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 知识点题库

20世纪初,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突出表现在​(   )

A . 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B . 中国内地全部开放 C . 同意拆毁大沽炮台 D . 惩办反帝爱国官吏
以下条约内容不属于《天津条约》的是(      )​

A . 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B .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C .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D . 英法两国得到巨额赔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福泽裕吉(明治维新政治家)力主“进行东洋侵略(注:侵略朝鲜、中国),使国内人心转而外”。

材料二:表格(甲午中日黄海海战双方舰队力量对比)

参战

舰数

装甲

情况

总排水量

(吨)

平均航速

(海里/时)

鱼雷发射

管数

火炮

总数

鱼雷

艇数

中国

12

12

34466

15.34

27

195

2

日本

12

12

40840

16.33

36

268

0

材料三:李鸿章为避战保船,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日军趁机得到黄海制海权……1895年初,日军攻陷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无心再战,派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

——摘自《中国历史》(岳麓书社)

  1. (1) 据材料一,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前夕日本的社会状况,并概述“国内人心转而外”的含义。

  2. (2) 创建北洋舰队的相关历史事件是什么,黄海大战壮烈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谁?

  3. (3) 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内部原因。

有人说中国民主革命“从南京到南京”,也有人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北京到北京”这两句话中的前一个“南京”和后一个“北京”分别所指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

A . 鸦片战争;开国大典 B . 《南京条约》的签订;五四运动 C . 解放军攻占南京;新中国的成立 D . 鸦片战争;平津战役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与探索,以下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①义和团运动    ②太平天国运动    ③黄海海战    ④谭嗣同英勇就义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②①③ C . ②③④① D . ③④②①
时间轴有利于直观呈现历史事件在时间上的联系与发展。下列条约与时间轴中“④”对应的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 . 八国联军侵华 B . 甲午中日战争 C . 鸦片战争 D .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下面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应为(    )

A . 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B .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 .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 . 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19世纪末,列强争夺中国的高峰是(    )
A . 争相给清政府贷款 B . 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C . 争夺在华开矿筑路权 D . 接受“门户开放”政策,合作侵华
对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华特征表述最准确的是(    )
A . 勒索战争赔款,增开通商口岸 B . 控制中国海关和内河航运 C . 以商品输出为主 D . 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当历史开始进入二十世纪的时候,在中国的心脏地带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西方侵略的群众运动。材料中的“群众运动”指的是(    )
A . 虎门销烟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公车上书 D . 义和团运动
浙江是近代遭受外来侵略深重的地区,也是抗击外敌的前沿地区。回答下题。
  1. (1)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杭州开放为通商口岸。这一条约的签订(    )
    A .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B . 使清政府完全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C .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D . 使中国主权和领土再遭到破坏
  2. (2) 据史书记载,清道光(1821-1850年)二十二年四月初九,侵略军分三路攻打嘉兴乍浦,遭到乍浦驻军和乡勇的沉重打击。这里乍浦驻军和乡勇抗击的应该是(    )
    A . 英法联军 B . 八国联军 C . 英国侵略者 D . 日本侵略者
某文献记载:“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文献应是( )           
A . 《瑷珲条约》 B . 《中国土地法大纲》 C . 《天朝田亩制度》 D . 《资政新篇》
清政府与哪国签订条约中,最早涉及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A . 英国 B . 法国 C . 美国 D . 日本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           
A . 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 B . 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 . 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 D . 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这段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 . 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B .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C .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 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下图是《时报》在1907年8月26日刊登的漫画。图画中间的“长柄勺”代表官员,他们从代表民众的坛子里舀出资源,再将它经过政府这一“漏斗”,注入外国人的“茶壶”中去。这主要说明( )

A . 清政府已沦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B . 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加剧 C . 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 D . 清末“新政"收效甚微
1842年以后,中外贸易中心逐渐从广州转移到上海,很多宁波人在上海从事买办(外商企业代理人),迅速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导致“中外贸易中心转移”的是(   )
A . 洋务运动的兴起 B . 《天津条约》的签订 C . 维新变法运动 D . 上海被迫开放通商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丧权辱国的条约。以下各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的是(      )
A . 五口通商 B . 协定关税 C . 招募华工出国 D . 开设工厂
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 . 英国 B . 俄国 C . 法国 D .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