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8月适应性月考卷(二)试卷

云南省昆明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8月适应性月考卷(二)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高三上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中国美学着重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感悟,因而可以说它是一种“人生美学”。它不以对美与艺术的本质的追问为目标,不着力于以分析式、思辨式地抽象解释“ 美”为起点去建构一个关于审美与艺术的理论体系,而是在对人生意义、价值、“味道”的反复体验、领悟中去把握有关审美与艺术的问题,并在人生实践中融入美与诗。从而,这种人生美学就有了两个鲜明的特点:乐生与游世。

李泽厚先生称中国文化是“乐感文化”,这是不无道理的。因为“乐”是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文化心理特征,也是中国美学精神的一个显著特点。《论语》中孔子的言行就深刻体现了“乐”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首先是对生活的珍视和享受。《论语》记载的孔子是个非常讲究生活的人,吃饭、穿衣、睡觉、上朝都有一定之规,很是考究。“色恶,不食。臭恶,不食。”从这些习惯中,可以看到很“科学”的一面:食物腐坏,颜色不正,味道发臭,自然不可以食用。另外,更重要的是,他能将人生审美化,即通过对具体生活过程和细节的重视去品味和体察人生的真谛,从中得到巨大愉悦与精神升华。他欣赏音乐能达到如醉如痴的程度:“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日: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他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八个字奠定了中国美学欢乐不逾分、悲哀不过度的“中和”标准和美学特征,使中国人不走极端,善于克已。

经过宋明理学的阐释,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基本上被伦理化、道德化了。朱熹把“吾与点”解释为“人欲尽处,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稍欠阙”。其实“曾点气象”是对日常生活的“审美点化”,是要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暂时疏离还原人的本真性情,并使人直接面对自然,从而以一种无遮碍文化视野的态度和状态去体会宇宙自然的生命精神,实现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过程。因此,它既是对日常生活的暂时抽离,也是对日常生活本身的审美升华。这正是当今所需要的。有了“乐”的人生态度,平淡的生活才可以被审美地“点化”,人生才能变得“有味道”、“有意味”、“有意思”,也才更值得人去活。

无论儒家还是道家学说,最初都是一种鲜活明亮的人生哲学。陈鼓应先生曾说,庄子哲学对于人生既非出世,亦非厌世,而是一种“游世”。庄子时代,战乱频繁,人命如蝼蚁,朝不保夕。这种“游世”,其实是在探寻人如何在一个生命危如晨露的时代生存下去,在“苟全性命于乱世”的前提下,寻出一点活着的“味道”与“意义”来。这是混乱动荡时代无可奈何之际的一种选择,但就美学意义而言,庄子于儒家之外,在中国美学史上确立了另一条人生美学的路径,即通过齐物我、泯是非、越生死而达到心胸澄明的审美境界,从而超越世俗社会生活与伦理羁绊,实现心灵自由的逍遥游。“逍遥游”是一种审美之游,是真正超越狭隘的功利得失之后所获得的高度愉悦的审养历程。至人、神人、圣人是无己、无名、无功的,他们的自我、名位、功业已化作自然本身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之间,不再有自我与对象之分。这时,人就是自然,反过来说,自然也就是人。在“无待”的逍遥游中,外在的命运无法控制时,自己的精神境界却可以由自己支配。

(摘编自徐碧辉《“乐生”与“游世”:中国人生美学的两大原型》)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美学并不追问美与艺术的本质问题,而是着重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感悟,所以它是一种人生美学。 B . 中国文化的“乐感”特质,使“乐”成为了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心理特征及中国美学精神的显著特点。 C . “曾点气象”代表的审美点化,是对现实生活本身的审美升华,它又以对日常生活的暂时抽离为条件。 D . 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借助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这一方式,塑造了在人生实践中融入美与诗的国民性。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采用了总分式结构,对“乐生”、“游世”这两大中国人生美学原型的实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释。 B . 文章第二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证明中国文化是“乐感文化”,增强了论证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C . 第四段既有抽象理性的论述,也有感性形象的描述;二者相得益彰,使文段既有了深度,也有了温度。 D . 作者立足于当下看历史,详尽分析了“乐生”“游世”的历史作用及其现代意义,思路开阔、立意高远。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体现了李泽厚所言“乐感文化”的特点。 B . 《红楼梦》中“兰桂齐芳”情节的设置,《窦娥冤》窦娥誓愿的实现,与“中和”观的影响不无关系。 C . 宋明理学对人的审美需要加以限制,这就导致儒家学说中的艺术精神和审美精神被遮蔽、消解了。 D . 阅读《论语》和《庄子》,将有助于我们在人生实践中得到人生经验与感悟的升华、实现精神的超越。
2. 现代文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什么才是“国潮”?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在2019年11月发布的《中国之潮——国潮研究报告》指出,“国潮”需要涵盖以下三个元素:一是需要有中国特色。无论是来源于中华文化,还是带有中国特色技术的标签,这是“国潮”产品区别于其他产品的基础因素,也是核心。二是“国潮”需要符合前沿审美和技术趋势,尤其关注新生代的需求。三是“国潮”需要有世界视野,展现中国自信。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要持续获得他们青睐,原创是第一,其次需要不断对产品的各项性能进行提升。定价方面依然也是重点,高性价比与低价不可画上等号。

中国织绣、彩陶、书法、敦煌壁画、兵马俑等中华民族千年文明的结晶汇聚成“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或许认识它们,但可能从未仔细观赏过。而近年“国潮”的兴起,层出不穷的品牌联名合作,让这些原本只能“被躺平”的传统文化容光焕发、神采奕奕。在2022杭州国际时尚周带来的系列产品中,可以看到不少类似花瓣领、盘扣、玉佩流苏、小玉扣等中国传统服饰元素,它们与现代服饰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摘编自程应峰、庄坤潮等《国潮,文化自信的光芒》)

材料二:

近年来,“国潮”悄然兴起,并刮起强烈风暴。在天猫上搜索“国潮”,会出现各种贴着“国潮”标签的服装;在微博上搜索“国潮”,会找到上千个起名“国潮”的博主。可见,“国潮”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国潮”热标志着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高品质国货赢得了市场,中国制造已经进军全球中高端产业链,“中国速度”正在向“中国质量”转变。从一定程度上看,中国制造不缺少高质量的产品,不缺少创新能力,也不缺少具有竞争力的价格,缺少的是中国品牌的影响力和认知度。2014年,习.平总书记提出“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从2017年起,每年的5月10日被定为“中国品牌日”; 2018年,“国潮”爆发,被称为“国潮”元年。被先进技术、创意文化赋能的中国创造不断释放潜力,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

有学者将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消费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到1992年,属于温饱消费阶段;第二阶段是1992 年到2001年左右,属于改善型消费阶段;第三阶段是2002年到2013年,属于消费显著上升阶段;第四阶段是2013年至今,属于品质消费阶段。这说明国人的消费由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变,由对产品功能型的需求向质量、品质、个性化、体验感等彰显自我价值的高端需求转变。“国潮”的兴起,是中国人从满足温饱、看重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的消费偏好,转向注重品质消费的必然结果。

“潮”,代表了一种时代的文化风潮、一种时尚潮流、一种流行趋势。“ 国潮”不仅可以用年轻人的语言诠释古老文化赋予现代的美感,也可以表现为将传统文化融入时尚的创意。“ 国潮”热展现的是人们对国家现在和未来发展的积极心理状态,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更是文化自信的提升。

不可忽视的是,当前的“国潮”热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我国制造业供需结构性失衡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低端供给过剩、高端供给不足;市场上鱼龙混杂,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一些行业的品牌跟风模仿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产品创新能力不足。保持“国潮”不退,需要我们发挥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努力成为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和质量强国,让中国品牌成为人们心目中高品质产品的代名词。

(摘编自姚林青《“国潮”热何以形成》)

  1. (1) 下列对“国潮”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国潮”产品区别于其他产品的核心是具有中国特色,这种“特色”可以是中国特色的文化或者中国特色的技术。 B . “国潮”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产生的时尚潮流,需符合前沿的审美需求,因而“国潮”产品是属于青年人的消费品。 C . “国潮”产品要想持续获得青年人的青睐,需要综合考虑设计的原创性,产品性能的提升与性价比等多方面要素。 D . “国潮”表现了传统文化融入时尚的创意,一些不被人们重视的传统文化可以借助“国潮”觅得属于它的现代天地。
  2. (2) 下列对材 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材料一对“国潮”的定义来看,“国潮”需要有对中国特色的彰显、与年轻群体的对话以及与民族自豪感的联系。 B . “潮”代表了时尚与流行,但与古老的传统文化并不矛盾,对传统文化的挖掘,有助于国潮”产品的流行。 C . 品牌对产品十分重要,国货要想赢得市场,实现突破,要在创新上下功夫,由“中国产品”转向“中国品牌” D . 中国制造在产品质量上依然存在不足,劣质产品充斥市场是目前制约“国潮”产品进一步占领市场的主要因素。
  3. (3) “国潮”热何以形成? 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
3. 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本一:

赶集

路遥

①吃过早饭不久,在大马河川道通往县城的简易公路上,已经开始出现了熙熙攘攘去赶集的庄稼人,由于这两年农村政策的变化,个体经济有了大发展,赶集上会,买卖生意,已经重新成了庄稼人生活的重要内容。

②公路上,年轻人骑着用彩色塑料缠绕得花花绿绿的自行车,一群一伙地奔驰而过。他们都穿上了崭新的“见人”衣裳,不是涤卡就是涤良,看起来时兴得很。粗糙的庄稼人的赤脚片上,庄重地穿上尼龙袜和塑料凉鞋。脸洗得干干净净,头梳得光光溜溜,兴高采烈地去县城露面:去逛商店,去看戏,去买时兴货,去交朋友,去和对象见面……

③更多的庄稼人大都是肩挑手提:担柴的,挑菜的,吆猪的,牵羊的,提蛋的,抱鸡的,拉驴的,推车的;秤匠、鞋匠、铁匠、木匠、石匠、篾匠、毡匠、箍锅匠、泥瓦匠、游医、巫婆、赌棍、小偷、吹鼓手、牲口贩子……都纷纷向县城涌去了。川北山根下的公路上,趟起了一股又一股的黄尘。

④当高加林挽着一篮子蒸馍加入这个洪流的时候,他立刻后悔起来。他感到自己突然变成一个真正的乡巴佬了。他觉得公路上前前后后的人都朝他看。他,一个曾经潇潇洒洒的教师,现在却像一个农村老太婆一样,上集卖蒸馍去了!他的心难受得像无数虫子在咬着。

⑤但这一切是毫无办法的。严峻的生活把他赶上了这条尘土飞扬的路。他不得不承认,他现在只能这样开始新的生活。家里已经连买油量盐的钱都没了,父母亲那么大的年纪都还整天为生活苦熬苦累,他一个年轻轻的后生怎好意思一股劲呆下吃闲饭呢?他提着蒸馍篮子,头尽量低着,什么也不看,只瞅着脚下的路,匆匆地向县城走。路上,他想起父亲临走时安咐他,叫他卖馍时要吆喝,他的脸立刻感到火辣辣地发烧。

⑥天啊,他怎能喊出声来!

⑦“可是,”他想,“如果我不叫卖,谁知道我提这蒸馍是干啥哩?”走到一个小沟岔的时候,高加林突然想:干脆让我先跑到这没人的拐沟里试验喊叫一下,到城里好习惯一些嘛!

⑧他满脸通红朝公路两头望了望,见没什么人,于是就像做一件见不得人的事一样,匆忙地折身走进了公路边的那条拐沟里。他在这荒沟里走了好一段路,直到看不见公路的时候才站住。他站住,口张了一下,但没勇气喊出声来。又张了一下口,还是不行。短短的时间里,汗水已经沁满了他的额头。四野里静悄悄的,几只雪白的蝴蝶在他面前一丛淡蓝色的野花里安详地飞着;两面山坡上茂密的苦艾发出一股新鲜刺鼻的味道。高加林感到整个大地都在敛声屏气地等待他那一声“白蒸馍哎——!”啊呀,这是那么的难人!他感到就像要在大庭广众面前学一声狗叫唤一样受辱。他用手背擦了一下额头的汗水,决心下一声非喊出来不可!他狠狠地咽了一口唾沫,把眼一闭,张开嘴怪叫一声:“白蒸馍哎——”他听见四山里都在回荡着他那一声演戏般的、悲哀的喊叫声。他牙咬住嘴唇,强忍着没让眼里的泪花子溢出来。

⑨他直愣愣地在这个荒沟野地里站了老半天才难受地回到公路上,继续向县城走去。从他们村到县城只有十来,里路,但他感到这段路是多么的漫长和艰难。他知道,更大的困难还在前头——在那万头攒动的集市上!

⑩当他走到大马河与县河交汇的地方,县城的全貌已经出现在视野之内了。一片平房和楼房交织的建筑物,高低错落,从半山坡一直延伸到河岸上。亲爱的县城还像往日一样,灰蓬蓬地显出了它那诱人的魅力。他没有走过更大的城市,县城在他的眼里就是大城市,就是别一番天地。他对这里的一切都是熟悉的,亲切的;从初中到高中,他都是在这里度过。他对自己和社会的深入认识,对未来生活的无数梦想,都是在这里开始的。学校、街道、电影院、商店、浴池、体育场……生活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可是,三年前,他就和这一切告别了……现在,他又来了。再不是当年的翩翩少年,衣服整洁而笔挺,满身的香皂味,胸前骄傲地别着本县最高学府的校徽。他现在提着蒸馍篮子,是一个普通的赶集的庄稼人了。

⑪往事的回忆使他心酸。他靠在大马河桥的石栏杆上,感到头有点眩晕起来。四面八方赶集的人群正源源不绝地通过大桥,进了街道。远处城市中心街道的上空,騰起很大一片灰尘,嘈杂的市声听起来像蜂群发出的嗡嗡声一般。

⑫他猛然想到一个更糟糕的问题:要是碰上他在县城的同学怎么办?他下意识地抬起头,先慌忙朝前后看了看。这时候他才真正后悔赶这趟集了。一般的赶集倒也没什么,可他是来卖蒸馍的呀!现在折回去吗,可这怎行呢!他已经走到了县城。再说,家里连一点零花钱都没有了,这样回去,父母亲虽然不会说什么,但他们肯定心里会难受的——不仅为这篮没卖掉的蒸馍,更为他的没出息而难受!

⑬“不,”他想,“我既然来了,就是硬着头皮也要到集上去!”

(有删改)

文本二:

孙绍振曾说,小说是展现故事人物的感情发生动态错位的艺术,即是以人的情感为核心的包括感觉和智性的动态变幻艺术。而如何达到这一-点呢?便是要把主要人物打出正常的轨道,从而产生错位,暴露人物的心理和秘密。而如何产生这种“错位”,便是把人物推向极端,而极端有两种:一种是顺境,一种是逆境。小说家的拿手好戏就是把人物放在顺境与逆境中反复折磨,使其情感错位,暴露其内心的秘密。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对赶集路上场景的详细描绘,既交代了故事背景,也照应了文章标题。 B . 小说中详写了高加林准备“吆喝”的画面,在细节描写中突显了人物复杂的内心。 C . 小说结尾的设置十分巧妙,既让故事的发展有了不确定性,又使读者意犹未尽。 D . 小说以小见大,用高加林“赶集卖馍”之事展现了“ 为理想奋斗”的时代主旋律。
  2. (2) 小说通过高加林为卖蒸馍去县城赶集的行程来呈现他由教师回归农民的心路历程,双线交织,这样设置有什么作用?
  3. (3) 请结合文本二简析这篇小说的“错位”艺术。
4.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秦攻赵,苏秦谓秦王曰:“臣闻明王之于其民也,博论而技艺之,是故官无乏事而力不困;于其言也,多听而时用之,是故事无败业而恶不章。臣愿王察臣之所谒,而效之于一时之用也。臣闻怀重宝者,不以夜行;任大功者,不以轻敌。是以贤者任重而行恭,知者功大则辞顺。故民不恶其尊,而世不妒其业。臣闻之百倍之国者民不乐后也功业高世者人主不再行也力尽之民.仁者不用也求得而反静圣主之制也功大而息民用兵之道也。今用兵终身不休,力尽不罢,赵怒必于其已邑,赵仅存哉!然而四轮之国也,今虽得邯郸,非国之长利也。意者地广而不耕,民赢不休,又严之以刑罚,则虽从而不止矣。语日:‘ 战胜而国危者,物不断也。功大而权轻者,地不入也。’故过任之事,父不得于子;无已之求,君不得于臣。故微之为著者强,察乎息民之为用者伯,明乎轻之为重者王。”秦王曰:“寡人案兵息民,则天下必为从,将以逆秦。”苏子曰:“臣有以知天下之不能为从以逆秦也。夫齐威、宣,世之贤主也,德博而地广,国富而用民,将武而兵强。宣王用之,后富韩威魏,以南伐楚,西攻秦,为齐兵困于毅塞之上,十年攘地,秦人远迹不服,而齐为虚戾。夫齐兵之所以破,韩、魏之所以仅存者,何也?是则伐楚攻秦,而后受其殃也。今富非有齐威、宣之余也,精兵非有富韩劲魏之库也,而将非有田单、司马之虑也。”于是秦王解兵不出于境,诸侯休,天下安,二十九年不相攻。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二》)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臣闻之百倍之国者/民不乐后也/功业高世者/人主不再行也/力尽之民仁者/不用也/求得而反静/圣主之制也/功大而息民/用兵之道也/ B . 臣闻之/百倍之国者/民不乐后也/功业高世者/人主不再行也/力尽之民/仁者不用也/求得而反静/圣主之制也/功大而息民/用兵之道也/ C . 臣闻之百倍之国者/民不乐后也/功业高世者/人主不再行也/力尽之民/仁者不用也/求得而反静/圣主之制也/功大而息/民用兵之道也/ D . 臣闻之/百倍之国者/民不乐后也/功业高世者/人主不再行也/力尽之民仁者/不用也/求得而反静/圣主之制也/功大而息/民用兵之道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博论意思是普遍教导,“博”与《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的“博”字含义相同。 B . 四轮指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交通极为便利,与现代汉语中的“四轮”一词含义不同。 C . 过任指超过承担能力的责任,“任”与《论语》“任重而道远”的“任”字含义相同。 D . 解兵意思是解除武装,“解”与《庖丁解牛》“所解数千牛矣”的“解”字含义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秦先阐述贤明的君王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百姓,又揭示君王统治与民心向背的必然关联,从而游说秦王放弃攻打赵国。 B . 苏秦深谙秦王的政治野心,劝解秦王让百姓休养生息,因为这是明君建功立业后的一贯做法,也是以静制动的用兵法则。 C . 苏秦一针见血地指出,即使秦国当下就攻占赵国的邯郸,也没有长远的政治利益,因此力劝秦王量力而行,索取有度。 D . 苏秦以齐国战胜而危的历史为例,巧妙地类比秦国的处境,把战事不断而国力空虚的危害分析得有理有据,利弊分明。.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意者地广而不耕,民羸不休,又严之以刑罚,则虽从而不止矣。

    ②寡人案兵息民,则天下必为从,将以逆秦。

5. 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阅读

岭南江行①

柳宗元

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

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

射工②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注]①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柳宗元因谗被贬赴任柳州刺史途中。②射工:即蜮,古代相传一种能含沙射影的动物。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首联写江水南流一直隐入茫茫云烟,黄茅遍地丛生,环境荒凉恶劣。 B . 颔联写雨过天晴可见象迹,阳光和暧可见蛟涎,奇特的景致让诗人欢愉兴奋。 C . “华发”指花白的头发,“岂容华发待流年”蕴含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之情。 D . 本诗将叙事、描写、抒情融为一体,开拓了诗歌意境,突出了情感主旨。
  2. (2) 好的诗句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请赏析颈联有何妙处。
6. 默写
名篇名句默写
  1. (1) 荀子《劝学》中“ ”两句揭示了君子本性与常人相似,只是更善于借助外物。
  2. (2) 苏轼《赤壁赋》中“”两句连用两个比喻,感慨生命在天地间的短暂与渺小。
  3. (3) 李商隐《锦瑟》中化用庄周和望帝两个典故,营造出凄婉迷离意境的两句是“ “。
7. 语言表达
语言文字运用Ⅰ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种子,是城市的文化根脉正因为历史文化以各种方式滞留在城市肌体里,广大市民的文化情感才得以寄托,每个城市才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标识。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一方面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是历史文化保护的责任,如何    地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和担当。城市的建设与保护,并不是    的关系。妥善保护好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产,关键在于理念的更新,不能盲目拆除,也不必圈禁封闭,完全可以探索出一条保护与利用    的路径。比如,上海小里弄、石库门和老弄堂等特色建筑被    地修旧如旧, 既守住了历史文化,也不妨碍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城市功能,历史文化遗产得以持续活化利用,并完美融入了现代城市功能,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启新的维度。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 (3) 下列选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B .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C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D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8. 语言表达
语言文字运用Ⅱ

塑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    。塑料本身并不是污染物,塑料污染的本质是塑料垃圾泄漏到土壤、水体等自然环境中且难以降解,带来视觉污染、土壤破坏、微塑料等环境危害。面对塑料污染这一全球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中国大力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有效遏制了塑料废弃物的环境污染。在源头减量上,我们要树立绿色消费理念,    , 如:购物使用环保袋,外卖选择无餐具,外出自带随行杯……每一点减塑小举措,都是塑料污染治理的大动作。当然,对塑料污染治理而言,核心还是减少塑料垃圾向自然环境中泄漏,关键要做好塑料废弃物回收处置。这需要我们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学会    , 将用过的塑料瓶、塑料盒、塑料餐具扔进分类垃圾桶里。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为“治塑”加油,- 起保护地球。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 (2) 下列各项中,与文中省略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他抗议道,“会这样的么?——不至于此罢?…… B . 自古以来,哪有……他就给十两银子? C . 地上摆着好几堆咸菜,有腌白菜、腌萝卜、腌蚕豆…… D . “今天早上一个老鸦落在东房上叫了十几声……唉!"
9. 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整本书阅读”是一种整体性的、持续性的深阅读,“碎片化阅读”更多是片段式的、不连续的浅阅读。有人感叹,当今时代,人们习惯于“碎片化阅读”,急需“整本书阅读”,否则人或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也有人说,我不排斥碎片化阅读,它自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上述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