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知识点题库

2007年我国节假日进行了调整,端午节已被定为国家法定节日,这一天人们有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这是为了纪念(   )

A . 管仲 B . 仓颉 C . 屈原 D . 庞涓
你知道现在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民俗,相传是为了纪念(     )

A . 老子 B . 韩非子 C . 屈原 D . 孙武
阅读下面材料:

回答:

  1. (1) 诗的作者是何时代的?他写这句诗意思是什么?
  2. (2) 他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 (3) 相传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民俗是为纪念这位作者,他为什么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热爱?
羊属于十二生肖之一,2015年是农历的羊年,“三羊开泰”、“喜气洋洋”是中国老百姓在羊年春节互致问候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属于十二生肖的动物有(   )

A . B . C . D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 (1) 这两句话是谁说的?他生活在什么时期?

  2. (2) 他创造的新的诗歌体裁是什么?代表作是什么?

  3. (3) 这两句话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4) 他与什么节日有关?人们用什么样的习俗纪念他?

阴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上海世博园的中华美食街上,挂着“中国味,世界享”特色招牌的五芳斋店铺里的粽子散发着阵阵诱人的清香。请问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的哪位文化名人(    )

A . 孟子 B . 司马迁 C . 孔子 D . 屈原
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规定,把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作为法定节日。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有关端午节的诗篇,北宋诗人张耒的《和端午》“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请回答:

  1. (1) 我国为什么把端午节作为法定假日?

  2. (2) 北宋诗人张耒诗中“忠魂”指谁?

  3. (3) 根据他的生平和作品,想一想他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怀念?

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且相传与屈原有关的放假节日是(     )

A . 元宵节 B . 清明节 C . 端午节 D . 中秋节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等民俗,相传这一习俗是为了纪念(     )

A . 鲁班 B . 荀子 C . 屈原 D . 老子
“粽子看,看厨房,艾叶看,香满堂。”这句民谣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传统节日(    )

A . 端午节 B . 中秋节 C . 重阳节 D . 春节
传媒报道,韩国拟将“端午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消息传来立即在中国引起强烈反响。“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为纪念哪一历史人物而设立(    )

A . 孔子 B . 李冰 C . 屈原 D . 大禹
2013年6月12日第七届湛江海上龙舟邀请赛将在金沙湾海湾举行。经过多年发展,海上龙舟赛已成为我市的一项传统品牌赛事,深受群众欢迎。这个赛龙舟的节日是(    )

A . 春节 B . 清明节 C . 端午节 D . 中秋节
2017年1月27日,央视一重大节日晚会的分会场设在桂林市象山景区,为桂林山水披上了节日的盛装。该节日自殷商以来就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此时老百姓阖家团圆,共同守岁,这就是(    )

A . 春节 B . 元宵节 C . 清明节 D . 中秋节
2009年6月10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按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下列哪项的存在形式明显不同于其它三项(    )
A . 三星堆 B . 都江堰 C . 故宫 D . 端午节
服饰的变化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时代的风貌。

材料一:

时期

服饰

相关历史

魏晋

南北朝

《礼佛图》中的鲜卑贵族、官员都穿着宽袍大袖的汉服,不同于鲜卑衣袖紧窄、下着裤装的传统服饰。他们着装的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历史趋势是①  

唐朝

《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了唐朝妇女身穿窄袖男装或轻薄裙装,挥鞭策马的外出游春的情景。这一情景折射出唐朝社会风气的特点是②  

  

《耕织图》描绘了蚕桑生产过程。这一时期,南方丝织业的发展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材料二:帝制取消之后,随之而来服饰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服饰的政治意味逐渐被审美情趣所取代,其款式也由单一走向了多样,所谓“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孙中山一生既穿过长袍,也穿过西服,就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期间,穿的是一种改制过的学生装(中山装)。

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服装变化示意图

材料四: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关注的焦点(部分)

  1. (1) 将材料一表格中①②③补充完整。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初中国服饰呈现出的特点。
  3. (3) 依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服装的变化,并分析变化原因。
  4. (4) 依据材料四,概括其体现的21世纪时代主题。要求:主题至少涵盖两方面内容。
北宋王安石作诗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反映的是古代哪一传统节日的景象(    )
A . 春节 B . 元宵 C . 中秋 D . 重阳
农历是中国的传统历法,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如下图所示,通常将节气注明在日期的下方。注有节气的日期有(    )

2019年5月月历表

A . 5月1日5月4日 B . 5月4日5月6日 C . 5月6日5月12日 D . 5月6日5月21日
王安石曾在(元日)里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居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所描述的节日应该是(   )
A . 元宵节 B . 冬至 C . 寒食节 D . 春节
在一节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对收集到的以下画作进行了描述,其中描述最准确的是(   )

          

图一 《元宵灯市图》(清) 图二《龙舟盛会图》(清) 图三 《清明戴柳图》(清)

A . 图一:描绘了人们正月初一的拜年活动 B . 图二:反映了人们中秋赏月时的情景 C . 图三:描绘了人们端午节的娱乐活动 D . 上述画作都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缩影
中国传统节日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九年级(1)班开展“走近传统节日.感受民族文化”的主题班会活动,下面是李华同学展示的活动资料,从中反映出(  )

A . 传统习俗的变化 B . 中华民族传承的价值观 C . 传统节日的起源 D . 社会习俗具有的娱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