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体温的控制 知识点题库

人的体温一般都为37℃左右,这是人体通过调节和激素调节控制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的结果。当气温下降时,人体将体温下降的信息传到脑内的体温调节中枢,经过整合后,通过战栗、皮肤血管收缩、(选填“甲状腺激素”或“胰岛素”)分泌增加等途径使体内产热增加,散热减少。

白尾黄鼠是沙漠地区的一种哺乳动物,它在高温环境下体温的昼夜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动物体温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 . 该动物在6时左右体温达到最低值 C . 该动物在6时至9时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 D . 该动物体温的昼夜变化是对沙漠环境的适应
  2017年11月11日上午7:30,2017绍兴国际马拉松赛在绍兴市奥体中心开跑。开赛时,运动员听见枪声起跑,这种反射属于(选填“非条件反射”或“条件反射”)。完成这个反射的神经结构是(选填“反射弧”或“神经元”)。要完成这一反射,离不开神经元的参与,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和两部分,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传递的路径是(用字母A、B、C、D和“→”表示)。运动员在跑步的过程中,产热器官主要是(选填“内脏”或“骨骼肌”),运动中为了维持体温的恒定,皮肤中的血管将(选填“收缩”或“舒张”)。

2019年10月18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武汉体育中心拉开了序幕。中国队获得的金牌和奖牌数位居第一,实现了中国队在世界军人运动会赛场比赛成绩的历史性突破。请回答:

  1. (1) 首次参赛的中国选手卢嫔嫔以2分10秒9剧新军事五项女子障得跑的世界记录,她听到枪声立即起跑,这属于(选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2. (2) 在公路自行车赛中,中国队一举夺得女子个人和团体的双料冠军。选手们骑完全程79.75里后,气喘吁吁,全身冒汗,此时皮肤下的血管处于图中的(选填“A”或“B”)状态。但选手的体温变化保持动态平衡,此过程是通过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

人在寒冷的环境中,往往会不由自主的出现颤抖现象,他的生理意义是(   )
A . 通过颤抖使体内热量大量散发 B . 通过颤抖使体内热量大量贮存 C . 通过颤抖使骨骼肌大量产热 D . 通过颤抖使内脏器官大量产热
在暑期军训中,进行队列训练时,一女生恶心呕吐,出现昏厥现象.下列处理不正确的是(    )
A . 用冷水浸湿毛巾敷在头部 B . 用酒精擦身降温 C . 给病人服用人丹、十滴水等 D . 原地用人工呼吸进行抢救
人体有恒定的体温,主要是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能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在某状况下的产热统计图,根据图表判断他们所处的状况分别是  (    )

A . 甲处在安静状态,乙处在运动状态 B . 甲、乙都处在安静状态 C . 甲处在运动状态,乙处在安静状态 D . 甲、乙都处在运动状态
松鼠是恒温动物,将松鼠从30℃转移到10℃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松鼠生理状态发生改变。下列有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
A . 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 B . 氧气消耗量增加 C . 松鼠食物消耗量加大 D . 松鼠运动量减少
如图表示外界气温改变时,皮肤中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比较甲、乙两图,可知甲图中情况发生时,外界气温,皮肤内大多数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皮肤的温度会,由皮肤直接散失的热量会
  2. (2) 是在情况下发生的,同时汗液的分泌减少,从而使人体的散热量,这样,可使人的体温保持正常。
某健康学生对自己的体温及生活环境温度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

  1. (1) 人体正常体温保持在℃左右,由此可以判断表示该学生的体温变化曲线。
  2. (2) 人的正常体温能维持相对稳定,主要依赖于的精细调节。
某同学上完体育课后,满面通红,大汗淋漓,此时该同学(     )。
A . 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增加 B . 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减少 C . 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增加 D . 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
如图是某探究小组研究正常人体处在温度变化的环境中,机体散热量变化的曲线图(其中t1前环境温度为25℃,t1后环境温度为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t1前,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 . t1后,散热量、产热量一直增加,体温不变 C . t2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 D . t3后,产热量比t1前的产热量要高
人们可佩戴智能运动手表来测量记录运动情况。
  1. (1) 人在运动时身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
  2. (2) 该佩戴者在操场上慢跑10分钟,智能手表记录其速度为10.8千米时,他跑步时所经过的路程为
  3. (3) 右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运动手表可以根据手腕处桡动脉的跳动情况来检测心率,此血管中的血液是由心脏中的(填腔室名称)输送过来。
  4. (4) 加强体育锻炼对预防新冠肺炎有一定作用,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属于
生物体都能对坏境的刺激作出反应:

  1. (1) 如图一所示为一盆植物横放后,植物的茎向上弯曲生长,茎向上弯曲生长与分布不均匀有关。
  2. (2) 经常有许多运动爱好者在岱山文化广场上进行健身运动。若图二中的乙表示安静时皮肤血管口径,那么图二中可表示这些人在大汗淋漓状态下的皮肤血管口径大小。
请分析同学们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引起的生理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
  1. (1) 听课时,老师讲话产生的声波引起同学们的鼓膜振动,能够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并将冲动传递到位于中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2. (2) 记笔记时,一会儿看黑板,一会儿看笔记本,同学们既能看清黑板上的字,又能看清笔记本上的字,这是因为眼球结构中的具有调节作用。
  3. (3) 课堂讨论时,同学们因争论问题而面红耳赤、心跳加快,此时的血管为图中的形状。

  4. (4) 讨论正激烈,某同学的手不小心碰到了圆规的尖头,他快速把手缩回,并不久就感到了疼痛,这说明脊髓不仅有反射功能,还有功能。
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及运动时血液流经四种器官的相对速度大小。据图分析,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   )

A . 运动时人体总血量增加 B . 不管休息还是运动时,脑的血流量基本不变 C . 饭后立即运动,消化器官中血流量明显减少,不利于消化 D . 运动时骨骼肌产生热量增加,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
近期温州部分地区出现登革热患者,“登革热”是以蚊虫传播的疾病。
  1. (1) 蚊子属于节肢动物门的类。
  2. (2) 蚊子叮咬人时将携带的病毒带入人的血液,血液属于组织。
  3. (3) 登革热症状之一是高烧 39 ℃以上持续不退,患者可以用酒精擦手臂降温,这是利用酒精吸热,从而使患者体温下降。
  4. (4) 医生用体温计给患者测量体温,示数如图所示,示数为:

人体表面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来加以调节。如图是皮肤中同一血管在不同温度下口径的示意图,其中B为正常温度的环境中血管的口径,试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散热主要是通过方式进行。
  2. (2) 当环境温度达到35℃以上,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汗液蒸发的方式进行,此时皮肤血管的口径应类似于图
  2021舟山群岛马拉松在普陀大剧院鸣枪起跑。设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健身跑(约5km)、家庭跑(约2km)等四个项目,赛事规模16000人。

  1. (1) 选手在比赛中会出现气喘吁吁、全身冒汗现象,此时皮肤下的血管于图甲中的(选填“A”或“B”)状态。
  2. (2) 图中能表示选手在比赛中体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选填“a”或“b”)。
为迎接杭州亚运会,运动员们天天刻苦训练,每次都练到大汗淋漓、肌肉酸胀。回答下列问题:
  1. (1) 剧烈运动时,骨骼肌产热量增加。体温上升的信息传至下丘脑的,该部位发出的信息通过传出神经到达皮肤汗腺,引发大量出汗现象,以增加,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2. (2) 长时间高强度训练时,若骨骼肌细胞通过呼吸方式消耗氧气过快,则会导致部分肌细胞供氧不足,只能在缺氧状态下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乳酸并积累,从而出现肌肉酸胀现象。
  3. (3) 通过长期训练,运动员的心肌比普通人强健,心脏每搏动一次向动脉射出的血量比普通人多。若运动员和普通人的心脏每分钟向全身输出相同的血量,则运动员的心率比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