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17 税收及其种类

备考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17 税收及其种类
教材版本:思想政治
试卷分类:政治高考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拉弗提出的“拉弗曲线”(见下图)理论,曾得到美国前总统里根的青睐。里根执政期间,经济出现当时少有的景气,可以说“拉弗曲线”理论立下了汗马功劳。

材料二 我国近几年结构性减税的内容


税种

税改内容

税收减免

个人所得税

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到3 500元人民币,税率级次由九级调整为七级

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项目:①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②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③软件生产企业或集成电路设计(生产)企业的所得;④需要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所得;⑤技术先进服务型企业的所得;⑥动漫企业的所得;⑦小型微利企业可享受优惠税率

增值税

①从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变,纳税人购进的固定资产所发生的进项税额能够在发生当期抵扣;②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由过去的6%和4%一律降至3%

税收增加

资源税

提高磷矿石、玉石、珍珠岩等矿产的资源税

增值税

提高金属矿、非金属矿的采选产品的增值税率

消费税

提高烟酒的消费税率;停征养路费,改征成品油消费税

  1. (1) 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拉弗曲线”理论所描述的经济学道理。

  2. (2) 根据材料二,说明我国实施结构性减税的意义。

2. 材料分析题
2016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环境保护税法草案,草案拟将现行的“排污费”改为“环保税”,将现行排污费收费标准作为环境保护税的税额下限,规定应税污染物包括“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草案规定,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50%的,减半征收环保税。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所谓税收法定原则,是指由立法者决定全部税收问题的税法基本原则,即如果没有相应法律作前提,国家则不能征税,公民也没有纳税的义务)。去年修改后的立法法,也对“税收法定”作出了规定。去年3月,《贯彻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实施意见》审议通过,划出了落实“税收法定”的“路线图”。环境保护税意味着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迈出了重要一步。

  1. (1) 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征收“环保税”的积极影响。

  2. (2) 运用税收的相关知识,说明实施“税收法定原则”的理由。

3.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简称“营改增”)试点,在原有交通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试点的基础上,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

材料二  某企业兼有交道运输和生活服务业务,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此次“营改增”试点方案实施前后的税负变化如下表:

注: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1. (1) 请分别计算“营改增”前后该企业的应纳税总额,并结合材料简要说明“营改增”的意义。

  2. (2) 有人认为,“营改增”将部分税款返还给了纳税人,发挥了税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请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4. 单选题
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个人所得税法迎来自1980年出台以来的第七次修订。此次修订拟将个税起征点由3500元/月提高至6万元/年(5000元/月),优化调整税率结构,对四项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征税,同时设立专项附加扣除。新一轮个税改革有利于(    )

①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强消费能力

②扩大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的范围

③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④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5. 单选题
具有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有效实现社会公平作用的税种是(    )
A . 环保税 B . 资源税 C . 增值税 D . 个人所得税
6.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环境保护税法》以排污费制度为基础进行税制设计,遵循“税负平移”的原则,实现收费向征税制度的平稳转换。征收环境保护税的依据是(    )

①环境保护税的税率是固定不变的,有利于解决执法刚性不足问题

②可以强化税收调控作用,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③有利于规范分配秩序,强化预算约束

④可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优化财政收入结构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7. 单选题
2018年6月1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这是我国个税法第七次大修改,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5000元,其影响的传导路径是(    )

①居民收人减少→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支出增加→经济发展质量提高

②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居民获得感增强→幸福指数提高

③居民收入增加→分配制度完善→收入差距缩小→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④居民收入增加→劳动者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社会主要矛盾缓解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8. 单选题
在过去的十年间,我国个人所得税主要调整有两次,2008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2011年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并执行至今。在2018年政府的“民生红包”中将再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下列对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产生的影响推导正确的是(    )

①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国家税收收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③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减轻企业负担→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提高企业效益

④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消费水平→拉动经济增长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9.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税收是发挥财政作用的关键,税制改革的每一步都在彰显国家治理的新高度。我国古代的税收思想大多主张“轻税”。“轻税”是涵养税源的手段之一,适当减税,不仅不会减少税收,反而可以增加税收。

全国税务系统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推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在全国各行各业全面铺开,新旧发展动能加速转换,供给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各级税务部门用实际行动将税收优惠政策转变成纳税人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在税制改革中降负担,在征管服务上提质效,不断完善税收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用政府收入的“减法”换来了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政府收入的“减法”如何换来了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

10. 单选题
2018年8月3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此次修改将个税“起征点”由原来的3500元提高至5000元,此外,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等家庭负担也纳入专项附加扣除。个人所得税改革后可能引发的传导路径是(    )

①个人所得税改革→降低纳税人家庭负担→居民税收负担更加公平

②个人所得税改革→优化国家税种结构→拓宽国家财政收人来源

③个人所得税改革→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国家增发货币弥补财政赤字

④个人所得税改革→工薪阶层可支配收入增加→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