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知识点题库

香港地区完全被占领及回归祖国的时间分别是在哪一年(   )

A . 1842、1997 B . 1860、1997 C . 1898、1999 D . 1898、1997
作为一名中国人,当香港回归祖国时,心中最大的感慨应该是(   )


A . 我们已经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 B . 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C .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D . 中国进入世界列强之列
1979年1月1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出现了一位中国老人的画像,其标题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完成以下问题。  

  1. (1) “中国新时代”始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在政治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2) 邓.小平入选《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3) 杂志发行后的十多年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邓.小平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请将下列与邓.小平有关的内容补充完整。

    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会后,党和政府着手实施此项政策。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逐步实行以 为主的责任制。从 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如今,  已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我国已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 的社会主义。”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阐明了 理论,并提出这一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  ”的伟大构想,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1997年,在中共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分别设立特别行政区。其中“特别”的意思是(    )

A . 特别行政区与中央政府互不管辖 B . 香港、澳门分别与英国、葡萄牙继续保持政治、经济联系 C . 香港、澳门人的国籍不变 D . 享有高度自治权利,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大国之间的关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每个国家外交政策的背后,都牵涉着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利益。

材料一:“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一联军统帅瓦德西

材料二:

材料三: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邓.小平

材料四:第一条:联合国之宗旨为:一、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二、发展国际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三、促成国际合作,……

    第二条:为求实现第一条所述各宗旨起见,本组织及其会员国应遵行下列原则:……三、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法解决其国际争端,避免危及国际和平、安全及正义。四、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或以与联合国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

——摘自《联合国宪章》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瓦德西是哪支部队的统帅?列强扶植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哪一条约的哪一条款体现了这一点?

  2. (2) 材料二中,战争A和美国总统B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时候,中美苏三国都属于哪一同盟? “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请你归纳年代尺所示历史时期,美苏关系的变化历程。

  3. (3) 材料三中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主要指的是什么?香港问题最初出现与哪一文件有关?香港回归以来,一直践行哪一方针?

  4. (4) 哪一会议决定成立材料四所提及的国际组织?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东亚地区的哪一事件明显违背了材料所述文件的要求?梳理近代以来大国外交历史,你发现的发展规律是什么?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时,人民解放军驻港、驻澳部队举行了雄壮盛大的进驻仪式,他们进驻最能体现中国政府(    )

A . 对港澳行使主权 B . 向港澳显示强大 C . 让港澳人民放心 D . 对港澳特别保护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过得材料。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该是(    )

A . “中美较量” B . “中法关系” C . “中华振兴” D . “中日友好”
1984年,邓.小平曾说:“我们多次讲过,我国政府在1997年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后,香港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以上讲话主要阐述(    )

A . 在香港设立自治区 B . “一国两制”构想 C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下图《荣归20载·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包含6枚纪念金,向世人展现了香港二十年间蓬勃发展的锦绣画卷。对图中“香港特别行政区”中的“特别”理解正确的是(    )

A . 政治上不直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 B . 香港断绝与英国的一切政治经济联系 C . 中国政府不向香港派驻军队 D .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针对下列哪一问题提出来的?(    )

A . 香港问题 B . 台湾问题 C . 澳门问题 D . 钓鱼岛问题
2018年10月23日上午10时,习.平出席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并宣布正式开通。这一历时9年的艰苦建设,不仅展现出“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更宣示了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是某一制度下的重大成果。“某一制度”指的是(   )
A . 和平建国方针 B . 政治协商 C . 民族区域自治 D . “一国两制”
“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 新中国的成立 B . 恢复对澳门行使上权 C . 两岸关系的发展 D . 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某历史小组收集了如图图片,据此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A . 祖国统一 B . 民族团结 C . 外交成就 D . 军队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已实施20周年。多年来,澳门保持繁荣稳定,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得益于我国实施(    )
A . 民族区域自治 B . 基层群众自治 C . 一国两制 D . 政治协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而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

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主权问题是不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和九龙。

——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

材料三: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望大陆》

  1. (1) 从材料一来看,我国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2. (2) 材料二中香港回归得益于谁提出哪一伟大构想?在此构想下于1999年回归的“妈港”是哪儿?
  3. (3) 材料三中提及的“国殇”针对的是哪个地方?20世纪90年代,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日益密切,两岸分别成立了海协会和海基会。1992年,这两个团体达成的共识叫什么?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4. (4) 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邓.小平

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摘编自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二:

图片_x0020_100014

北京时间2018年3月23日,美国宣布将对600亿美元中国出口商品征收关税,并对中国实行贸易限制。

——摘编自中国网

  1. (1) 材料反映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香港问题持什么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海峡两岸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美国参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原因是什么?
  2. (2) 请说出材料二图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的名称。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对我国实行贸易限制的目的。我们应如何应对这一挑战?
纪念珍贵的历史瞬间,是为了史好地前行。与下面两幅图片对应的关键词是(    )

A . 反抗侵略 B . 祖国统一 C . 独立自主 D . 保家卫国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 . 搁置分歧,共同繁荣 B . 独立自主,主权至上 C .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D . 因地制宜,民族平等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适用于(    )
A . 香港和澳门地区 B . 港、澳、台地区 C . 解决殖民地问题 D . 民族之间关系问题
新中国的国家治理彰显了现代化的中国智慧。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试办经济特区是在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正确道路中,发扬敢于试验、敢于创新的单命精神的产物。设置经济特区是我国实行开放政策、吸收外资的一种特殊方式。它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是有重大意义的。

——福建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经济特区问题探索》

材料二:这一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适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和现实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挥出巨大的优越性。

——摘编自唐卫青《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程》

材料三:邓.小平指出:“这个新事物不是别的国家提出来的,是中国提出来的,这就叫做中国特色。”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一国两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找不到,在中外历史上也没有这样的先例。它是邓.小平创造性提出的一个全新的科学社会主义概念,是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摘编自赵春义《一国两制概论》

  1. (1) 材料一中经济特区的“特”是指什么?简述设置经济特区的重大意义。
  2. (2) 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实行的哪一制度?这一制度有何优越性?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的。这一伟大构想对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有何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