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声 知识点题库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发声体一定在振动 B .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 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温度有关 D . 发生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声音的音色不同
关于乐音和噪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乐音给人以享受,有益健康;噪声使人烦躁,有损人的身心 B . 乐音指乐器发出的声音,而噪声则是机器发出的 C . 乐音的振动有规律,噪声则是杂乱无章的 D . 噪音是当代社会的一大污染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下仍能听见音乐,说明水能传声 B . 江泉高架路两侧建有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 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时,鼓发声的音色不同 D . 医学上用超声波粉碎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朱之文,多次身穿大衣演唱《滚滚长江东逝水》,如杨洪基原因重现,技惊四座,而得到“大衣哥”的绰号.我们说他演唱的歌曲与杨洪基原音很相近,主要是说朱之文的歌声与杨洪基的歌声(   )
A . 音色相近 B . 音调相近 C . 频率相近 D . 响度相近
如图是人们喜爱的歌手刘和刚在演唱时的图片,他在歌唱时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 ,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很大.

有一个发声体,每分钟振动1.8×106次。问:
  1. (1) 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是多少?
  2. (2) 这种振动发出的声音人耳能否听到?
  3. (3) 如果利用这个发声体作为声源来探知某一海洋的深度,测得到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为4s,则所测量的海底深度为多少?(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
如图所示,湘西苗族的“鼓舞”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该舞是围绕“苗鼓”展开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鼓手敲鼓的频率越快,鼓声的响度越大 B . 鼓手敲鼓的力量越大,鼓声的音调越高 C . 距离苗鼓越近,听到的鼓声的频率越高 D . 有经验的人听下鼓声,就能区别是“苗鼓”还是其它地区鼓,是因鼓的音色不同
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人的心跳频率大约为1.2Hz B . 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60℃ C . 人的正常体温为38℃ D . 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声强级为60dB-70dB
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产生的,它是通过传入我们耳中的。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千赫兹)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指向性。

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kHz到kHz。
  2. (2) 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是m.(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 500m/s)。
晓伟在观察小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的情况后猜想:在弦松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他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下表是他在实验时选用琴弦的相关数据。

控制因素

编号

琴弦材料

琴弦的长度L/cm

琴弦的横截面积S/mm2

A

20

0.3

B

20

0.7

C

尼龙

30

0.5

D

40

0.5

E

尼龙

40

0.5

  1. (1) 在探究一个物理量是否与多个因素有关过程中,常常采用的方法是。如果晓伟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材料有关,你认为他应选用表中编号为的琴弦。如果晓伟想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是否与琴弦的长短有关,你认为他应选用表中编号为的琴弦。
  2. (2) 如果选用编号为A、B的两根琴弦,可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有关。
  3. (3) 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选择其中一根琴弦,改变琴弦的,用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测量振动快慢。
如图中的陶笛是一种吹管乐器,它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手指按住不同的气孔可以改变声音的,用力吹会使声音的较大。用大小尺寸不同的陶笛吹奏发出声音的不同。

图片_x0020_100007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 . 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C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调来进行辨别 D . 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
       
  1. (1) 小雨同学在某次测量木块长度的活动中,测得木块的长度为2.5cm,如图甲所示。请你将图中刻度尺的刻度线补充完整;(注意:印刷线段的长度可能与实际不符,图中1cm的长度可能并不等于你刻度尺上1cm的长度。)
  2. (2) 如图乙所示,有两只相同的音叉,靠得较近,当敲响右边的音叉时,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泡沫塑料球弹起。从这个实验中可探究得出哪些结论?请写出两个。

    图片_x0020_267835617

用学过的物理知识,仿照示例中的形式,将下表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现象或情景

现象形成、现象解释

示例: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瓶装矿泉水,过一会儿瓶的外壁会附着一层小水珠

矿泉水瓶附近的空气中的水蒸气

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

在潮湿的天气,当打开电冰箱门时有“白气”冒出

水杯中的热水冒出“白气”

室外的湿衣服一段时间后变干了

钢尺压在桌面边缘,轻拨时有声音发出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市各地都开展了唱红歌比赛活动,男女演唱者时而“引吭高歌”,时而“低声吟唱”,十分感人!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中秋佳节,人们以敲锣打鼓、吹唢呐等方式来营造热闹喜庆的场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锣、鼓的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而唢呐的声音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 人们通过音色来分辨锣、鼓、唢呐的声音 C . 唢呐做成喇叭形状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D . 锣、鼓、唢呐的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从环保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A . 阅览室内的絮絮细语 B . 上物理课时,听到隔壁教室音乐课传来的歌声 C . 夜深,人们正要入睡,忽然传来弹奏很熟练的钢琴声 D . 吸引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
备受关注的西成高铁于2017年12月6日正式开通运营。当CRH3A型动车以某一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时,即将进入某一隧道,在距隧道口800 m处鸣笛,司机在鸣笛4s后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 m/s。求:
  1. (1) 司机从鸣笛声到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通过的路程是多少m?
  2. (2) 当司机听到反射的回声时,他离隧道口的距离是多少m?
  3. (3) 动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km/h?
如图所示,将塑料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之振动,倾听刻度尺发出的声音。该实验通过改变刻度尺来改变声音的音调;通过改变刻度尺的来改变声音的响度;换用钢尺做此实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频率与塑料尺均相同时,听到的声音与塑料尺(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