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中雅培粹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湖南省长沙市中雅培粹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九年级下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字词迷宫】请你从下列字词清单中找出字音和字形全对的一组(      )

易错字:①方兴未(ài)  ②寒(chàn)  ③躯(qiào)  ④力能(gāng)鼎

形近字:⑤不屑置辩  ⑥辨伪去妄  ⑦美伦美奂    ⑧语无仑次

多音字:⑨饼(báo) ⑩复(bì) ⑪职(chèn) ⑫(jìng)头

成语:⑬根深蒂固  ⑭穿流不息  ⑮弹冠相庆  ⑯郑重其是

A . ①⑤⑩⑬ B . ②⑥⑩⑮ C . ③⑦⑪⑭ D . ④⑧⑫⑯
2. 单选题
【词语擂台】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不恰当的是(      )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比如荣国府的管家媳妇王熙凤,她在协理宁国府时不孚众望 , 事无巨细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妥帖得体。她置身贾府复杂的矛盾中,始终应付自如。她精明干练,却也自有其艰难窘迫之处。贾府衰落,日见捉襟见肘 , 她以病体勉力支撑,最终因心力交瘁而死去。

A . 栩栩如生 B . 不负众望 C . 应付自如 D . 捉襟见肘
3. 单选题
【病句诊所】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最美的劳动者。我们必须大力发挥劳模精神,弘扬劳模作用。 B . 多个冬奥场馆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场馆的基础上改建而来的,能在赛时、赛后或根据季节进行不同运动项目的切换。 C . 奥林匹克火种将光明、团结、友谊、和平、正义的光芒传递到全世界,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交流互鉴的辉煌历史,照亮了人类团结合作、战胜困难。 D . 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创办的初衷,是以面向社会、开放共享,让更多的人了解考古、支持考古事业的发展为目的。
4. 单选题
【语段探微】下列句子中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      )

小雅准备在小组探讨中发言,下面是她的发言稿:

①那么,怎样才能达成“和”的局面呢?②从哲学意义上讲,“和”是和谐,是统一,“同”是相同,是一致。③“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④实际上,孔子已为我们指明了答案—“不同”,也就是不强求一致,不重复别人。⑤“和”是抽象的,内在的,“同”是具体的,外在的。

A . ③②⑤①④ B . ③④①②⑤ C . ②①④⑤③ D . ②⑤③①④
5. 单选题
【文化长廊】下列有关文学或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是礼仪之邦,人们在言谈中注重谦敬之分,如谦辞有“高龄”“拙见”等,敬辞有“令爱”“赐教”等。 B . 《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其子曹丕和曹植在文学上都卓有建树。“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父子”指的就曹氏三父子。 C . 古人把四季的每一季节都分成孟、仲、季三个阶段,“孟夏草木长”中的“孟夏”指的是夏季的第二个月。 D . “时辰”作为古代计时单位,在古典小说里经常出现。如《智取生辰纲》提到“辰牌起身,申时便歇”,这里的“申时”相当于下午三点至五点。
6. 默写
【名句橱窗】请在下面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句子。
  1. (1) 人们常用《爱莲说》中的名句“”来比喻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2. (2)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7. 综合题
【实践园地】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祖国”在我们的心中,她不能只是一个普通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文化、民族、同胞等等。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我校准备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 (1) 【名言展示】

    有四位同学诵读了下列诗句,以下四句中不属于爱国主题的一句是(      )

    A .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徐锡麟《出塞》 B .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菩萨蛮》 C .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屈原《国殇》 D .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扬子江》
  2. (2) 【活动宣传】

    宣传展板上有这样两句话,请你仿照示例再写一句。

    爱国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爱国是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爱国是                                                                       。

  3. (3) 【笔抒我志】

    请结合材料,谈谈作为中学生的你应如何爱国。

    材料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大学》

    材料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日知录》

8. 诗歌鉴赏
古诗文阅读

黄溪夜泊【注】

欧阳修

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

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

殊乡况复惊残岁,慰客偏宜把酒杯。

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   能来。

【注】本诗是诗人于景祐四年被贬夷陵经黄溪时所作。

  1. (1) 对本诗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此诗清新明丽、恬淡闲适,为欧阳修七律的佳作。首联以“恨”、“愁”二字点明主旨,为全篇定下基调; B . 颔联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描写了峡川从黄昏到静夜的景象,营造了凄清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缠结难解的愁绪,同时照应了标题中的“夜”字。 C . 颔联还从对比角度,通过“万”和“一”的对比,突出万树苍烟,猿声孤寂地哀啼在其间,可以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孤寂。 D . 颈联从“非乡”“残岁”“慰客”“把酒杯”可以读出诗人被贬异乡,借酒浇愁,满心愁怨,其中交杂了漂泊之苦、岁末之痛、迁谪之恨、思乡之切。
  2. (2) 该诗在流传过程中“不因迁谪  能来”一句中有字遗失,请你结合对本诗的理解补充完整并说明理由。
9. 文言文阅读
阅读

文帝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 “公奈何众辱我?”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毵 , 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 , 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 , 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士卒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

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

(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有删减)

【注释】①搏髀:拍着大腿。②朝毵:地名。③毂:车毂,亦泛指车轮。④阃:门槛,门限。⑤椎牛:击杀牛。

  1. (1) 对下列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让”在词典中有以下义项:①责备;② 退让、谦让;③ 推举;④侵夺。联系上下文语境推断,“召唐让曰”中的“让”应为“①责备”之意。 B . “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与“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中的“以”分别是“凭借”和“因为”之意。 C . 通过课内知识迁移法推断,“鄙人不知忌讳”中“鄙”的用法与“肉食者鄙”中的“鄙”一样,都表示“鄙陋,见识短浅”。 D . 成语“绳之以法”中“绳”是“制裁”的意思,以此推断,“文吏以法绳之”中的“绳”也可以解释为“制裁”。
  2.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 B . 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 C . 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 D . 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
  3.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

  4. (4) 魏尚为什么能被文帝重新任用?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
10. 现代文阅读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二十四节气在当代:让古老智慧绽放生机

林继富

①立春已至。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也是四季的起点。“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三句简洁明快的立春物候,勾勒出初春时节的大地景象。从立春到大寒,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参照天象、气象和物象等自然现象,总结一年中时令、气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对自然时间与农耕生产关系的精准把握,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农耕社会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记忆,蕴含着中国人传统的生存智慧与生命哲学。

②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二十四节气如何融入当代生活?花知时而开,人顺势而为,与天地唱和,与万物相谐——二十四节气体现出的“天人合一”理念,如何助益当代人的生活?多年来,有关部门从多层面、多维度深入实施二十四节气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促进各地活态传承节气文化。尤其近年来伴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温,人们文化自觉意识日渐增强,二十四节气以多种面貌和形态在当代生活中展现出蓬勃生机。

③结合节庆民俗,实现价值聚力。二十四节气不仅自身内涵丰富,而且与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庆、传统民俗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传承发展二十四节气文化,应结合重要节庆与各地民俗,拓展文化内涵,强化情感纽带。每到立秋,湖南省花垣县都会迎来盛大的赶秋节。庄稼成熟,丰收在即,人们吹笙、歌唱、舞蹈,庆丰年、祈幸福。而今,花垣赶秋活动丰富多彩,周边群众也纷纷聚集在“秋场”,观赏和参与舞龙舞狮、八人秋千、上刀梯、武术等活动。花垣赶秋还与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域旅游等相结合,吸引众多游客参与其间。在礼敬“秋”的节气文化基础上,焕发更多文化活力,创造更多经济价值。“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安仁赶分社是湖南省安仁县群众于春分社日举办的节令文化活动。集会演出、赶场交易、食药开耕,人们交流农事经验和养生之道;唱社戏、踩高跷、放河灯,文娱活动精彩纷呈。这些活动释放了农村生产生活的活力,也丰富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内涵。

④着眼群众需求,融入日常生活。博物馆中的文物要“活起来”,体现中华民族独特智慧和生产生活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应如此。二十四节气只有着眼群众需求,和当下生产生活有机交织,才能焕发生机。立夏之际,暑气来袭,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不仅保持着在立夏时节吃乌饭蚕豆、喝立夏茶等传统习俗,而且转化创新,进一步发挥立夏习俗在休闲娱乐、饮食养生等方面的功用。比如,举办“跑山迎夏”活动,将立夏习俗融入大运河节气和旅游发展中;传承创新“送春迎夏”仪式,对传统立夏仪式展示内容进行选择提取;建设二十四节气主题公园,对立夏习俗进行旅游资源的转化,等等。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都有助于加强社区凝聚力,满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需求,提高生活品质。

⑤借力文艺形式,实现多元传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渗透在诗歌、绘画、音乐、舞蹈以及传统工艺中。近年来,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文化产品日渐丰富。电视节目《二十四节气》讲述人与自然的相处智慧,把二十四节气的知识画面化、具象化;图书《黄小厨的春夏秋冬》以讲述美食与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化故事为亮点,受到人们喜爱;纪实节目《24节气生活》采用实景场地拍摄的记录方式,呈现日常生活中的二十四节气文化。二十四节气在物候、风景、人文等层面上的丰富内涵,更是让它成为文创设计青睐的主题。二十四节气主题的折扇、书签等文创产品层出不穷,在日用中展现岁时节令之美。发挥不同文艺形式所长,利用多媒体传播格局,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承传播的形式、内容和渠道得以拓展,其内蕴的文化生命力也得到激活。

⑥丰富教育形式,深化育人内涵。传承发展二十四节气文化,青少年群体是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歌》将知识融于通俗晓畅、朗朗上口的童谣中,深受欢迎。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古典诗词、传统绘画、刺绣、编织等,也能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未成年群体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2013年起,采用民族曲调说唱的贵州石阡“说春”传承人,走进当地学校,举办创作展演及传承活动,教学生制作土牛、编写“说春”教材。这些活动不仅生动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知识,而且培养了青少年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感。

⑦自2006年开始,“农历二十四节气”“内乡打春牛习俗”“石阡说春”“班春劝农”“梅源芒种开犁节”“半山立夏习俗”“送大暑船”“三门祭冬”等,相继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适应时代变迁的过程中不断再创造,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重要任务。二十四节气正是通过与各地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自身样貌,焕发出活泼泼的生命力。

⑧而今,在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我们应当用新的生活内容、文化表达和传播手段,进一步提炼、升华、传播和弘扬,使二十四节气蕴含的中华传统智慧绽放勃勃生机。

  1. (1)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
    A . 二十四节气不仅自身内涵丰富,而且与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庆、传统民俗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B .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多种面貌和形态在当代生活中展现出蓬勃生机。 C . 在未成年群体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传承发展二十四节气文化,青少年群体是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 D . 现在,在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我们用新的生活内容、文化表达和传播手段,使二十四节气蕴含的中华传统智慧得到了进一步提炼、升华、传播和弘扬。
  2. (2)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标题即为中心论点:二十四节气在当代:让古老智慧绽放生机。 B . 第①段由二十四节气的作用和意义引出如何传承节气文化的论题。 C . 文章列举花垣赶秋活动和“跑山迎夏”活动,来论证“结合节庆民俗,实现价值聚力”是传承节气文化的举措之一。 D . 第④段中“博物馆中的文物要‘活起来’”一句,不符合议论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应删去。
  3. (3) 在举世瞩目的冬奥会开幕式上,采用二十四节气做倒计时,将第24届冬奥会牢牢打上了中国符号,引发好评如潮。你的好朋友小雅不明白选择二十四节气做倒计时背后有何寓意,请结合文章和材料向她介绍。

    链接材料一:

    2022年2月4日晚8点,北京冬奥会开幕,而这一天恰逢“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立春",也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开幕式倒计时表演以《立春》为题,由短片、现场表演和焰火三个部分构成。“二十四节气”代表着一年的时光轮回,也代表人与自然和世界相处的方式,用它来倒计时,体现中国人对时间的理解。“立春”之日,冬奥会开幕,也寓意着各国朋友共同迎接一个新的春天。

    ——《中国日报》

    链接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搬上冬奥会开幕式,是在向充满智慧的祖先致敬,更是一种深沉的文化自信。我们有理由自信,也有底气自信,“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

    《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