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知识点题库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B .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 C . 煤、石油、天然气燃烧都放出大量的热,都是重要的燃料 D . 只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如图是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和改进的实验装置,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Ⅰ:小明同学用一根粗铜丝绕成线圈罩在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熄灭.请分析蜡烛火焰熄灭的原因 , 此实验说明金属铜具有性.

    小娟同学在铺有一层纯碱粉末的烧杯中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沿着烧杯壁缓缓倒入稀硫酸,蜡烛火焰熄灭.请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 , 写出纯碱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反应类型属于

  2. (2) 图Ⅱ:小亮同学在烧杯A中加入10mL浓氨水;在烧杯B、C中都加入20mL蒸馏水,并分别滴加3滴酚酞试液于蒸馏水中,得到无色溶液.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一起,几分钟后,溶液颜色变成红色的烧杯是 (选填“A”、“B”或者“C”),请你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烧杯中溶液变红的原因 ;若用pH试纸测试,该溶液的pH一定(选填“>”、“=”或者“<”)7.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可用作灭火剂,是因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答出两条).从灭火的原理分析二氧化碳灭火是因为 .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科学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 常见的混合物:空气、冰水混合物 B . 常见的碱:纯碱、熟石灰 C . 常见的氧化物:水、生石灰 D . 常见的易燃物:汽油、浓硫酸
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采集圣火的方式是在赫拉神庙前利用凹面镜几种阳光来引燃火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阳光为火种的燃烧提供了热量,使其达到着火点 B . 火炬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C . 强风和大雨下火炬仍可以保持燃烧,是因为火炬燃烧的不受燃烧的条件影响 D . 火炬内装的燃料丙烷(C3H8)属于化合物
下列各组气体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 . 天然气、氮气 B . 一氧化碳、空气 C . 面粉、空气 D . 氢气、氧气
下列根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CO2中的CO

点燃

B

测定某地雨水是否为酸雨

加无色酚酞,观察颜色变化

C

鉴别NH4Cl和(NH42SO4

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D

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

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

A . A   B . B   C . C   D . D
兴趣小组用下列装置研究两个问题。


  1. (1) 研究燃烧条件

    【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40℃

    步骤1:在乙、丙中分别放一小块白磷,再分别放入80℃和20℃的水至没过长导管

    口下端,观察到乙、丙中白磷均不燃烧。

    步骤2:将装置按照a→b→c→d连接后,关闭K2 , 打开K1 , 将A中的液体滴入B中,观察到乙、丙中白磷均不燃烧。

    步骤3:立即……,观察到乙中白磷燃烧。

    ①步骤1:丙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②步骤3:使乙中白磷燃烧的操作是

  2. (2) 研究NaOH固体的变质程度

    【资料】二氧化碳气体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

    步骤1:在B中放入5 g变质的NaOH固体样品,乙中盛满饱和NaHCO3溶液。

    步骤2:将装置按照……连接后,打开K2 , 关闭K1 , 将A中的稀硫酸(足量)滴入B中,充分反应后,待装置冷却至室温,测得丙中液体体积为V1

    步骤3:将B中样品换成5 g的Na2CO3固体,重复上述操作,最终测得丙中液体体积为V2

    ① 步骤2中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接口序号)。

    ② 步骤3的实验现象是

    ③ 若V2 = 5V1 , 5 g NaOH固体样品中未变质的NaOH的质量为g。

运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下表中完全正确的选项是(   )

A

安全常识

B

鉴别物质

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纯铜和黄铜——相互刻划,比较硬度

食盐水和蒸馏水——取样,蒸发

C

物质提纯

D

日常生活经验

N2中混有O2——通过加热的铜网

NaCl中混有少量KNO3——降温结晶

使篝火燃烧更旺——将柴禾架空

自行车链条防锈——刷防锈漆

A . A    B . B    C . C    D . D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设计方案不能实现探究目的的是(   )

A . 甲实验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 B . 甲实验中a、b对比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C . 乙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是否与氧气有关 D . 乙中①②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是否与氧气和水等物质有关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① 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② 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 既可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1

④ 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⑤ 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⑤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⑤
化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请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
  1. (1) 用水灭火原理
  2. (2) 打开碳酸饮料时,发现大量气泡逸出,联系学过的知识从物理变化的角度解释为
据陕西省消防总队消息,2013年11月24日京昆高速西汉段一辆装有固体五硫化二磷的半挂车追尾相撞,起火燃烧并发生泄漏。已知:五硫化二磷为黄色固体,五硫化二磷有剧毒。干燥时稳定,易潮解,遇水反应生成磷酸(H3PO4)和硫化氢气体(有毒),在空气中受摩擦能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和二氧化硫。
  1. (1) 打开五硫化二磷的包装时可闻到臭鸡蛋气味,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2. (2) 写出五硫化二磷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五硫化二磷起火时应该用二氧化碳、干砂或干粉灭火器扑救,不得用水。用二氧化碳、干沙灭火的原理是,五硫化二磷着火不能用水灭的原因是
对比实验是重要的探究方法,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片_x0020_80576631

A . 甲可探究燃烧物燃烧是否需要氧气 B . 甲实验中水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C . 乙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空气中的氧气、水都有关系 D . 乙实验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氧气有关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 (1) 厨房油锅起火,盖上锅盖就能灭火,原因是
  2. (2) 在防盗门表面喷漆,其防锈原理是隔绝和H2O。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醋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二者之间不发生反应

B

向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铜

有大量气泡产生

氧化铜起催化作用

C

将两根铁丝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

两根铁丝上均有固体附着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Fe>Cu>Ag

D

用导管分别对准浸没在热水和冷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A . A   B . B   C . C   D . D
请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相关问题。
  1. (1) 酒精灯内的西精不小心洒出,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采取的灭火方法
  2. (2) 用嘴吹灭燃着的蜡烛,其灭火原理是
  3. (3)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灭火方法是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炒菜时油锅起火可盖上锅盖灭火 B . 电器起火要先断电,千万不能用水灭火 C . 加油站内严禁烟火,可以接打手机 D . 发现火情应及时拨打1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鼓起来,是由于分子体积受热变大 B . 如果家中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进行排气 C . 催化剂不仅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且会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D . 浓盐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
下列事件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 . 厨房煤气漏气,点燃打火机检查 B . 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C . 扑灭森林火灾,设置隔离带 D . 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