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知识点题库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平面镜成像和扩散现象 B . “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C . “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飞流直下的过程中,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由于钟的振动产生的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可以传声 B .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C . 住宅小区周围种植花草树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 用不同种乐器演奏同一乐曲,这几种乐器发出的音色相同
下图是课本中探究声现象的四个实验情景,它们分别研究什么问题?请将下面的横线补充完整.(以下均选填:“音调”、“响度”、“音色”、“介质”、“能量”或“信息”)

  1. (1) 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2. (2) 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得越快,产生的声音越高;
  3. (3) 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大;
  4. (4) 丁实验中,将一个矿泉水去底后,扎上橡皮膜,然后对火焰用力敲橡皮膜,发现火焰会摇动,这说明声波能传递.
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来解释;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
如图所示的广口瓶内放一个音乐芯片,在瓶口塞上插有玻璃管的软木塞.

  1. (1) 此时,你能听到音乐声吗?答:
  2. (2) 用抽气机将瓶内的空气抽出,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的音乐声有什么变化?答:
  3. (3) 设想,如果把瓶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我们还能听到声音吗?答:
  4. (4) 这个实验能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

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秒后接到回波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每秒传播1500米,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人耳能听到超声波吗?为什么?
  2. (2) 海洋的深度是多少?
  3. (3) 运用声波的反射,能否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第十七届科博会在北京召开,中外多款智能机器人齐亮相,如幼教机器人可以和小朋友比赛背唐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 . 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 机器人能区分小朋友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 . 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m/s
空气中声速是m/s.夏季雷雨前,经常是电闪雷鸣.小晗在一次闪电过后约3s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发生处离小晗约m.
把闹钟放在玻璃罩里,用抽气机抽出罩内空气的过程中(   )
A . 听到闹钟的铃声越来越大 B . 听到闹钟的铃声越来越小 C . 听到闹钟的铃声大小保持不变 D . 无法判断
小张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 (1) 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这说明音调是由决定的;
  2. (2) 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较小,再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选填“变大”或“变小”),声音的响度(选填“变大”或“变小”),这说明响度与有关。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在学习声现象一节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 (1) 如图所示,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他用木槌敲击鼓面的时候,既能听到鼓声,又能观察到纸屑跳动.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纸屑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
  2. (2) 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是为了探究的关系。
  3. (3) 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会逐渐地,说明。实际实验时,始终能听到声音,原因是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D .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无关
声音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市区内某些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减弱噪声;“响鼓还需重锤敲”,说明鼓由于发声。
如图所示,一位演奏家正在吹笛子,现场听众听到的笛子声是通过传播的。吹奏时,只松开A孔和只松开B孔相比,笛子发出的声音的一定发生变化,其中时高一些。

图片_x0020_100018

仲秋的夜晚,皓月当空,繁星点点。我们漫步在林荫小道上,微风和煦,传来阵阵树叶的沙沙声。月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在大地上形成一个个圆形的光斑,好像在大地上撒了一地碎银…在这美好的夜晚,你可曾想到:
  1. (1) 树叶的沙沙声是由于树叶的产生的,这个声音是通过传来的。
  2. (2) 地上的圆形光斑是月亮的像(填“实”或“虚”)。
如题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图片_x0020_100013

  1. (1) 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证明能传播声音;
  2. (2) 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的传声效果更好;
  3. (3) 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捏住棉线时,,发声也停止了;
  4. (4) 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a和(选填符号a、b、c 或d)。

    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的关系。

    ③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答:

    ④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琴弦a和(选填符号a、b、c或d),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声源做有规则在振动时,它发出的声音一定是乐音 B . 敲击足够长的空钢管的一端,在另一端先听到的敲击声是钢传来的 C . 月球表面不能传播声音是因为在月球表面传播声音的效果差 D . 在模仿秀节目中,演员模仿名歌手的歌声惟妙惟肖,是因为声音的三要素完全相同
如图所示,下列对声现象的探究过程的描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说话时声带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 敲桌子的轻重不同,声音的音调也不同 C . 敲鼓时看到鼓前烛焰摇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 . 用棉球塞住耳朵也能听到音叉发声,是利用骨传导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 (1) 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小球被多次弹起,这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2. (2) 如图乙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他在桌面上撒了几颗小泡沫,这种实验方法是:(填写方法的名称);
  3. (3) 如图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可以传声;
  4. (4) 如图丁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会发现 ,并由此推理可知:
如图所示,用木槌敲击同一音叉,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了两次声波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两次声音的音调不同 B . 两次声音的响度不同 C . 两次声音的音色不同 D . 两次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