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知识点题库

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 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隔 B . 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 C . 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 D . 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
下列各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蒸馏水和硬水

②用灼烧闻气味区分羊毛绒与棉线

 B

 ①花香四溢,说明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②热胀冷缩,说明微粒大小发生改变

 C

 ①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清除油污

②用甲醇溶液浸泡海鲜食品来保鲜

 D

 ①乘坐车船时可以随身携带大量易燃品

②火灾现场逃生时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A . A B . B C . C        D . D
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取一条10cm、宽1cm的滤纸条上每隔1,.5﹣2cm处滴一小滴溶液,滴好后把滤纸条放到试管里,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塞好后放在实验桌上.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 (1) 此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

  2. (2) 小强在做这个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变色,而棉花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某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CO2与空气密度大小比较的实验.

装置:玻璃管内装一根铜丝,铜丝上等距离系有11个棉球,两端与干燥管相连.

实验:玻璃管上段和下段的各5个棉球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干燥管内塞入用稀NaOH润湿的棉球(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干扰).0号棉球内预先包有少量碳酸钠粉末,用注射器通过管壁小孔向0号棉球缓慢注入0.5mL的稀硫酸.(查阅资料:碳酸钠与硫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1. (1) 该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现象,可得出二氧化碳的一条物理性质是

  2. (2) 实验中,还可观察到上段1号棉球变色,从微观角度看,是因为

  3. (3) 若在0号棉球内包少量MnO2粉末,用注射器向棉球内注入少量5%H2O2溶液,则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该装置不能比较O2与空气密度的大小,这是因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 . 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阳离子 C . 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D .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对分子、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 . 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不能再分 C .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D . 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隔
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金刚石很硬,而石墨质软﹣﹣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 B . 蔗糖是甜的,食醋是酸的﹣﹣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C . 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变化﹣﹣原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 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从宏观到微观,下列有关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 .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B . 将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体积变大 C . 气体和固体相比较,气体很容易被压缩,主要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D . 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或事实,不合理的是(   )
A . 酒精挥发--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B . 电解水--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C . 酒精和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二者体积之和--分子之间有间隔 D . 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B . 分子的质量可能比原子的质量小 C .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D . 若原子的种类相同则构成的分子一定相同
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分子、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B .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C .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则不能    D . 分子可构成物质,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用微粒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 . 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铝制品中的铝原子是静止不动的 D . 将石块研磨成粉末,说明分子变小了
“酒香不怕巷子深”主要体现出(   )
A . 分子之间有间隔 B .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 . 分子之间有引力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运动实验”

资料信息: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1. (1) 图Ⅰ中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此实验说明分子 。
  2. (2) 但是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并进行如下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n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①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

    ②由图Ⅱ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③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

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 图片_x0020_100006 表示汞原子, 图片_x0020_100007 表示氧原子)。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8

A . 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 B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微粒 C .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 . 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下列有关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 . 将氧气制成液氧——分子体积变小 B .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 C . 75mL的酒精和25mL的水海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 D . 食物变质——食物中的分子种类不变,但分子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空气中有氧气,利用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的方法是工业上制取氧气的重要途径,如图所示是工业上制氧气流程图。

(查阅资料)氮气的沸点-196℃,氧气的沸点-183℃。

  1. (1) 从微粒的角度分析,空气液化的原因
  2. (2) 某同学用烧杯取一定量液态空气,先在上方放一根燃着木条,发现木条迅速熄灭:一段时间后,又将一根带火星木条放在其上方,发现带火星木条复燃。解释上述现象的原因
九月的校园丹桂飘香说明了(   )
A . 分子质量很小 B . 分子之间有作用力 C . 分子之间有间隙 D . 分子在不断运动
学习化学需结合学科本质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变化与守恒: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证明石蜡中含有碳元素 B . 模型与推理: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食物腐烂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C . 宏观与微观:酒精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D . 探究与创新: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加入少量MnO2 , 可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的分解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错误的是(   )
A . 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B . 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分子间隔变小 D .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