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1届高三语文5月质量检测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1届高三语文5月质量检测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高考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人心,3月16日至31日,中央宣讲团奔赴全国各地展开系列宣讲活动。中央宣讲团深入一线,引导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带领大家在党史学习中砥砺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②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以习.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中央决定由中宣部会同中央有关部门组成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中央领导同志要求大家要深入学习贯彻习.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学好用好学习材料,深入开展专题宣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扎扎实实成效。

③3月17日起,中央宣讲团成员分赴各地开展宣讲。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长期奋斗铸就的伟大精神、成功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中央宣讲团成员娓娓道来,方向明确、重点突出,受到党员干部群众热烈欢迎。听众纷纷表示,宣讲帮助大家深化了对习.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重要论述的理解,要按照党中央部署,努力把党史学习教育的各项目标任务切实转化为共同认识和坚定行动。

④中央宣讲团成员不仅走进礼堂,更深入社区、企业、厂矿,围绕党员干部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宣讲活动,让党史学习通俗易懂、走深走实。“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只有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不断开创实践和认识新境界,才能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宣讲团成员提出,在日常工作中,基层干部要围绕如何让群众更方便,如何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切实解决好老百姓的急难愁盼。

⑤十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对象,宣讲活动面向基层,更要面向青年。中央宣讲团成员深入一线,和当地青年展开交流互动,引发强烈反响。在中央宣讲团成员与西柏坡镇北庄村青年党员干部围绕革命老区如何继承革命传统等话题的座谈会上,北庄村党支部副书记王丹表示:“作为革命老区的党负干部,我们将牢记初心使命,用心用情用力为乡亲们解难题、办实事,发展好本地的红色旅游和特色农业,为北庄村实现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⑥一场场宣讲让青年重温为民初心,一次次交流将红色基因融入青年血脉。“青年应当如何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面对青年代表的疑惑,宣讲团成员娓娓道来:“要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优势,让青年人在驻足革命旧址的过程中感悟革命先辈的初心,从前辈的讲述中抚今追昔,汲取力量。”

(摘编自王子铭等《砥砺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

材料二:

①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要认真学习贯彻习.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突出重点、明确要求、务求实效,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②学党史,就是要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③悟思想,就是要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树立正确党史观。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要教育引导全党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旗帜鲜明地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

④办实事,就是要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要教育引导全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⑤开新局,就是要进一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不断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习总书记在会上强调:“党史学习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发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坚持分类指导,明确学习要求、学习任务,推进内容、形式、方法的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党史学习教育之新局,就要教育引导全党从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总结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不断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和水平。

⑥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立忠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我们要立足新起点、新征程,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不断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局面,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篇章。

(摘编自杨安琪《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1. (1) 下列有关党史学习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要深入开展专题宣讲,让党史学习教育落地,就要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B . 旗帜鲜明地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我们党能够创造世纪伟业的决定性因素。 C .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能不断开创实践和认识新境界,从而不断提升党性修养。 D . 开党史学习教育之新局,就要注重方式方法的创新,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治国理政水平。
  2.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果历史观错误,不仅达不到学习教育的目的,反倒会南辕北辙、走入误区。 B . 看待党史上的重大问题既不能因成就回避失误,也不能因失误而否定成就。 C . 党员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要全身心投入,认真学习、深入思考。 D . 树立大历史观就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民族复兴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3. (3) 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论点的一项是(   )
    A . 四川宣讲团在开展党史宣讲前,印制学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重要论述。 B . 南京某事业单位党组织在上个月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党员们严肃认真地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 C . 武汉某中学为了给青年学子宣讲党史,赓续红色基因,以快闪的形式拍摄党史宣传片,学唱红歌。 D . 中央宣讲团成员率队走进沈阳鼓风机公司车间,围绕一线工人关心的问题在现场进行宣讲交流。
  4. (4) 材料二是怎样逐步展开论述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 (5) 如何使党史教育宣讲深入群众、深入人心?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
2.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岩(节选)

罗广斌杨益言

火辣辣的阳光,逼射在签子门边。窄小的牢房,像蒸笼一样,汗气熏蒸得人们换不过气来。连一丝丝风也没有,热烘烘的囚窗里,偶尔透出几声抑制着的呻吟和喘息。“吱——”

近处,一声干涩的蝉鸣,在燥热的枯树丛中响起来。刘思扬忍住干渴,顺着单调的蝉鸣声觅去,迟钝的目光,扫过一座座紧围住牢房的岗亭;高墙外,几丛竹林已变得光秃秃只剩竹枝了,连一点绿色的影子也找不到。

远处久旱不雨的山岗,像火烧过一样,露出土红色的岩层,荒山上枯黄的茅草,不住地在眼前晃动。迟钝、呆涩的目光,又回到近处,茫然地移向院坝四周。架着电网的高墙上,写着端正的楷体大字:

青春一去不复返,细细想想……

认明此时与此地,切莫执迷……

又一处高墙上,一笔不苟地用隶书体写着黑森森的字:迷津无边,回头是岸;宁静忍耐,毋怨毋尤!

直到被审讯的时候,刘思扬才明白是叛徒甫志高出卖了他。叛徒不知道他负责着《挺进报》的收听工作,因此敌人没有从这方面追问,刘思杨决心把这当作一件永不暴露的秘密,再不向任何人谈起。

刘思杨还清楚地记得,那个戴着金色梅花领章的特务头子和他进行的一场辩论——特务头子高坐在沙发转椅上,手里玩弄着一只精巧的美国打火机,打燃,又关上,再打燃……那双阴险狡诈的眼睛,不时斜睨着自己的面部表情。一开口,特务头子就明显地带着嘲讽和露骨的不满。

“资产阶级出身的三少爷,也成了共.产.党?家里有吃有穿有享受,你搞什么政治?”

自己当时是怎样回答他的?对了,是冷冷地昂头扫了他一眼。

“共.产.党的策略,利用有地位人家的子弟来做宣传,扩大影响,年轻人不满现实,幼稚无知,被人利用也是人之常情……”

“我受谁利用?谁都利用不了我!信仰共产主义是我的自由!”他从来没有听过这样无理的话,让党和自己蒙受侮辱,这是不能容忍的事,当然要大声抗议那个装腔作势的处长。

“信仰?主义?都是空话!共.产.党讲阶级,你算什么阶级?你大哥弃官为商,在重庆、上海开川药行,偌大的财产,算不算资产阶级?你的出身、思想和作风,难道不是共.产.党‘三查三整’的对象?共.产.党的文件我研究得多,难道共.产.党得势,刘家的万贯家财能保得住?你这个出身不纯的党员,还不被共.产.党一脚踢开? ……”

刘思扬到现在也并不知道特务为什么对他说这样的话,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不像别的同志一样遭受毒刑拷打。这原因,不仅是他家里送了金条,更主要的是,作为特务头子的徐鹏飞,他难以理解,也不相信出身如此富裕的知识分子,也会成为真正的共.产.党人。因此,他不像对付其他共.产.党人一样,而是经过反复的考虑,采取了百般软化的计策。当然刘思杨并不知道,也不注意这些,他觉得自己和敌人之间,毫无共同的阶级感情。

“你的身分,还有你的木婚妻的身分,甫志高全告诉我了!他不也是共.产.党员?他比你在党内的资历长得多!但他是识时务的人,比你聪明!”

“要我当叛徒?休想!”

“嗯?你是在自讨苦吃,对于你,我同意只在报上登个悔过自新的启事。”

“我没有那么卑鄙无耻!”

“嗯,三少爷!路只有两条:一条登报自新,恢复自由:一条长期监禁,玉石俱焚。”

刘思扬记得,他当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对方的威胁,并且逼出了敌人一句颇为失望的问话:“你想坐一辈子牢?”

“不,到你们灭亡那天为止!”

“好嘛!我倒要看看你这位嫩骨细肉的少爷硬得了多久?出不了三个月,你敢不乖乖地向我请求悔过自新!”

“向你请求?休想!”

就这样,结束了敌人对他的引诱,于是他被关进一间漆黑而潮湿的牢房。再次被提出去时,囚车又把他押进这秘密的集中营,刘思扬从风门口微微探出头去,火辣辣的太阳,晒得他的眼膀发酸,他忍受着酷热和喉头的干燥,左顾右盼,两边是一排排完全相同的牢房。一把把将军锁,紧锁着铁门,把集中营分割成无数间小小的牢房,使他看不见更多的人,也看不到楼下,只能从铁门外楼栏杆的缝隙里,望见不远处的一块地坝,这便是每天“放风”时,所有牢房的人可以轮流去走动一下的狭窄天地。

地坝里空荡荡的,在炭火似的烈日下,没有一个人影。太阳渐渐偏西了,可是斜射的烈焰给闷热的牢房带来了更燥辣的、焦灼皮肉的感觉。

高墙电网外面,一个又一个岗亭里,站着持抢的警卫。佩着手枪巡逻的特务,牵着狼犬,不时在附近的山间出没。

目光被光秃的山峦挡住。回到近处;喉头似火烧,连唾液也没有了,这使他更感到一阵阵难忍的痛苦,“出不了三个月,你敢不乖乖地向我请求悔过自新!”徐鹏飞的冷笑,又在耳边回响……向敌人请求悔过自新?刘思扬咬着嘴唇,像要反驳,又像要鼓励自己,他在心里庄重地说道:“一定 要经受得住任何考验,永不叛党!”

回头望望,全室的饮水,储存在一只小的生锈的铁皮罐子里,水已不多了,然而谁也不肯动它,总想留给更需要它的人。刘思杨又一次制止了急于喝水的念头,决心不再去看那小小的水罐。

  1. (1) 下列对小说选文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徐鹏飞想通过谈话瓦解刘思扬的信仰,主要原因是他不相信一个资本家的少爷会甘愿加入共.产.党。 B . 文中环境描写,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心境。例如火辣辣的太阳等烘托出了刘思扬憋闷的内心。 C . 文末刘思扬不去看水罐,因为只有依靠这个办法他才能抑制喝水的冲动,体现了人物克制、坚韧的性格特点。 D . 《红岩》作为一部革命题材的长篇小说,擅长于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和气氛烘托,语言华丽,笔调悲壮。
  2. (2) 下列对小说选文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塑造了英雄群像,他们性格鲜明,有血有肉。这些英雄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 . 本文巧妙借用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描写引出复杂的矛盾斗争,如甫志高的叛变是从徐鹏飞的说辞中体现的。 C . 文中多处运用环境描写,“一丝风也没有”“炭火似的烈日升”“火辣辣的太阳”等,对人物心理有暗示作用。 D . 《红岩》对反面人物刻画很成功,徐鹏飞策反刘思扬时,能抓住其心理生理等多方面的弱点来瓦解他的意志。
  3. (3)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中刘思扬表现出来的知识分子的先进和革命者的坚定。
  4. (4) 小说中监狱的环境描写在人物塑造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道光十二年举人,三试礼部不第,遂绝意仕进,究心舆地、兵法。喜为壮语惊众,名在公卿间。尝以诸葛亮自比,人目其狂也。胡林翼称之,谓横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咸丰初,广西盗起,张亮基巡抚湖南,礼辟不就。林翼敦劝之,乃出。叙守长沙功,由知县擢同知直隶州。亮基移抚山东,宗棠归隐梓木洞。骆秉章至湖南,复以计劫之出佐军务,倚之如左右手。四年正月,条上新疆建行省事宜,并请与俄议还伊犁、交叛人二事。诏遣全权大臣崇厚使俄。俄以通商、分界、偿款三端相要。崇厚遽定约,为朝士所纠,议久不决。宗棠奏曰:“自俄踞伊犁,蚕食不已,新疆乃有日蹙百里之势。今崇厚又议畀俄陬尔果斯河及帖克斯河,是划伊犁西南之地归俄也。武事不竞之秋,有割地求和者矣。兹一矢未加,遽捐要地,此界务之不可许者也。俄商志在贸易,其政府即广设领事,欲藉通商深入腹地,此商务之不可许者也。为今之计,当先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臣虽衰慵无似,敢不勉旃。”上壮其言,嘉许之。崇厚得罪去,命曾纪泽使俄,更前约。六年四月,宗棠舆榇发肃州,五月,抵哈密。明年正月,和议成,交还伊犁,防海军皆罢。

宗棠用兵善审机,不常其方略。筹西事,尤以节兵裕饷为本谋。始西征,虑各行省协助饷不时至,请一借贷外国。沈葆桢尼其议,诏曰:“宗棠以西事自任,国家何惜千万金。为拨款五百万,敕自借外国债五百万。”出塞凡二十月,而新疆南北城尽复者,馈运饶给之力也。初议西事,主兴屯田,闻者迂之。及观宗棠奏论关内外旧屯之弊以谓挂名兵籍不得更事农宜画兵农为二简精壮为兵散愿弱使屯垦然后人服其老谋。既入 , 赐紫禁城骑马,使内侍二人扶掖上殿,授军机大臣 , 兼值译署。国家承平久,武备弛不振,而海外诸国争言富强,虽中国屡平大难,彼犹私议以为脆弱也。及宗棠平帕夏,外国乃稍稍传说之。

论曰:“宗棠事功著矣,其志行忠介,亦有过人。廉不言贫,勤不言劳。待将士以诚信相感。善于治民,每克一地,招徠抚绥,众至如归。”论者谓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则以王道行之,信哉。

(选自《清史稿列传一百九十九》,有删节)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及观宗棠奏论/关内外旧屯之弊/以谓挂名兵籍/不得更事农/宜画兵农为二/简精壮为兵/散愿弱使屯垦/然后人服其老谋 B . 及观宗棠奏论关内外旧屯之弊/以谓挂名兵籍/不得更事农/宜画兵农为二/简精壮为兵/散愿弱使屯垦/然后人服其老谋 C . 及观宗棠奏论/关内外旧屯之弊/以谓挂名兵籍/不得更事农/宜画兵农为二/简精壮为兵散/愿弱使屯垦/然后人服其老谋 D . 及观宗棠奏论关内外旧屯之弊/以谓挂名兵籍/不得更事农/宜画兵农为二/简精壮为兵散/愿弱使屯垦/然后人服其老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直隶,即直接隶属,在封建时代往往特指天子脚下的心腹之地,清代的直隶相当于现在的北京。 B . 舆榇,意思是载棺以随,表示决死或有罪当死。文中左宗棠载棺木赴沙场,大有不收复失地誓不罢休的豪情壮志。 C . 觐,古代宾礼之一,最早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春见曰朝,秋见曰觐,春秋两季朝见天子,合称为朝觐。 D . 军机大臣,雍正朝始设,其具体职责为每日晋见皇帝,协助处理折奏,参议大政并承皇帝旨意撰拟谕旨等。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 左宗棠才华横溢,声名卓著。他早年虽失意科举,但仍决心入仕,后幸得到张亮基、骆秉章等朝廷官员的赏识和礼遇。 B . 左宗棠运筹帷幄,深谋远虑。西征伊始,他担心协助军饷不能按时抵达,遂请求向外国寻求借贷,此建议遭沈葆桢反对,后幸得皇帝下诏许可。 C . 左宗棠抵御外侮,尽忠报国。他率部出塞一年有余,全线收复新疆南北各城,有力地维护了领土的完整和祖国的尊严。 D . 左宗棠诚信待兵,爱民如子。他每攻占一处,都会招安抚慰当地百姓,令其不至有流离失所之感。有论者褒扬左宗棠既有霸才,又深谙仁道。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兹一矢未加,遽捐要地,此界务之不可许者也。

    ②宗棠用兵善审机,不常其方略。筹西事,尤以节兵裕饷为本谋。

  5. (5) 请简要概括左宗棠是从哪些方面劝说皇帝“更前约”的。
4.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①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②乌蒙:山名。乌蒙山,在贵州西部与云南东北部的交界处,北临金沙江,山势陡峭。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及艺术基调。“不怕”是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 B . 颔联、颈联四句分别承接上文的“千山”和“万水”而来。“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意在表现长征途中自然气候的变化无常。 C . 尾联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 D . 整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 (2) 有学者在《毛.泽东诗词全集辑注》中谈到《七律长征》描写红军精神状态时说:“李白《战城南》:‘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毛主席反其意而用之。”请结合颔联谈谈你的理解。
5. 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夏明翰在英勇就义前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诗句,表达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文天祥在被押解途中也写下了“”的诗句,表现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2. (2) 鲁迅先生曾痛心疾首地指出:“中国人是健忘的。”在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最能体现上述国民劣根性的句子是“。”
  3. (3) “铁衣”是用铁片制成的战衣,也借指战士。在古诗词中,透过“铁衣”,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边塞将士不畏严寒、刻苦练兵、英勇杀敌的身影,如“。”
6. 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它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其根本点在于红色。(       )华夏民族的祖先炎帝又称赤帝,是中国的太阳神、火神;黄帝氏族也是崇拜太阳神、火神的族群。

红色代表着勤劳、勇敢、创造,代表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怕牺牲,也代表着希望和胜利,是中国人民价值追求和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红色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继承与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借鉴和运用。正是因为有了红色文化的引领,中华民族才逐步从鸦片战争后备受欺凌、迷茫委顿的状态中挣脱出来,逐步实现了由落后虚弱到繁荣富强的伟大转折。我们一定要将红色的种子不断根植于每个人 , 特别是年轻人的心中,使其成为一代代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重要动力,成为我们伟大事业永葆青春的健康基因。

  1. (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红色对中国人有着与生俱来的情结,它流动在民族的血脉里,遗传在民族的基因中。 B . 它流动在民族的血脉里,遗传在民族的基因中,红色对中国人有着与生俱来的情结。 C . 中国人对红色有着与生俱来的情结,它流动在民族的血脉里,遗传在民族的基因中。 D . 中国人对红色有着与生俱来的情结,在民族的血脉里流动,在民族的基因中遗传。
  2. (2)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B .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C .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D . 乱石穿空,惊涛拍伴,卷起千堆雪。
  3. (3)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7. 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中共中央将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并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斗、发愤图强、改革开放,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         。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走过百年光辉历程、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70多年、拥有91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得到了14亿中国人民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

中国正处于两个100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要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 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植根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斗志。我们党只要始终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       

  1. (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义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 (2) 请分别用一句以“中国共.产.党”为陈述对象的句子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8个字。
8. 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习主席说:“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探寻老物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基因,复兴中学拟举行“老物件中忆峥嵘,新时代里传基因”主题班会。同学们通过多种途径,寻访到各种老物件:一册标志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新青年》杂志创刊号;一双长征时红军战士穿的草鞋;一张红军借百姓银元打的欠条;一封抗战时的家书;一面布满弹孔浸染鲜血的党旗;一把刻有“抗日救国”字样的布满锈迹的大刀;一块在将军身体里停留了半个多世纪的弹片……

你作为复兴中学的一名学生,请从以上物件中选取一件或几件,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在主题班会上交流。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