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知识点题库

下列艺术品问世时距离诸葛亮生活年代最远的是(  )
A . 兰亭序 B . 洛神赋图 C . 女史箴图 D . 龙门石窟佛像
两宋时期,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是( )

A . 小麦 B . C . 大豆 D . 棉花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下列哪一城市的变化可以看作是南朝江南开发的一个缩影(    )

A . 成都 B . 广州 C . 建康 D . 洛阳
三国时期,台湾和大陆就有联系,那时,台湾被称为(   )

A . 夷洲 B . 琉球 C . 流求 D . 澎湖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首诗的作者自比“烈士”,他是(     )

A . 项羽 B . 诸葛亮 C . 刘备 D . 曹操
三顾茅庐的典故出自东汉末年的襄阳,这位曾在茅庐中居住的历史人物,其突出贡献是(      )

A . 建立西汉 B . 巩固蜀汉政权 C . 建立西晋 D . 建立东汉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     )

A . 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 .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C . 加强了对边境地区的管辖 D . 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歌           

材料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    

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 (1) 两则材料反映了哪段时期的历史?

  2. (2) 材料二所追忆的是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役?此战役的结果如何?试评述他们胜败的原因。(至少写两点)

  3. (3) 这两则材料都体现了文学中的历史,你认为如何处理文学中的历史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关系?我们应如何对待?

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璀璨,下列著作中对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有参考价值的是(    )

A . 《伤寒杂病论》 B . 《水经注》 C . 《九章算术》 D . 《齐民要术》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学完七年级上册历史,七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主题为“中国古代史上的变法与改革”的探究活动,请你来参加。

【力推改革】

材料一:

材料二:

【探究改革】

材料三: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秦成为第一强国。”

材料四: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

  1. (1) 材料一一中“商君”是谁?材料中的哪一句为改革的推进改革营造了公平的社会环境?
  2. (2) 材料二中的姓氏改变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再列举出该事件中的一项措施
  3. (3) “民勇于公战”与改革中的施行的哪一政策有关?依据材料指出“秦国新法”的实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4. (4) 结合材料四,请你归纳材料二所反映的这场改革产生的影响?
  5. (5) 通过上面的分析与探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下图的画家主张画人物要“以形写神”,注重点睛传神。他是谁?(  )

A . 顾恺之 B . 王羲之 C . 阎立本 D . 吴道子
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们的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
A .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B . 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 C . 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D . 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位生长在北方的鲜卑族青年,响应政府汉化政策迁居洛阳,此后他的人生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 . 不得穿着汉装走在洛阳的街头 B . 开始潜心钻研儒家经典著作 C . 不得娶汉族官吏的女儿为妻 D . 在兵役册上必须注明鲜卑复姓
历史上称为“南朝”的四个朝代更替的先后顺序是(    )
A . 宋齐梁陈 B . 陈齐宋梁 C . 梁陈宋齐 D . 陈梁齐宋
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在科学的道路上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 . 社会安定 B . 经济发展 C . 民族融合 D . 刻苦钻研,注重实践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1. (1) 是我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
  2. (2) 战国时期秦国太守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
  3. (3) 世界上第一次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的是
  4. (4)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首部农学“百科全书”的是
  5. (5) 东汉末年的,被后人称为“医圣”,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6. (6) 东晋的画家,擅长人物画,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这体现中国古代农业注重(  )
A . 发明改进工具 B . 改良作物品种 C . 顺应天时地利 D . 加工农副产品
云冈石窟雕刻于(    ) 
A . 西晋时期 B . 东汉时期 C . 南北朝时期 D . 东晋时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皇帝说:“如果 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成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1. (1) 材料中的“皇帝”是谁?该段文字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2. (2) 结合所学,除上文内容外,他还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写出两点即可)
  3. (3) 这些措施中你最欣赏的是哪一项措施?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