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知识点题库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霉变大米,煮熟食用 B . 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C . 乘坐火车,携带鞭炮 D . 煤气泄漏,关阀开窗
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存在缓慢氧化的是(   )
A . 红磷点燃后能在氧气中燃烧 B . 运动员正在进行百米冲刺 C . 久置的蔬菜、水果腐烂发臭 D . 铁逐渐生成一层红色的铁锈
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小花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白磷为白色蜡状固体,有剧毒,不溶于水,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然后她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按A装置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为A铜片上的红磷,A铜片上的白磷,C水下的白磷
  2. (2) B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为,在使用组装好的B装置前,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然后加入药品并将B和C装置连接.滴入双氧水,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MnO2的作用是,C装置中水下的白磷燃烧.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 (3) 从以上实验分析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为:可燃物、
  4. (4) 你猜想一下,实验室中白磷应该保存在中.
2017年2月25日8时,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海航白金汇酒店发生火灾.接警后,消防官兵即刻赶赴现场救援.到达现场后,消防官兵用高压水枪向可燃物喷水,于12时08分将大火扑灭.
  1. (1) 水能灭火的主要原因是
  2. (2) 这次事故引发了人们对KTV、酒店、宾馆等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问题的大讨论,下列观点合理的是       
    A . 聚集人多的公共场所要配齐、配足消防器材 B . KTV、酒店、宾馆等场所装修材料应尽量用阻燃材料 C . 对KTV、酒店、宾馆等场所的工作人员要定时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根据你的学习或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福尔马林(40%甲醛溶液)作海产品的保鲜剂 B . 用聚氯乙烯塑料薄膜包装食品 C . NaHCO3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剂 D . 用燃着的火柴检验煤气是否泄露
工业上进行金属切割或焊接时常使用到氧炔焰(乙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火焰)。
  1. (1) 化学反应常伴随有能量变化,乙炔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能;
  2. (2) 乙炔不充分燃烧,会产生和水,可见乙炔不充分燃烧既浪费燃料又污染环境,为了使乙炔充分燃烧,你的做法是
  3. (3) 在点燃乙炔(C2H2)前,必须,以防止发生爆炸,请写出C2H2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1) 在冰箱中放置活性炭可以出去异味,这是活性炭具有性。
  2. (2) 安全演练时,消防员关闭液化石油气瓶的阀门后火焰熄灭(如图),灭火的原理是

  3. (3) 某同学用木炭粉和氧化铜反应来制取少量的金属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 (1) 能源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化石燃料有煤、、石油。
  2. (2)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化石燃料的消耗急剧增加以及森林遭到严重破坏,造成大气中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引起温室效应加剧。同时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溶于雨水,形成,对人类造成不容忽视的危害。
  3. (3) 氯化铵固体受热易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气体,此过程需要不断吸收热量,两种产物均不支持燃烧。舞台上的幕布常用浓氯化铵溶液浸泡,可起到防火的作用。此幕布能防火的两点原理是
以下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 (1) A是电解水的实验,化学方程式是
  2. (2) B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铜片上,先燃烧起来的是
  3. (3) C实验中,集气瓶底部没有放水,后果是
2017年4月15日是我国第二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 B . 酒精能破坏蛋白质结构,可用于杀菌消毒 C . 厨房天然气泄露,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D . 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
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图片_x0020_100001

A . 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降到蜡烛着火点以下 B . 金属丝能降低蜡烛的着火点 C . 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D . 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央企报道“全国多地相继出现了假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中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而假干粉灭火器是用面粉作灭火剂。兴趣小组同学想了解学校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剂是否为报道中的“假干粉”。设计了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1. (1) 探究一:甲、乙同学分别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设计方案,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灭火剂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

    粉末逐渐溶解

    该灭火剂不属于报道中的“假干粉”

    取少量灭火剂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

  2. (2) 乙同学设计方案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探究二:某小组同学利用灭火器进行实验后,发现可燃物表面有白色粉末残留,为了解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继续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②碳酸氢钠溶解吸收热量;碳酸钠溶解放出热量。

    (提出猜想)猜想1:残留主要成分是碳酸钠;猜想2:残留主要成分是

  4. (4) (设计方案)某小组同学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中,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A加热残留物质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猜想2正确

    B将残留物溶于水,若有放热现象,则猜想1正确

    C将残留物溶于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猜想2正确

  5. (5) (反思评价)设计实验方案要思维缜密,考虑周全。用化学知识解释上述不正确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化学的角度对下列成语进行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 . 点石成金--化学反应改变了元素种类 B . 铜墙铁壁--铜、铁硬度较大,比较坚固 C . 釜底抽薪--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 D . 烈火真金--金在高温下难与其它物质反应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1中热水的作用有哪些?
  2. (2) 实验2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如图所示,在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80℃的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放一小块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白磷。(提示: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26

  1. (1) 写出观察到的现象:铜片上白磷燃烧,铜片上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
  2. (2) 若用导管将氧气通入烧杯与水中白磷接触,观察到
  3. (3) 由实验得出燃烧的条件是
  4. (4) 白磷与红磷相比更易燃烧的原因是,白磷应保存在
如图所示的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442311266

  1. (1) 实验A实验目的是,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只答一条)。
  2. (2) 实验B倾倒CO2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3. (3) 实验C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组成的。
  4. (4) 实验D燃烧条件的实验中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下列说法或行为你认为错误的是(   )
A . 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就能燃烧 B . 图书着火时,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 . 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D . 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实验使用了对比实验这一学科思维 B . 该实验利用了铜片的导热性 C . 实验中水的作用是隔绝空气并提供热量 D . 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下列有关安全问题的说法和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 室内起火时应该打开门窗 B . 档案资料起火,立即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C . 可燃物剧烈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D . 在森林大火蔓延的前方砍伐出一条隔离带
能源与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人类社会持续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
  1. (1) 专家指出,长时间吸入高浓度富氧空气会发生氧中毒,这里的“氧”指的是(填“氧元素”、“氧原子”或“氧分子”)。
  2. (2) 氢气被称为“绿色能源”的主要原因是
  3. (3) 农村厨房里使用的燃料经历了柴草→煤→石油液化气→天然气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①在使用柴草时,将柴草架空,燃烧会更旺的原因是

    ②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其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