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测试试卷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测试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八年级下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填空题
小语和小文组成了一个学习小组,主题是“感受语文之美,传承经典文化”,以下是他们的学习活动任务单,请你一起来参与!

小语:我发现汉字之美,美在音韵的变化。有的汉字字形相同,读音却不同。比如,与“蛮横”的“横”读音相同的是(①横冲直撞   ②骄横);又如,“拾级而上”与“拾金不昧”中的“拾”读音不同,“拾级而上”应该读(注音)。

2. 单选题
小文:我发现汉字之美,美在意蕴的丰富。有的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也不同。比如,我在学习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时,读到“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行将就木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崩溃。”这句,发现“就”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同。

请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与其意思相同的一项。()

A . 身体不适,请马上就医。 B . 光线不好的情况下请就着灯看书。 C . 我就不信我学不好语文。 D . 您稍等一会,饭就好了。
3. 填空题
小语:我发现汉字之美,美在源远流长。我们流传至今的很多成语中保留着古汉语的用法,可以说成语是古汉语的化石。请你和小语一起来梳理。

序号

汉字

例句

释义

成语举例

计其长曾不盈寸

不足为外人道也

微不足道

欲穷其林

想要

4. 默写
小文按照诗歌的表现手法,对本册书的古诗文进行了整理归类,并作了简要赏析,请你依据提示填写相关内容。

表现手法

默写诗句

效果或情感

借代

,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

写桃花源中老人和孩子生活得很快乐,表现了桃花源人安宁的生活情景。

③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④,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借“惊起”“有恨”的孤鸿,表现作者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

借无人欣赏的梅花来表达作者怀才不遇,孤高做世的情怀。

比喻

⑤此地一为别,

(《送友人》

,端居耻圣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诗人咸叹今此一别,友人将万里游荡无所归依。

⑦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想要的

心愿,希望得到举荐。

5. 填空题
在整理文化常识时,小语发现文言文中称谓语非常丰富,有:

A、直称其名;B、称谥号;C、称字;D、称号;E、称籍贯;F、称官名;等等。你能指出下列句中加横线的称谓语吗?

①陈康肃公善射。

醉翁之意不在酒。

③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

④彼哉柳河东 , 抱拙不自谋。

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6. 问答题
小文查阅史料发现,原始时期先民就已有水上捕捞、争相竞渡等民间活动。如果将端午节的“赛龙舟”活动放入《诗经》,你认为放入“A.风B.雅C.颂”三个部分中,哪个部分最合适?请选择并分析理由。
7. 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
  1. (1) 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被称为“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B . 傅雷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C . 傅雷关注着儿子的日常生活,如起居、饮食、冷暖、开支等,以及对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教导。 D . 傅雷在信中常用大量篇幅谈美术,谈戏剧,谈音乐作品,谈体育运动,谈写作方法,谈表现技巧和艺术修养等,读来感人至深。
  2. (2) 下面这段文字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结合这段文字,说说《暴风雨所诞生的》是主人公在怎样的情况下创作的?并说说这个书名的含义。

    他计划写一部关于英勇的科托夫斯基骑兵师的中篇小说,书名不假思索就出来了:《暴风雨所诞生的》。从这一天起,他把整个身心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

8.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吴伯箫

①种花好,种菜更好。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得好,嫩绿的茎叶,肥硕的块根,多浆的果实,却可以食用。俗话说:“瓜菜半年粮。”

②那几年,在延安的同志,大家都在工作,学习,战斗的空隙里种蔬菜。

③机关,学校,部队里吃的蔬菜差不多都能自给。那个时候没有提出种“十边”,可是见缝插针,很自然地“十边”都种了。窑洞的门前,平房的左右前后,河边,路边,甚至个别山头新开的土地都种了菜、我们种的那块菜地,在那园里是条件最好的。土肥地整,曾经有人侍弄过,算是熟菜地。地的一半是韭菜畦。韭菜有宿根,不要费太大的劳力(当然要费些工夫),只要施施肥,培培土,浇浇水,出了九就能发出鲜绿肥嫩的韭芽。最难得的是,菜地西北的石崖底下有一个石窠,挖出石窠里的乱石沉泥,石缝里就涔涔地流出泉水。

④石窠不大,但是积一窠水恰好可以浇完那块菜地。积水用完,一顿饭的工夫又可以蓄满。水满的时候,一清到底,不溢不流,很有点像童话里的宝瓶,水用了还有,用了还有,不用就总是满着。泉水清冽,不浇菜也可以浇果树,或者用来洗头,洗衣服。“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比沧浪之水还好。同样种菜的别的同志,菜地附近没有水泉,用水要到延河里去挑,不像我们三个,从石窠通菜地掏一条窄窄浅浅的水沟,用柳罐打水,抬抬手就把菜浇了。大家都羡慕我们。我们也觉得沾了自然条件的光,仿佛干活拈了轻的,很不好意思,就下定决心要把菜地种好,管好。

⑤“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为了积肥,大家趁早晚散步的时候到大路上拾粪,那里来往的牲口多,“只要动动手,肥源到处有”啊。我们请老农讲课,大家跟着学了不少知识。《万丈高楼从地起》的歌者,农民诗人孙万福,就是有名的老师之一。记得那个时候他是六十多岁,精神矍铄,声音响亮,讲话又亲切又质朴,那老当益壮的风度,到现在我还留着深刻的印象。跟那些老师,我们学种菜,种瓜,种烟。像种瓜要浸种、压秧,种烟要打杈、掐尖,很多实际学问我们都是边做边跟老师学的。有的学会烤烟,自己做挺讲究的纸烟和雪茄;有的学会蔬菜加工,做的番茄酱能吃到冬天;有的学会蔬菜腌渍、窖藏,使秋菜接上春菜。

⑥种菜是细致活儿,“种菜如绣花”;认真干起来也很累人,就劳动量说,“一亩园十亩田”。但是种菜是极有乐趣的事情。种菜的乐趣不只是在吃菜的时候,像苏东坡在《菜羹赋》里所说的:“汲幽泉以揉濯,抟露叶与琼枝。”

⑦或者像他在《后妃菊赋》里所说的:“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实而冬食根,庶几西河南阳之寿。”种菜的整个过程,随时都有乐趣。施肥,松土,整畦,下种,是花费劳动量最多的时候吧,那时蔬菜还看不到影子哩。可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算种的只是希望,那希望也给人很大的鼓舞。因为那希望是用成实的种子种在水肥充足的土壤里的,人勤地不懒,出一分劳力就一定能有一分收成。验证不远,不出十天八天,你留心那平整湿润的菜畦吧,就从那里会生长出又绿又嫩又茁壮的瓜菜的新芽哩。那些新芽,条播的行列整齐,撒播的万头攒动,点播的傲然不群,带着笑,发着光,充满了无限生机。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夜雨剪春韭”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老圃种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

⑧暮春,中午,踩着畦垅间苗或者锄草中耕,煦暖的阳光照得人浑身舒畅。

⑨新鲜的泥土气息,素淡的蔬菜清香,一阵阵沁人心脾。一会儿站起来,伸伸腰,用手背擦擦额头的汗,看看苗间得稀稠,中耕得深浅,草锄得是不是干净,那时候人是会感到劳动的愉快的。夏天,晚上,菜地浇完了,三五个同志趁着皎洁的月光,坐在畦头泉边,吸吸烟;或者不吸烟,谈谈话;谈生活,谈社会和自然的改造,一边人声咯咯罗罗,一边在谈话间歇的时候听菜畦里昆虫的鸣声;蒜在抽薹,白菜在卷心,芫荽在散发脉脉的香气:一切都使人感到一种真正的田园乐趣。

⑩我们种的那块菜地里,韭菜以外,有葱、蒜,有白菜、萝卜,还有黄瓜、茄子、辣椒、西红柿,等等。农谚说:“谷雨前后,栽瓜种豆。”“头伏萝卜二伏菜。”虽然按照时令季节,各种蔬菜种得有早有晚,有时收了这种菜才种那种菜;但是除了冰雪严寒的冬天,一年里春夏秋三季,菜园里总是经常有几种蔬菜在竞肥争绿的。特别是夏末秋初,你看吧:青的萝卜紫的茄子,红的辣椒,又红又黄的西红柿,真是五彩斑斓,耀眼争光。

⑪那年蔬菜丰收。韭菜割了三茬,最后吃了薹下韭(跟莲下藕一样,那是以老来嫩有名的),掐了韭花。春白菜以后种了秋白菜,细水萝卜以后种了白萝卜。园里连江西腊、波斯菊都要开败的时候,我们还收了最后一批西红柿。天凉了,西红柿吃起来甘脆爽口,有些秋梨的味道。我们还把通红通红的辣椒穿成串晒干了,挂在窑洞的窗户旁边,一直挂到过新年。

(1961年4月9日)

  1. (1) “种花好,种菜更好”,通读全文,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种菜“更好”在哪里?
  2. (2) 小语将文中引用的苏东坡句子:“汲幽泉以揉濯,持露叶与琼枝”解释为“汲来泉水用以擦洗,拿着带露水的叶片和美丽的树枝”,你认为这个解释合理吗?请结合上下文说说理由。
  3. (3) 小文觉得文章最后一段看似平铺直叙,却简练含蓄、耐人寻味,你认为这样的结尾有什么妙处?请从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进行分析。
  4. (4) 吴伯箫的散文语言风格是以“清婉质朴、明朗幽远”著称,试结合文中的语言特点,谈谈作者运用语言的精妙之处。
9.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跑步之风,不仅席卷真实世界,更是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中“兴风作浪”。继晒娃、晒美食、晒自拍之后,晒跑俨然已是朋友圈新贵。跑步这项运动,在商业和科技的力量推动下,正变得热闹起来,甚至有些喧嚣。

现代社会,人们更加关注健康。当你每次看到别人在晒,比如“新纪录,10公里!”“跑步半月,降了四斤”,你会觉得整个世界好积极。而当你自己跑出新纪录,想晒的欲望简直难以抑制。不过,人的个体是有差异的,跑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量力而行,而非越多越好,切不可为了让朋友圈好看而勉强为之,那样有可能损害健康。至于跑步的时间,很多上班族因为工作时间关系,也会经常选择清晨起床后去空旷的场地进行跑步锻炼。

商业公司也是火力全开,为的是使晒跑更加方便、有趣和持久。他们进行市场调研,揣摩用户心理,改善体验手段。很多跑步应用中都有类似网络游戏中打怪升级的体验:设置一项任务,完成,并获得相应的成就和勋章。用户的每一次奔跑都被忠实记录,包括路线图、时长、步速等,每一次运动都有看得见的增长,并能分享给好友或者与其互动。游戏设计中的即时反馈机制等技巧,让跑步变得轻松、有趣。未来随着跑步产业的日渐成熟,晒跑热仍将延续。而如何在一片火热的朋友圈中晒跑晒出特色,还真得好好动一番脑筋。

【材料二】

对于不同人群每分钟跑步速度的建议(如图所示)

一天不同时段空气中二叙化碳浓度(如图所示)

现在常用的手机运动软件主要工作原理:利用手机不断接收的经纬度信息或者手机摆动次数,计算运动距离和步数,再综合运动距离、时间等数据,计算出运动速度、能量消耗等,利用已设置好的程序,给出下一步运动计团如公业件各堂况皂半网络信号等因素影响,有些数据可能会出现偏差。

(某跑步软件开发工程师)

【材料三】

网络上对朋友圈晒跑褒贬不一,下面是一些网友的心声

Ma Dr:跑步是孤独的运动,让你知道我孤独,我就不孤独了。

如影无形:话说只允许你们朋友圈晒食物,宠物,玩物,就不准我等屌丝晒晒运动记录刷刷存在感?请赋予我能量吧!

POCKY:又不是晒丑孩子,有什么不妥?

赖锡进:朋友圈不就是晒这些东西的吗?难不成你要在上面晒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或者母猪的产后护理?

沉默的山:希望大家多多监督,早日完成减肉大计。

过时的明梦:第一,别的不如你们牛逼,还不允许跑步牛逼了,我就是晒,我就是能跑半马全马。第二,看我不爽要么屏蔽我要么超越我(确实带动了一些人加入进来)。

  1. (1) 说说【材料一】中加点词语在语段中的具体含义。

    ①更是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中“兴风作浪”。

    ②商业公司也是火力全开

  2. (2) 阅读【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朋友圈“晒跑”情况,给“晒跑者”提三点建议。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朋友圈晒跑这一做法的评价。
10.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苏轼传》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范滂传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弟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家父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谤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曰:“查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注释】①李、杜:指当时的贤臣李唐、杜密。

  1. (1)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

  2. (2) 下面是小语同学自学时做的几处注释性批注,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能语其要           辄:总是 B . 徐州           知:知府 C . 行路闻               之:代词,指这些话 D . 使案察之           使:派
  3. (3) 小语觉得下面几句话语气比较强烈,能从中揣摩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请你说一说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并结合句意阐述理由。

    ①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②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

  4. (4) 《苏轼传》中有“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你认为苏轼做到了吗?请结合相关事例进行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