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知识点题库

美国《政治周报》评论现任总统奥巴马所提出的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A . 调整农业政策 B . 整顿银行 C . 大力兴建公共工程 D . 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1933年罗斯福在演讲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这体现了这时期的美国(   )

A . .经济危机造成失业人数很多 B . 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大 C . 必须实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措施  D . 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  )
①八一三事变   ②百团大战   ③《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③④①② D . ④①③②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以1898年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统一和制度问题,在此后50年……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
——《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材料三:“1929年初,美国似乎日趋繁荣……10月,股票市场的价格跌到了最低点,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间的长久都是空前的。”
——《全球通史》

  1. (1) 材料一中领导“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打败“大英帝国”的人物是谁? “宣布独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解决“国内统一”问题的人物是谁? 解决“制度问题”的文献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经济萧条”指什么? 美国摆脱“经济萧条”的事件是什么?

  4. (4)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崛起的历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那个臭名昭著的慕尼黑会议想牺牲一个弱小国家的利益来换取他们所谓的大国的永久和平,结果那个叫希特勒的纳粹分子给他们上了很好的一课。”这里“一个弱小国家”是指(   )

A . 波兰 B . 捷克斯洛伐克 C . 匈牙利 D . 中国
二战中美国、英国等国对日作战,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正义”战胜“邪恶”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 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B . 苏联对日宣战 C .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D . 美国投放原子弹
二战后期,美、英、法等反法西斯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向德军展开猛烈攻击。盟军势如破竹,解放了许多被法西斯占领的欧洲国家(  )

《二战秘史》写道:“关于反法西斯战争,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间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列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文献是(    )

A . 《凡尔赛和约》 B . 《联合国家宣言》 C . 《慕尼黑协定》 D . 《联合国宪章》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小周同学在比较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之后发现,两次会议的共同点不包括(    )

A . 大国操纵 B . 限制日本 C . 惩处德国 D . 确立战后世界格局
中外历史证明:强权世界,弱国无外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巴黎和会某和约的主要内容:(1)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莱茵河东岸50千米以内不得设防;承认波兰独立,部分领土划归波兰等国。(2)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3)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4)德国应支付大量的战争赔款。

材料二: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结各国协定:(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三)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允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材料三:1938年9月底,英、法、德、意四国在在德国某地举行会议并签订协定,签订协定后,捷克斯洛伐克代表被叫进会议厅,由英国首相张伯伦向他们宣读协定的内容,并交给他们一张地图,责令立即执行,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

请回答:

  1. (1) 材料一是出自于什么条约?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外交的合理要求,由此而引发了中国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 (2) 据材料二,指出该条约的名称是什么?条约无视中国的权利重提了哪两大原则?它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材料三指的是什么协定?此协定标志着英法德意什么政策达到了顶峰?
  4. (4) 通过材料二、三对中国、捷克斯洛伐克的不平等条约签订,给我们什么启迪?
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都在战前形成了两大对峙的军事集团,结果都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春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请回答:

  1. (1) 根据所学知识,分别以20世纪20年代列宁在苏俄(苏联)和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各自推行的政策为例,说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2. (2)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谈话对我国产生的重大影响。
  3. (3) 综合以上问题,你有何感想?
当今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也是一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共同梳理美国历史。

第一阶段:18世纪70年代——19世纪中叶的美国

材料一  独立于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他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两种制度对峙,国家面临分裂,一位伟大的总统将它从危机中拯救。

第二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

材料二 在美国的主导下,1922年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针对中国问题的条约,其内容规定: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

——《世界历史》九年级瞎册

材料三 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运营,并不总是有利于和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运营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第三阶段:20世纪40年代后的美国

材料四  在联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虽然不时会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他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吴宇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1. (1) 材料一 涉及到美国历史上的两个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两个历史事件对于美国历史的房展有什么共同作用?
  2. (2) 材料二中的“条约”是指哪一条约?有人认识华盛顿会议中最大的受益国是美国,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最大受益国是美国。
  3. (3) 材料三中“不应消灭”和“改进和补充”分别指什么?(摘抄材料原文不给分)
  4. (4) 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的经济理论”的实施给美国带来什么影响?
  5. (5) 材料四中的“联盟”指的是什么?他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到目前为止只看到过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在西欧的发展这条固定的道路。因此,他们不能想象到,这条道路只有作相应的改变,也就是说作某些修正,才能当作榜样的。

——列宁《论我国革命》

材料二:就连大力提倡国家经济干预理论的凯恩斯也在《纽约时报》撰文指出:《全国工业复兴法》有可能会阻碍经济的复苏,而且其实施也太仓促了。

——小福尔索姆《罗斯福新政的谎言》

材料三:“冷战”结来,制造出观察家称之为“单极的世界”或“一个超级大国的世界”。但是,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吋更能单方面独断全部问题。美国比十年前更占优势,可是够讽刺的是,权力也更加分散。

——基辛格《大外交》

请回答:

  1. (1) 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列宁领导俄国进行“改变”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一事件的“榜样”作用?
  2. (2) 材料二中的“《全国工业复兴法》”材料认为这一法案可能起什么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新政施行的实际结果。
  3. (3) 材料三中的“冷战”结束后,哪一国际组织最有可能约束美国“单方面独断全部问题”?列举“分散”美国“权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
  4. (4) 综上所述,我们应如何面对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观察“二战前法西斯德国侵略扩张示意图”,二战前法西斯德国能在欧洲不断侵略扩张,主要原因是英法一直在推行(       )

A . 绥靖政策 B . 冷战政策 C . 门户开放政策 D . 不抵抗政策
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742亿美元又增至1939年的2049亿美元,失业人数从1700万下降至800万,这主要得益于(    )
A . 美国的独立 B . 罗斯福新政 C . 黑人奴隶制的废除 D . 两级格局的结束
20世纪30年代,美苏两个大国都在经济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的尝试,形成了有深远影响的经济发展模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0到1940年代,很多西方经济学家开始研究苏联……我相信思想界、学术界对于苏联模式的推崇可能是“主流”。波兰经济学家兰格甚至认为苏联的经济体制可能会取代市场而做得更好。

一一《张军谈1929:危机经济学的诞生》

材料二  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实行工商业企业的国有化和集体农庄的准国有化,把一切不受国家直接控制的经济成分统统消灭掉;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一一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

材料三  罗斯福认为,拯救国家的希望在于迅速克服经济崩溃的威胁。1933年3月6日,他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会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采取的迅速行动,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到4月的第一个星期,货币便有10亿美元以上回流到银行,储藏者已将黄金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则只须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

一一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模式在1930到1940年代得到推崇的原因。据材料二,分析苏联模式的特点(弊端)。
  2. (2) 据材料三,罗斯福新政在金融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 (3) 综合分析上述两国经济发展的模式,谈谈你的认识。
下图是关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漫画,从中不能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 . 这场危机从美国股市开始 B . 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C . 波及多个领域,破坏性大 D . 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过剩
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会上讨论的波兰重建问题、外蒙古的独立问题、中国东北问题的处置都是背着当事国进行的。由此可知,雅尔塔会议(    )
A .   损害了英、美等国家的利益 B . 体现了同情弱小国家的倾向 C . 充满了美苏互不妥协的气氛 D . 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