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知识点题库

东晋时有个叫王弼的人不学无术,却因出身优越,在人才选拔时被评为上品。这种以门第作为选拔人才依据的制度叫作(     )


A . 分封制 B . 宗法制   C . 察举制 D . 九品中正制
在我国古代,“民族融合”一词最本质的含义是(     )

A . 迁移、杂居、互相通婚      B . 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 C . 各民族互相学习,扬长补短,共同发展   D . 各族人民共同进行压迫斗争
下图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的一次著名改革,这次改革(    )

A . 使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度 B . 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C .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D . 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字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书法家是东晋的(    )
A . 王羲之 B . 顾恺之 C . 颜真卿 D . 吴道子
周杰伦曾唱过一首流行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你听到这首歌时会想到以下哪位书法家?(    )
A . 钟繇 B . 司马迁 C . 顾恺之 D . 王羲之
著有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被誉为书圣的是(    )
A . 钟繇 B . 柳公权 C . 阎立本 D . 王羲之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东晋人顾恺之。
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由于“他”的汉化政策,“以新都洛阳为中心出现了汉文化的复兴”,“他”也“由鲜卑国主化为中华皇帝”。“他”是(    )
A . 北魏孝文帝 B . 隋文帝 C . 唐太宗 D . 元世祖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处世之智】《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选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

【革新之智】《魏书》载:“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施政之智】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自古皆责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 (1) 材料体现了哪一学派的主张?指出这一学派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地位。
  2. (2) 推行上述“革新”的政治家是谁?材料反映了这次革新的哪一内容?
  3. (3)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的施政智慧。
某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我国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与汉族友好关系的电视剧。以下镜头不正确的是(    )

①汉族人民使用胡床、圆凳    ②胡人穿汉服

③昭君出塞                  ④蒙恬北击匈奴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北魏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对鲜卑旧俗进行改革。下列不属于孝文帝这一方面的改革内容的是(    )
A . 说汉语 B . 穿汉服 C . 改汉姓 D . 迁都平城
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成果的是(    )

①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增强国家军事力量

④使农民的生声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三顾频烦天下汁,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两句诗说的是(    )
A . 诸葛亮 B . 刘备 C . 曹操 D . 孙权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李克强总理多次提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 的新态势。

——人民网新闻

  1. (1) 下图是某名画的局部内容。这幅全景式描绘当时都城东京及汴河两岸繁华的名画是《》,成画时间是

  2. (2) 考察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变法)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①成就齐桓公霸业的是改革。

    ②商鞅虽死,但法令犹行。是因为他的变法

    ③北魏孝文帝为了进行改革,把首都迁到

    ④王安石变法是为了解决国家“积贫”“积弱”的问题,从而达到的目的。

    ⑤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制度。

    ⑥日本经过“大化改新”成为制中央集权的国家。

  3. (3)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是杜甫描绘唐朝农业发展景象的诗。请从重农政策、人才选拔制度和生产工具创新三个角度,用史实说明唐朝政府是如何扶植农业这一“天下之根本”的行业发展的。
下图为现存于洛阳博物馆的一枚金印,印面呈正方形,阴刻“晋归义胡王”五个字,印钮是一头跪卧的骆驼。从印文看,是晋朝降服了胡王的意思。专家研究认为,印文中的“胡”应当是指晋武帝司马炎所封的匈奴首领。此印可以用来研究(    )

图片_x0020_100006

A . 西晋统一全国 B . 晋武帝分封同姓王 C . 西晋“八王之乱” D . 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了解历史发展的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图中序号相对应的朝代依次是(   )

A . 宋、齐、梁、陈、北朝 B . 宋、梁、齐、陈、北朝 C . 宋、陈、梁、齐、南朝 D . 宋、齐、梁、陈、南朝
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是学生学习能力之一。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
A . 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 B . 佛教的传入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 . 南北朝科学家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D . 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突显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
历史活动中,老师列出“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这样一些历史资料让学生进行探究,探究的主题是( )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百万北走无曹公,鼎立已成烟焰中。大书石上莓苔封,千年不泯周郎功。”指的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场战役是(    )
A . 牧野之战 B . 官渡之战 C . 赤壁之战 D . 淝水之战
[改革创新,推陈出新]

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春秋时期的出土文物。图一为铁器,图二为陕西出土的穿有鼻环的“牛尊”。

材料二:……君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 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1. (1) 提取材料一中两幅图的历史信息,概括春秋时期农业生产的主要耕作方式及其影响。
  2. (2) 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二写出“商君”变法的两项措施。
  3. (3) 材料三中的“魏主”孝文帝为“断诸北语,一从正音”采取了哪项措施?他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有何意义?
  4. (4) 综合上述材料,对你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