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知识点题库

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小明利用两组滑轮组进行了5次测量,用较轻的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测定前4组数据,换用一个更重的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测得第5组数据,测得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动滑轮重G/N

物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动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1

0.5

1

0.1

0.7

0.3

47.6

2

0.5

1

0.2

0.7

0.6

47.6

3

0.5

2

0.1

1.1

0.3

60.6

4

0.5

4

0.1

2

0.3

5

1

4

0.1

0.3

55.6

  1. (1) 实验中应沿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缓缓上升.
  2. (2) 表格中变化①处数据应为;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可知编号②数据应为 N.
  3. (3) 由表中第1、2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无关.
  4. (4) 比较第1、3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重物越重,机械效率(选填“越高”、“不变”或“越低”).
  5. (5) 比较第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6. (6) 分析表格中第2组数据可知,此时滑轮组克服绳重及摩擦做的那部分额外功为 J.
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物理量

实验次数

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4

0.1

1.8

0.3

2

6

0.1

2.4

0.3

83%

3

4

0.1

1.4

0.5

57%

4

4

0.2

1.4

1.0

57%

  1. (1) 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2. (2) 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3)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图做的;第4次实验是图做的.(选填“a”、“b”或“c”)
  4. (4) 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 (5) 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如图所示,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若物体重6N.

  1. (1) 实验时应沿竖直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若物体上升高度为10c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2. (2) 若仅增加物体的重力(不计摩擦),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如图所示,为“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小红同学进行了两次实验探究,得到如下两组数据.

 

实验次数

动滑轮上所挂钩码的重量(N)

钩码上升的高度(m)

测力计示数(N)

测力计上升的高度(m)

机械效率(%)

第一次

1.0

0.10

0.50

0.30

    

第二次

2.0

0.20

0.67

0.60

    

  1. (1)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两次滑轮组工作的机械效率,填入表中.答:应填入:
  2. (2) 分析填入表中的机械效率,判断第次测量的数据有明显错误.请猜想可能是哪个数据错误,并说出猜想的理由.答:

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

1

2

3

钩码重G/N

4

4

6

钩码上升高度h/m

0.1

0.1

0.1

绳端拉力F/N

1.8

1.4

2.4

绳端移动距离s/m

0.3

0.5

0.3

机械效率η

74.1%

57.1%


  1. (1) 实验中,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应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

  2. (2) 根据实验数据求出第3次实验的机械效率是

  3. (3) 从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图做的实验.

  4. (4) 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 (5) 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6. (6)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有关.

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同学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结果如下表: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c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cm

4

10

1.6

30

由表中数据计算可知:

  1. (1) 该机械做的总功为J;
  2. (2)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动滑轮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实验数据如表:

序号

动滑轮重

G/N

钩码重力G/N

钩码上升高度h/m

绳的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0.1

1

0.2

0.6

0.4

83.3%

2

0.1

2

0.2

1.1

0.4

3

0.2

2

0.2

1.2

0.4

83.3%

  1. (1) 第2次实验时,测得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约为
  2. (2)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对于同一动滑轮,所提升钩码的重力增大,机械效率将;提升相同重力的钩码时,动滑轮的重力增大,其机械效率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 (3)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绳的拉力F≠ ,可能的原因是:
在“得了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丽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的方法,分别做了甲、乙、丙3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

G/N

提升高度

h/m

拉力

F/N

绳端移动的距离

s/m

机械效率

η

1

2

0.05

1.0

0.15

66.7%

2

4

0.05

1.7

0.15

78.4%

3

6

0.05

0.15

  1. (1) 实验中要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
  2. (2) 计算、分析以上装置中和表格中三组实验数据,写出计算分析过程并得出: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个因素的具体关系.
  3. (3) 若将此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大/变小/不变).
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时,小强利用两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测得前3组数据,用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测得第4组数据,如表:

实验

次数

物重

G/N

动滑轮重

G/N

钩码上升的高度

h/m

动力

F/N

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m

滑轮组的

机械效率η/%

1

1

0.5

0.1

0.7

0.3

47.6

2

1

0.5

0.2

0.7

0.6

47.6

3

4

0.5

0.1

2

0.3

4

4

1

0.1

0.5

50.0

  1. (1) 根据表中前3次实验数据,画出图甲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2. (2) 在实验中,测量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匀速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读出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第3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 (3) 由表中第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无关.
  4. (4) 由表中第1、3组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摩擦和有关.
  5. (5) 通过第3、4组数据可知,“机械越省力,它的机械效率越高”这句话是的(填正确”或“错误”).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

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的高度/m

绳端的拉力/N

绳端移动的距离/m

机械效率

1

4

0.10

1.8

0.3

74%

2

6

0.10

2.5

0.3

80%

3

6

0.15

2.5

  1. (1) 分析二、三两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高度.(填“有关”或“无关”).
  2. (2) 分析比较第一、二两次实验数据可知,可采用的方法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1) 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
  2. (2) 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第2次实验是用(选填“甲”或“乙”)图所示装置做的实验.
  3. (3) 小组同学再用第1次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做第3次试验,表中第3次试验中空缺的数据应分别为:绳移动的距离S=m,机械效率η=

    实验次数

    1

    2

    3

    钩码重G/N

    4

    4

    6

    钩码上升高度h/m

    0.1

    0.1

    0.1

    绳子拉力F/N

    1.8

    1.6

    2.4

    绳端移动距离s/m

    0.3

    0.4

    机械效率η

    74.1%

    62.5%

动滑轮相当于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叫滑轮组,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重为160N的物体匀速提起,动滑轮重40N,他所用的拉力为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不计绳重及摩擦).


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一些猜想并对猜想进行验证.

  1. (1) 如果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A,B,C三个,要研究机械效率与B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因素不变,而改变B因素,从而进行研究.
  2. (2) 下列A、B是同学提出的两个猜想:

    猜想A: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细线的绕法有关;

    猜想B: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提升的物重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准备分别按如图1、如图2、如图3和如图4进行实验. 验证猜想A的小组应按图所示进行实验,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A是(正确/错误)的. 验证猜想B的小组应按图所示进行实验,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相等/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B是正确的;

  3. (3) 实验过程中测量拉力时弹簧测力计还应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某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次数

钩码重量G(N)

钩码上升高度h(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4

0.1

1.8

0.3


2

8

0.1

3.1

0.3

86%

3

8

0.1

2.5

0.4

80%

  1. (1) 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
  2. (2) 小组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3. (3) 根据表中第1次实验数据,得出第一次实验的机械效率是
  4. (4) 通过比较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填实验次数的序号)
  5. (5) 通过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小华用图甲的装置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忽略绳重和摩擦)。

  1. (1) 实验中,应该在时读取测力计示数;
    A . 竖直匀速拉动  B . 竖直加速拉动 C . 静止  D . 任意方向匀速拉动
  2. (2) 通过改变动滑轮重,提升同一物体,多次实验,将获得的数据绘制出图乙所示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被提升的物体重力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3. (3) 根据图乙中的A点提供的数据可知,此时被提升的物体重力为N。
实验桌上有带横杆的铁架台、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细绳,另外还有相同规格的钩码一盒,质量不等的滑轮2个。小华选用这些器材,探究“利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总功与被提升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是否有关”。小华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几个钩码和一个动滑轮所受的重力,分别用G和G表示。如图所示组装实验器材,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绳子自由端,绳子自由端所受拉力用F表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用s表示,钩码上升的高度用h表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F,用刻度尺分别测出s、h。并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②更换另一个动滑轮,保持被提升钩码数量和钩码上升的高度h不变,仿照步骤①分别测量对应的F、s,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动滑轮所受重力G , 并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③根据W=Fs算出总功,并将W记录在表格中。

图片_x0020_100045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滑轮的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很小,可忽略不计):

  1. (1) 小华计划探究的问题中的自变量是
  2. (2) 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知,小华实际探究的是总功与是否有关;
  3. (3) 针对小华计划探究的问题,在实验步骤②中,正确操作是
  4. (4) 针对小华计划探究的问题,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
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钩码重G/N

4

4

6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0.1

0.1

0.1

绳端拉力F/N

1.8

1.6

2.4

绳端上移的距离s/m

0.3

0.4

机械效率η

74.1%

62.5%

  1. (1) 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第2次实验是用(填“甲”或“乙”)图所示装置做的实验;
  2. (2) 通过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填“越高”“不变”或“越低”);
  3. (3) 小组同学再用第1次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做第3次实验,表中第3次实验中空缺的数据应为绳端移动距离s=;机械效率η=;(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 (4) 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3次实验可得出结论:
  5. (5) 只要滑轮组结构一定,知道绕动滑轮的有n段细绳,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器材就可以不需要(填一种测量工具名称),且机械效率的表达式通式为η=(用本题中有关字母表示);
  6. (6) 如采用图丙装置改变动滑轮重G,提升同一物体进行多次实验,获得数据并绘制出如图丁的图象,分析图象中的A点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为N(忽略绳重和摩擦)。
如图所示,是用来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

  1. (1) 实验时要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
  2. (2) 若钩码总重6N,由图可知拉力为N。若将钩码上升10cm,则弹簧测力计需向上移动c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3. (3) 实验结束后,在全班交流实验结果时,老师提出:如果各组所用滑轮和串绕绳子的方式不变,改变其它因素,是否会影响它的机械效率呢?大家积极思考,提出了各种猜想,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猜想 1 可能与匀速提升的速度大小有关;

    猜想 2 可能与被提升的钩码重有关;

    猜想 3 可能与匀速提升的速度大小和被提升的钩码重都有关;

    猜想 4 可能与钩码被提升的高度有关。

    小红和小华分别根据各自的猜想进行了探究,实验记录如下表:

    ①请帮助完成小华表中的一项计算;

    ②请根据她俩的实验记录,分别写出探究结果。

    小红的实验记录:

    钩码重(N)

    绳端拉力(N)

    机械效率

    较小提升速度

    4

    2.1

    63.5%

    较大提升速度

    4

    2.1

    63.5%

    小华的实验记录:

    钩码重(N)

    绳端拉力(N)

    机械效率

    大致相同的提升速度

    4

    2.1

    63.5%

    8

    3.2

    小红的探究结果是:

    小华的探究结果是:

如何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呢?为此同学们进行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因素”的实验探究,用到的装置如图,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2

0.1

1.2

0.3

55.60%

2

2

0.2

1.2

0.6

55.60%

3

4

0.1

1.9

0.3

70.20%

4

4

0.1

1.3

0.5

61.50%

  1. (1) 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
  2. (2)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4次实验是用(选填“甲”“乙”或“丙”)图所示装置来完成的。
  3. (3) 通过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重物上升高度(选填“有关”或“无关”)。
  4. (4) 通过比较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机械效率越高(填实验次数的序号)。
  5. (5) 通过比较3、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6. (6) 根据以上结论和生活经验,你建议能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措施有____(多选)
    A . 减轻动滑轮重 B . 增加所提物体重 C . 机械加润滑油 D . 增加重物上升高度
小明实验小组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

  1. (1) 按照图里装置实验,小明应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从A处升高到A'处,由图可知拉力为 N,钩码上升的高度为 cm;
  2. (2) 小明实验小组又用图乙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实验次数

    钩码重力G/N

    钩码上升高度h/m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2.0

    0.02

     

    0.04

    83%

    2

    4.0

    0.03

    2.2

    0.06

     

    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请在图乙中画出实验时绳子的绕法(要求向下拉绳子的自由端使钩码升高);

    ②由表格数据可知,第一次实验时的拉力是 N(结果精确到0.1N),第二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结果精确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