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知识点题库

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西方步入近代的时间远远早于东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大约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末、从14世纪到17世纪,地中海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而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掠夺,则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本主义通过革命或者改革,相继在欧美国家和日本取得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材料二:1793年,英国政府全权特使马戛尔尼来华、向清朝提出通商贸易的要求,乾隆帝以不合祖制为由予以拒绝,在给英王乔治三世的回信中说:“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能,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三: 起自19世纪中叶的西学东渐过程,由器物而及于制度,然而革命派效法孟德斯鸠、卢梭、华盛顿的思想被军阀统治的丑恶现实撕成碎片之后,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们开始由器物和制度层面切入到文化心理层面———《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 (1) 依据材料,指出17世纪以前对资本主义产生起推动作用的历史事件或现象。

    举出17世纪到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取得政权的典型历史史实。

  2. (2) 材料二反映出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就该政策的利与弊,谈谈你的认识。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开端的标志及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器物”和“文化心理”而发起的两次运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今大皇帝恩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材料二:“第二款  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以及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第一、下开划界以内之奉天省南边地方……第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第三、澎湖列岛。即英国格林尼次东经百九十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纬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间诸岛屿。

材料三:“第七款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界以为专用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1. (1) 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哪一条约的内容?

  2. (2) 三则材料所反映出当时中国的发展趋势是什么?造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 (3) 为了扭转这一趋势,20世纪初的中国人民开展了一系列斗争,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件事?试说明理由。

圆明园遗迹静静地向世人述说着历史耻辱,百余年前这一世界名园遭受(    )野蛮的劫掠焚毁,沦为废墟。

A . 日本侵略军 B . 英法联军 C . 沙俄侵略军 D . 八国联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自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来,外国通过接连不断地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挨打的历史。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历史。

  1. (1)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刘翔同学依据材料按“侵华战争、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三个项目设计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请你帮他完成表格内容。


    侵华战争

    不平等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

    1

    鸦片战争

       

     

    2

     

    《马关条约》

     

    3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2) 迫使中国割让香港岛、台湾给侵略者的分别是哪一条约?

  3. (3) 允许外国侵略者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是哪一条约?赔款最多的又是哪一条约?

  4. (4) 哪一条约的签订标志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5. (5) 概括指出自鸦片战争到19世纪末列强侵华的战争中“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主要史实。

  6. (6)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假如你班开展一次小型演讲会,请你确定演讲会主题。

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 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 .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 .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9世纪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 . 英国 B . 法国 C . 美国 D . 俄国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前列,放眼世界,寻求强国御辱之道,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潮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8月,清朝统治者向侵略者屈膝投降,魏源激于爱国义愤著书立说。他编撰成当时一部最详备的世界史地文献——《海国图志》,提供了国人亟需的外国知识。

——《中华人物志》

材料二: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定为政治纲领。

——人教版《历史》第三册(必修)

材料三:中国真正的出路在哪里?十月革命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这样,就使1915年开始发起的这场运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一个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转变为一个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动。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第四版)

材料四:“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1. (1) 据材料一,“清朝统治者向侵略者屈膝投降”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个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 (2) 材料二中的政治纲领是哪一政党的革命理想?这一革命理想有人说实现了,有人说没有实现,为什么?请你分别说明原因。
  3. (3) 材料三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什么运动?从材料四中可以看出该运动的前期存在怎样的局限性?
  4. (4) 据材料三,指出“这场运动”发生了怎样的根本变化?后来,在这种变化下,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请问这件事指的是什么?
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是(    )
A . 发动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 B . 参加革命者都是为生计所迫,才揭竿而起的 C . 领导者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 D . 发动者都尝试用暴力推翻清朝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厦门)”。该现象的出现是因为签订了(    )
A . 《尼布楚条约》 B . 《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
A . 金田起义 B . 颁布《天朝天亩制度》 C . 天京事变 D . 天京陷落
以下是近代某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这次侵华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
有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右图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

A . 英军攻陷浙江定海 B . 英法联军入侵北京 C . 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 D . 八国联军攻占天津
1839年,一位在广东的外国人说,鸦片是在最彻底的手段下被销毁了……全部事务的处理,在人类历史上必将永远是一个最为卓越的事件。他所说的事件是(    )
A .   戚继光抗倭 B . 虎门销烟 C . 太平天国运动 D . 义和团运动
“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是(   )
A . 永久居住权 B . 关税权 C . 领事裁判权 D . 片面最惠国待遇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
A . 1840年6月,英国封锁珠江口 B .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城 C . 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D . 清政府承认鸦片战争合法化
法国巴黎圣母院曾在2019年遭遇火灾,使得这座具有厚重历史的著名建筑损毁严重,在中国这一事件引发了是否修复“圆明园”的讨论。圆明园被焚毁于(    )
A .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英国学者柯文楠对近代中国某革命运动的基本看法是:“(这)是一场千百万穷苦农民为了生存,为了追求平等公平,以不惜牺牲的精神发起的革命运动,然而由于客观上的局限性,其政权制度并没有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理想。”据此判断,这场“革命运动”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洋务运动 D . 戊戌变法
关于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下列表述有错误的是(    )
A . 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虎门销烟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洗劫 C . 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参加拜上帝会的人越来越多,发动起义的条件成熟了。太平军从金田村一路势如破竹,直达南京,并把这里作为太平天国的都城。经过三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材料二:伴随着军事发展,太平天国颁布了一个重要纲领,它规定“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材料三:1864 年,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了。但太平军余部仍顽强地进行反清斗争,直到 1868 年。

  1. (1) 材料一中的“拜上帝会”的创立者是谁?太平天国把南京改名为什么,作为都城?
  2. (2) 材料二中的“一个重要纲领”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它为什么在实践中难以施行?
  3. (3) 材料三中的“失败了”的标志是什么?
  4. (4) 太平天国运动有哪些积极影响?(写出一点即可)
中国近代历史,中国人民面对列强的侵略,不断的展开抗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撕裂的国土】

材料一:如图一、二所示

【哭泣的城市】

材料二:1858年11月18日,恩格斯在纽约每日论坛报发表的《俄国在远东的成功》一文称:“由于开放五个通商口岸,使广州的一部分贸易转移到了上海。其他的口岸差不多都没有什么贸易,而汕头这个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又不属于那五个开放的口岸”(《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38页)……19世纪中期的汕头地域面积虽然只有2平方公里,但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然条件非常优越。随着樟林港的衰落,汕头港逐渐取代了樟林港的地位,成为潮汕地区中心港口。……另一名谈判代表依尔近公爵也说:“可能这次签订条约将汕头辟为商埠”。由此可见,列强各国早就想把汕头变成为其非法牟利的“合法”贸易商埠。

——《“汕头商业意义的口岸”由来浅说》汕头日报5月13日

【团结中抗争】

材料三: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四:日本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结果……他们……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 (1) 图一所示阴影部分领土和图二领土分别被列强在哪次侵华战争中割占的?
  2. (2)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哪项条约将汕头开辟为商埠?列强为什么要将汕头开辟为商埠?
  3. (3) 根据材料三,归纳国民革命运动促进中国民族主义发展与深化的集中表现。结合所学指出“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取得的重大成果。
  4. (4) 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5. (5)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