鼓动 传说 C . 传达 宝贵 鼓动 传奇 D . 传达 贵重 鼓舞 传说
3.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通过这次安全教育实践活动,使大多数同学的安全意识有了极大的提高。 B . 你是否能由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一切都源于你心中拥有恒久的梦想。 C . 电影《红海行动》之所以火遍全球,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激发了观众情感的共鸣。 D . 中国首架大型客机C919成功试飞,表明中国在民航客机制造技术领域取得了进步。
4. 单选题
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产零件的关键工序是制模和车工。二厂和三厂这两家厂各有所长,         

A . 二厂制模的技术比三厂强,三厂车工技术比二厂强。     B . 二厂制模的技术比三厂强,车工技术没有二厂强。 C . 三厂制模的技术没有二厂好,二厂车工技术没有三厂强。     D . 三厂制模的技术没有二厂好,车工技术比二厂强。
5. 单选题
下列情境中,语言运用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A . 班长热情地说:“遇到问题,大家随时问我,我将不吝赐教。” B . 为倡导节约的校风,食堂打出标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光盘行动,从我做起。 C . 公园里,小张同学口渴了,对路人说:“喂,哪里有卖水的?” D . 病人:“大夫,我要出院了,谢谢您对我的关照。”大夫:“不客气,请走好,欢迎再来!”
6.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注释】①此诗是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时所作。刘十九是刘禹锡的堂兄刘禹铜,与白居易常有应酬。②绿蚁: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细如蚁。③醅(pēi):未过滤的酒。④无: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吗”。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五言绝句写得非常有情趣,通过对饮酒环境和外面天气的描写,引起读者对诗人质朴闲适的隐居生活情境的联想。 B . 前两句以“绿”写出了家酒的新熟淡绿、醇香诱人,以“红”道出了小火炉的朴素小巧,“红”“绿”相映,温热明丽,氛围温馨。 C . 诗中“雪”这一意象勾勒出阔大背景,天晚欲雪,寒风瑟瑟,让人感到严寒彻骨,雪夜的压抑昏暗烘托了屋内人晚年隐居的失意凄清。 D . 结尾“能饮一杯无”疑问收尾,口语化的表达既增加了全诗的韵味,又创设了情境,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
  2. (2) 白居易的诗“语浅而情深,言短而味长”,结合全诗说说诗歌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
7.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①,见义勇为,虽机阱②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③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④,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⑤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⑥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注释】①天资刚劲:生性刚直。②机阱:陷阱。③枉直乖错:冤假错案。④润身:修身养性。⑤宽简:宽松简易。⑥便:安逸,安适。

  1.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更    ②方     ③未尝

  2. (2) 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①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②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3. (3) 欧阳修勤政爱民,在本文与《醉翁亭记》中,他为官理念有何异同?
8. 默写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 (1) 山河破碎风飘絮,
  2. (2) ,烟波江上使人愁。
  3. (3) 《西厢记》中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天净沙秋思》中与此意境相同的诗句是:”。
  4. (4) 董卿在《朗读者》里说,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是在于我们的选择, “”,这是范仲淹在何时忧何时乐这一问题上的选择。
9.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消逝的“放学路上”

王开岭

①“小呀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说我懒呀,没有学问我无脸见爹娘。”

②30年前的儿歌倏然苏醒,当我经过一所小学的时候。

③下午4点半,方才还空荡荡的小街,像迅速充胀的救生圈,被各式私车和眼巴巴的家长塞满了。开闸了,小人儿鱼贯而出,大人们蜂拥而上。一瞬间,无数的昵称像蝉鸣般绽放,在空中结成一团热云。

④从前,上学或放学路上的孩子,就是一群没纪律的麻雀。无人护驾,无人押送,叽叽喳喳,兴高采烈,玩透了、玩饿了再回家。

⑤回头想,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在路上,尤其放学路上。那是一个孩子独闯世界的第一步,乃其精神发育的露天课堂、人生历练的风雨操场。在那个最值得想象和期待的空间,每天充满新奇与陌生,充满未知的可能性,我作文里那些真实或瞎编的“一件有意义的事”,皆上演在其中。它的每一条巷子和拐角,每一只流浪狗和墙头猫,那烧饼铺、裁缝店、竹器行、小磨坊,那打锡壶的小炉灶、卖冰糖葫芦的吆喝、爆米花的香味、弹棉弓的铮铮响,还有谁家出墙的杏子最甜、谁家树上新筑了鸟窝……都会在某一时分与我发生联系。

⑥难以想象,若抽掉“放学路上”这个页码,童年还剩下什么呢?那个黄昏,我突然替眼前的孩子惋惜——他们不会再有“放学路上”了。他们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笼子,直接运回了家,像贵重行李。

⑦有位朋友,儿子6岁时搬了次家,10岁时又搬了次家,原因很简单,又购置了更大的房子。我问,儿子还记不记得从前的家?带他回去过吗?他主动要求过吗?没有,朋友摇头说:“他就像住宾馆一样,哪儿都行,既不恋旧,也不喜新……”我明白了,在“家”的转移上,孩子无动于衷,感情上没有缠绵,无须仪式和交接。

⑧“他想不想从前的小朋友?”我问。“不想,哪儿都有小朋友,哪儿小朋友都一样。或许儿子眼里,小朋友是种现象,一种配套设施,一种日光下随你移动的影子,不记名的影子……”朋友尴尬地说。

⑨我无语了。这是没有“发小”的一代,没有老街生活的一代,没有街坊和故园的一代。他们会不停地搬,但不是“搬家”。“搬家”意味着记忆和情感地点的移动,意味着朋友的告别和人群的刷新,而他们,只是随父母财富的变化,从一个物理空间转到另一物理空间。

⑩ 一位初中语文老师说,现在的作文题很少再涉及“故乡”,因为孩子会茫然,不知所措。是啊,你能把偌大北京当故乡吗?你能把朝阳、海淀或某个商品房小区当故乡吗?你会发现根本不熟悉它,从未在这个地点发生过深刻的感情和行为,也从未和该地点的人有过重要的精神联系。

⑪ 那天,忽收一条短信:“王开岭,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我愣了,以为恶作剧。可很快,我对它亲热起来,30年前,类似的唤声曾无数次在一个个傍晚响起,飘过一条条小巷,飘进我东躲西藏的耳朵里。传统老街上,一个贪玩的孩子每天都会遭遇这样的通缉,除了家长的嗓门,街坊邻居和小伙伴也会帮着喊。

⑫后来,才知这短信源于一起著名的网络事件,某天,有人发了个贴子:“贾君鹏,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短短几日,跟贴竟高达几十万,大家纷纷以各自腔调催促这个不听话的孩子快回家,别让妈妈等急了,别让桌上饭菜凉了,别挨一顿骂或一顿揍。感动之余,我把这条短信的主语换成朋友们的名字,发了出去。当然,我只选了同龄人,有过老街童年的一代。

⑬我暗暗为自己的童年庆幸。如果说贾君鹏的一代尚可叫作露天童年、旷野童年、老街童年,那如今的孩子,则是温室童年、园林童年、玩具童年了。

⑮面对现代街区和路途,父母不敢再把孩子轻易交出去了,不允许童年有任何闪失。就像风筝,从天空撤下,把绳剪掉,挂在墙上。再不用担心被风吹跑,被树刮住了。翅膀,就此成为传说和纪念。

⑯ 我终于想起来了,《读书郎》的词、曲,乃同一人。宋扬,湖北人。此歌生于1944年。

  1. (1) 文章中,我以“放学的情景”为引子都回忆了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
  2. (2) 文章语言质朴自然但不乏生动形象,请结合文章划线句子简要分析。
  3. (3) 请结合全文说说题目含义和作用。
  4. (4) 文中写友人的儿子、都市学生对故乡情感的消逝看似与“消逝的‘放学路上’”关联不大,实则联系紧密,请简要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
10.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神木的奥秘

①世界上的木材有软有硬,人们把坚硬无比的木材称为“神木”。神木生长在俄罗斯西部活罗涅日市郊外。说起它的神奇之处,还得从300多年前发生的一场著名海战说起。 

②公元1696年,俄国舰队和土耳其舰队在亚速海面上激烈交战。当时的战舰都是木制的。土耳其舰队集中了所有的大炮,向俄国舰队猛烈轰击。不料炮弹刚碰到俄国战舰的船体,就反弹出去,扑通扑通地掉到水里。土耳其水兵大惊失色,没等他们清醒过来,就被反攻的俄国战舰打得落花流水。这场海战使俄国海军威震欧洲。 

③俄国战舰为什么不怕炮弹?原来战舰是用活罗涅日的神木做的。神木为什么这么坚固?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其中的奥秘,只知道这是一种带刺的橡木,看上去平平常常,没什么奇异之处。300多年过去了,关于神木的故事一直流传着,可谁也解不开这个谜。到了上世纪70年代,神木的传说引起了前苏联著名林学家谢尔盖博士的重视,他决心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解开神木之谜。 

④他在野外圈起一个靶场,竖起2000多个用刺橡木做的靶子。他对着神木靶子发射了几万发子弹,结果绝大多数子弹都被坚硬的神木靶子弹了回来。 

⑤神木果然名不虚传!博士非常惊讶。他取下靶子的木纤维,拿到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在木纤维的外面包裹着一层表皮细胞分泌的半透明胶质。这种胶质遇到空气就会变硬,好像一层硬甲。用仪器分析胶质成分,结果表明,胶质中含有铜、铬、钴离子以及一些氯化物。正是由于这些物质的存在,才使得这种神木坚硬如铁,不怕子弹。 

⑥博士又用刺橡木做了个大水池,灌满海水,丢入各种形状的刺橡木小木块,然后将池子封闭好。过了三年,他打开水池,取出小木块,惊奇地发现,池子和小木块一点儿也没变形和腐烂。经分析得知,又是这层胶质的功劳。 

⑦博士还把用刺橡木做的房屋模型投入300℃高温的炉膛。一小时后打开炉门,模型竟丝毫无损!原来,刺橡木分泌的胶质在高温下能生成一层防火层,并分解成一种不会燃烧的气体,它能抑制氧气的助燃作用,使火焰慢慢熄灭。

⑧至此,神木的奥秘总算全部解开了。 

  1.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谢尔盖博士通过三项测试解开了神木具有坚硬、不变性、抗腐蚀、抗高温的奥秘。 B . 神木坚硬如铁,不怕子弹是因为神木表皮细胞分泌的胶质中含有铜、铬、钴离子以及一些氯化物。 C . 神木耐高温是因为分泌的胶质在高温下能生成一层防火层,抑制氧气的助燃作用,使火焰慢慢熄灭。 D . 第⑥段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神木具有不变性和抗腐蚀的特点。
  2. (2) 文章写了俄国和土耳其海战的传说,其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