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上第16课《三国鼎立》同步试卷

历史七上第16课《三国鼎立》同步试卷
教材版本:历史
试卷分类:历史七年级上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填空题
末年,群雄并起,互相混战。曹操势力日益强大,第一,靠镇压起家,第二,“挟以令诸侯,”具有政治上的优势地位,第三,“唯才是举”,实行

2. 填空题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三国时期,台湾被称为
3. 填空题
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的地方是;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的地方是
4. 填空题
图片所示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其中B指的是三国中的国,它的建立者是

(战役)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基础。

5. 材料分析题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每一个朝代政权的稳固都离不开统治者的治国措施。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在中国历史上,他创造性地开创了一套管理中央的行政制度以及影响后世的地方制度。

                                                        ——历史学家翦伯赞

材料二:主父偃说上曰:“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建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疆而合纵,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削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选摘吴嫁祥《公天下》

材料三: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摘自部编七年级教材

材料四: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1. (1) 根据材料一,谈谈翦伯赞认为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其主要依据是什么?(不能照抄原文)
  2. (2) 根据材料二,“上”是指哪一皇帝?材料反映了当时在政治上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上”又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
  3. (3) 材料二中光武帝的举措,使当时的社会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4. (4) 材料三中“志在千里”指的是什么?为实现远大理想,曹操做了怎样的努力?
  5. (5) 综上所述,你认为这些政治家们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有何共同之处?
6. 填空题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
7. 单选题
洛阳是多朝古都,三国时期在洛阳定都的是(    )
A . 刘备 B . 孙权 C . 曹操 D . 曹丕
8. 单选题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朝晤对老臣心。”这是一部有关三国人物的联语,此处老臣是指(    )
A . 刘备 B . 关羽 C . 张飞 D . 诸葛亮
9. 单选题
毛主席评价某位历史人物:“他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他统一中国北方,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位历史人物是(   )
A . 袁绍 B . 曹操 C . 孙权 D . 刘备
10. 单选题
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下表描述的经典战役是(    )

统帅

孙刘联军VS曹操

兵力

约5万VS20余万

结果

曹操兵败北撤

A . 官渡之战 B . 赤壁之战 C . 涿鹿之战 D . 牧野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