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知识点题库

深秋季节,临朐石门坊呈现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景,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 . 光照变弱,叶绿体中的叶绿素逐渐变为红色 B . 温度降低,叶绿体中的花靑素增多,液泡中的叶绿素减少 C . 温度降低,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减少,液泡中的花青素增多 D . 光照变弱,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不变,液泡中的花青素增多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因素.

如图为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生态系统调查后,绘制的该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中,是生产者,昆虫、青蛙、蛇、鸟等动物属于

  2. (2) 图中所示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其中营养环节最少(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鸟与昆虫的关系是

  3. (3) 由于人类大量捕足青蛙,害虫的数量会,直接导致的数量大量减少,最终生态平衡被破坏.

  4. (4) 人类排放的杀虫剂等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此生态系统中,理论上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森林阴暗潮湿,对森林中的动物生长不利。(判断对错)

夏季,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某实验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过程如下表内容,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A

B

C

实验处理

将烤干的桔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新鲜的桔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 ① 新鲜的 的桔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 ② 低温 环境里

实验结果

(一周后观察)

不发霉

发霉

?(答案写在第2小题)

  1. (1) A与B两组实验构成对照实验,其中B组的作用是 ;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2. (2) 如果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新鲜和低温(0℃以下),则B与C也构成对照实验,则该实验得到的实验结果: ;结论是:霉菌的生活需要 .   
  3. (3) 如图表示两种真菌的直立状态的菌丝,图中乙是曲霉,甲所对应的真菌是 霉,它能分泌一种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的青霉素;上述实验的发霉现象是图中霉菌的直立菌丝顶端的 散落在食品表面并大量繁殖导致的.

     

  4. (4) 与这个实验不同的是,我们在实验室里常用培养基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过程包括四步: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恒温培养.
  5. (5) 上述探究实验对我们保存食品的启示是 .(请选填“干燥低温”或“潮湿高温”)   
如图是某生体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 (1) 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国所示生物外,还必不可缺少的成分是
  2. (2) 图中共有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3. (3) 在该生态系统中,鼠和食草昆虫的关系是;青蛙和食草昆虫的关系是
  4. (4) 若人们大量捕捉鸟类和青蛙,则该生态系统最初发生的变化是的数量将会增加,这可能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
下列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 . 人和肚子里的蛔虫 B . 同一草原上的兔子和羊 C . 同一稻田里的水稻和杂草 D . 同一农田里的青蛙和昆虫
“湿度对蚯蚓分布的影响”这一探究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A . 温度 B . 湿度 C . D . 周围的环境
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是(   )
A . 阳光 B . 温度 C . D . 空气
在5月份一晴天的水池生态系统中:
  1. (1) 请在如下图内自A处画出由于大量绿藻的存在,使CO2含量在水池中一昼夜里大致变化的曲线。

          

  2. (2) 在同一图内自B处画出同时生活在这一生态系统中的鱼虾及河泥中细菌活动造成CO2含量在一昼夜里大致变化的曲线。
  3. (3) 联系两条曲线,可表明该系统对CO2含量的相对平衡具能力。
  4. (4) 上右图为生活于该系统的两种生物密度变化的曲线,可知它们的捕食关系是为食。
  5. (5) 若大规模打捞绿藻作绿肥和饲料,使之数量急剧减少后,将会使该系统
下列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一组是(    )
A . 青草与山羊 B . 七星瓢虫与蚜虫 C . 人和蛔虫 D . 水稻与稗草
在沙漠地区,生存的生物种类非常少,影响生物在此生存的主要非生物因素(  )
A . 土壤 B . 阳光 C . 温度 D .
下列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 清明雨纷纷,植树又造林 B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 . 春分麦起身,肥水要跟紧 D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通过阅读课文,小齐同学了解了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昼伏夜出,以土壤中的枯叶等有机物作为食物。课后,小齐同学对蚯蚓的生活环境发生兴趣:蚯蚓到底是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还是干燥的环境中?为此,小齐同学进行了如下一番研究,并邀你一起来参与。
  1. (1) 作出假设:根据(3)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小齐同学作出的假设应是: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中。
  2. (2) 选择变量:根据小齐同学的假设,你认为他应选择作为变量。
  3. (3) 下面是小齐同学设计的几个实验方案,其中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_
    A . 在解剖盘的一端放一张干纸巾,另一端放一张湿纸巾。然后在中央放5条蚯蚓,30分钟后观察。 B . 在解剖盘中铺上一层土壤,其中一半是松软、潮湿的土壤,另一半是松软、干燥的土壤。然后在中央放5条蚯蚓,30分钟后观察。 C . 在解剖盘中铺上一层土壤,其中一半是松软、潮湿的土壤,另一半是松软、干燥的土壤。然后在中央放1条蚯蚓,2分钟后观察。
  4. (4) 为减少实验误差,上述方案需经(填“一次”或“多次”)实验。你认为实验的结果应该是:蚯蚓在潮湿土壤中的数量(填“较多”或“较少”)。
资料分析题

海阳市的招虎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有苍鹰、金雕、狼、花面狐等野生鸟兽168种,水杉、紫椴、赤松、山杜鹃(映山红)等植物600余种,还有近千亩江北最大的淡竹和毛竹林。每年5月杜鹃花开时,众多游人前来踏青赏花。请分析上述资料回答问题。

  1. (1)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
  2. (2) 生物小组的同学在登山时 发现,竞相绽放的杜鹃花主要分布在山腰地带,而山谷和山顶分布更多的分别是栋树和赤松,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3. (3) 招虎山的植被覆盖率达到92%,周边环境气候温和、空气优良,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招虎山中大山雀的食物主要有叶蝉、松毛虫、蝗虫等,天敌主要是蛇和苍鹰,大山雀与蝗虫是关系,蛇和苍鹰是关系。
地衣是真菌与藻类生活在一起而形成的,其中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而真菌可以为藻类提供水和无机盐。地衣中真菌和藻类之间的这种关系是(  )
A . 共生 B . 竞争 C . 捕食 D . 寄生
为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纸盒将其底部均匀划分为两部分(如图),一侧铺一层湿土,另一侧铺一层干土,其他条件都相同。在两种土交界处放置6条大小相同的蚯蚓,静置一段时间后,每隔2分钟统计两侧蚯蚓数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本实验的变量为土壤的。设计湿土和干土两种环境是为了形成实验。
  2. (2) 实验材料选用6条蚯蚓,而不是1条,这样做的目的是
  3. (3) 本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蚯蚓趋向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蚯蚓需要依靠湿润的进行气体交换。
  4. (4) 实验结束后,应如何处理蚯蚓?
管理不善的玉米地里杂草丛生,会影响玉米的产量,这主要是因为(  )
A . 杂草与玉米互利共生的结果 B . 杂草寄生在玉米上影响玉米生长 C . 杂草使玉米的品质受到影响 D . 杂草和玉米竞争的结果
图甲为某海洋生态系统,其内生有大量的海草(如图乙所示),由于依赖光合作用,它们常出现在浅海。据图回答问题。

  1. (1) 观察图乙可知,海草属于 植物,这类植物包括几种器官?种。
  2. (2) 海草主要生长在浅海,影响其分布的因素是 ,该因素属于 (填“生物因素”或“非生物因素”)
  3. (3) 写出图甲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如果某种有毒物质进入这片海域,这条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
为了验证鼠妇更适宜生活在哪种环境中,生物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了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实验木盒一个(木盒长方形,上方可以加盖,有三块隔板平均将木盒分成4个小室,分别编号为A,B,C,D,隔板下方留出一定的缝隙使4个小室相通),透明和不透明的盖板各2块,干燥土壤和潮湿土壤各若干,大小相似的鼠妇20只。

方法步骤:

小室编号

A(干燥、透明)

B(潮湿、透明)

C(干燥、不透明)

D(潮湿、不透明)

实验前

5只鼠妇

5只鼠妇

5只鼠妇

5只鼠妇

5分钟后观察并记录各个小室鼠妇的数量,重复上述实验3次

第一次记录

0

2

6

12

第二次记录

1

1

7

11

第三次记录

1

2

5

12

结果分析:

  1. (1) A组和B组相比,可以说明:鼠妇相对喜欢环境,实验中的变量是
  2. (2) B组和C组不能相互对照的原因是
  3. (3)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上述实验数据还应该做怎样的处理?
  4. (4) 该探究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