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知识点题库

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A . 分子的质量很小 B .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 分子的体积很小
下列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


A . H    B . H+  C . H2     D . 2H
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 .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 C . 碳﹣12原子和碳一13原子的中子数相同 D . 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
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 . 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可以说明铜片的硬度比黄铜大 B . 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气能溶于水 C . 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 . 实验既可以说明CO具有可燃性,又可以说明CO具有氧化性
课堂上老师按图I装置进行分子运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课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II所示.

  1. (1) 图I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填“甲”或“乙”)小烧杯中溶液变成了红色.
  2. (2) 同学们按图II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步骤1】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步骤2】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回答问题:

    ①实验中,E所起的作用是

    ②由此实验可以得出分子运动速率与有关.除此之外,改进后的实验还具有的优点是

    (填序号).

    A.可证明分子间有间隔                 B.可证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环保,对环境污染小                 D.可验证氨分子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温度升高,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变大了 B . 缉毒犬能发现毒贩,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 稀有气体能做保护气,是因为构成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D . 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他们解离出的阳离子都是H+
“缉毒犬”能够辨别气味,发现毒品的主要原因是(   )
A . 分子体积很小    B .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C . 分子间有间隔    D . 分子在不断运动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则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 . 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同种元素可以组成纯净物,则不同种元素只可以组成混合物 C . 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则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一定不同 D . 分子、原子不显电性,由他们构成的物质也不显电性,而离子带电,则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显电性的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氧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因为受压时氧气分子间的减小;
  2. (2) CH4充分燃烧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3. (3) 炒菜时锅里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下列关于微观粒子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 B .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种粒子 C . 所有原子都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D . 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的快,原因是水分子受热后运动速率加快 B . 气体比液体容易被压缩,原因是物质的气态分子小,液态分子大 C . 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但两者的化学性质不同 D . 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现    象

解    释

A

油漆需要密封保存

分子质量很小,且不断运动

B

扫地时,尘土飞扬

尘土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

2g食盐和3g蔗糖,混合是5g

称量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

电塔的高压铝线夏季变得比冬季长

原子的体积热胀冷缩

A . A   B . B   C . C   D . D
图Ⅰ是教材中的探究实验,在进行实验时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①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人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都是无色的。

②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看到B试管中的溶液慢慢变红色,D试管中的溶液很快变红色。

[分析讨论]

  1. (1) E试管放有酚酞试液的目的是
  2. (2) 由操作②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3. (3) 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 . 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水分子数增多了 C . 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D . 一氧化碳能燃烧而二氧化碳能灭火——分子的构成不同
从微粒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顶起——分子变大 B . 花园里百花盛开,香气四溢——分子在不停运动 C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不同 D .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的差异很大——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对于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分子的大小变大 B . 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 . 切开成熟的菠萝蜜能闻到浓浓的香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 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40L的钢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某炼铜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铜两种污染物,取废水40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得质量关系如下图:

  1. (1) CuSO4元素组成。
  2. (2) H2SO4中硫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3. (3) Na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 (4) 计算该废水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第24届北京冬奥火炬“飞扬”的研发充分体现科技冬奥和绿色奥运的理念。
  1. (1) 火炬主体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内嵌耐高压铝合金氢气瓶,氢气瓶属于(填“金属”或“复合”)材料;当打开减压阀时,压强从420个大气压降为1个标准大气压,氢气平稳逸出,此过程氢分子

    A.体积变大        B.间隔变大          C.质量变大          D.结构改变

  2. (2) 氢气燃烧时火焰呈色,白天很难看清楚,在燃烧格栅处涂上钠盐而火焰呈现金黄色;氢气作为火炬燃料零污染的原因是
  3. (3) 利用绿色能源生产且没有生成 的氢气称为“绿氢”,用电电解水生产“绿氢”时,在水中加入NaOH的目的是,生成的两种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氢气的是(填“a”或“b”)。

下列关于教材中的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实验中铜片上刻画出痕迹,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 B . 乙实验中A烧杯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丙实验烧杯中热水的作用只有提供热量使白磷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D . 丁实验可证明金属的活泼性由大到小依次是:Mg>Zn>Fe>Cu
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是
  2. (2) 在水,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3. (3) 图一为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A~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②若E为某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离子,则x的数值是

  4. (4) 碳化硅(SiC)广泛应用于功能陶瓷。在高温下,可以用二氧化硅()和石墨粉反应制取碳化硅,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