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知识点题库

“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移,使我国人口分布的中心首次(  )
A . 由黄河流域移到了珠江流域 B . 由长江流域移到了珠江流域 C . 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句反映的是(  )
A . 七国之乱 B . 八王之乱 C . 安史之乱 D . 靖康之变
任何朝代的衰亡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列有关唐朝走向衰落的原因错误的是(  )
A . 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王朝无法与之抗衡 B . 地方军事势力逐渐强大,威胁中央集权 C . 统治者不在励精图治而纵情享乐 D . 宦官专权使朝政更加黑暗、腐败
使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
A . 边疆危机 B . 外族入侵 C . 安史之乱 D . 对外战争
下图是惠州某学校学生设计的《唐朝兴衰的示意图》。示意图中方框内M处应该填写的唐朝开始由盛转衰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

A . 三省六部制 B . 开元盛世 C . 安史之乱 D . 朱温灭唐
发动安史之乱的将领是(    )
A . 黄巢、王仙之 B . 张角、张陵 C . 陈胜、吴广 D . 安禄山、史思明
下面材料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B . 政权并立与民族关系发展 C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 大动荡和大变革
在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是一个战争频繁、列国分治的乱世。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五代”的五个政权都分布在长江流域 B . “十国”都在南方地区 C .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D . “五代”的五个政权是同时存在的
持续八年之久的是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利加大,逐渐形成唐末的局面。
安史之乱爆发和结束时的在位皇帝分别是(   )
A . 唐太宗 唐玄宗 B . 唐玄宗 唐肃宗 C . 武则天 唐玄宗 D . 唐玄宗 唐中宗
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是(   )
A . 唐末农民起义 B . 藩镇割据 C . 宦官专权 D . 朋党之争
2017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走红荧屏,反响巨大。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句反映的是(   )
A . 七国之乱 B . 八王之乱 C . 安史之乱 D . 靖康之变
唐玄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帝王。阅读下列与之有关的史料(均出自部编初一历史教材),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 唐玄宗即位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景的辅佐下,实行一系列改革……唐朝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材料二 唐玄宗在其统治后期,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边疆形势边疆形势紧张。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衡……755年,节度使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1. (1) 依据材料一,概括“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2. (2) 依据材料二说说安禄山发动叛乱的历史背景;“安史之乱”的主要影响怎样?
  3. (3) 请结合材料一、二简单评价唐玄宗。
“安史之乱”结束了盛唐的神话,强大的帝国从此走下坡路,一去不回头。往昔的繁华,成为回忆。这场近八年的内乱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 .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 B . 使得李唐王朝迅速灭亡 C . 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打击 D . 逐渐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安史乱天下,至肃宗,大难略平。君臣皆幸安,故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护养孽萌,以成祸根。”据材料安史之乱在地方留下的最大“后遗症”是(   )
A . 安史之乱没有被彻底镇压 B . 唐朝统治者中央决策的麻痹大意 C . 藩镇割据的进一步扩大 D . 地方叛将的骄悍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唐玄宗)不早朝。”这两句诗反映的情况,直接导致(    )
A . 安史之乱的爆发 B . 藩镇割据的混战 C . 唐末农民大起义 D . 唐朝走向衰亡
907年,朱温建立了后唐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错误:

改正:

安禄山每次人宫,都是先拜贵妃,再拜皇帝。皇帝不解,问他何故。安禄山恭恭敬敬地说:‘我们胡人的习俗,都是先拜母亲,后拜父亲。”皇帝释然,对安禄山的憨厚和朴实添了几分好感。这位皇帝是(    )
A . 隋文帝 B . 隋炀帝 C . 唐太宗 D . 唐玄宗
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其《无家别》中“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的描述反映出(    )
A . 开元末年以来朝政日趋腐败 B . 安史之乱对唐王朝的打击 C . 藩镇割据造成中央权力衰微 D . 五代十国时期的混乱时局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图能直接体现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C . 经济重心的南移 D . 民族政权并立到国家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