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 知识点题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深根植于浙江大地,变成浙江人共同的行动自觉。下列践行这一理念的是(    )

①开展五水共治,清水河道鱼虾丰     ②建设生态林区,翠山古树游客多

③关停污染企业,天蓝水清空气新     ④开山林占耕地,广建高尔夫球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


A . 发展问题     B . 资源问题     C . 和平问题     D . 人口问题
“满城尽是黄金沙”,致使沙尘天气肆虐的因素可能有(     )

①生态破坏    ②过度放牧    ③环境污染    ④土地荒漠化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在嘉兴某开发区有这样一条标语:“既要金色,又要绿色”,为此我们要协调好的是(     )


A . 控制人口与节约资源的关系      B . 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C . 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的关系      D . 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右图漫画《姜太公钓鱼新编》启示我们(     )

A . 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矛盾的,必须先保护环境 B . 我国的水资源严重缺乏,必须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C . 我国能源消耗量大,必须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D . 资源、环境形势严峻,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图瓦卢是位于太平洋当中的一个岛国,该国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该国人民已成为“环境难民”.使图瓦卢人民成为“环境难民”的根本原因是(  )

A . 冰川融化 B . 全球变暖 C . 地面下沉 D . 海水膨胀
一些科学家测算,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势.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合理的方法有(  )

①立即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   ②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

③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      ④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

A . ②③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④
时过境迁,家园的依稀,故土的远去,牵动着人们缕缕乡愁。下面是中学生小楠写的一首《乡愁》,请你品读。

小时候,乡愁是一朵白云,我在田野里,小鸟在碧空里

长大了,乡愁是一片绿地,我在高楼里,小草在书本里

后来啊,乡愁是一滴清水,我在沙漠里,小溪在梦想里

现在啊,乡愁是一缕空气,我在雾霾里,蓝天在记忆里

未来啊,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不再有那乡愁的叹息

  1. (1) 你认为小楠愁的是什么?
  2. (2) 你认为如何让妈妈不再有乡愁的叹息?
  3. (3) 你心目中的美丽家园是怎样的?
下列做法中,体现环保精神的是(    )

①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②禁止使用塑料餐盒

③不随意向河道倾倒垃圾  ④将大量的高龄树从高山迁入城市,美化城市环境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从2017年1月1日起,嘉兴市区三环以内将禁止燃放、销售烟花爆竹。为此,九年级学生小张对自己居住的小区居民进行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民意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是否愿意为环保放弃或减少燃放烟花爆竹

所占比例

愿意

89.2%

不愿意

5.2%

不确定

5.6%

①小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普遍较高

②小张运用了实地考察的调查方法

③过年不放鞭炮缺乏年味

④改善环境需要你我从身边做起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③④
今年嘉兴市运管工作会议提出新目标,“公交优先不动摇”对这一做法理解错误的是(    )
A . 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B . 有利于节约资源 C . 有利于保护环境 D . 有利于解决人口问题
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嘉兴市所属各县(市)均列入全国百强县,为实现绿色CDP,各县(市)区纷纷采取“节能减排”措施。为此,某校“南湖晚报”的小记者,分头到部分县(市、区)进行了实地采访,以下是采访的新闻报道摘要

南湖区:通过实施节能灯推广等措施,嘉兴市区路灯年耗电量从1.5亿千瓦时大幅减至3000多万千瓦时,年省电费近亿元,实现了城市绿色照明。

秀洲区:从源头控制印染污泥,4年总削减率达60%。

桐乡市:印发《桐乡市公民日常生活“节能减排”小常识》,倡导绿色消费。

海宁市:采用“反应塔+布袋除尘器”的烟气净化系统、渗滤液污水处理采用生化技术,海宁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年处理量约为20万吨,年发电量约为5000万千瓦时。

平湖市:有关政府部门依法查处三家严重排放污水的电镀厂。

  1. (1) 上述新闻材料分别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什么社会形态?
  2. (2) 从实施“节能减排”措施的角度,分析上述新闻材料给我们的启示。
  3. (3) “节能减排”人人有责,在日常生活中,你有什么小窍门?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
A . 资源问题 B . 发展问题 C . 人口问题 D . 和平问题
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下图所示的厨余垃圾资源化(    )

①增加了成本,得不偿失        ②实现了循环使用,节约资源

③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看图表,回答问题。

  1. (1) 图表一反映出了我国怎样的大气环境状况和变化特点?
  2. (2) 我们从图表二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3. (3) 请你为脱贫攻坚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1978年,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启动实施,40年来,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建设成就,发挥出日益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以前,三北地区森林植被稀少,沙漠化土地面积以每年15.6万公顷的速度扩展。水土流失严重,最严重地区每年每平方千米侵蚀模数达数万吨,土地生产力极低,每公顷农田粮食产量仅为2000会斤左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材料二:40年来,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三北工程重视依靠科学技术,推广有关“干旱地带封山育林育草”等技术,累计治理沙化土地30多万平方公里,保护和恢复沙化草原1000多万公顷,结束了“沙逼人退”的历史。40年来,三北工程统筹生态治理与民生改善协调发展,有1500万人依靠特色林果业实现了稳定脱贫。

材料三:三北工程建设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王有德,20多年坚持治沙播绿,和工人干在一起,没处做饭,他们干粮就水,将麦草往沙地上一铺和衣而睡;石光银,沙海里摸爬滚打40年,创造出“公司+农户+基地”的治沙模式,大办沙产业,把治沙与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在他们的带领下,三北工程创造了全民植树造林种草,全社会植绿护绿的成功范例,铸就了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为核心的“三北精神”。

  1. (1) 三北地区曾面临着哪一类环境问题困扰?结合材料一说说造成该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各一项。
  2. (2)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三北防护林工程取得令人瞩目的建设成就的原因。
  3. (3) 40年来,三北工程产生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2019年2月5日电影《流浪地球》上映,电影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而目前人类面临的现实自然环境问题有(   )
A . 人口数量增长过快 B . 环境污染依然严重 C . 和平面临新的挑战 D . 南北差距继续扩大
2018年3月11日,我国宪法修正案获得表决通过,生态文明写人宪法,显示出沉甸甸的分量。这体现了(    )

①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

②我国是全球生态文明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③我国依法治理和保护环境

④美丽中国已经建成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③④
2019年4月29日,一座依山而建、傍水而居的皖南徽州古村落浓缩呈现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这一富有徽风皖韵、画意诗情的美丽画卷蕴涵的理念,启示我们打造美丽安徽要(     )

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②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③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④坚持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下列属于环境污染的是(   )

①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②固体废弃物排放 

③工业二氧化硫排放 

④工业废水排放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