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知识点题库

淝水之战的作战双方是(     )

A . 东晋和西晋 B . 西晋和前秦 C . 东晋和前秦 D . 南朝和前秦
下列关于东晋南朝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稻田里开始使用粪肥         ②水稻是主要的作物,小麦的种植得到推广

③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具   ④发明了灌钢法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D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 . 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C . 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    D . 南方社会较为稳定
下图中历史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A . 江南经济发展 B . 北方文化繁荣 C . 专制统治加强 D . 国家统一完成
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局部。

  1. (1) 图中北魏政权的建立者的少数民族是(    )
    A . 匈奴族 B . 鲜卑族 C . 氐族 D . 女真族
  2. (2) 如果要为下图所示时代概括一个特征,最为恰当的是(    )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 . 繁荣开放的社会
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这表明(    )
A . 南方赋轻役稀,社会相对安定 B . 南方农业发达,经济重心南移 C . 江南开发加速,农业多种经营 D . 南方商业活跃,城市经济繁荣
中国人形容某地富庶时,用的词往往是“江南”,如“塞上江南”。从历史的角度思考,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 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 B . 气候温暖 C . 兴修水利 D . 土地肥沃,便于耕种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材料反映的是(    )
A . 江南经济落后 B . 江南政治稳定 C . 北方的经济发展 D . 江南经济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的景象,这主要说明江南地区(    )
A . 经济得到开发 B . 社会动荡不安 C . 北民的南移 D . 自然条件优越
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史料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餐桌上也出现了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 . 南方商品经济发达 C . 北方人南迁和民族交融 D . 南方统治着提倡
【经济发展】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传》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

材料三:北方人口南迁示意图(见右图)

  1. (1) 材料一人名中蕴含了丰富的时代信息,据此你可似推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引发了急剧的社会变革,由此导致了当时思想领域出现怎样的局面?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君治秦”的历史作用。
  3. (3) 材料三中北方人口南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时期,北方人口南迁对江南地区的开发有什么贡献?
  4. (4)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促进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东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迅速,而北方经济发展缓慢。导致这一变化的客观因素是(    )
A . 江南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比北方强 B . 南方人比北方人勤劳 C . 北方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安定 D . 先秦以来,南方的自然条件优于北方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某班同学以“文化"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资料,请你参与。

[品文化表现]

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

孔子:强调“仁”的思想

A:主张实行“仁政"

老子:政治上主张“B”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韩非子: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两汉

C:改进造纸术

张仲景:创作伤寒杂病论》

司马迁:创作《史记》

张角:创立太平道

张陵:创立五斗来道D(填宗教)传入中国

魏晋南北朝

贾思勰:撰写《E》

祖冲之:精确计算出圆周率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

王羲之:《F》

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析文化繁荣]

材料一:两汉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大发展的时期,主要因素是:一是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封建经济的发展,二是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张传玺《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张骞 出使西城路线示意图》

材料三: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中原,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过着定居生活。

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带来了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评文化抉择 )

材料四:《不同时期统治者对儒家学派认可程度变化曲线图》

  1. (1) 运用所学知识,将ABCDEF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2. (2) 由上述材料可知,促使两汉以及魏晋南北朝文化繁荣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3. (3) 材料四的变化曲线图中,A、B两处体现了统治者对该学派态度的不同抉择,其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并写出B措施的影响。
解读历史地图是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从图中,可以得到最全面准确的信息是(   )

A . 北方民族的内迁 B . 南方地区的开发 C .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 . 民族交融和江南的开发
民族融合是指几个或多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民族之间差别逐渐缩小,甚至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新民族。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多种,探究下列民族融合的方式,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百度百科 民族融合

材料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

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

材料四:

  1. (1) 材料一中提到的“诸侯国”和西周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关?依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促进了民族融合的方式是什么?
  2. (2) 材料二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是在什么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4. (4) 材料四中为北魏政府的改革。请问他改革的措施是什么?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下图为南朝青瓷莲花尊,反映了当时南方制瓷业较高的发展水平。除制瓷业以外,还有哪些方面有显著的发展( )

①缫丝 ②冶铸 ③造纸 ④制盐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   )
A . 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B . 社会动荡不安 C .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 . 丝绸之路开辟
“苦于长期战乱的中原人大量迁移到他们视为畏途的南方……而这里的局势又相对安定,往往能在较长时期内‘无风尘之警’,水利兴修和农田垦辟在持续进行,位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尤为突出。”材料表明江南地区“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的原因有(   )

①中原人大量南迁     ②社会比较安定     ③统治者的重视      ④自然条件优越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构建历史知识结枃体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而最佳的体系就是时代特征。如图是通过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建构的时空定位,其中②的特征是(  )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 . 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C . 政权并立和民族交融 D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