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市北部联盟202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山东省新泰市北部联盟202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中考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有德的人自有伙伴,有德的家庭会有芳邻,有德的国家必有友邦……

凡有德者,都不会孤单,一定有亲近的朋友。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2. 综合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诗经》包括:“风”,地方乐调,《风》诗是民间歌谣,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雅”,周王朝所在地的乐调,《雅》诗是宫廷诗歌;“颂”,祭祀时用的歌舞曲,《颂》诗是庙堂祭祀诗歌。《雅》诗和《颂》诗大多数反映统治阶级的生活。国风和部分小雅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最有价值,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传统,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 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 (2) 根据材料内容,以“国风”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3.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nèn)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hè)着。 B . 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mén),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huáng)诚恐的地步。 C . 他们(yāng)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shān)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 D . 小城镇的文庙十有八九(tān)塌破败,只剩下断壁残垣,埋没于蓬(gāo)荆棘之中,成为鸟兽栖聚之地。
4.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盛收 B . 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拖泥带水的雨! C .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 , 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D . 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5.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 B .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C . 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断章取义 D . 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6. 单选题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结构坚固,而且形式优美,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B . 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造成的。 C . 不过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的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D . 许多观众看完《战狼2》激情满怀,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使观众不约而同地喊出“厉害了,我的国”。
7. 单选题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B .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里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C . 我家邻村,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D .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8. 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莫泊桑(1850--1893),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羊脂球》,他与俄国作家契诃夫、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统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课文《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羊脂球》。 B .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文章通过都德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亡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C .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科幻小说,作品中“遭冰山封路”“陷缺氧危机”“海底观美景”“征服‘星期五’收为奴仆”等情节极富幻想、引人入胜。 D . 《背影》《老王》《藤野先生》的作者分别是朱自清、杨绛、鲁迅,文体都是散文,都刻画了特色鲜明的人物形象。
9.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2)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3)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4)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5)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6)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7)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8)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9)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10)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11)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12)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13)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 (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格物”一词的含义是(   )
    A . 合格的事物 B . 探察物体 C . 追求最高理想 D . 追问自己的内心
  2. (2) 下列关于文章的写作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思路清晰,说理缜密。 B . 列举事例时,采用正反事例。 C . 举例论证与比喻论证相结合。 D . 漫谈式的演说。
  3. (3) 文中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意在说明(   )
    A . 王阳明敢于继承和践行儒家传统思想。 B . 探察自己的同时也要探察外界。 C . 中国的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D . 中国传统教育弊大于利。
  4. (4) “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下列不属于被支配表现的一项是(   )
    A . 强调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B . 偏重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C . 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 D . 单纯以“个人的经验”为证。
10.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凛之美

项丽敏

①昨日午后朔风大作。裹紧衣服,走在风里,想起一句古诗:“昨夜朔风能凛冽,冰花亦结砚池中。”

②冰花就是霜花。朔风之后,凡有水处必结霜白。

③朔风是有锋芒的,吹在山谷有兵戈之声,吹在田间有倾覆之势。走在风里,似有无数把小刀子刮过脸、眼睛、鼻子、耳朵、嘴唇——吸入的每一口气流,都是清凛的、刚硬的、冷冽的。在风里快步行走,脸颊摩擦着这冷,鼻腔呼吸着这冷,头脑清醒得像一口深山里的井,丝丝冒着冷气,又清澈见底。

④想着次日就能见到霜,便觉得这冷也是可贵的。

⑤再过两天就是大雪节气,今年还没下过霜。翻开旧时写的《临湖》,十一月就有霜了,“连着下了几日严白的霜,下霜之前已刮了两天粗粝的风。”

⑥只有下过霜,才算真正跨入冬天。

⑦今晨醒来已近七点,隔着窗帘,隐隐有日光,赶紧起床,洗漱好出门。意外的是,小区的草地并没有结霜,没有覆上那粗盐粒样的霜白。红山茶正开着花,雏菊也在开着花,自顾自地、傻傻地开着,毫无畏霜之意。

⑧出小区,对面就是稻田。稻子在两月前收割,留下半尺长的稻茬。晚秋天气暖,稻茬上又抽出不少新穗,拈一粒在手中,壳是空的。毕竟不是它的季节了,没有力量灌浆,长出饱满的谷粒。

⑨过马路,走到对面,心中一喜,那裹着草叶和树叶的,将每一枚叶子都镶上银边的,不正是霜么。只是一条马路相隔不过五十米的距离,俨然两个世界,马路那边是冬天,马路这边还是晚秋。

⑩去野外寻霜,也有着与前人相会的心情。这个前人就是德富芦花。

⑪总是忍不住要想起德富芦花,也总是忍不住要说起德富芦花,春天会想起他的“午前春阴,午后春雨,暖和悠闲,而且宁静”。梅雨天会想起他的“雨下了停,停了下,鸦声与蛙鸣此起彼伏,争唱雨晴”。而霜风一刮,则会想起:“我爱霜,因为它清凛洁白,给人报知响晴。”

⑫这些句子已深深嵌入我的脑子里,不用去想,只要逢到对应的时间,场景、事物就会冒出来,仿佛德富芦花就在我身边,一句一句,对我说着那些话。

⑬读一个人的书,读到化境,就是与作者分不出彼此了吧。作者的灵魂附着于你身体,他所经历的、思想的、喜欢的、憎恶的都潜移默化影响着你。

⑭德富芦花有多篇写霜的文章。他写霜其实是写冬日的田野、村庄,写在霜天里劳作的农夫,写浸着霜白的日出,写霜在日出后融化时折射的光芒。都是细微之物,瞬间即逝的美。然而又是淳朴的,原始的,神性的。

⑮“农舍、竹林,以及田地里成堆的稻草垛,甚至连那一寸高的稻茬上,也是向着阳光处闪着银光,背着阳光处呈现紫色。一眼望去,无不是银光紫影,紫影中隐隐可见白霜,大地仿佛成了一块紫水晶。”在这个结霜的冬日,在黄山脚下十字畈村外的稻田,我如期遇见了德富芦花。我在德富芦花的声音里蹲下来,在稻茬中间蹲下来,用手机拍摄下虽空瘪却仍然垂下腰来的稻穗,拍下稻穗和稻茬上的白霜与日影,拍摄下稻田向光的银色、背光的紫色,也拍摄下远处的村庄,村庄上空的山峦。

⑯无论世界变化得如何迅疾,让人无所适从、匪夷所思,只要有一些东西始终不变,年年得以遇见,就还是能给人心以安宁与慰藉的。比如冬雪春雨,夏天的蝉鸣蛙唱,还有秋天的蓝色天际。

(选自《散文》2018年第11期,有删改)

【注释】德富芦花(1868-1927)日本著名文学家,在他笔下,人类赖以生息的自然界,始终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1. (1) 请概括第③段的内容,并说说这样写的目的。
  2. (2) 作者为什么要重提旧时写的作品?
  3. (3) 第⑮段中引用出自德富芦花《晨霜》中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4. (4)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清凛之美”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