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两种电荷 知识点题库

关于如图的四幅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风中雨伞容易“上翻”,是由于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B . 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是由于分子间有引力作用 C . 图中是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 图中绝缘棒接触验电器后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说明该棒带正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自然界只有正负两种电荷 B . 与带负电的物体相吸引的轻小物体一定带正电荷 C . 夏天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不属于静电现象 D . 摩擦起电使物体产生了电子,由于电子的转移,使物体带上了正负两种电荷
A、B、C、D四个带电小球,将它们靠近时,A吸引B,B排斥C,C吸引D,已知D带正电,则A 带 电,B带 电,C带 电.

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2伏,通过它的电流为0.6安,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库,其电阻为 欧.当它两端的电压为6伏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安.

在探究摩擦起电的实验中:
  1. (1)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纸屑,说明橡胶棒带了电,根据你掌握的原子结构的知识,下列关于带电原因的猜想,你认为正确的是(只填序号):

    a.摩擦创造了电荷;

    b.是由于电子发生了转移;

    c.是由于质子发生了转移.

  2. (2) 根据你的猜想,毛皮摩擦过橡胶棒后,你认为:毛皮带电(选填“一定不”、“一定”或“可能”).
  3. (3) 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排斥,则这个小球       
    A . 一定不带电; B . 一定带负电; C . 一定带正电; D . 可能不带电.
如图所示是在中国科技馆一位同学在静电台上体验“怒发冲冠”游戏时的情景.体验者用手接触带电金属球后,她的头发就带上了(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因而竖起张开.

将两个充气后的气球用丝线悬挂起来,让它们碰在一起,再用毛织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接触的部分,放开气球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原因是
在如图所示的文具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 . 剪刀 B . 塑料尺 C . 橡皮擦 D . 透明胶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扫地机器人逐步进入普通家庭。如图所示。扫地机器人具有主动躲避障碍物、自动吸尘、自动返回充电等诸多智能功能,以下关于扫地机器人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机器人在自动吸尘过程中利用了气体流速与压强的知识 B . 机器人内电动机制作原理是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 C . 机器人在自动充电过程中主要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 机器人内部的集成电路部分主要使用了半导体材料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B . 制作保险丝的材料熔点高、电阻大 C . 超导体是很好的输电线和发热材料 D . 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消耗电功率的仪表
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橡胶棒由于而带负电,把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去靠近与纸摩擦过的塑料吸管,发现吸管被推开,说明吸管带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大地、人体、陶瓷这三种物体都是导体 B . 能够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能够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C . 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D . 绝缘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是因为绝缘体内没有电子
小红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使其带电,测得玻璃棒所带的电荷量约为3.2×10-7C。已知一个电子的电荷量为1.6×10-19C,在此摩擦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约为个。
如图所示,下列工具中的部分结构,所选用材料主要是利用其绝缘性能较好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5 羊角锤的木质手柄 B . 图片_x0020_100006 剪线钳手柄处的橡胶外套 C . 图片_x0020_100007 自行车的橡胶把套 D . 图片_x0020_100008 订书器压柄上的塑料手垫
下列物品中属于导体的是(   )
A . 铅笔芯、玻璃杯 B . 塑料吸管、橡皮 C . 人体、盐水 D . 陶瓷、煤油
现代大厦的顶部都安装有避雷针,避雷针应该由(填“导体”或“绝缘体”)制成。在发生雷电劈击时,若雷雨云带负电,则瞬间劈击闪电的电流方向是(填“云→针”或“针→云”)。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 摩擦起电是因为不同物质的物体间的电子发生了转移 B . 根据银河系的直径大约为8万光年,可知光年是时间的单位 C .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D . 梳头后头发变得蓬松是因为分子间有排斥力
将甲、乙两根轻质棒悬挂在空中使其静止不动,然后手持丙棒,分别靠近甲棒和乙棒,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丙一定带同种电荷,乙、丙一定带异种电荷 B . 甲、丙一定带同种电荷,乙可能不带电 C . 甲、乙可能带异种电荷,丙可能不带电 D . 甲、乙可能都不带电,只有丙带电
下列关于“吸”的物理现象中,属于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
A . 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在干燥的天气容易“吸”灰尘   B . 两个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能“吸”在一起   C . 用吸管能将饮料“吸”到嘴里   D . 若人距离铁轨太近,会被驶过的列车“吸”过去
用餐巾纸摩擦吸管,吸管能吸引轻小物体,这是摩擦现象;然后把带电的吸管放在细铁丝做成的转动轴上,如图所示,用一根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吸管,吸管被推开,则说明吸管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