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沪教版(上海)九年级下学期 第5单元 5.2酸和碱的性质研究

初中化学沪教版(上海)九年级下学期 第5单元 5.2酸和碱的性质研究
教材版本:化学
试卷分类:化学九年级下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推断题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在农业上用来改良酸性土壤,B、E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C、F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其中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E物质的化学式
  2. (2) 写出A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C生成F的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
2. 单选题
为鉴别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四种物质的溶液,设计如下实验:

下面对试剂①、试剂②和试剂③的选择,合理的是(  )

A . ①酚酞②稀盐酸③氯化钡 B . ①酚酞②稀盐酸③稀盐酸 C . ①石蕊②氯化钡③稀盐酸 D . ①石蕊②氯化钡③碳酸钠
3. 单选题
常温下,一些饮料或食物的近似pH如下:

食物

柠檬汁

橙子汁

西瓜汁

鸡蛋清

pH

2.2~2.4

3.6~4.3

5.3~6.1

7.6~8.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胃酸过多的人应多喝柠檬汁 B . 西瓜汁和鸡蛋清显碱性 C . 西瓜汁比柠檬汁酸性强 D . 柠檬汁和橙子汁显酸性
4. 实验探究题
某同学对Na2CO3、NaHCO3的组成及某些性质进行探究。

(认识组成)由化学式Na2CO3、NaHCO3可知,两者含有的元素差别是;从构成离子的层次看,酸根离子分别是CO 、HCO ,根据酸根离子,他们都可统称为(填碳酸盐或钠盐)。

(比较性质)为比较室温是20℃时Na2CO3、NaHCO3与水混合的变化,按如图进行实验,先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约1克Na2CO3、NaHCO3 , 再分别滴入几滴水,震荡后将温度计插入其中,发现盛有Na2CO3的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高于20℃,盛有NaHCO3的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低于20℃,再向两试管中各加入约五毫升水和两滴酚酞试液震荡后,液体均呈红色。则NaHCO3与水混合时(填放出或吸收热量),NaHCO3溶液显(填酸性或碱性)。

(提出问题)Na2CO3、NaHCO3还有什么不同性质?

(查阅资料)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Na2CO3、H2O和CO2 , Na2CO3受热不易分解。可用如图装置验证。

(进行实验)按上图链接装置,检查气密性后,分别装入相关药品(试管甲、乙中的固体质量应相等)。后续试验均按规范要求进行,完成实验。

①若要使实验效果更理想,则甲中应装入(填Na2CO3或NaHCO3

②完成试验后,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加甲、乙试管里剩余固体的质量分别用m(甲)、m(乙)表示,则m(甲)(填>或<或=)m(乙)

(拓展应用)①若把碳酸和NaHCO3比较,受热容易分解的是(填碳酸或NaHCO3),除去Na2CO3粉末中混有的少量NaHCO3的方法是

②研究表明Na2CO3在水中溶解时能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且Na2CO3溶液中还含有很少的HCO 离子,在Na2CO3溶液中存在的带负电荷的离子有HCO (填离子符号)。

5. 单选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图所示实验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B . 收集二氧化碳 C . 测定溶液pH D . 制备O2发生装置
6. 综合题
某学习小组用黑枸杞提取液作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室温时,将蒸馏水和不同pH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放入14支试管中,分别向每支试管中滴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实验结果如下:

p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颜色

粉红

粉红

粉红

浅紫

浅紫

深蓝

深蓝

灰绿

黄棕

实验二:室温时,向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4种物质,各滴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

实验结果如下:

物质

稀盐酸

牛奶

蒸馏水

炉具清洁剂

颜色

粉红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炉具清洁剂的pH为
  2. (2) 根据实验现象,不能确定牛奶呈中性的理由是

    黑枸杞提取液在pH=6,pH=7的溶液中均会变紫,故不能确定牛奶呈中性,还可能

  3. (3) 小苏打溶液的pH为8.3,向小苏打溶液中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再滴入稀盐酸至过量,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7. 单选题
如图是室温下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X是氢氧化钠 B . 图中a点的阴离子是OH- C . 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加入铁粉后,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D .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H2O
8. 推断题
图中A~D为初中化学常见化合物。它们均由核电荷数小于或等于20的元素组成。只有A和B物质类别相同。D俗称纯碱,与足量C反应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图中“一”表示两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转化方向,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 (1) 写出化学式:B,D
  2. (2) C与Ba(NO32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乙氨酸(NH2CH2COOH)某些性质与醋酸类似。已知: 。请写出乙氨酸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9. 实验探究题
某教师在进行“常见的碱”的教学时做了以下演示实验:取少量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于50mL干燥的烧杯中,置于电子天平上。一段时间后,氢氧化钠固体表面出现了液体,天平示数增加。取下烧杯,将其放置在空气中。一周后,向烧杯中加适量水配制成溶液,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
  1. (1) (交流与解释)

    ①氢氧化钠固体表面出现液体是因为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

    ②电子天平示数增加的原因除了吸收水分以外,还有另一个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2) 教师安排兴趣小组同学对烧杯中的溶液是否还含有氢氧化钠进行了以下探究。

    (作出猜想)猜想一:有氢氧化钠

    猜想二:没有氢氧化钠

    (查阅资料)BaCl2溶液、NaNO3溶液、Ba(NO32溶液均呈中性。

    (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观察到溶液变红,小明同学认为猜想一成立。

    (交流与评价)小玲同学认为小明同学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原因是。于是,小玲同学继续进行探究。

  3. (3)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玲同学在小明同学所做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入足量的Ba(NO32溶液

    猜想一成立

  4. (4) (反思与拓展)

    ①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的性质,可用氢氧化钠固体作某些气体的

    ②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以下实验,也能证明猜想一成立的是(填序号)。

    A 先加足量稀盐酸,再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B 先加足量BaCl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CuCl2溶液

    C 先加足量Ca(OH)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酚酞溶液

    D 先加足量Ba(NO3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FeCl3溶液

10. 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改良酸性土壤可用烧碱 B . 回收废旧金属不仅节约金属资源,还可减少环境污染 C . 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是防治酸雨的有效途径之一 D . 乙醇汽油的使用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