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与金的和战 知识点题库

按时间先后排列下列政权灭亡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辽   ②北宋   ③西夏   ④金   ⑤南宋


A . ①③②④⑤ B . ①②③④⑤ C . ③②①④⑤ D . ③②⑤①④
南宋有位诗人曾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写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    )
A . 赞美杭州的繁华 B . 讽刺金朝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C . 咏写了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 D . 讽刺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对东北地区的开发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少数民族有(    )

①契丹    ②女真    ③突厥    ④吐蕃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归纳时代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时代特征是(    )
A .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B . 社会变革与战乱不断 C . 开放革新与社会繁荣 D . 政权分直与民族交融
女真建国前后发展起粗放的经济,受中原文化影响很深。都城也于1153年迁至燕京,定名
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史实符合这一主流的是(   )

①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

②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

③西夏模仿汉字结构创制文字

④岳家军在河南郾城取得大捷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 . 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 . 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 . 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 . 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1141年,宋金订立议和,宋金达成的内容是(    )

①金对南宋称臣   ②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③宋向金交纳岁币  ④南宋向金称臣

A .  ①②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辽、西夏、金三个政权的相似之处有(    )

①受汉文化的影响,吸收了中原先进的农耕文明

②曾与宋政权并立

③曾与宋达成和议

④被蒙古政权所灭亡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
A . 契丹、党项、匈奴  B . 契丹、党项、女真 C . 党项、女真、回纥  D . 匈奴、回纥、吐蕃
标志着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 . 澶渊之盟 B . 南宋的建立      C . 宋金议和 D . 金迁都到中都
2015年11月21日,全国岳飞思想研究会会长岳朝军赴武冈市武穆宫祭祖,就迎岳飞铜像落座武穆宫等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议。岳飞是著名的(     )
A .  抗金名将 B . 抗辽名将 C . 抗元名将 D . 抗宋名将
岳飞《满江红》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句子,其中“匈奴”指(    )
A . 匈奴族统治者 B . 契丹族统治者 C . 党项族统治者 D . 女真族统治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图3

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诚信,虔奉观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

  1. (1) 材料一中三幅图反映的当时政治局势的特点各是什么?
  2. (2) 小明是山东济南人,当时他的家乡所处地域在图1、图2中各属于哪个政权管辖?在图3中,他的家乡属于哪一行政机构管理?
  3. (3) 材料二中的“北朝”指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这一盟约历史上称为什么?结合材料及所学的知识简要评述材料二中的盟约。
  4. (4) 上述的三段材料反映了宋与少数民族政权怎样的交往方式?你怎样看待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下列有关宋与辽、西夏、金政权并立的示意图中,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 . 宋辽对抗 B . 南宋与金对峙 C . 北宋与金对峙 D . 宋夏和议
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第形成。下列古诗词中的“胡”所指第少数民族分别是(  )

唐诗

宋词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满江红》

岳飞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A . 匈奴、契丹 B . 匈奴、女真 C . 吐蕃、女真 D . 吐蕃、契丹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 . 开疆拓土的时代 B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下图是辽宋夏金元时期政权变迁情况示意图。该图示反映出这一时期政治发展的趋势是(  )

A . 民族政权并立 B . 社会经济发展 C . 分裂走向统一 D . 民族关系交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材料三:洁白的哈达,温驯的藏羚羊、雄伟的布达拉......这就是我们美丽而圣洁的西藏。虽然当前“分裂势力”猖獗,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 (1) 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请用具体的史实加以说明。
  2. (2) 材料二宋朝民族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点?
  3. (3) 中央政府开始对材料三西藏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始于哪一朝代?是如何管理的?
  4. (4) 综合上述材料,说说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对现在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