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调研(期末)试卷

上海市奉贤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调研(期末)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高二下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默写
填空。
  1. (1)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司马迁《屈原列传》)
  2. (2) ,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
  3. (3) 陆游的《书愤》中,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的是“”。
2.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些经典著作,内容深刻,都是不刊之论 , 应该好好阅读。 B .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 . 对待工作要精益求精,达到得心应手、目无全牛的程度才是精英。 D . 喜讯传来,首都万人空巷 , 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举行庆祝游行。
3. 单选题
填入下列语段空格处的内容,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红楼梦》到底是怎样开头的?我以为,它将开端建立在一种虚幻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虚拟的世界,同时让我们对这个艺术建构的世界,尝试着多重不同的“进入”方式。我们每每感到《红楼梦》开头难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作者从更为深远、特别的视野审察、判断的意向。它一方面令读者难以进入,另一方面又不断铺垫新的“入口”途径,提示“里面”的幽深复杂。这种结构安排,所显示的作者多种心灵隐曲,几乎是中国小说史上最艰难、最复杂的一个特例。

①出乎其外,重新打量这个自己营造的艺术世界

②似乎总在“外面”绕,不得其门而入

③实则视角、视线改变

④不断退回到故事之外,貌似一种“退步”

A . ④②③① B . ④②①③ C . ②④③① D . ②④①③
4.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娜拉走后怎样

鲁迅

①我今天要讲的是“娜拉走后怎样?”

②伊孛生除了几十首诗之外,其余都是剧本。这些剧本里面,有一时期是大抵含有社会问题的,世间也称作“社会剧”,其中有一篇就是《娜拉》。

③《娜拉》,也译作《傀儡家庭》。原词不单是牵线的傀儡,孩子抱着玩的人形也是;引申开去,别人怎么指挥,他便怎么做的人也是。娜拉当初是满足地生活在所谓幸福的家庭里的,但是她竟觉悟了:自己是丈夫的傀儡,孩子们又是她的傀儡。她于是走了,只听得关门声,接着就是闭幕。

④娜拉要怎样才不走呢?或者说伊孛生自己有解答,就是《海的女人》。这女人是已经结婚的了,然而先前有一个爱人在海的彼岸,一日突然寻来,叫她一同去。她便告知她的丈夫,她的丈夫说,“现在放你完全自由。走与不走你能够自己选择,并且还要自己负责任。”于是她的主意改变了,并没有走。这样看来,娜拉倘也得到这样的自由 , 或者也便可以安住。

⑤但娜拉毕竟是走了的。娜拉走后怎样?一个英国人曾作一篇戏剧,说一个新式的女子走出家庭,再也没有路走,终于堕落,进了妓院了。还有一个人,说他所见的《娜拉》是和现译本不同,娜拉终于回来了。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但饿死已经离开了生活,更无所谓问题,所以也不是什么路。

⑥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但是,万不可做将来的梦。做将来的梦是有将来的希望的,但代价也太大了,为了这希望,要使人练敏了感觉来更深切地感到自己的苦痛,叫起灵魂来目睹他自己的腐烂的尸骸。所以我想,假使寻不出路,我们所要的就是梦;但不是要将来的梦,________。

⑦然而娜拉既然醒了,是很不容易回到梦境的,因此只得走;可是走了以后,有时却也免不掉堕落或回来。否则,就得问:她除了觉醒的心以外,还带了什么去?她还须更富有,提包里有准备,直白地说,就是要有钱。

⑧梦是好的;当然,钱也是最要紧的。

⑨为娜拉计,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要求经济权固然是很平凡的事,然而也许比要求高尚的参政权以及博大的女子解放之类更烦难。天下事尽有小作为比大作为更烦难的。

⑩其实,在现在,一个娜拉的出走,或者也许不至于感到困难的,因为这人物很特别,举动也新鲜,能得到若干人们的同情,帮助着生活。然而倘有一百个娜拉出走,便连同情也减少,有一千一万个出走,就会厌恶了,断不如自己握着经济权最可靠。

⑪在经济方面得到自由,就不是傀儡了么?也还是傀儡。无非被人所牵的事可以减少,而自己能牵的傀儡可以增多罢了。因为在现在的社会里,不但女人常作男人的傀儡,就是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也相互地作傀儡,男人也常作女人的傀儡,这决不是几个女人取得经济权所能救的。

⑫如果经济制度竟改革了,那上文当然完全是废话。

⑬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我想这鞭子总要来,好坏是别一问题,然而总要打到的。但是从哪里来,怎么地来,我也是不能确切地知道。

⑭我这讲演也就此完结了。

(原文有删改)

  1. (1) 第④段加点词“这样的自由”,在文中的意思是:的自由。
  2. (2) 根据上下文,在第⑥段划线处填入适当的句子。
  3. (3) 下列选项中,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③段由剧名入手,从原单词的多重意引申至对主题的解读。 B . 第⑤段指出娜拉出走之后有几条路可供选择,相对自由。 C . 第⑪段指出获取经济权并不是女性取得解放的根本方法。 D . 第⑬段作者感概社会风气改变之难,借此引发读者思考。
  4. (4) 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5. (5) 有学者在分析鲁迅的文章时指出:

    “评价文学作品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作品要有内容,能反应、揭露或是解决一些(社会)问题。而有内容就是有信息量。信息量是由差别和联系两个要素决定,差别越大、联系越紧,信息量就越大,而差别最大即相反,联系最紧即相同,既有差别又有联系则形成对称。”

    例如:第③段中“自己是丈夫的傀儡”,“孩子是自己的傀儡”,其差别在于主体与对象的不同,联系在于“自己”作为他人傀儡的同时又役使他人,两者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构成对称,以此强调资产阶级社会传统观念对人性的束缚。

    请结合本文的具体内容,另举一例,分析其中的对称性元素及其作用。

5.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奥利弗犯下要求再添点儿粥那一大不敬的亵渎神灵的罪行之后,整整一个星期他一直被明智、仁慈的董事会下令独自禁闭在一间黑暗的小屋子里。可麻烦的是奧利弗年纪还太轻,还是个孩子。他只知道整天哭泣;当可怕的黑夜来临时,他张开他的小手捂在眼前以挡住黑暗,蜷在一个墙角里,希望睡一觉。他常会无端一哆嗦惊醒过来,于是他不停地一寸一寸地往墙角里挤。他仿佛感到在这包围着他的黑暗和孤寂中,只有那又冷又硬的墙面才能给他一点儿温暖。

②不要以为,在这单独禁闭期间,奧利弗完全被剥夺了有益的锻炼和愉快的社交。那会儿天气清冷,他每天早晨,当着班博先生的面,在一个水泵的龙头下进行沐浴仪式,为防止他着凉,班博先生会不停地用手杖在他身上敲打,以使一种针刺般的感觉布满他的全身。至于社交,每隔一天他会被带到大厅里去,在众目睽睽之下鞭打一顿以作为对大家的警戒。

③一天早晨,一位扫烟筒的甘菲尔德先生,由于房东催得越来越紧,在脑子里正反复盘算着想个什么法儿,能交付欠下的一笔租金,碰巧从大街上走过。甘菲尔德先生左算右算无论如何也凑不出他实际所需的足足五镑之数。他绞尽脑汁,而在走过习艺所的时候,他无意中看到了门上的布告

④甘菲尔德先生停了下来。

⑤因为他当时想得到的恰好正是五个英镑;至于附在五镑钱上的累赘,那个孩子,甘菲尔德先生深知习艺所的伙食情况,料定他的身体必是瘦小干枯,正好可以用他进烟囱里干活儿。因此他磕磕巴巴开口对那位白坎肩先生讲话了。

⑥“这里讲的,先生,就是教区想让他跟人去做学徒的孩子。”甘菲尔德先生说。

⑦“是的,伙计,”穿白坎肩的先生说,不屑地一笑。

⑧“要是教区愿意让他在烟囱清扫业中学习一个正当的、愉快的行当,”甘菲尔德先生说,“我正需要一个学徒,我准备要他。”

⑨“进来吧。”穿白坎肩先生说。

⑩“这可是一桩累人又肮脏的活,过去也有孩子在烟囱里给闷死的。”董事会另一位先生听闻此事后说。

⑪ “那是因为他们为了让孩子下来,先把稻草浇上水,然后放在烟囱底下烧,”甘菲尔德先生说,“那样烧出来的就全是烟,没有一点儿火苗:可烟对于轰孩子下烟囱完全没有一点儿用,因为烟只会让他睡着,那可正是他求之不得的事。小男孩一般都非常顽固,又非常懒,什么东西也不如一把烧得很旺的明火更能让他们三步两步出溜下来的。这也很人道,先生们,因为用火烧他的脚也能迫使他用力挣脱身子。”

⑫董事会自己聚在一起商议了几分钟,成员林姆金斯先生开口说:

⑬ “我们己考虑了你的申请,我们不能同意。”

⑭ “完全不同意。”穿白坎肩的先生说。

⑮ “决不同意。”另一位董事也附和着。

⑯由于甘菲尔德先生正顶着已经弄死了三四个孩子的坏名声,他因而不禁想到,也许一时鬼使神差,董事会的人想到了这件事,于是节外生枝影响了他们的谈判。这可完全不符合他们一般办事的风格,他一边疑惑,一边揉着手中的帽子,慢慢离开桌子朝门边走去。

⑰ “那么说,先生们,您几位是不同意让我领走那孩子了?”甘菲尔德先生站在门边说。

⑱ “不同意,”林姆金斯先生回答说,“至少,由于这是一个肮脏的行业,我们认为你不应该得到那么多钱。”

⑲甘菲尔德先生的脸上马上露出了笑容,他三步两步又回到桌子边说:

⑳ “你们愿意出多少,先生们?行了,对一个穷苦的人别太苛刻了。你们愿意出多少?”

㉑ “照我说,三镑十先令就已经够多了。”林姆金斯先生说。

㉒ “十先令都应该抹去。”穿白坎肩的先生说。

㉓“得了!”甘菲尔德先生说,“先生们,四英镑怎么样。就是四英镑吧,你们会从此彻底永远也见不到他了。行了!”

㉔“三镑十先令。”林姆金斯坚定地重复着说。

㉕“行了!我给来个两头劈,先生们,”甘菲尔德先生纠缠着说,“三镑十五先令。”

㉖“一分钱也不能再多”是林姆金斯先生的坚定回答。

㉗“先生们,你们对我可真是太狠心了。”甘菲尔德说着,开始有些犹豫了。

㉘“得了,得了!简直是胡说!”穿白坎肩的先生说,“把他领走吧,傻瓜蛋!他正是你所需要的那种男孩儿。他时不时需要有根棍子敲打敲打;那对他有好处;他的饭食不需要花费很多钱,因为他自出生以来从没吃过一顿饱饭。哈!哈!哈!”

㉙甘菲尔德先生机警地扫视了一眼围在桌边的那些脸,发现全都含着微笑,他自己也慢慢拿出了一张笑脸,交易已谈妥了。

(节选自《雾都孤儿》第三章,有删改)

(注):①奥利弗·忒斯特:小说《雾都孤儿》主人公,生于习艺所的一名孤儿,母亲在习艺所生下他后便去世,根据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济贫法》,习艺所对奥利弗有抚养与教育的责任。②习艺所:英国议会规定的政府对贫民进行救济的唯一机构。初衷是使贫民成才以自救。但其通过压榨剥削来吓退众多申请救济名额的穷人,谋求利益。③布告内容:任何一个男人或女人,不论从事任何职业、行当,或买卖,如需要找个学徒工,便可以得到奥利弗,另外还可以得到五镑钱。

  1. (1) 赏析首段划线句对奥利弗的描写。
  2. (2) 选文的语言十分具有讽刺意味,以第②段为例进行分析。
  3. (3) 结尾部分详写了甘菲尔德先生与董事会成员讨价还价这一情节,请分析其作用。
  4. (4) 在前工业化时期的英国,童工是正常现象,教育无足轻重,国家在贫民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无所作为。请你结合课本《大卫·科波菲尔》所选片段与本选文的具体内容,以儿童权益保护者乔治的身份,用100-150字的篇幅,向英国政府递交一份“请愿书”,表达你的诉求并阐述理由。
6.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甲)为薛台悼亡

(唐)白居易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

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乙)离思其五

(唐)元稹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注)①元稹的离思五首,都是为了追悼亡妻韦丛而作,写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

  1. (1) 以下与甲诗最契合的成语是(   )
    A . 古井无波 B . 室迩人远 C . 暮云春树 D . 遗世独立
  2. (2) 对于两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甲诗“半死梧桐”既与其后的“老病身”相应,又蕴含失去配偶之意。 B . 甲诗“重泉”犹九泉,“一念一伤神”写出了思念之深之痛。 C . 乙诗“寻常百种花齐发”一句,借百花齐放的乐景衬诗人当时之哀情。 D . 乙诗“偏摘梨花与白人”一句,“白花”衬“白人”,是对人物外表和内在的赞美。
  3. (3) 同样是悼亡,乙诗的“可怜和叶度残春”与甲诗的“月冷空房不见人”相比,有何异同。
7.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吴与弼字子傅,号康斋,抚州之崇仁人也。父国子司业溥。八九岁,已负气岸。十九岁觐亲于京师,从洗马杨文定溥学,读《伊洛渊源录》,慨然有志于道,谓“程伯淳见猎心喜,乃知圣贤犹夫人也,孰云不可学而至哉!”遂弃去举子业,人事,独处小楼,玩《四书》《五经》、诸儒《语录》,体贴于身心,不下楼者二年。气质偏于刚忿,至是觉之,随下克之之功。辛卯,父命还乡授室,长江遇风,舟将覆,先生正襟危坐。事定,问之,曰:“守正以耳。”

②居乡,躬耕食力,弟子从游者甚众。雨中簑笠,负耒耜,与诸生并耕。归则解犁,饭粝蔬豆共食。陈白沙自广来学。晨光才辨,先生手自簸穀。白沙未起,先生大声曰:“秀才若为懒惰,即他日何从到伊川门下?又何从到孟子门下?”一日刈禾,镰伤厥指,先生负痛曰:“何可为物所胜?”竟刈如初。尝叹笺註之繁,无益有害,故不轻著述。省郡交荐之,不赴。太息曰:“宦官不除而欲天下之治难矣吾庸出为!”

③先生上无所传,而闻道最早,身体力验,只在走趋语默之间,出作入息,刻刻不忘,久之自成片段。一切玄远之言,绝口不道,学者依之,真有途辙可循。顾泾阳言:“先生一团元气,可太古之朴。”

(节选自明·黄宗羲《明儒学案·崇仁学案》)

(注)①程伯淳:宋代理学家,“洛学”代表人物。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守正以耳   ②雨中簑笠

  2. (2) 为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

    人事,独处小楼

    A.道歉   B.辞职   C.告别   D.拒绝

    ②可太古之朴(   )

    A.探究   B.比配   C.召回   D.补救

  3. (3) 第②段结尾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宦官不除/而欲天下之治/难矣/吾庸出为 B . 宦官不除而欲天下/之治难矣/吾庸/出为 C . 宦官不除/而欲天下/之治难矣/吾庸出为 D . 宦官不除而欲/天下之治难矣/吾庸/出为
  4. (4) 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一日刈禾,镰伤厥指,先生负痛曰:“何可为物所胜?”竟刈如初。

  5. (5) 分析第①段写吴与弼“长江遇风”的作用。
  6. (6) 结合统编教材选必上《<论语>十二章》,根据文中吴与弼的事迹,完成下表。

    儒家修身之道

    相关的事迹

    见贤思齐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身体力验,玄远之言,绝口不道

8.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李存勖据河东与朱温争天下,亦已久□。所任者皆搏击之雄,无有人焉赞其大计为立国之规者也。其略用士人参帷幕者,自冯道始,沙陀之不永,四易姓而天下终裂,于此可知已。

②刘守光之凶虐,触之必死,冯道之谏之也,其辞必逊,且脂韦之性,素为守光所狎,而左右宵人固与无猜,是以全也。守光囚父杀兄而道不言,其有言也,皆舍大以规小,留余地以自全。岂徒于守光为然哉?其更事数姓也。李存勖灭梁而骄,狎倡优、吝粮赐,而道不言;李从珂挑石敬瑭以速祸,而道不言;石重贵不量力固本以亟与虏争,而道不言;刘承祐狎群小、杀大臣,而道不言。其或言也,则摘小疵以示直,听则居功,不听而终免于斥逐,视人国之存亡,若浮云之聚散,真所谓谗谄面谀之臣也。刘守光不能杀,而谁能杀之邪?

③克用父子经营天下数十年,仅得一士焉,则道也,其所议之帷幄而施之天下者,概可知矣。呜呼!人知道之堕节以臣人,不知其挟小慧以媚主,国未亡而道已售其卖主之术,非一日矣。然而不传者,摘小过以炫直自饰而藏奸,世固未易察也。

(节选自清·王夫之《读通鉴论》)

(注)①冯道:五代时期宰相,历经五代十国十代君王。②李存勖属于沙陀族。

  1. (1) 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 . B . C . D .
  2. (2) 对第③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其所议之帷幄而施之天下者”照应前文第②段“皆舍大以规小,留余地以自全”。 B . “堕节以臣人”照应前文第②段“其更事数姓也”。 C . “挟小慧以媚主”照应前文第②段“摘小疵以示直,听则居功,不听而终免于斥逐”。 D . “国未亡而道已售其卖主之术”照应前文第②段“视人国之存亡,若浮云之聚散”。
  3. (3) 赏析第②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4. (4) 对于庄宗李存勖亡天下的原因,本文与《伶官传序》的分析有何不同?
9. 写作题
有人说,行动在当下。这个时代变得越来越重要,只有行动才能看到浮冰之下的深海。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