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梅岭三章 知识点题库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两句中的“即”“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解释“正十年”一词所含的知识信息。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1. (1) 赏析“人间遍种自由花”一句。

  2. (2) 诗中如何表现作者献身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军刀

赵恺

    不是军人,我却拥有一把军刀。不是真正的军刀,却是真正的好刀。准确地说是一件金属雕塑作品:它追摹当年喜峰口大刀队的壮举,使金属获得物资之上的品质。

    军刀出自一位军旅雕塑家之手,燕赵壮汉,宋哲元将军29军之后裔。雕塑家赠我燕山刀,我赠雕塑家淮河酒,钢刀遇烈酒仿佛骨骼遇血。酒酣耳热,胆气舒张,雕塑家缓缓抽出他的作品,砰一声插在我俩之间的桑木方桌上。军刀闪闪晃动中,热酒在木桌上流成北方的河。遥隔酒河,他给我讲述了一则关于军刀的故事。

    1933年3月,日寇占领喜峰口西侧两个阵地,企图对主峰形成迂回包围。宋哲元决心把鬼子赶下山去,筹划出一个出奇制胜、静夜袭营的方案。他秘密约请精良工匠,认真锻打五百把上品军刀,并挑选五百士兵组成大刀队,充分准备,严格训练。临战,宋哲元亲赴阵前送行。巍巍长城脚下,五百男儿巍巍列队,仿佛天地之间矗起一座血肉长城。刀柄在肩,刀背在背,硬瘦西风敲打在金属上,五百钢刀发出磔磔雷韵。一个、一个、一个,宋哲元从五百条汉字面前一一走过。士兵年轻得像是刚刚抽叶的红高粱,抚摸他们的肩膀,仿佛抚摸黑土地。五百双眼睛映出一幅相同的画面:飞雪、长城、一只盘旋在长城上空的鹰。宋哲元想,如果不是日本的侵略,他们当是在垄亩间劳作,还是在学堂里习字呢?如果不是日本侵略,此刻,夕阳西下,暮色将临,五百位母亲不是正依倚在五百扇门边,殷殷瞩盼着五百个孩子回家吃晚饭吗?可是如今……想到这里,宋哲元兀然停下了脚步。为甚么停下脚步,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只是觉得,面对这个士兵有话要说。

    大额头、方嘴唇,一副聪慧与质朴的自然组合——宋哲元心头pēng然一动。

    他问:“你叫什么名字”回答:“报告军长——1班班长侯万山。”

    他问:“你身上背的是什么?”回答:“报告军长——是大刀。”

    他问:“背着大刀去干什么?”回答:“报告军长——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他问:“不简单,还是个诗人,在家读过书?”回答:“报告军长——临上轿扎耳眼:我们队长现教的。”

    他问:“队伍明天就要出发,有话要说吗?”

    一听这话,侯万山热泪訇然涌出,砰的一声给宋哲元跪下了。

    宋哲元冷峻如铁:“你是男子汉吗?”侯万山仰面作答:“报告军长——是男子汉。”

    宋哲元说:“男儿膝下有黄金,更何况是抗日军人!”

    侯万山含泪站起来作答:“我侯万山别无牵挂,只是家有一个临产之妻,如果我壮烈了,孤儿寡母能得军长体恤,我也就死而瞑目了。”

    听完,宋哲元认真望着侯万山那双闪烁的大额头和方唇之间的眼睛,之后,蓦然转脸作狮子吼:“军务处!”

    军务处高声报告:“在!”

    宋哲元说:“把侯万山的话记下来,也把大刀队全体官兵的要求记下来。”说完面对侯万山也面对他的五百壮士,久久,久久,只轻轻讲了一句:“你们放心去吧。”之后,他庄重立定缓缓把手掌举向帽檐,在巍巍盘旋的苍鹰翅膀下,立成一座雪人。

    喜峰口役,侯万山牺牲在长城脚下的罗文峪中。目击者说,他一人砍死七个鬼子,直到军刀卷刃。

    遵照诺言,宋哲元对烈士遗愿一一妥作安排。

    他派人到侯万山老家,接来烈士的妻子和一对刚刚出生的双胞胎,把他们安置在自己家里,还请来两个奶妈哺育幼婴。他对部下郑重交待:侯万山的孩子就是第29军的孩子,就是我宋哲元的孩子。这两个孩子一个就叫做宋记峰,一个叫做宋记峪。作为对喜峰口和罗文峪的纪念。18岁后,他们还随他们的父亲,改姓为侯。

    我问:“从哪里得来这么动人的一个故事?”

    他答:“家父所言——他当时是29军军务处的副官,侯万山的遗属就是他去接的。”

    说到这里雕塑家连喝三瓯,热泪顺着面颊砰然落下,滴滴溶进桑木桌上那条北方的河。

    军刀兀自jié立,磔磔闪动冷峻的光。

  1. (1) 据文中的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pēng

    jié

    然一动

    兀自

  2. (2) 文中画线的句子都写了什么?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 (3) “侯万山回答:‘报告军长——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侯万山话的意思是什么?“宋哲元说:‘男儿膝下有黄金,更何况是抗日军人!’”,宋哲元话的意思是什么?
  4. (4) “他庄重立定,缓缓把手掌举向帽檐,在巍巍盘旋的苍鹰翅膀下,立成一座雪人”,请对这句话作简要赏析。
  5. (5) 文中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mǎng)    围解(xián)    不得脱(lǜ) B . 旗(jīng)    罗(yán)    大岭(yú) C . 烟(fēng)    报(jié)    国门(xuán) D . (yá)    纸钱(dāng)  血雨风(xīng)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伤病   

②二十日   

③虑不脱   

诗三首留衣底   

围解   

旌旗十万斩阎罗   

⑦捷报飞来纸钱   

⑧投身革命为家   

⑨血雨腥风应有   

⑩取义仁今日事   

写出下列划线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和运用的修辞手法。
  1. (1) 旌旗十万斩阎罗

    意思:;修辞手法:

  2. (2) 南国烽烟正十年

    意思:;修辞手法:

  3. (3) 血雨腥风应有涯

    意思:;修辞手法:

  4. (4) 取义成仁今日事

    意思:;修辞手法:

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围解

血雨

应有

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投身革命/即为家 B . 血雨腥风/应有涯 C . 取义成仁/今日事 D . 人间遍种/自由/花
阅读《梅岭三章》,完成小题。

梅岭三章

陈毅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1. (1) 诗前小序的作用是。其中,“”一句说明小序是补写的。
  2. (2) 这三章诗从体裁来看,属;从内容来看,是。这三章诗中押韵的字分别是: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3. (3) 用四字短语概括《梅岭三章》每章诗的内容。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4. (4) 下列诗句中起到统领全篇作用的一项是(    )
    A . 断头今日意如何 B . 南国烽烟正十年 C . 投身革命即为家 D . 创业艰难百战多
  5. (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三首诗在形式上独立成篇,内容上却是一个整体。 B . 这三首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引用阎罗的典故和取义成仁的传说。 C . “此头须向国门悬”运用典故表明心迹:大业未成,诗人死不瞑目。 D . 这三首诗把现实与想象、理想完美地结合起来表达思想感情。
  6. (6)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诗前小序说明作者在身临绝境时用诗的形式留下了自己的遗言。 B . 小序和三首诗是作者在“虑不得脱”的艰难环境中一气写成的。 C . 三首诗可看成一个整体,又各表达了不同的意思。 D . “血雨腥风应有涯”“南国烽烟正十年”“取义成仁今日事”这三句分别运用了借喻、借代、引用的修辞手法。
  7. (7)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这两句诗紧扣“”,申明此生若不见革命胜利,死后一定召集旧部英魂,继续与反动派战斗到底,表现了诗人的革命精神。
阅读陈毅的《岳麓山顶眺望》一诗,完成小题。

岳麓山顶眺望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

陈毅

岳麓山头任我行,三湘眼底绝风神。

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固。

战争破坏归陈迹,建设峥嵘定太平。

终到山河澄清日,主持华夏是人民。

【注】①三湘:指湘潭、湘阴、湘乡。这里借指湖南。②洞庭:洞庭湖。此两句是岳麓宫的楹联,被作者引用在此诗中。

  1. (1) 试从诗歌体裁和写作背景的角度比较本诗和《梅岭三章》的异同点。
  2. (2) 本诗与《梅岭三章》都有一句表达了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请分别把它们摘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沃田里的野草

(加拿大)诺尔曼·白求恩

    ①五月里的一个早晨,保定郊外的一块农田里,一位锄草的老汉把弯了半天的衰老酸痛的腰伸伸直,拄着锄头凝望远方。

    ②他的脸晒得黝黑,眼圈周围皱纹丛生,好几道深深的沟纹显现在腮帮上,越过他那干瘪的嘴角。他光着脊梁,下身穿一条打了补丁、褪了色的青布裤子。两只脚赤裸着,头上裹一块毛巾,白发从毛巾底下露出来,依然浓密厚实。

    ③“唉,”老汉叹口气,“日子可真不好过呵。”他煎熬着,饱尝困苦。起先,他犯了咳嗽毛病,好像压根儿就不会好转似的。接着,他的独生子又参加游击队打仗去了,撇下田园无人耕种,只好由他出来干活。随后,日本鬼子穷凶极恶,夺走了他的一半收成,一个子儿也不给。

    ④他一生所遇到的桩桩不称心的事,对他来说,都成了这种或那种野草。咳嗽毛病——是一种野草;他不得不又到地里去干活——是一种野草;儿子不在身边——是一种野草;日本鬼子——是一种野草,而且是一种个儿最大的野草。

    ⑤老汉脑子里想的尽是野草,但也浮现出一片广阔葱翠的田野景象。这就是中国。依他看来,他的整个国家就是一片广袤无边的农田。他见到这块辽阔的田野孳生着犹如敌人一般的杂草,正在肆无忌惮地窒息着嫩绿的玉米的生命。

    ⑥太阳越升越高。老汉又埋头锄草。锄到一垄尽头时,他突然愣住了。田边有个奇怪的大窟窿,当中竖起一个顶端削掉的大黑萝卜似的玩意儿。

    ⑦他一时猜不出那是啥东西。后来,他想起来了。对,没错儿!是颗炮弹!那是日本鬼子用火车从北平运来的。

    ⑧他和他的街坊常常谈起那些大炮。多可怕的武器啊,敌人有多少尊大炮啊,而咱们的队伍却一尊也没有,真叫人遗憾。

    ⑨不过,话说回来,咱们也确实有那么一尊,只有一尊。那是上个月袭击敌人时掳获过来的。他记得有一次他的儿子偷偷回家来跟他提起过它。想起这些,老汉脑筋里慢慢琢磨出一个主意。

    ⑩他小心翼翼地把炮弹抱起来,把它放进一边的驮筐里,另一边装些泥土保持平衡。接着,他用树叶盖住炮弹,把它藏得严严实实,就赶着毛驴走出庄稼地,踏上那条漫长而灰尘扑扑的道路去寻找他的儿子。

    ⑪那一大块方格图案的绿油油的平原一直延伸到遥远昏暗的地平线。沿路草丛里长着风信子和粉红的竹桃花。交叉的水渠里,棕色的水几乎没有流动。白杨和垂柳矗立着,闪闪发光,伞状的青枝绿叶纹丝不动,高耸直入宁静的碧空。

    ⑫他催赶毛驴一里又一里地朝前走。晌午了,天可真叫热。大汗淋漓,在腮帮上往下流成了一条条小溪流。他焦躁地用毛巾擦了又擦,又急匆匆地向前赶去。

    ⑬傍晚时,他终于找到了游击队。游击队员们欢呼着迎接他。他从人群中一眼就瞥见了儿子。他对儿子说:“小子,我给你捎来一样东西。”他弯腰把炮弹捧在手里,和蔼地说:“我是在地里找到的。我把它给你们捎回来了,你们可以再用它一次。”

    ⑭人群一阵沉默,接着阵阵笑声从他们咧开的嘴巴里爆发出来。街头响彻他们爽朗的欢笑声。

    ⑮老汉不吭声,困惑地瞧着他们,脸上闪现一丝摸不着头脑的神情,正如乌云划过天空一般。他瞧瞧这边,又瞧瞧那边。真是莫名其妙。

    ⑯他忧郁不快地瞧瞧那些战士,瞧瞧自己的儿子。但是他们谁也说不出话来,个个笑得前俯后仰。他们相互捶捶后背,或者乐不可支,瘫在对方的怀里。老汉拣起缰绳,开始把毛驴牵出那个团团围住他的哄笑的人群。

    ⑰儿子感到气氛不大对头,首先止住笑。他用手揪住老汉的袖子。转身对大家说道:“同志们,我们都应该感激我爹。他帮了我们一个大忙。”

    ⑱“对,对,”大伙儿喊道,终于领悟到老汉的误解,全都明白应该不让他伤心。“对,您是个好的战士。我们都很感激您。”

    ⑲老汉又高兴起来。这一天,他根除了一棵硕大的野草。他为了把中国的大地扫得干干净净而尽了点力。

(选自《世界文学》1979年第5期,梅绍武译,有删改)

  1. (1)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并简述其表达作用。
  2. (2) 文章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多种方法,在第②和第⑩段中任选一段加以赏析。
  3. (3) 结合内容理解小说标题的含意。
  4. (4) 紧密联系文章内容,再结合下面的材料,说说作者白求恩是怎样的一个人。

    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的胸外科医师,他在中国的一年半时间里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呕心沥血。同时,他还是一位充满温情的革命者。1939年,他在我国晋察冀边区忘我工作的间隙写下了《沃田里的野草》这篇小说。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对他做出了高度评价。

  5. (5)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叙述了老汉锄草、发现炮弹,最终将炮弹送到游击队的故事。 B . 老汉因为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而突然紧张起来,第⑪段的景物衬托了这种惶恐的心情。 C . 游击队员因老汉送来一颗无法使用的哑弹而哄笑,老汉为此闷闷不乐。 D . “野草”是承载着主人公强烈情感的主线,同时还起着贯串情节的作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诗前小序说明作者在身临险境时用诗的形式留下了自己的遗言。 B . 小序和三首诗是作者在“虑不得脱”的艰难环境中一气写成的。 C . 三首诗可看成一个整体,又各自表达不同的意思。 D . “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这两句,分别运用了借喻、引用的修辞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1. (1) “断头今日意如何”从全诗看起什么作用?
  2. (2) 分析下面诗句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此去泉台旧部,旌旗十万阎罗。

  3. (3)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这两句紧扣“”(填写诗句),表明了作者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至死不渝的心迹。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无题

陈毅

生为革命死不哭,莽莽神州叹沉陆。

魂兮归来大地红,小住人间三十六

【注】①此诗为陈毅同志在梅山所作。②三十六:指36年(即36岁),因为陈毅1901年生,1936年被围梅山,他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1. (1) 联系全诗,解释“大地红”的意思。
  2. (2) 这首诗表现出陈毅同志怎样的革命精神?
  3. (3) 这首诗与《梅岭三章》中哪首诗所表达的信念一致?是什么信念?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血雨

应有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1.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伤病

    ②二十

    ③虑不得

    得诗三首留衣底

    围解

    旧部

  2. (2) 诗前小序的作用是。其中,“”一句说明小序是补写的。
  3. (3) 诗中为了表现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用死了也要去“泉台”集合“旧部”来“斩阎罗”的说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4. (4) 赏析“捷报飞来当纸钱”一句。
  5. (5) 赏析“人间遍种自由花”一句。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死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1. (1) 本诗中那些“破铜烂铁”变成了翡翠和桃花,“剩菜残羹”泛出罗绮和云霞,死水酵成了一沟绿酒飘满白沫等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2. (2) 本诗的首尾呼应,反复强调“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样写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 (3) 说出“死水”的象征意义。
  4. (4) 结合本诗,找出诗人在炼字上的技巧。
学校准备在近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主题班会活动。假若你被推荐为这次主题班会的主持人,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两项任务。
  1. (1) 请你为这次主题班会写一段开场白,要求:突出主题,语言简洁得体。
  2. (2) 班会活动设计中,有一个人人参与的分享环节——“推荐精忠报国英雄”。你最崇敬的英雄是谁?请向同学推荐。要求:概述英雄事迹,语言简洁准确。

    我最崇敬的英雄是,推荐理由是:

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1. (1)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2. (2)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