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知识点题库

中国近代,改变报纸不发表评论的传统,始于(     )的创办

A . 《时务报》 B . 《民报》 C . 《新青年》 D . 《申报》
张謇放弃高官厚禄,创办实业,但他的工厂最终被吞并。下列对此事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 张謇舍本逐末,失败毫不足惜 B . 张謇是一介书生,失败是必然的 C . 在多种压榨下,中国民族工业举步维艰 D . 实践证明“实业救国”思想是错误的
中国近代新式教育最先出现在(   )

A . 洋务运动时期 B . 戊戌变法时期 C . 新文化运动时期 D . 抗日战争时期
19世纪中后期,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面阵等课程。对这一历史现象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 适应了当时中国社会变革的需求 B . 培养了一批近代化的实用性人才 C . 这批新式学堂均由维新派兴办 D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是在(   )

A . 1904年 B . 1905年 C . 1906年 D . 1907年
 “中国梦”无疑是时下中国热词,它凝聚着各方共识,砥砺国人前行。“中国梦”的提出,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工业化强国之梦”。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帝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

﹣ 摘自《复兴之路》

材料二:19世纪末,“状元办厂”的故事流传一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由于经营有方,纱厂的规模逐渐扩大。一战期间,纱厂得到了较大发展。然而好景不长,20世纪20年代以后,纱厂就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张謇创办实业的经历恰恰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 摘自中华书局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叙述的是近代的哪个历史事件?列举其中一个“军事工业”。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民族工业在19世纪末、一战期间、20世纪20年代后三个阶段的发展特征?

  3. (3)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总体上是比较落后的,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却放弃仕途,投身近代工商业。这位状元实业家是(  )

A . 张謇 B . 张骞 C . 董仲舒 D . 侯德榜
下列人物与其成就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 鲁迅──《狂人日记》 B . 徐悲鸿──《子夜》 C .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D . 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严复说“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科举制度的废除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人民音乐家聂耳谱写了许多振奋人心的优秀歌曲,下列属于他的代表作是(  )

A . 《黄河大合唱》 B . 《义勇军进行曲》 C . 《春天的故事》 D . 《我的中国心》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虚有其表……”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帝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

——摘自《复兴之路》

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 三年内,外轮就损失l300万两 白银。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l0万匹。

──《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83

材料四:“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摘自《张季子九录·政闻录》

  1. (1) 根据材料一试评价洋务运动的作用。
  2. (2) 材料一的思想变成材料二的实践是由哪个派别来实施的?材料二提到的“军事工业”中规模最大的是哪一个?
  3. (3) 据材料三说明洋务派民用企业的创办有何作用?
  4. (4) 根据材料四概括张謇的“救国”主张。为此,他创办了哪一企业?你认为他的主张在当时能否实现?请说明理由。
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A . 人民教育出版社 B . 商务印书馆 C . 大同书局 D . 人民文学出版社
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的产业分布及结构特征的变迁,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表

1895—1913年民间资本厂矿企业地域分布


总计

上海

武汉

天津

广州

杭州

无锡

其它

厂矿数

549

83

28

17

16

13

12

380

资本额(千元)

120288

23879

17240

4219

5791

1552

1422

66185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抗战前,中国数量有限的工厂,大半集中于沿海省份。“七七”事变后,政府即下令沿海各厂矿迁入内地。从1937年7月到1940年底,三年半时间,完成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内迁厂矿区域分布,以四川为最多,占内迁总数54.67%,湖南次之,占29.21%,陕西占5.90%,广西占5.11%,其他各省占5.11%。这些内迁厂矿,为战时大后方工业重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自吴景平、曹振威《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如下图

1952—1955年沿海与内地工业产值比重(%)  1957年比1952年部分工业品产量增长(%)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1895年至1913年民间厂矿企业分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的原因并分析其意义。
  3. (3) 观察材料三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发展呈现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
  4. (4) 综上所述,你从我国工业发展历程中能获得哪些启示?
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的产业分布及结构特征的变迁,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5—1913年民间资本厂矿企业地域分布


总计

上海

武汉

天津

广州

杭州

无锡

其他

厂矿数

549

83

28

17

16

13

12

380

资本额(千元)

120 288

23 879

17 240

4 219

5 791

1 552

1 422

66 185

材料二:抗战前,中国数量有限的工厂,大半集中于沿海省份,“七七”事变后,政府即下令沿海各厂矿迁入内地。从1937年7月到1940年底,三年半时间,完成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内迁厂矿区域分布,以四川为最多,占内迁总数54.67%,湖南次之,占29.21%,陕西占5.90%,广西占5.11%,其他各省占5.11%。这些内迁厂矿,为战时大后方工业重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自吴景平、曾振威《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1895年至1913年民间厂矿企业分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的原因并分析其意义。
  3. (3) 观察材料三的图示,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发展的特点。这主要得益于哪一决策的实施?
  4. (4) 综上所述,你从我国工业发展历程中能获得哪些启示?
创作了《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宏篇巨作的画家是(    )
A . 齐白石 B . 曹禺 C . 老舍 D . 徐悲鸿
请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 (1)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 (2) 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3. (3) 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的会议——
  4. (4) 提出“扶清灭洋”的反帝爱国运动——
  5. (5) 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的事件是——
中国领导人出席重要会议、仪式经常穿着中山装,你知道人们开始穿着中山装是在(    )
A . 鸦片战争后 B . 洋务运动后 C . 维新变法后 D . 辛亥革命后
一战结束后,欧洲各国的面粉工业迅速复兴,从1921年起欧洲各国就开始抵制中国面粉的输入。1922年后,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面粉与小麦开始大量输入中国……中国的面粉工业很快遭到了萧条的厄运。这说明阻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是(    )
A . 帝国主义的侵略 B . 封建势力的剥削 C . 官僚资本的压迫 D . 战乱不止,社会动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

变化前

变化后

长袍马褂

西装、中山装、旗袍等

中餐

西餐

马车、轿子

火车、电车、汽车等

蓄辫、裹足

剪辫、劝禁缠足

——摘编自仲富兰《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

  1. (1) 根据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在哪些领域发生了变化。
  2. (2) 小历同学认为近代社会发展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巨大。你同意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如图的示意图反映了某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   )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掠夺    ②海外华侨的竞相投资

③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④清政府推动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