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七年级上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综合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枕在冬日宁静安详的臂弯里,踩着清晨柔软的银色素毯,一种空明的感觉拉近了山野与闹市的矩离,大地如此沉稳安然,静谧中透出清浅闲雅。谁说冬季不婀 , 看它娴静温婉,听它静默呢喃,从喧闹中独处清寂,用最深沉的厚度     (包罗、包容)万物沧桑。

  1. (1) 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婀
  2. (2) 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字。
  3. (3) 结合语境,从文段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
  4. (4) 请用正楷将“沧桑”两个字写在下面田字格内。(要求:正确,不能写错字;整洁,不涂改;端正,不潦草,间架结构合理,偏旁部首比例合适。)

    图片_x0020_100001

2. 综合题
为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七年级(1)班将举行“文学部落”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要求参与下面的活动。
  1. (1) (读书写作交流会)班级准备举办“读书写作交流会”,如果你是组委会的主要成员,请你设计两个活动项目。

    活动项目一:

    活动项目二:   

  2. (2) (布置文学角)班级设立了一块文学展示墙,用来展示同学们的原创作文,请你给展示墙选一个富有文学气息的名字,并说明理由。

    备选名:佳作展示、新荷、习作墙、星空

    选择: 理由:

  3. (3) (创立班刊)下周三下午大课间准备在本班教室开一次班刊编辑例会,主要商讨“班刊如何体现班级特色”问题,准备邀请语文张老师参加这个活动。你对张老师说:“
3. 默写
 诗、文名句填空。
  1. (1) 但愿人长久,。苏轼 《水调歌头》
  2. (2) ,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 (3) 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峨眉山月歌》
  4. (4)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 (5) 刘禹锡的《秋词(其一)》中表达诗人奋发进取、积极乐观精神的诗句是:
  6. (6) ,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7
  7. (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十二章)
4. 诗歌鉴赏
阅读《夜雨寄北》,完成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 (1) 请说说“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有何作用。
  2. (2) 诗歌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和“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都写了雨,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5. 文言文阅读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 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鸣急;狼闻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 卧,久之有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去:距离③跑:同“刨”用足趴地。④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 (1) 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其  一  犬  坐  于  前

  2. (2) 解释加点词语解释。

    ①一狼

    野有麦场

    ③一狼其中

    甚仓皇

  3. (3) 翻译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4. (4) 阅读甲文,说说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 (5) 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甲文中的两狼和乙文中大狼的形象有何不同?
6. 名著导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行者心中不快,又见那八戒在旁冷笑,行者大怒道:“你这夯货怎的?如今有两个师父,你有得叫,有得应,有得伏侍哩,你这般欢喜得紧!”八戒笑道:“哥啊,说我呆,你比我又呆哩!师父既不认得,何劳费力?你且忍些头疼,叫我师父念念那话儿,我与沙僧各搀一个听着。若不会念的,必是妖怪,有何难也?”行者道:“兄弟,亏你也,正是,那话儿只有三人记得。原是我佛如来心苗上所发,传与观世音菩萨,菩萨又传与我师父,便再没人知道。也罢,师父,念念。”真个那唐僧就念起来。那魔王怎么知得,口里胡哼乱哼。八戒道:“这哼的却是妖怪了!”

他放了手,举钯就筑。那魔王纵身跳起,踏着云头便走。好八戒,喝一声,也驾云头赶上,慌得那沙和尚丢了唐僧,也掣出宝杖来打,唐僧才停了咒语。孙大圣忍着头疼,-着铁棒,赶在空中。呀!这一场,三个狠和尚,围住一个泼妖魔。

(节选自《西游记》第三十九回)

  1. (1) 八戒为什么让悟空忍住头痛,让师傅唐僧念紧箍咒?请简要回答。
  2. (2) 结合选段内容说说八戒具有哪些特点?
  3. (3) 师徒离开了乌鸡国后,紧接着他们又遇到了哪个妖怪,是如何收服的?
  4. (4) 下列关于《西游记》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儒释道三家学说在《西游记》中都有所体现,它是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 B . 《西游记》善于塑造人物,无论是取经师徒还是各路妖魔人物,都个性鲜明,令人难忘。 C . 《西游记》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小说故事的主体部分。 D . 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识破一切妖魔鬼怪,是观音菩萨因其保护唐僧取经需要而赐的。
7.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一棵桃树

①我家侧屋后门有块小小的空地。这方地界实在是小,不过是由隔壁两家猪圈墙根围成的一个直角,三四尺见方的样子。我们爱管它叫后园子,灶间里吃饭剩下的番薯皮、菜帮子,妈妈随手往这里一丢,母鸡全都飞快地逃开去,过一会儿,再慢慢地踱回来。

②那一年,从园里长起来一棵小桃树,大概是谁往那里扔过一个桃核儿。这是园子里的新客。但我们对它的热情,仅止于把外祖父拉过来,认明了它确是一棵桃树。没有人去管它,它就慢慢自己长着,枝条是那样细而纤弱,叶子是那样软而稀疏。秋风一起,很快吹尽了稀落落的几片桃叶,伶仃剩下的细枝,望去没有一丝生意。我们想着,大概撑不过这一年的冬天了吧。

③不料第二年春初,这小而瘦的树苗,又自己绽出芽,发出叶来。母鸡们照例爱到园里盘踞。它们奓开肥壮的翅膀,越过砖墙,飞将上去,常把小桃树的枝条扇得断折掉。夏天的下午,西晒的太阳光正照着它,细长的叶子望去没有一丝生意 , 大概撑不过这一年的冬天了吧。

④结果又出乎我们的意料。冬天过了,它还好好地长在那里,只是总一副小而干瘦的模样。外公说,这棵桃树,恐怕是个“老不大”。“老不大”是乡下称呼总不长个儿的孩子的绰号。下大雨了,雨水敲得桃树枝叶羸弱而剧烈地颤抖。但雨过天晴,它又怯生生地立直在了那里。

⑤“老不大”就那么在斑驳的墙角慢慢地长啊长。有一天,居然它长过屋檐,把枝叶从墙头的屋顶上伸了开去,亭亭向天空,忽然有了些顾盼生辉的明丽。就在同一年,它开花了。细细的花蕾,开出来也是细细的几朵粉红,裹在稀疏的绿叶间,衬着墙角的斑驳和墙头的黑瓦,竟是好看。这小小的园子里有了一棵这样的小桃树,够叫人惊喜的了。

⑥花儿落了,结出尖尖的青色桃果,没等再长大些,就从枝上都落下来,不见了。野外自生自长的桃树,大抵都是这样不成器的毛桃树。

⑦次年,花开得又多了些,照例结了果。果子长到鸽蛋大小,我们忖着都该掉落了,它们却还驻在枝头,那样一副青青瘦瘦的模样。我们有些失望,桃树结的果子,到这个时候若还不成熟,也就不必长了,过不多久,它们自然就挂在枝上干瘪掉了。

⑧桃子们却不管这些,还是耐心地长着,只是长得缓慢。

⑨八月末的一天,从树上掉落下来一个拳头大的桃儿,不干,也不瘪。外公把它捡了起来。这是一个白桃子,新鲜细密的绒毛使它看上去泛出些青色,又因为掉在泥地里的缘故,更显得灰不溜秋。外公把它拿到河边,洗去绒毛,我一尝,甜得要命,糯白粉脆的果肉,殷红坚硬的果核,我的心中忽而生出些许羞愧,我竟小瞧了这桃树。

⑩此后年年,这个时节里,我们都能吃到从桃树上收摘的果子。因为从不修剪的缘故,桃树的枝条伸得越来越高,到了后来,外公索性把梯子横架到树身上,一手攀着树干,一手小心地往上探摘,那装桃的篮子就悬搁在树杈中央。

⑪嘿,这桃树,一年又一年,在我们不经意间,在这样小的园子里,竟能慢慢地长成这样粗壮健硕的模样!小小的桃树,真有着无穷的生命奥秘啊!

  1. (1) 阅读全文,在横线上补全“我”的心理变化。

    发现小桃树,“我”不太关注——小桃树开花,“我”——小桃树果子长不大,“我”有些失望——小桃树果子很甜,“我”

  2. (2) 阅读全文,分析第②③段画线句两次写“望去没有一丝生意”有何作用。
  3. (3) 请赏析第⑤段加点字“举”的妙处。
  4. (4) 阅读全文,作者从小桃树的生长过程中明白了哪些“生命奥秘”?
8. 写作题
按要求写作。

走近自然,心头一亮,发现了自然的美好;亲近他人,心头一亮,欣赏了他人的美德;反思自我,心头一亮,改正缺点提升了自己;遇到挫折,心头一亮,找到办法克服了困难…心头一亮,就是提升,就是成长!

请以《那次,我心头一亮》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②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字迹工整,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