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天津市河西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八年级下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掇(cuān)     然(piān)     连(qiào)     千沟万(hè) B . 发(méng)    眼(kuàng)    两(qī)       销声迹(nì) C . 簌(shù)      漫(mí)      裂(jūn)      风雪途(zǎi) D . 皱(zhě)      默(jiān)     枯(zào)      天衣无(fèng)
2. 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面对文化传承创新这张有难度的时代考卷,我们不仅要善于做好选择题,敢于做好应用题,还要精于做好综合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她________个体心灵、________民族精神、________民众心智,________中华民族数千年坚毅前行。

A . 安顿    振奋    启迪    引领 B . 启迪    引领    安顿    振奋 C . 安顿    引领    振奋    启迪 D . 启迪    振奋    安顿    引领
3. 单选题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B .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C . 共享单车凭借其快捷、方便、灵活的优势,已成为广大市民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D .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4. 单选题
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B .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C . 《回延安》这首诗是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展示出了浓郁的陕北风情。 D . 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
5. 单选题
将下面句子排成一段语意通顺的文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 . ①⑤②③④ B . ①③②⑤④ C . ⑤③④②① D . ⑤④②③①
6. 单选题
下面对《蒹葭》一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潮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A . 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 . 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 . 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 . 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表达了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7.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人类灭绝了多少物种?

徐风

①科学研究表明,由于人类对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和环境的不断恶化,地球正在濒临又一次大规模物种灭绝,而且很可能在未来几个世纪内就会发生。仅仅在过去几百年中,由于人类的活动,数以千计的动物濒临灭绝。

②生物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长期稳定期与短期剧变期总是在相互交替,灭绝也以不同的规模出现。在稳定期内,平均新生率远远大于平均灭绝率,总的平均灭绝率维持在一个低水平上;与此相对应,在剧变期,许多生物门类在短期内大量灭绝,生物演化进程突然中断,使灭绝率突然升高,而新生率则降得很低,这种大规模的灭绝叫大灭绝。

③据统计,自寒武纪以来,明显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了15次。其中重大集群灭绝有5次。科学家一直在研究灭绝的起因和规律,并提出了多种解释,比如陨星撞击、宇宙射线变强、火山喷发、气候变化、大气成分变化、海洋盐度变化、地磁变化等。以前的生物大灭绝都属于自然灾害,但即将到来的第6次生物大灭绝将是人为的。我们正在经历的生物灭绝比地球生命史上其他灭绝事件更为恶劣。

④新研究发现,现代生物灭绝速度是人类开始改变地球前物种灭绝速度的100倍,并且是新物种创生速度的数千倍。如果没有人类的活动,地球上每1000年才失去一种鸟类。但国际鸟类联盟的数据显示,实际上,仅仅过去500年就至少有150种鸟类灭绝。

⑤根据化石记录,无脊椎动物的平均生存时间,从起源到灭亡,据估计大约是500万-1000万年,哺乳动物的生命周期则快得多,通常是100万-200万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对物种灭绝速度进行了估测,认为当今地球每小时就有3种生物灭绝,也就是一天灭绝72种生物。

⑥美国杜克大学著名生物学家斯图亚特·皮姆认为,如果物种以这样的速度减少下去,到2050年,目前25%-50%的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灭绝。更为可怕的是,新物种的产生需要很长时间和大量空间,但是现在到处都在人的管理下,自然环境越来越差,生物失去了自然进化条件,物种在不断地自然死亡,却很难有新的物种创生。地球生态系统远比想象得脆弱,当它受到的损害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体系崩溃。

  1. (1) 下面关于本文说明对象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大量物种濒临灭绝。 B . 人类活动使得自然环境越来越差。 C . 人类的活动使得数以千计的动物濒临灭绝。 D . 人类是动物灭绝的罪魁祸首。
  2. (2)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②段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鲜明地说明了稳定期和剧变期新生率、灭绝率的大小。 B . 第③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几类常见的导致生物大灭绝的自然灾害。 C . 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人类开始改变地球后生物灭绝速度加快了。 D . 第⑥段使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引用生物学家斯图亚特·皮姆的论断,使文章内容更真实可信。
  3. (3)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选文是事理说明文,说明顺序主要是时间顺序。 B . 第①段中加点的词“可能”“濒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 . 选文的结构形式为“总一分一总”。 D . 文章通过说明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破坏造成的恶果,呼吁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地球。
8.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絡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

  1. (1) 下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之                      乐:高兴,快乐 B . 日光下 , 影布石上          澈:穿透,透射 C . 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像北斗星那样 D . 以其境过                  清:凄清
  2. (2)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B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C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D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3. (3) 下面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文章按游览顺序,先写发现小石潭,然后描写水、石、树、鱼等潭中景物,再写小潭源流及潭中氛围,最后记录同游者,构思巧妙,结构完整。 B . 文中的“心乐之”之“乐”,表现了作者听到悦耳水声之后的欣喜之情;“似与游者相乐”之“乐”,则写出了作者与游人同乐的轻松与快慰之情。 C . 本文运用了点面结合和动静互衬的表现手法:“全石以为底”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影布石上”是静,“往来翕忽”是动。 D .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八个字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氛围以及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优伤、悲凉的心境,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9. 默写
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诗词的上下句。
  1. (1) 窈窕淑女,。(《诗经·关雎》)
  2. (2)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3) 青青子衿,。(《诗经·郑风》)
  4. (4) 欲济无舟楫,。(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0.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张仪受辱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 , 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

【注释】①张仪:与苏秦同为战国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②学术:学习游说之术。③醳(shì):通“释”,释放。④檄(xí):征讨的文书。⑤而:你的。⑥顾:却,反而。

  1. (1)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从楚相饮()              2)门下张仪(

  2. (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

  3. (3) 张仪作为战国时期杰出的纵横家,对天下形势变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归功于他不凡的精神品格。从文章情节看,张仪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